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精华帖笔记
查看( 338 ) /
评论( 83 )
TAG:
- 质量人 发布于2008-06-12 20:10:02
-
10、求助洗耳球的消毒方法
洗耳球可以耐受121℃的高温,开始我也以为不能,后来心想不就是一个吸球吗,坏了再买,就用121℃20分钟灭菌试了一下,没有明显的影响.灭菌的时候吸球我是用牛皮纸包着的
在每次使用前都将洗耳球的嘴在火焰上方反复吸吹几次(以不烫到为度
先用75%的酒精吸进去消毒
吹吸几次,将75%的酒精尽可能吹出来
在吸进无水乙醇干燥
洗耳球要放在无菌室里专用,不要拿到外面,这样才能无菌室在每天后能确保其得到灭菌
11、准备筹建无菌室,请问各位前辈大哥大姐,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如果是食品微生物,达到以下应该满足要求:
双缓冲,顶、墙光滑,紫外灯:1盏/3M3、距工作台面1.5M,一个物品缓冲窗,每人3M2,加一个分体空调,内循环的
地板我也觉得比较重要,一般的瓷砖容易藏菌。
禁止将乱七八糟的东西放置到无菌室,包括培养箱和烘箱。马上搬出去。
无菌室的要求
1.工作室应矮小、平整,面积只需4米2左右,高2.2—2.3米,内部装修应平整、光滑,无凹凸不平或棱角等,四壁及屋顶应用不透水之材质,便于擦洗及杀菌。
2.室内采光面积大,从室外应能看到室内情况。
3.为保证无菌室的洁净,无菌室周围需设缓冲走廊,走廊旁再设缓冲间,其面积可小于无菌室。
4.无菌室、缓冲走廊及缓冲间均设有日光灯及供消毒空气用紫外灯,杀菌紫外灯离工作台以1米为宜 ,其电源开关均应设在室外。
5.无菌室与缓冲间进出口应设拉门,门与窗平齐,门缝要封紧,两门应错开,以免空气对流造成污染。
12、琼脂培养中的长出了形态各异的微生物菌落
有不同的菌落才比较正常,如果菌落一直都一样就很奇怪了。
这是最正常的现象了,如果所有的菌落都长成一个样子你又该怎么去区分他们呢?
几点建议:
1.试验的目的是检验其中微生物的数量,对于可以生长的微生物的形态没有必要去深究。
2.如果要保证试验的准确性,要保证计数用的平板上的菌落应该在30-300之间,少和多都有较大误差,切记。
3.在你所述结果中,如果出现了蔓延菌落,将十分讨厌,可行的方法是缩短计数培养的时间或分两步计数,已经记过数的在平板背面做标记。计数完后继续培养到预定时间,再计数,这次要数没有标记的菌落。这样可以防止在规定时间应该生长的菌落由于缩短了培养时间而没有长出来,毕竟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客观的结果。
4.不同平板之间菌落差异大可能的原因是:浇平板时温度有差异,高温平板中部分微生物被杀死;所用培养基有差异,不是同一批的;使用的部分平板上有残留的抗菌物质;培养条件不同等原因,唉,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也不知你分析的什么样品?再有问题下次谈吧!
13、洗衣粉可不可以用来洗平皿?
我们都是用洗衣粉洗的,只要冲洗干净就行了。
干扰好像是说作荧光的时候不能用洗衣粉洗相关的瓶子。因为洗衣粉是加酶的,对实验结过有影响。
洗衣粉可以用于洗涤平皿,但一定要清干净。否则一方面使培养基PH值升高,另一方面洗衣粉有一定的抑菌、杀菌作用,会影响目标菌的培养与生长。
[ 本帖最后由 质量人 于 2008-6-12 20:16 编辑 ]
- 质量人 发布于2008-06-12 20:10:23
-
14、培养基减少的问题
我们是用培养皿测试空气飘落菌的,但培养48小时后经常发现培养基几乎消耗完了,但是菌落完全看不到。想请教到底是为什么,到底算不算有细菌存在?不存在的话,培养基又是被什么消耗的?如果是培养基溶化,那也应该有溶化液的,可是现在培养皿中就会有几滴水,而培养基不见了,严重的几乎见底了
我认为培养基少的原因一般是培养基内的水分蒸发或溶化引起的,细菌很少有消耗培养基量的现象。
出现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1培养箱的温度指示不准,温度过高培养基溶化。2平皿放置的不对,你是怎么放的培养皿盖朝上还是朝下?
在培养箱里放一杯水
你培养基浇的少了,你肯定没有浇满15ML。
我们现在用的玻璃平皿有2中,一中是国产的另一中是日本的,2中平皿基本都浇同样量的培养基,国产的就像楼主那样的情况、日本的还是有培养基的。量都不满15ML的。国产的平皿薄,水份蒸发快!
15、关于微生物实验中吸管的使用方法
用嘴吸会不舒服呀,量少可用胶头套在吸管上就可。量大就用洗耳球。
用移液枪来吸
洗耳球不好用,球、管各需一只手,无法再拿试管等(特异功能的除外)
应用乳胶头,套在管口上,1ml和10ml的都有
16、LST管出现浑浊但无产气的原因
1.变形奇异杆菌确实会这样,有一次我们就是发现LST和BGLB变色不产气。就做了纯化鉴定,证实是变形杆菌
2.标准不同,时间不一样的,我们的国标是24H,乳糖胆盐发酵;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的FDA、BAM和SN法是用LST(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肉汤)培养48H,这两个方法哪个好判断产气情况我不知道,各位过路老师可以指导下!如果用3M的测试片检测,只要24小时就可以看到结果,现象很明显.需要检测大肠杆菌的话有些产品要48小时的.
3.产酸不产气的微生物多了,你要注意要有阳性对照(标准的大肠杆菌)!
17、大肠菌群从产酸产气的发酵管接种到伊红美兰培养基。如何操作。要转种几个平板
请注意:
将产气的发酵管分别转种在伊红美兰琼脂(EMB琼脂)平板上划线分离。然后.........
也就是说,如果9支发酵管全部产气,那么楼主要接种9个伊红美兰琼平板。当然如果操作熟练的话,一个平板可以划线接种两支发酵管,但一定要标明稀释度,作好标记,以防混淆。
[ 本帖最后由 质量人 于 2008-6-12 20:17 编辑 ]
- 质量人 发布于2008-06-12 20:10:57
-
18、关于大肠菌群得报告问题
如果水检测大肠菌群没有,怎么写报告呢
小于3cfu/L呀
GB中食品检样检测用九管法,报单位是MPN/100ml,最小值可报告小于3MPN/L
GB中生活饮用水检测用2瓶(100ml)10管(10ml)法、水源水用15管法,报告单位是MPN/L,最小值可报告小于3MPN/100ml
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用15管法,报告单位是MPN/L,最小值可报告小于2MPN/L
19、GB法与SN法检验结果的差别(GB即国标法,SN即商检法.)
SN方法检测的更严格一点!检出的几率也大一点。
的确有这样的差别,我们做过对比。
可能国标的检测过程中的革兰氏染色这个步骤,会因为各种(染色试剂、处理时间、检验员的技术水平、镜检观察时谨慎程度以及挑取菌落的有限性等等)因素漏掉了部分大肠菌群,而造成结果偏低。
在行标中,没有染色这个过程,相比之下,革兰氏染色与通过导管观察产气,后者更具有简单易辨别的特点。漏检的可能性会小些
国标在检测大肠菌群中用的是乳糖胆盐肉汤和伊红美兰,再加乳糖肉汤。SN的标准采用了LST和BGLB两种培养基。两种方法确实有偏差,我们做过些对比。但是ISO中大肠菌群的定义:在30或者37度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大肠菌群并非一个生物学种类,而是生化特性相近的一个群体。所以按照SN的标准去做结果高的话也不能算作假阳性。
至于2006版的国标改了,主要原因应该是照抄了FDA的检测方法。原话是“等效采用”,不过我们的检测方法有必要跟"国际接轨"哦,毕竟食品安全已经成了技术贸易壁垒。
跟人认为检测方法其实可以多样化,尤其作为工厂可以采用些简洁、快速的方法。只要这些方法得到验证就好了。国标可以作为对比或者仲裁的方法。
如果大家用国标检测大肠菌群,要三天时间才能发货。选用一些快速方法,可能只要一天就发货。关键是要验证就好
20、如何判断大肠菌群产气
大肠菌群的检验应该根据起定义来做:产酸产气,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孢的杆菌!!!这里的几个条件一个也不能少,首先看BGLB产酸产气,然后做证实实验:复发酵,EMB划线,镜检
如果只产气不产酸能判定阴性吗? 肯定是阴性,阳性一定要产酸产气
21、请问大肠菌群超标是不是意味着致病菌也超标
大肠菌群超标,
一般意味着该食品被粪便污染,
同时可能存在肠道致病菌!
大肠菌群指标对于食品来讲,是一个的基本的卫生指标,它的数值的大小只是说明被粪便(包括间接来源和直接来源)污染的程度。数值越大说明被粪便污染的程度高,反之亦然。
一般来讲,大肠菌群的多少还与致病菌的存在有一定的关系,也就是说,大肠菌群越多所含有致病菌的可能性越大。但是由于所检测的条件有限,未检出也是经常出现的。
大肠菌群只是一个特殊的指标,其标准是兼性厌氧产气的革兰氏阴性菌,基于大部分的肠道菌都有这一特征,因此一般作为判断食品被粪便污染的指标
[ 本帖最后由 质量人 于 2008-6-12 20:18 编辑 ]
- 质量人 发布于2008-06-12 20:11:18
-
22、大肠菌群超标的可能分析
大肠菌群不仅仅来自动物,还来自人类的粪便。由于人和温血动物的粪便的存在,造成了交叉污染,继而到人体(手、脸等等)衣服、与人有关联的一切用具,如楼主所说的机器和设备等,都会存在大肠菌群。
可以这样说,任何与人接触过的物体,包括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都非常有可能存在大肠菌群。甚至在人类吃饭用的用具,也不能排除存在大肠菌群,只是数量上的区别而已。
2.大肠菌群的确是动物源微生物,但是在加工过程中水、卫生状况不好的原料(比如农产品)、没有彻底清洁的工具、不合理或者不彻底的清洁方式都会引起大肠菌群超标。
还是要从以上几个方面来进行控制。其实也就是SSOP中的几个方面,不要只停留在纸面上,要认真地做下去
23、大肠菌群与大肠杆菌的区别:
大肠菌群的定义
大肠菌群系指一群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
大肠菌群不是细菌学上的分类命名,而是根据卫生学方面的要求,提出的与粪便污染有关的细菌,即作为食品、水体等是否受过人畜粪便污染的指示菌,这些细菌在生化及血清学方面并非完全一致。根据进一步的生化试验,可将这群细菌再分为大肠艾希氏菌(俗称大肠杆菌)、弗氏柠檬酸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和阴沟肠杆菌等。
大肠杆菌的定义
大肠杆菌(也称大肠埃希氏菌),分类于肠杆菌科,归属于埃希氏菌属。
大肠杆菌指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乳糖发酵产酸产气、IMViC试验(靛基质、MR、V-P、柠檬酸盐试验)为+ + - -或- + - -的细菌。
与人类有关的大肠杆菌统称为致泻性大肠杆菌,包括五种: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黏附性大肠杆菌(EAEC)。
卫生学意义
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是评价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作为食品中的粪便污染指标。
食品中检出大肠菌群,表明该食品有粪便污染,既可能有肠道致病菌存在,因而也就有可能通过污染的食品引起肠道传染病的流行。大肠菌群数的高低,表明了粪便污染的程度,也反映了对人体健康危害性的大小。
大肠杆菌在外界存活时间与一些主要肠道致病菌接近,它的出现预示着某些肠道病原菌的存在,因此该菌是国际上公认的卫生监测指示菌。近年来,有些国家在执行HACCP管理中,将大肠杆菌检测作为微生物污染状况的监测指标和HACCP实施效果的评估指标。
大肠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基本形态:
此菌为两端钝圆的短小杆菌,一般约0.5-0.8μm×1.0-3.0 μm,多单独存在或成双,但不呈长链排列。约50%的菌株有周生鞭毛,但多数只有1-4根,一般不超过10根,故菌体动力弱。多数菌株有菌毛,有的有荚膜或微荚膜,不形成芽孢,对普通碱性染料着色良好,革兰氏染色阴性。
培养特性:
大肠杆菌合成代谢能力强,在含无机盐、铵盐、葡萄糖的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最适生长温度为37℃,在42-44 ℃条件下仍能生长,生长温度范围15-46 ℃。
[ 本帖最后由 质量人 于 2008-6-12 20:19 编辑 ]
- 诗琪 发布于2008-06-12 20:14:07
-
谢谢质量人!非常感谢!
问题最好有个颜色区分!全是黑色不醒目!
- 质量人 发布于2008-06-12 20:24:22
-
回复 6# 的帖子
刚才我本来是想全部内容放在一个帖里,结果不行,字数太多了,在发的时候是有颜色的,不知道怎么回事,发出去后全部都是黑的
重新整理好了,里边的内容还没整理,有些看起来可能会觉得乱
- 紫外线 发布于2008-06-12 21:53:41
-
质量人真是有心人啊,这样看起来方便多了,能学到不少东西。谢谢,辛苦了!
- dlhj 发布于2008-06-13 11:10:35
-
谢谢质量人.这样看确实方便,真是有心人!斑竹给加精呀
- HUNG 发布于2008-06-13 14:02:19
-
谢谢质量人.这样看确实方便,真是有心人!谢谢分享!!!!!!
- fengyy423 发布于2008-06-13 14:03:52
-
楼主辛苦了,,我们受益了。。谢谢。。。
- biwenying 发布于2008-06-13 14:43:33
-
谢谢楼主的分享,对我们这些新手很有帮助!
- shenlixiaoxiao发布于2008-06-13 14:59:37
-
谢谢质量人的工作,学到很多东西,很有用
我喜欢这个交流平台。
- 季秋 发布于2008-06-13 16:42:08
-
质量人想的真周到,为我们提供方便,谢谢
- yang11 发布于2008-06-13 18:57:17
-
谢谢楼主的资料,不错,有些知识好像清楚了一些,
- jfnj 发布于2008-06-13 19:08:40
-
楼主是有心 人,能帮助到许多人,谢谢了!
- 那年的火 发布于2008-06-14 00:37:09
-
呵呵果然是精华!
质量人好样的,再接再厉啊
- fangcaodi发布于2008-06-14 09:49:58
-
楼主辛苦,真的是增长了很多见识,谢谢分享
- 食品科技人 发布于2008-06-14 10:10:10
-
我们方便了,楼主你辛苦了
- HOULIMEI001@126 发布于2008-06-16 11:11:03
-
回复 5# 的帖子
真的要谢谢你,看完之后受益匪浅呢。
- tkggfnjcm发布于2008-06-16 11:26:53
-
质量人辛苦了
谢谢你了
加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