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交流,共同进步
道德经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2-17 19:55:17
/ 个人分类:私人吧
第一章 众妙之门 --------------- 原文:
1、道,可道,非恒道; 2、名,可名,非恒名。 3、无,名天地之始; 4、有,名万物之母。 5、故: 6、常无,欲以观其妙; 7、常有,欲以观其徼。 8、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9、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简译:
1、道,可以复制之道,不是恒久之道; 2、名,可以宣示之名,不是恒久之名。 3、道是虚无的,存在于天地形成之始; 4、道是实有的,体现为万物衍生之母。 5、因此: 6、常在悟虚境界,可以捕获道之奥妙; 7、常用务实精神,可以把控道之范畴。 8、两者同出一颅,具有异曲同工之效。 9、坚持不懈的修炼,是打开一切奥妙的法门。 第二章 不言之教 --------------- 原文: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2、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3、有无相生; 4、难易相成; 5、长短相形; 6、高下相倾; 7、音声相和; 8、前后相随。 9、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10、万物作而弗始,为而弗志,功成而弗居。 11、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简译:
http://hi.baidu.com/%C3%CE%D5%EA%CA%D5%B2%D8/blog/item/732682d9483d4a2910df9b88.html 第三章 圣人之治 --------------- 原文:
1、不尚贤,使民不争。 2、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3、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4、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 5、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6、为无为,则无不治。
简译:
1、不标榜圣贤,使世人不起争念。 2、不稀罕珍宝,使世人不生盗意。 3、不诱发邪欲,使世人不乱其心。 4、所以圣人的治理方法,是使他们心里谦卑,腹中饱足,精神内守,筋骨强壮。 5、常使人民深刻感悟无求而知、无欲而得的益处,使他们知晓不可妄为的道理。 6、遵从无为之道,则没有不可治之理。 |
|
| |
| document.write(" "); |
|
|
313 | 回复:《老子》原文/简译·梦贞 |
| 第四章 万物之宗 --------------- 原文:
1、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2、渊兮,似万物之宗。 3、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4、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简译:
1、道,谦冲不已却永远取之不尽。 2、渊远啊,像是万物的源宗。 3、既可以挫去锐气,又可以摆脱纷忧,既可以和顺光景,又可以混同尘象,在幽幽清澈的意境中,能感知那似有似无的存在。 4、我也不知是谁造就了他,好象早于先帝的传说。 第五章 多言数穷 --------------- 原文:
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2、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3、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4、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5、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简译:
1、天地不以自己的仁爱之心为度,让万物如小草、小狗般自然的生长。 2、圣人也不以自己的仁爱之心为度,让百姓如小草、小狗般自然的生长。 3、生存在天地之间,难道不像一个需要借助风箱冶炼的矿石吗? 4、虚而不屈的生命,只有运动才能造就健康的体魄。 5、言辞过多气数易穷,还是选择适中为妙。 第六章 玄牝之门 --------------- 原文:
1、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2、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3、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简译:
1、谷神的不死之道,是玄修的法门。 2、玄修的法门,是天地合一的根本。 3、延绵不绝的生存之道,循而用之必然以静待勤。 |
|
| |
| document.write(" "); |
|
|
314 | :《老子》原文/简译· |
| 第七章 天长地久 --------------- 原文:
1、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2、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3、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简译:
1、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因为它不自贪自益其生,因此能长生。 2、所以圣人,因为谦让反而获得拥戴,把自身置之度外,他反而长存。 3、难道不是这种无私的精神?成全了他的理想吗。 第八章 上善若水 --------------- 原文:
1、上善若水。 2、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3、居善地; 4、心善渊; 5、与善仁; 6、言善信; 7、正善治; 8、事善能; 9、动善时。 10、夫唯不争,故无尤。
简译:
1、至上之善若水一般。 2、之所以说水善,是因为她利于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且甘愿处于众人之所厌恶之处,所以说水最接近大道。 3、居若不争必成吉地; 4、心若不争容纳百川; 5、与若不争尽显仁爱; 6、言若不争诚信有嘉; 7、正若不争民心自治; 8、事若不争无所不能; 9、动若不争应时而宜。 10、惟有像水一样不争,所以无忧。 第九章 功成身退 --------------- 原文:
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2、揣而锐之,不可常保。 3、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4、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5、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简译:
1、抓在手里自满自溢,不如适可而止。 2、千锤百炼的锋芒,也保不了多久。 3、金玉堆满厅堂,不知谁人能守。 4、富贵而生骄横,那是自取灾祸。 5、大功成了、名份有了、自己便隐去,才是自然之道。 |
|
| |
| |
|
|
315 | 《老子》原文/简译· |
| 第十章 专气致柔 --------------- 原文:
1、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2、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3、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4、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5、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6、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7、生之蓄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译文:
1、承载生命的形神相抱于一,能永远不分离吗? 2、结聚精气以致柔和,能像初生的婴儿吗? 3、洗涤玄修心灵之镜,能没有瑕疵吗? 4、爱护百姓治理国家,能达无为的境界吗? 5、感官自然开启,能不被引诱吗? 6、理事明白通达,能没有成见吗? 7、生成与养育之道,创造而不占为己有,付出而不自恃有功,统管而不任意宰制,这就是玄修而至的大德。 第十一章 无之为用 ----------------- 原文:
1、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2、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3、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4、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简译:
1、卅根辐条围成一个轱辘,中间有空车才能行进。 2、烧制粘土使其成为器皿,中间有空器皿才能盛物。 3、开凿门窗建造居室,中间有空居室才有光明。 4、所以有形对人们的利处,离不开无形的功用。 第十二章 去彼取此 ----------------- 原文:
1、五色令人目盲; 2、五音令人耳聋; 3、五味令人口爽; 4、驰骋打猎令人心发狂; 5、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6、是以圣人之治,为腹,不为目。 7、故去彼取此。
简译:
1、贪图美色令人看不清丑恶; 2、喜闻顺音令人听不到忠言; 3、美味佳肴令人品不了疾苦; 4、驰骋打猎令人收不住狂心; 5、珍奇财宝令人隐不去贪心。 6、因此圣人统治,是充实内在的精神,放弃外在的愉悦。 7、所以据此而取舍。 |
|
| |
| |
|
|
316 | 《老子》原文/简译· |
|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 ----------------- 原文:
1、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2、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3、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4、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5、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简译:
1、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2、什么叫宠辱若惊?来自上面的宠,得到了无比惊喜,失去了无比惊恐,这就叫宠辱若惊。 3、什么叫贵大患若身? 我所以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是因为我要保全自己的肉身性命,假如我将肉身性命抛开,我还有什么祸患可忧虑呢? 4、所以,贵将自身合于天下,就可以寄托天下。 5、爱将自身合于天下,就可以信托天下。 第十四章 执古之道 ----------------- 原文:
1、视之不见,名曰夷; 2、听之不闻,名曰希; 3、抟之不得,名曰微。 4、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5、其上不谬,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6、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 7、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8、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简译:
1、看不到图象,称着夷; 2、听不到声音,称着希; 3、触不到形体,称着微。 4、此无色、无声、无形之物无法用语言描述,只能称它为阴阳未判之混元一气。 5、它的上面不见光明,它的下面不见黑暗,实在是无法给它下定义,还是把它复归于无物吧。 6、这应该是无状态之状态,无物象之物象,这就是似无似有的恍惚。 7、往前追溯不知何时开始,往后跟随不知何时结束。 8、掌握上古的自然之道,以驾御今天的生命之有,以感知上古的来龙去脉,这就是自然之道的纲纪。 第十五章 微妙玄通 ----------------- 原文:
1、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2、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3、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 4、涣兮若冰之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5、混兮其若浊。 6、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7、保此道不欲盈。 8、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简译:
1、古时善于修道的人,其微妙来自玄通,真是深不可识。 2、由于深不可识,只好勉强来形容他: 3、刚入道时谨慎的像严冬过河, 尤其惧怕邻里的干扰,恭敬的好像虔诚的客人。 4、继而他的性格会变的洒脱无羁涣然冰释,品质会变的敦厚诚恳朴实无华,心胸会变的旷达开朗虚怀若谷。 5、意识必将经历浑浊及混乱的考验。 6、谁能沉淀混浊使之渐渐清澈呢?谁能启动僵死使之徐徐复活呢? 7、持守此道的人是不会自满自溢的。 8、唯有不自满自溢,才能在凋敝死亡中成为新人。 |
|
| |
| |
| |
317 | 《老子》原文/简译· |
| 第十六章 虚极静笃 ----------------- 原文:
1、至虚极,守静笃。 2、万物旁作,吾以观其复。 3、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4、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5、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6、不知常,忘作凶。 7、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简译:
1、修道进入虚无至极的意境,安守宁静气定神闲。 2、万物在时空的隧道中行进,我可以反复观察它们的循环。 3、天地万物芸芸众生,各自都要归于它们的结果。 4、看到结果可以说是静的作用,只有静才能了解生命的真谛。 5、生命的真谛就是发展的规律,了解发展的规律才算通晓明白。 6、如果不知道发展规律,妄作非为自然带来凶险。 7、知道发展规律才能包容一切,包容一切才能公正豁达,公正豁达才能完整周全,完整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符合自然就是遵循大道,遵循大道才能长治久安,终身都不会感觉到不妥。 第十七章 功成事遂 ----------------- 原文:
1、太上,不知有之。 2、其次,亲而誉之。 3、其次,畏之。 4、其次,侮之。 5、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6、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简译:
1、至上感化,隐于无形。 2、次等教育,亲和赞誉。 3、再次法律,害怕畏惧。 4、更次强权,侮慢轻蔑。 5、信实不足,才有不信。 6、谨慎做到不随意发号施令,大功告成实现心愿,百姓都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第十八章 仁义大伪 ----------------- 原文:
1、大道废,有仁义。 2、智慧出,有大伪。 3、六亲不和,有孝慈。 4、国家昏乱,有忠臣。
简译:
1、大道废弃了,才出现仁义。 2、智慧出来了,才伴有大伪。 3、六亲不和了,才大讲孝慈。 4、国家昏乱了,才呼唤忠臣。 |
|
| |
| |
| |
318 | 《老子》原文/简译· |
| 第十九章 绝学无忧 ----------------- 原文:
1、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2、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3、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4、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另有所属: 5、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简译:
1、至上圣贤不用智慧,人民可以获利百倍; 2、至上仁者不凭义气,人民自然恢复孝慈; 3、至上巧匠不图名利,盗贼无有可乘之机。 4、此三种观点以文字表述尚感不足,所以另外有所依属: 5、保持素然返朴归真,恬淡少私清心寡欲,至上学识快乐无忧。 第二十章 独异于人 ----------------- 原文:
1、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2、荒兮,其未央哉。 3、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4、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 5、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6、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7、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 8、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9、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简译:
1、诚受与迎合,区别在哪里?美因与恶果,相背在何处?人所敬畏的,不敬畏行吗? 2、心田若是荒了,就不能安定灵魂的归属。 3、众人都喜欢表面形式上的熙然,如组织盛大的祭祀活动,如春风得意般登上欢乐的舞台。 4、我们独似一潭清水澄澈不兴,心境混沌的像初生婴儿般的天真,随遇而安啊,好象无所谓自己的归宿。 5、众人都愿意追逐于多余的欲望,我们却好象遗失了贪婪的包袱。我们憨厚若愚的心灵啊,混沌而无暇。 6、世俗之人昭然若示,我们却昏然庸陋。世俗之人明察秋毫,我们却呆闷混饨。 7、大水荡荡淼如海,高风习习行无踪。 8、众人皆有自己的专长,而我们却显得冥顽而且鄙啬。 9、我们与众不同贵守善道,精神食粮来源于大道之母。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 ------------------- 原文: 1、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2、道之为物,唯恍唯惚。 3、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4、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5、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6、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7、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说众甫。 8、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
简译:
1、天人合一的通道可以容纳万众的意识,只有符合大道才能被认从。 2、道作为未知世界的事物规律,只能以恍恍惚惚的形式存在。 3、在这种亦真亦幻的意境中,能看到万物的景象。 4、在这种似有似无的意境中,能感知万物的本性。 5、意识深远冥灭自性,就能把握其中的精华。 6、其精华的真实程度毋庸置疑,这就是你确信无疑的感悟。 7、从古至今,这种悟道的方法就没有失去过,用它可以了解众生万物的规律。 8、我何以知道众生万物的规律?就是用这种方法感悟的。 |
|
| |
| |
| |
319 | 《老子》原文/简译· |
| 第二十二章 全而归之 ------------------- 原文:
1、曲则全,枉则直。 2、洼则盈,敝则新。 3、少则得,多则惑。 4、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5、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6、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7、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简译:
1、曲境完美周全,矫枉难免过正。 2、低洼容易盈满,谦敝以得新生。 3、少思便于获得,多虑必然迷惑。 4、所以圣人与道合一,为天下人的榜样。 5、没有自己的成见,所以看得分明;没有自己的是非,所以善意昭彰;不求自己的荣耀,所以大功告成;不夸自己的能力,所以统领天下。 6、正因为他与世无争,所以天下反而没人与他相争。 7、古人说“曲境完美周全”者,怎么会是虚言呢?诚信此道者天下将归属他。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 原文:
1、希言,自然。 2、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3、孰为此者?天地。 4、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5、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6、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7、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8、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9、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简译:
1、少说话,遵循大道规律。 2、狂风刮不过清晨,暴雨下不了整天。 3、兴起风雨的是谁呢?是天地。 4、天地都不能长久,何况人呢? 5、所以,从事于道的人就认同道,有德的人就认同德,失落的人就认同失落。 6、认同道的人,道便愉快地接纳; 7、认同德的人,德便愉快地接纳; 8、认同失落的人,失落也愉快地接纳; 9、诚信不足的人,也有不诚信的圈圈。 第二十四章 跂者不立 -------------------
原文:
1、跂者不立,跨者不行。 2、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3、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 4、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简译:
1、脚不粘地不晓立者感受,骑人肩膀不知行者甘苦。 2、成见在心岂能明白事理,是非颠倒无法彰显善意,追求荣耀往往无功而返,自夸自得难以胜任领袖。 3、有人宣扬的道理,说节食是胖子赘肉形成的根源。 4、物欲横流或派生恶念,所以有道者自处绝不如此。 |
|
| |
| |
| |
321 | 《老子》原文/简译· |
| 第28章 大制不割 --------------- 原文:
1、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2、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3、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4、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於无极。 5、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6、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於朴。 7、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 8、故,大智不割。
简译:
1、知道阳刚的雄健,安守阴柔的雌顺,汇集天下的溪流。 2、汇集天下的溪流,自然之德与其同在,复归于婴儿的无暇。 3、知道光明的前景,凝守黑暗的过程,印证天下的真理。 4、印证天下的真理,自然之德至诚不移,复归于无极的状态。 5、知道荣耀的珍贵,信守羞辱的谦卑,成就天下的包容。 6、成就天下的包容,自然之德充足丰满,复归于本源的境界。 7、布施本源则可作为一种信器,圣人使用,则自然成为领袖。 8、如此,至大的智慧与道朴是浑然不可分割的。 第29章 天下神器 --------------- 原文:
1、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2、天下神器,不可为也。 3、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4、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 5、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简译:
1、将欲望强加于天下万物,我认为他不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2、天下是神圣的信器,不可能人为的改变一切。 3、人为想改变的必然失败,人为想持守的必然丧失。 4、因为万物既有独行的也有群随的; 既有热血的也有冷血的;既有强大的也有羸弱的;既有天上飞的也有水中游的。 5、所以圣人摈弃一切强求的、奢侈的、骄恣的东西。 第30章 物壮则老 --------------- 原文:
1、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2、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3、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4、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 5、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6、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简译:
1、以道辅佐政权的人,不靠武力征服天下,依其做事定有好报。 2、军队驻扎之处,田地荒芜杂草丛生。 3、战役结束之后,必定带来凶灾之年。 4、善于把握结果者会适可而止, 无须用武力去强硬获取胜利。 5、达到目的不要自夸自大,不要盲目自负,不要骄傲自满,不要认为这是应该的, 不要肆意逞强。 6、事物发展到壮盛则是衰老的开始,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不遵从这个规律难免会过早衰亡。 |
|
| |
| |
| |
322 | 《老子》原文/简译· |
| 第31章 夫佳兵者 --------------- 原文: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銛袭为上,胜而不美。 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 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 战胜,以丧礼处之。
简译:
最好的军队,是国家预防不测的机器。 物欲横流或许难免交恶,所以有道者不会处于无备之中。 君子安居时贵在培养战斗意志,而在战争中则应该贵在冷静。 军队,是国家预防不测的机器,不是君子一个人的机器,只有在不得已时才能使用。 依仗锋利的兵器偷袭为上,即使是赢得胜利也不光彩。 而喜欢用这种战术赢得胜利的人,往往是乐于杀人的刽子手。 一个乐于杀人的刽子手,是不可能实现统一天下的志向的。 稳操胜卷的战役需要勇猛,前途未卜的战役需要冷静。 偏将军的使用应当侧重勇猛,上将军的使用应当侧重冷静。 要激发战士处于视死如归的状态,鼓励战士多杀敌人,以哀兵的心态去感动他们。 赢得战争的胜利之后,以办丧事的礼节来庆祝胜利。 第32章 始制有名 --------------- 原文:
1、道,常无名。 2、朴虽小,天下莫能臣。 3、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4、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5、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 6、知止,所以不殆。 7、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简译:
1、道,通常不显露其名份。 2、本源虽然微小,却能臣服天下。 3、王侯若能持守他,万物会自动归顺。 4、天地之气相合以降甘露,无人分配自然均匀。 5、万物开始有秩序就有了名份,既有了名份,人就应该知道自己不可逾越的限度。 6、知道人的限度而及时止步,就可以平安无患了。 7、譬如道引导天下万民归向自己,就好像河川疏导诸水流向大海。 第33章 自知者明 --------------- 原文:
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2、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3、知足者富。 4、强行者有志。 5、不失其所者久。 6、死而不亡者寿。
简译:
1、知道别人的是智慧,知道自己的是贤明。 2、战胜别人的靠实力,战胜自己的靠坚强。 3、知道满足的人富有。 4、战胜自己顺道而行的人有志气。 5、不迷失自己前进方向的人长久。 6、形体消失而精神永存的人长寿。 |
|
| |
| document.write(" "); |
| |
323 | 回复:《老子》原文/ |
| 第34章 大道泛兮 --------------- 原文:
1、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 2、恃之以生,作而不辞,功成不名有。 3、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 4、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于大。 5、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译文:
1、大道泛宏的能量啊,足可以左右万物。 2、恃待众生,而不自夸自诩,自然成功而不彰明昭著。 3、护荫万物,不以主宰自居,可以说微不足道。 4、当万物都依附归向他时,他仍然不以主宰自居,可以说名份巨大。 5、所以圣人始终不自以为大,这就成就了他的伟大。 第35章 往而不害 --------------- 原文:
1、执大象,天下往。 2、往而不害,安、平、泰。 3、乐与饵,过客止。 4、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5、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简译:
1、秉持大道自然之象,是天下人向往的地方。 2、去那里不会遇到伤害,反而得享安详、平和、舒泰的生活。 3、美妙的音乐与可口的佳宴,常使匆匆过客们沉溺不前。 4、当大道用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的时候,就平淡无味了。 5、看起来沧海一粟,听起来微不足道,用起来受益无穷。 第36章 国之利器 --------------- 原文:
1、将欲歙之,必故张之。 2、将欲弱之,必故强之。 3、将欲废之,必故兴之。 4、将欲取之,必故与之。 5、是谓微明。 6、柔弱胜刚强。 7、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简译:
1、将要收敛的,必是张之过度的。 2、将要削弱的,必是强大过头的。 3、将要废弃的,必是兴起过旺的。 4、将要夺取的,必是被迫给予的。 5、这是微妙简明之理。 6、柔弱的胜过刚强的。 7、鱼不能离开水,国家统治势能也无法离开道器向人展示。 |
|
| |
| |
| |
324 | 《老子》原文/简译· |
| 第37章 无名之朴 --------------- 原文:
1、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2、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3、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4、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 5、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简译:
1、道,通常在无为的境界中,因而无所不能成就。 2、王侯若能持守道的境界,万物将自然被感化。 3、在接受感化的过程中如果私欲发作,我便利用本源的道朴之器来安镇。 4、镇定于本源的道朴,欲望亦将逐渐断绝。 5、断绝欲望的心是平静的,天下便自然安定。 第38章 上德不德 --------------- 原文:
1、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2、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3、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4、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5、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6、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7、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8、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9、故去彼取此。
简译:
1、品德高尚的人无需持道德诫律,心中自然有德;道德低下的人将道德诫律挂在嘴上,因为他内心无德。 2、品德高尚的人以无为的境界而不刻意追求什么;道德低下的人追求道德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 3、大仁爱之人表现的仁爱不是为了得到某种目的;大正义的人追求正义往往为了实现某种目的。 4、大礼法之人注重的礼法如果得不到对方的相应,则恨不得抓住胳臂使人强从。 5、所以丧失大道才提倡品德;丧失品德才提倡仁爱;丧失仁爱才提倡正义;丧失正义才提倡礼法。 6、所谓礼法,不过表明了忠信的浅薄缺乏,其实是祸乱的端倪了。 7、有先见之明的人,知道社会上一旦礼法繁多,那么愚昧也就随之而至。 8、所以大丈夫宁可立身丰满的大道,不愿寄于浅薄的礼法;宁可执守大道的朴实,不愿寄于世俗的虚华。 9、据此而取舍。 第39章 以贱为本 --------------- 原文:
1、昔之得一者: 2、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3、其致之也: 4、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 5、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6、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 7、此其以贱为本邪。 8、非乎?故致誉无誉。 9、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简译:
1、昔日获得阴阳未判一气混元者: 2、天可以清澈,地可以宁静,元神可以有灵性,川谷可以盈满,万物可以生生不息地繁衍,王侯可以使天下归正。 3、推而言之: 4、天没有清澈必将崩裂;地没有安宁必将动乱;元神没有灵性必将休亡;川谷没有盈满必将枯竭;万物不能生息必将绝灭;王侯不能使天下归正必遭颠覆。 5、贵是以贱为本体的,高是以低为基础的。 6、所以王侯都自称“孤”、“寡”、“不谷” 。 7、以此来表明他以贱为本的态度啊。 8、不是吗?所以最高的荣誉无需赞誉。 9、因此不要追求晶莹如美玉,坚硬如顽石。 |
|
| |
| document.write(" "); |
|
|
325 | 《老子》原文/简译· |
| 第40章 有生于无 --------------- 原文:
1、反者,道之动。 2、弱者,道之用。 3、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简译:
1、相反,是道的运动所在。 2、柔弱,是道的力量所在。 3、天下万物都生于实有,实有出自虚无。 第41章 大器晚成 --------------- 原文:
1、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2、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3、下士闻道,大笑之。 4、不笑不足以为道。 5、故建言有之: 6、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7、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8、夫唯道,善贷且成。
简译:
1、优秀的人闻听悟道的方法,会勤奋学习马上行动。 2、一般的人闻听悟道的方法,会将信将疑是懂非懂。 3、俗陋的人闻听悟道的方法,会嗤之以鼻哈哈大笑。 4、若不被这种人嘲笑就不足以证明大道的可贵。 5、所以有《建言者》记载: 6、光明的大道好似昧暗,前进的大道好似后退,平坦的大道好似崎岖,上德的境界好似虚谷,最洁白的好似有暇疵,最广大德恍似不足够,修德的过程好似怠惰,质朴纯真好似不坚定。 7、远大的目标落实于障碍的跨越,贵重的器皿成型于精细的雕琢,动听的音乐来源于单声的组合,伟大的形象形成于无形的感化,大道隐藏在无名事物中。 8、只有遵循大道规律的人,才能善始善终并且成功。 第42章 强梁不死 --------------- 原文:
1、道生一,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3、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侯王以为称。 4、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5、故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6、强梁者不得其死,我将以为教父。
简译:
1、自然生就阴阳未判一气混元,一气混元激活了时间与空间,在时间与空间中产生了能量,能量的互相转换产生了万物。 2、万物都有负阴而抱阳的特性,冲虚不盈是走向和谐的根本。 3、人们所厌恶的,莫过于“孤”、“寡”、“不谷”, 而侯王以为称。 4、因此万物或是因为减损反而获得增加,或是因为增加反而导致减损。 5、前人的谆谆教导,我们也用来教育后人。 6、努力培养栋梁之才的人精神是不死的,我们将以他们作为学习的榜样。 |
|
| |
| |
|
|
326 | 回复:《老子》原文/简译· |
| 第43章 无为之益 --------------- 原文:
1、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2、无有,入于无间。 3、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4、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简译:
1、天下最柔善的,驾御天下最坚毅的。 2、无形有质的,进入不开窍的空间。 3、我从这里感知无为的益处。 4、这种无言的教化,无为的益处,天下是很少有人明白的。 第44章 知止不殆 --------------- 原文:
1、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2、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3、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简译:
1、虚名与生命哪样更亲?生命与利益哪样贵重?贪得名利与放弃生命哪样是病态? 2、过于爱惜虚名必定大费其神;过于收敛财物必定大伤其身。 3、知道满足便不会受辱,适可而止便不会遭殃,这样才可以保持长久。 第45章 大成若缺 --------------- 原文:
1、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2、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2、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4、躁胜寒,静胜热。 5、清静,为天下正。
简译:
1、最完善至极的似有欠缺,但他的作用不会衰竭。 2、最丰盈四溢的好像虚无,但它的作用不会穷尽。 3、最正直的品质似有弯曲,最聪明的技巧好似愚拙,最卓越的辩才好似木讷。 4、运动可以战胜寒冷,宁静可以战胜炎热。 5、唯有清静,是天下的正道。 |
|
| |
| |
|
|
327 | 《老子》原文/简译· |
| 第46章 知足之足 --------------- 原文:
1、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2、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3、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4、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简译:
1、天下拥有和谐之道,最好的战马却在田间劳作。 2、天下失去和谐之道,怀驹的母马却在战场生产。 3、最大的祸害就是不知足,最大的罪过就是贪婪。 4、所以以知足为满足的人,其满足是永恒的。 第47章 不为而成 --------------- 原文:
1、不出户以知天下,不窥牖以见天道。 2、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3、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简译:
1、不出门户感知天下,不望窗外明见天道。 2、出去的越远,知道的越少。 3、所以圣人,不远行自然以心证道,不窥视自然明白事理,不作为自然有所成就。 第48章 为学日益 --------------- 原文:
1、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 2、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 3、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简译:
1、学习技能日渐精进,由技入道日渐减损。 2、当渐渐损到无意识状态,这种境界就叫无为,而此境界无与伦比,取得天下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3、如果仍然患得患失,就不足以赢得天下。 |
|
| |
| |
|
|
328 | 回复:《老子》原文/简译· |
| 第49章 圣人之心 --------------- 原文:
1、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2、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 3、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 4、圣人在,天下翕翕,为天下浑其心。 5、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简译:
1、圣人无私心,以实现百姓的心愿为自己的心愿。 2、善良的人用善心对待,不善良的人也用善心对待,从而收获善的果实; 3、诚信的人用诚信对待,不诚信的人也用诚信对待,从而收获诚信的果实。 4、圣人出现,天下和谐,为天下调和统一的精神。 5、百姓都甘愿做他的耳目,圣人也把百姓都当作自己的孩子。 第50章 出生入死 --------------- 原文:
1、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 2、死之徒十有三; 3、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 4、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5、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6、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7、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简译:
1、生命的历程都是坎坷不平的,健康活着的人有四肢九窍; 2、痛苦死去人也有四肢九窍。 3、那些原本应该活着的人却在动荡中死去,都有四肢九窍。 4、这是什么原因? 是因为他们放不下生命的包袱。 5、多闻以善摄取生命能量的人,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犀牛和老虎,进入军队不用被上盔甲和带上兵器。 6、犀牛没有目标用它的犄角,老虎没有目标用它的利爪,敌人没有目标用他的兵刃。 7、这是什么原因?因为他已脱离了死亡的境地。 第51章 是谓玄德 --------------- 原文:
1、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2、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3、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4、故道生之,德畜之。 5、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 6、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简译:
1、大道规律创造了生命,大德规范维护了发展,物种的差异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团队的优势是它们成功的关键。 2、所以万物的本能意识,莫不尊崇大道而且器重大德。 3、大道被尊崇,大德被器重,不是听谁的命令,而是自然的规律。 4、所以大道自然创造了生命,大德自然维护了发展。 5、道生长万物德培育万物,道丰满万物德包容万物,道滋养万物德维护万物。 6、生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无所不为而不自恃有功,统管万物而不任意宰制,这就是玄修而至的大德。 |
|
| |
| |
|
|
329 | 《老子》原文/简译· |
| 第52章 是谓袭常 --------------- 原文:
1、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2、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3、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4、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 5、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6、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7、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 8、是为袭常。
简译:
1、天下万事都有它们的初始,可以说是天下万事的起点。 2、既然知道天下万事的起点,就能知道天下万事的结果。 3、既然知道天下万事的结果,再反过来印证万事的起点,这样做一生都不会有闪失。 4、堵塞感官之窍,封闭欲望之门,终身不会疲惫。 5、开启感官之窍,增添纷扰之事,终身不可救药。 6、能预见规律可以说是圣明,能保持柔和可以说是坚强。 7、用其所掌握的智慧之光,复归万事万物光明的前景,就不可能给自己留下祸殃。 8、这是传承下来的悟道方法。 第53章 介然有知 --------------- 原文:
1、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2、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3、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 4、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为盗夸。 5、非道也哉!
简译:
1、让我们抱持良知,行于大道之中,唯恐偏失。 2、大道是那样的平坦,世人却偏行险路。 3、朝政废除,田园荒芜,粮仓空虚。 4、却有买弄文采、炫耀利剑、铺张饮食、囤积馀货之辈,皆为盗世欺名。 5、他们走的不是正道啊! 第54章 祭祀不辍 --------------- 原文:
1、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 2、子孙以祭祀不辍。 3、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4、修之于家,其德乃馀。 5、修之于乡,其德乃长。 6、修之于邦,其德乃丰。 7、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8、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9、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简译:
1、善于建立德性的人坚毅不拔,善于抱持大道的人永不松脱,这是子孙得以祭祀不绝的榜样。 2、用这样的榜样来修身,他的德行就会返朴归真。 3、用这样的榜样来齐家,这个家庭的德行就会充实有余。 4、用这样的榜样来建乡,这个乡的德行就会传颂久长。 5、用这样的榜样来治国,这个国家的德行就会丰富盈满。 6、用这样的榜样来平天下,天下的德行就会像阳光那样普照万物。 7、所以,从一个人的德行可以了解一个人,从一个家庭的德行可以了解一个家庭,从一个乡的德行可以了解一个乡,从一个国家的德行可以了解一个国家,从天下的德行可以了解天下。 8、我凭什么知道天下必然的结果啊? 9、就是以此了解的。 |
|
| |
| |
|
|
331 | 《老子》原文/简译· |
| 第55章 含德之厚 --------------- 原文:
1、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2、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3、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怒,精之至也。 4、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5、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6、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7、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简译:
1、道德丰厚的人,就像赤裸的婴儿。 2、毒虫不蛰,猛兽不咬,凶鸟不伤。 3、筋骨柔弱却抓得牢握得紧,不懂男女交合生殖器自然硬朗,这是精气纯全的缘故。 4、终日哭叫而不哑,这是先天之气自然调和的缘故。 5、自然调和是永恒的基础,明白永恒的道理则是圣明。 6、增益生机才是福祥之意,用心使气血谐和才达刚强。 7、如果强行壮盛则会加速万物的衰老,这是不符合大道规律的,不遵从大道规律则会过早衰亡。 第56章 是谓玄同 --------------- 原文:
1、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2、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3、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 4、故为天下贵。
简译:
1、知“道”者,明白“道”是不可言的;言“道”者,不明白“道”是不可言的。 2、只有堵塞感官之窍、封闭欲望之门、挫去盲目锐气、摆脱迷惑纷忧、和顺生命光景、认同尘土本相,通过玄修才可以进入与道大同的境界。 3、而达不到这个境界必然产生亲近疏远、利益损害、高贵低贱等分别心。 4、所以唯有达到与道大同的境界才是真正可贵的。 第57章 以正治国 --------------- 原文:
1、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2、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3、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4、民多利器,国家滋昏。 5、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6、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7、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简译:
http://hi.baidu.com/%C3%CE%D5%EA%CA%D5%B2%D8/blog/category/%A1%B6%C0%CF%D7%D3%A1%B7%BC%F2%D2%EB%28%B5%DA55-63%D5%C2%29 |
|
| |
| |
| |
332 | 《老子》原文/简译· |
| 第58章 祸福相倚 --------------- 原文:
1、其政闷闷,其民淳淳。 2、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4、孰知其极?其无正也。 5、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6、人之迷,其日固久。 7、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简译:
1、国家的政策宽松无觉,人民便纯朴敦厚。 2、国家的政策严酷烦琐,人民便狡邪诡诈。 3、灾祸中倚藏着福祉;福祉中伏藏着灾祸。 4、谁能知晓其中的奥秘呢?没有标准参考。 5、正常的变化为荒诞,良善的转化为邪恶。 6、人们为此感到迷惑,时间已经久远了。 7、所以圣人,方正而不生硬,锐利而不伤人, 耿直而不放肆,光明而不炫耀。 第59章 长生久视 --------------- 原文:
1、治人事天,莫若啬。 2、夫为啬,是谓早复。 3、早复,谓之重积德。 4、重积德,则无不克。 5、无不克,则莫知其极。 6、莫知其极,可以有国。 7、有国之母,可以长久。 8、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简译:
1、治理人事顺应天性,最重要的是惜爱。 2、唯有惜爱,是做好复归自然之道的准备。 3、复归自然之道的准备,即所谓厚积恩德。 4、厚积恩德,则无往而不克。 5、无往而不克,则没有人知道他的能量极限。 6、没有人知道他的能量极限,就可以把国家托付给他。。 7、有了治理国家的雄厚基础,就可以长久。 8、这就是根深蒂固,生机蓬勃的长久之道。 第60章 德交归焉 --------------- 原文:
1、治大国,若烹小鲜。 2、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3、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 4、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 5、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简译:
1、治理大国,要像煎小鱼一样。 2、以道的意境统辖天下,其瘟神就不会肆虐。 3、不是其瘟神不在肆虐,而是其肆虐也伤不到人。 4、不但瘟神伤不到人,圣人也不会因惧怕瘟神而伤人。 5、瘟神与圣人互不伤害,是德交归于道的结果。 |
|
| |
| |
| |
333 | 《老子》原文/简译· |
| 第61章 各得其所 --------------- 原文:
1、大国者若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 2、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3、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 4、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 5、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6、大国不过欲兼蓄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 7、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简译:
1、大国如果谦卑处下似江海,就能成为天下文化的汇归之处,就会成为天下依赖的母亲。 2、母性恒以柔静征服雄性,在于她以静为下的自性。 3、所以大国若对小国谦卑处下,便能赢得小国的信赖。 4、小国若对大国谦卑处下,便能获得大国的保护。 5、所以或者因谦卑处下而赢得信赖,或者因谦卑处下而获得保护。 6、大国希望有小国的加盟而强大,小国希望借大国的力量而生存。 7、若想让两者都得到自己所希望的目的,大国的谦卑尤其重要。 第61章 坐进此道 --------------- 原文:
1、道者,万物之奥。 2、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3、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4、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5、故立天子,置三公。 6、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7、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有求以得,有罪以免邪? 8、故为天下贵。
简译:
1、将道作为信仰者,认为万物之奥妙皆在道中。 2、善良的人把道看作生命中的至宝,不善良的人也把道当作自己的保障。 3、美好的言词固然可以博取尊荣,美好的行为固然可以赢得敬重。 4、然而人心不善的一面,怎能被剔除弃绝呢? 5、因此就创立了一个道的化身“天子”,又为“天子”设置了三公。 6、世人虽然有宝玉以及先进的马车,但他不如有信仰的人活的快乐。 7、古时候重视道的信仰是为何呢?不是相信“有求必应”,“有罪也可以免除”吗? 8、所以才将道作为天下最珍贵的信仰。 第63章 抱怨以德 --------------- 原文:
1、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2、大小多少,抱怨以德。 3、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4、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5、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6、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7、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简译:
1、以无为成就所为,以无事铸就事业,以恬淡实现兴趣。 2、无论大事小事还是多得少得,都要用以德抱怨的心态。 3、图谋难题于知其薄弱,成就大事于细致入微。 4、天下难事, 必从容易处入手;天下大事,必从细微处入手。 5、所以圣人 始终不认为在做大事,所以才能成就其大业。 6、轻易承诺必然少有信誉,易事累积必然难事成堆。 7、因此圣人警惕难事出现,所以最终没有难成之事。 |
|
| |
| document.write(" "); |
|
|
334 | 回复:《老子》原文/简译·梦贞 |
| 第64章 以辅万物 --------------- 原文:
1、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2、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4、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7、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8、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9、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 10、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简译:
1、心态安静容易保持长久,无意识见解容易清澈谋略, 2、意志脆弱之时容易破碎,决心微小之初容易分散。 3、有所作为来源于空白的领域,治国安邦开始于未动乱之前。 4、合抱之粗的树木,生成于稚嫩细弱的小苗。 5、九层之高的楼台,起建于一篮一筐的累土。 6、千里之外的行程,开始于脚踏实地的起步。 7、内心浮躁者必败于急功近利,执迷不悟者必失去前进方向。 8、因此圣人,有无为的境界所以不会失败,无执著心所以不失方向。 9、有些民众做事,常常是几近成功但却功败垂成,始终谨慎如一,则无失败之事。 10、因此圣人,追求众人不愿意追求的境界,不会看重众人认为难得之货; 学众人不愿意学习的冷门,来弥补众人所遗漏的过失,以辅助万物自然的规律,而不敢妄做非为。 第65章 善为道者 --------------- 原文:
1、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2、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3、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4、知此两者亦楷式。 5、常知楷式,是谓玄德。 6、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简译:
1、古时以善行道的人,不是教育民众学会巧智诡诈的小聪明,而是感化民众传承敦厚朴实的大智慧。 2、民众之所以不服管教难以治理,是因为他们受到了巧智诡诈的影响。 3、所以采用巧智诡诈来治国安邦,无异于国贼;不以巧智诡诈的方法来治国安邦,是国家的福音。 4、因此要知道这两条是不变的法则。 5、能永远记住并应用这个法则,就要靠玄修而至的德性。 6、玄修而至的德性无比深远啊!与万物一道返朴归真,最后的结果必然导致大顺的局面。 第66章 为百谷王 --------------- 原文:
1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2 是以于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3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4、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5、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简译:
1、江海所以能成为天下川谷的容纳者,是它以善居下的本性决定的,所以它能够成为天下的川谷之王。 2、因此要想成为民众的统帅者,必先以谦下的言辞赢得信赖;欲走在民众的前面,必须把自己的利益置之身后。 3、所以圣人,处于民众之上而民并不增加负担,处于民众之前而民也不感到妨害。 4、所以天下百姓乐于拥戴而不厌烦。 5、正是因为圣人不争,所以天下自然没有人能与他竞争。 |
|
| |
|
导入论坛
收藏
分享给好友
推荐到圈子
管理
举报
TAG:
道德经
标题搜索
日历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255358
- 日志数: 1523
- 图片数: 42
- 建立时间: 2008-05-24
- 更新时间: 2010-03-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