人大常委称劳动所得严重偏低 主张提高工资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1-07 17:18:16

 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冲击?本报独家专访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


  国际金融危机通过3种渠道影响就业


  记者:目前国际金融危机正通过什么渠道影响我国的就业?


  郑功成: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通过3种渠道影响我国就业:一是国外需求下降,出口企业订单减少,导致企业破产或裁员;二是影响投资信心,导致就业岗位增长减缓。比如一些企业虽未受金融危机直接冲击,但是投资信心降低,本来打算扩大投资,增加工人,却选择了观望;三是影响消费信心进而影响就业。


  我们目前需要的是鼓舞信心。政府的巨额资金投下去,目的就是扩大内需,促进增长,增强信心。但如果这些投资是低水平重复建设,反而会打击投资信心。反过来,如果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对某些领域有所拉动,就会增强投资信心。


  记者:当前整体就业形势如何?

  郑功成:除了就业岗位增加减缓外,我们面临的新增劳动力供给也与以前不一样。大学生是高素质的劳动力,对就业岗位要求更严格。还有年轻一代的农民工。10年前的农民工,没有工作了就返乡务农。但是现在的第二代农民工,返乡意愿很低。


  从供需两方面看,今年的就业压力很大,不能掉以轻心,必须采取得力措施。总的说来,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向:提高居民收入,加强社会保障,有效利用政府投资拉动就业。


  提高居民收入有利于促进就业


  记者:有人提出,为了鼓励工厂雇用工人,促进就业,应该降低工资。提高居民收入和促进就业之间是不是有矛盾?


  郑功成:现在是一个消费决定生产的社会。从大的宏观逻辑上讲,居民收入增加了,消费需求就会增加。收入带来需求,再促进生产。收入对消费、生产具有正相关的逻辑关系。


  我们看到,这次金融危机中,我们长期存在的居民收入偏低抑制消费需求的问题暴露出来了。比如说,国际需求减少导致玩具工厂倒闭。可是,我们农民的孩子有玩具吗?我们那么多低收入家庭,能给孩子买玩具吗?所以,提高国民收入,至少在我国现阶段乃至未来相当长时期,均应当是有利于拉动消费,对于促进就业岗位的增长,两者并不矛盾。


  记者:就是说,在目前经济困难的情况下,也不能降低工资。


  郑功成:我一贯主张提高工资收入。在目前的特殊情形下,工资的上涨也是必须坚持的,因为我们的劳动所得严重偏低。原则上,我不赞成降低工资,现在不是降工资的时候。订单不足的企业可以减少工时,并根据减少的工时来调整工资。同时,还需要清醒认识到一个道理,并不是劳动者收入越低,就业岗位就越增加。就业岗位的增长与否,从根本上看跟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密切相关。我国上世纪80年代GDP每增长1%,就可以创造200多万个就业岗位,90年代降低到100多万,进入本世纪,下降到80万个以下。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仍需加强引导


  记者:但是一般来看,产业结构升级都是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迈进的。


  郑功成:我们国家还没有发展到那个阶段。我们在公共资源配置和政策指引上,要允许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存在。制造业是劳动密集型,我们的制造业还没有充分地发展起来。此外农产品深度加工业,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最明显的是第三产业。以家政服务业中的老年人护理业为例,现在有多少老年人的服务需求能得到满足?我们调查发现,大约20%的家庭需要保姆,20%的家庭不需要保姆,而超过50%的家庭需要的是钟点工。但是这种需求目前很难得到满足。与此类似的还有旅游业。旅游是中产阶级的一种新的重要的消费方式,但是我们的旅游基础设施落后,产品供给不充分,抑制了需求。我建议,考虑增加长假,不能单纯将其理解为“假日经济”,更重要的是培养新的消费观念,鼓励大家外出旅游。


  其实,我们有很多就业空间没释放出来,就像北大荒,没有开发前,它是北大荒,开发了,它就是北大仓。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投资倾斜带来更多就业岗位的项目


  记者:保就业和保增长之间是什么关系?


  郑功成:保就业就是保增长。因为保了就业,就减少了失业率,保留了劳动队伍,稳定了社会,稳定了收入预期,这有利于改变消费低迷、需求不旺的现象。保就业,是保增长应有之义和核心命题,更是必要条件和落脚点。

保增长对于保就业也有促进作用,一些老的、该淘汰的产业淘汰了,但是只要有增长,就能够出现新的产业,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也就保了就业。


  所以,我们的公共投入和社会投入,一定要跟就业岗位增长直接挂钩。同样是增长,要向能够带来更多就业岗位的项目倾斜。应当将保就业列入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并作为重要目标执行。


  记者:您认为要提高就业,需要在哪些领域加大投入?


  郑功成:首先是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比如地铁等基础设施,信息网络、公共卫生服务。其次还要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建立起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消费,让居民把钱从银行里取出来,光靠降低利率不行,因为我们的存款对利率不敏感,而对风险敏感。如果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储蓄率肯定降不下来,内需就难以启动。因为有后顾之忧,生活风险太大,在市场经济中有效的利率调整在我们这里失效了。所以,我们应该趁此机会,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国际金融危机也为我们提供了配套改革的机会。比如,我们可以加强公共房屋的建设,满足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需求。这不但会带动建筑行业的就业,还会拉动上游水泥钢铁等行业的需求。(本文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尹世昌 王炜)


  网友晒经济危机下的工资条 辞不辞职引热议


  近日,有网友在论坛发帖《一起来晒晒经济危机下的工资条》,引发了网友的大议论,纷纷提出了自己应对经济不景气、收入降低的做法。

 这位叫“叶子的忧郁”的网友首先晒出了自己的工资条,并加以解释:“我基本工资是2610元(固定)。但是经济危机以后公司就想尽办法克扣工资,要不就是提高任务量逼你走人,万万没想到承诺固定的工资,一下子变成了550元。 ”


  这位网友介绍道:“我们公司的工资原来一直是固定的,但在10月份就给我们下了个文件,让我们写保证书,内容大致为:保证下月的任务完成超过100万,如果没达到承诺,那就从工资里面扣钱。如果当时我们不签这个承诺的话,就直接下岗,签了承诺就等于接受了公司的不平等条约,被扣钱也是理所应当的,但是在工资条不能体现出来,因为这是属于不合理的扣除,法律上不承认的。”


  这是怎样的企业?这位网友为了饭碗不便透露,但称所在的公司与联想的规模差不多。对此,网友“阿拉丁”则鼓励他“不为五斗米折腰”,“就给这么点钱,被炒了你又咋的呢。勇敢地说出来吧。宁可高傲地失业,也不能卑微地工作。”网友“jaquesmoon”更是主张“走为上策”,“工资都成那样了你怎么还不炒老板鱿鱼,还在等什么?我们深圳这里就有最低工资标准,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可以去劳动部门告它,新的劳动合同法对基层还是很保护的。”


  也有网友的遭遇更差。网友“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便作羡慕状:“不错了,我没有工资条,已经被裁下来了。”网友“ynmg1”也在叫苦:“我们公司从老总到员工一律800元。”


  网友“品读江南”则指出:“现在这些大企业不敢裁员,只能变相裁员。打个比方:你以前能吃一个包子,现在非要让你吃5个包子,你吃不下去了吧?吃不下去就滚蛋吧。”


  面对低收入的情况,网友“二个林”认为:“你是不能看工资的,看工资估计十个有十一个买不起房买不起车。”(本文来源:新快报 记者:邓毅富)

增长18.3%为什么感觉不到?


  统计显示,前三季度全国城镇职工平均工资增长18.3%,为什么大家却没有感觉到收入的增长?


  统计部门专家解释称,一方面所公布的数据是“平均数”,平均数不能代表大多数。可能某一部分群体的工资增长比较高,带动了平均工资的增长;另一方面,统计口径也是原因之一。


  “城镇单位在岗职工”主要有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包括国有、集体、三资、外资等各类企业的劳动者。


  而在民营、私企、个体户等工作的劳动者并未纳入统计范畴,这部分群体数量众多,且工资收入相对要较低。(本文来源:北青网-法制晚报 记者:王永生 实习记者:底东娜)


TAG: 工资 人大常委 劳动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日历

« 2024-12-26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40277
  • 日志数: 82
  • 图片数: 1
  • 书签数: 5
  • 建立时间: 2006-04-23
  • 更新时间: 2009-12-07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