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小麦赤霉病---读报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4-26 11:45:44
如何防治小麦赤霉病
《 人民日报 》( 2009年4月26日 07 版)
0){
document.getElementById("picres").style.display="block";
document.write("
");
}*/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真菌病害,主要发生在麦穗上,造成整穗或部分小穗腐烂。多雨和潮湿天气下,病穗会产生粉红色霉状物,也正因为这一特征才得名赤霉病。这种病害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和东北的三江平原发生十分严重。病害一方面造成枯白穗,降低千粒重,影响产量,另一方面由于病菌分泌的毒素对人体有害而限制了食用性价值,病粒率高于4%的小麦则不能收购。
要有效防治赤霉病,就要了解该病的来龙去脉。首先,小麦赤霉病病菌只能在小麦扬花、灌浆期侵染部分小花,然后扩展到整穗。真正能够引起病害的是一种叫做子囊孢子的传播体,它们是从上一年遗留下来的病残体上产生的,包括病麦穗、稻桩和玉米秸秆。其次,它是一种典型的气候型种病害。只有在小麦扬花灌浆期遇到阴雨天气,空气中又有大量病菌(子囊孢子)时,病害才可能大发生。由于年年都会存在大量的病菌,小麦抽穗至灌浆期的天气,特别是降雨量和降雨次数就决定了赤霉病发生的轻重。
防治赤霉病,一要搞好田园卫生,清除玉米、小麦秸秆,特别是小麦—玉米轮作田,一定要及早翻耕灭茬。二要加强预测,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喷药保护。过去多用25%多菌灵(苯并咪唑44号)可施性粉剂每亩150克—200克,或7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水分散粒70克—100克/亩。由于连续使用,部分地区的病菌对多菌灵产生了抗药性。最近南京农业大学的专家提出,可以使用戊唑醇和咪鲜胺与多菌灵混配或轮换使用。具体计量为:50%咪鲜胺锰盐、50%咪鲜胺锰络合物(又名施保功)1000—2000倍液、25%戊唑醇(又名立克秀)乳油2500倍液。一般掌握在小麦抽穗率到10%时喷药,如预报有雨,可抢在雨前打药。由于南方小麦抽穗扬花期经常下雨,要在晴天防治。根据当地小麦抽穗整齐程度和天气状况,有些地方要间隔7天,连续防治两次。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肖悦岩
导入论坛
收藏
分享给好友
推荐到圈子
管理
举报
TAG:
小麦
赤霉病
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