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相关阅读:
- 《食品软包装材料与技术》 (czg118, 2008-3-19)
- 《化妆品标准汇编》 (czg118, 2008-6-13)
-
czg118 发布于2008-09-30 17:43:02
-
尼泊金甲酯 2.5 4.5 2.0 3.0
尼泊金乙酯 5.0 11.0 3.0 5.0
尼泊金丙酯 12.0 27.0 6.0 13.5
F-3:应用:
例如,尼泊金甲酯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08%,在含有5%吐温—80的体系中,尼泊金甲酯最小抑菌浓度(MIC)增加为:0.08% x R=0.08% x 4.5 = 0.36% 。
以上说明,防腐剂的使用必须考虑体系中其它原料的影响;另外,一些原料对防腐剂的“封闭”作用还是很强的。
F-4:对策:
A:增加防腐剂的用量
B:建立解“封闭”体系,即选择一些有效成分加入上述体系中,降低或解除“封闭”作用,常用的此类物质有:乙二醇、丙二醇、乙醇、异丙醇等。
3、防腐剂使用的安全性与我国的相关法规
(1)、需要指出的是,防腐剂是易导致皮肤安全性问题的化妆品原料之一,许多国家对它的使用都作了严格的规定。
例如,欧共体就规定了其允许使用的防腐剂清单,而美国虽然没有规定允许使用的防腐剂清单,但CTFA组建的化妆品成分评审专家组(简称CIR),对用于化妆品的各种成分(包括防腐剂)的安全性进行评审,并公开发表其评审报告,极具权威性,各厂家都会参照执行。日本则在其化妆品原料标准(JSCI)列出了允许使用的防腐剂清单。
(2)、我国2002年版的“化妆品卫生规范”将防腐剂归纳在限用物质中,共有55种防腐剂被允许在我国使用,并规定了具体的限用量。
例如:尼泊金酯类, 单一酯限用量为:0.4%,混合酯:0.8%;(均以酸计)双咪唑烷基脲,限用量为0.6%,DMDMH的限用量为0.6%。
(3)、使用原则:从安全及经济角度考虑,在保证化妆品在保质期内不被微生物污染的前提下,使用最少量的防腐剂。
(4)、影响配方中防腐剂安全性的因素包括:
防腐剂的种类、纯度、稳定性(光、温度)、加入量、与其它化妆品原料的配伍性等。
4、我国化妆品卫生规范对化妆品的微生物学的质量要求:
我国2002年版的“化妆品卫生规范”在总则中对化妆品的微生物学质量作了如下的规定:
A:眼部化妆品及口唇等粘膜用化妆品以及婴儿和儿童用化妆品菌落总数不得大于500CFU/ml或500CFU/g。
B:其他化妆品菌落总数不得大于1000CFU/ml或1000CFU/g。
C:每克或每毫升产品中不得检出粪大肠菌群、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D:化妆品中霉菌和酵母菌总数不得大于100CFU/ml或100CFU/g。
二)化妆品防腐体系及其建立:
1、理想的化妆品防腐体系应具备以下性质:
l 对人体及环境安全,无毒、无刺激性,世界范围内可使用;
l 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稳定;
l 广谱的抗菌活性,对细菌、霉菌及酵母菌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l 与化妆品原料的配伍性好;
l 在较宽的PH值范围内的有效;
l 良好的性能价格比。
2、有关防腐剂的复合使用
对大多数配方来讲,单独使用一种防腐剂很难达到上述建立理想的防腐体系的要求,所以,就目前而言,在配方中复合使用两种以上的防腐剂是十分必要的。
在具体实践中,配方师有两种方式可选择:
l 自己选择多种防腐剂单体,在配方中复合使用。
l 选择复配好的防腐剂成品,直接在配方中添加使用。
前者需要更多的防腐效果的评价试验及配方师的经验。
3、化妆品防腐体系建立要点:
A、明确防腐体系应用的产品类型:
因为不同类型的产品对安全性的要求也不相同,欧共体在其预先考虑有效性的表中已将应用产品划分为:留在型产品、洗去型产品、婴儿护肤品、气溶胶、去头屑产品及眼部化妆品6类;我们在一些安全性要求较高的产品(如婴儿护肤品)中建立防腐体系时就要特别注意防腐剂的安全性问题。
B、选择产品销售地区法规允许使用的防腐剂:
在我国,要选择化妆品卫生规范中被允许使用的防腐剂品种。
C、 考虑配方最终的PH值:
因为PH值对许多防腐剂的活性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操作中我们可以:
a:按照配方的PH值选择防腐剂;b:调整配方的PH值,使防腐剂效果得以充分发挥。
D、考虑防腐剂的油水分配系数:
防腐体系中,尽量要有油水分配系数小的防腐剂;因为,研究表明产品中的微生物主要存在于水相及油水界面处。
E、 考虑配方中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物质对防腐剂的“封闭”作用。
F、 考虑防腐体系中的防腐剂与配方中其它原料的配伍性。
G、 考虑防腐体系中防腐剂之间的增效作用。
H、 考虑配方中的其它原料对防腐体系的增效作用。
例如:EDTA—2Na在含有尼泊金酯的防腐体系中,可有效提高其抑制革兰氏阴性菌的有效性,特别是对绿脓杆菌的作用。 就此,防腐剂的加入量得以降低。
I、考虑生产中原料的卫生状况
假如,生产中所使用的原料已经带菌(去离子水、天然提取物、天然的高分子聚合物等),建立防腐体系时,要考虑加入的防腐剂将有一部分被“消耗”。
J、 考虑配方中可被微生物利用的营养物质的种类与含量。
K、 考虑产品生产与销售地区的气候因素
例如,在湿度较大的地区,要考虑提高防腐体系对霉菌的抑制能力。
4、防腐体系防腐效果的评价----建立防腐体系的评价手段
4—1、防腐剂防腐效果的评价----防腐剂的筛选
A:抑菌圈试验:
原理:细菌或霉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经培养后能迅速生长。在培养基平板中央放置一个用防腐剂处理过的圆形滤纸片,防腐剂向四周渗透就会形成抑菌圈。通过测量抑菌圈的大小,就可以判断防腐剂的防腐性能。
B、最小抑菌浓度(MIC)试验
最小抑菌浓度试验同样可以反映防腐剂的效力,MIC值越小,表明防腐剂的抑菌能力越大。
4—2、产品中防腐体系的防腐效果评价---防腐体系的确定
防腐挑战性试验
l 在通过抑菌圈试验、MIC试验初步评价防腐体系的防腐效果后,需要进一步评价实际产品中防腐体系的防腐效能,目前国内外大多采用防腐挑战性试验。
l 模拟消费者反复使用产品过程中受到高度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性,选择微生物生长的最适宜条件,以反映实际产品中防腐体系的防腐能力。
l 由于防腐挑战性试验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且所需样品量很少,因此,可以使用相当多的微生物进行测试,而且可以同步评估多种样品。
4—3、美国CTFA推荐的单次防腐挑战性试验:
l 由于防腐挑战性试验是一种经验性的方法,目前各国及相关组织对此尚无统一的规定。
l 目前较为常用的是美国CTFA推荐的、经典的、为期28天的单次防腐挑战性试验。
l 该方法的做法是,一次性在成品中接入若干种类、一定数量的微生物,将样品置于适当的温度下,定期抽样检测样品中残余的微生物,并根据微生物的数量变化情况来评价样品中防腐体系的防腐效果。(具体方法略)
三、常用化妆品防腐剂单体的用量、法规与特点
1、 尼泊金酯(对羟基苯甲酸酯)类
INCI名称: -- Parabens
特点:传统的、高使用频度一类防腐剂,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安全、广谱、经济、耐受高温,适于微酸性至中性环境,在PH 4—5最稳定,在PH 8以上可部分水解;PH 8—9时,水煮,水解可达40%;
不足:水溶性较差、油水分配系数高,非离子、水溶性聚合物等物质对此类防腐剂的“封闭”作用较强。
目前在国际上常用的品种包括:尼泊金甲酯、尼泊金丙酯、尼泊金乙酯、尼泊金丁酯、尼泊金甲酯钠盐、尼泊金甲酯钠盐以及尼泊金异丁酯。
1)尼泊金甲酯
INCI名称:Methyl Paraben
添加量:0.1—0.3%(最高0.4%)
法规:日本:混合酯限量:1% ,欧共体:单一酯限量:0.4% ,混合酯限量:0.8% ,美国:认为用于化妆品安全,我国:单一酯限量:0.4% ,混合酯限量:0.8% 。
2)尼泊金丙酯
INCI名称:Propyl Paraben
添加量:0.1—0.3%(最高0.4%)
法规:日本:混合酯限量:1% ,欧共体:单一酯限量:0.4% ,混合酯限量:0.8% ,美国:认为用于化妆品安全,我国:单一酯限量:0.4% ,混合酯限量:0.8% 。
3)尼泊金乙酯
INCI名称:Ethyl Paraben
添加量:0.1—0.3%(最高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