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弘老师给父母们的50个忠告(11-50)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4-17 15:13:11

忠告11

重视孩子的精神需求

孩子物质上是小皇帝,要啥有啥;孩子精神上是小奴隶,没有自由

贵州有一对双胞胎小姐妹,生活在物质生活非常富裕的家庭里,但是就是这一对漂亮的小姐妹却3次下毒,最终把父母活活毒死在自己面前!为什么?

我到监狱去探望他们,看着她们单纯可爱的样子,黯然泪下,是父母自己不懂孩子,害了孩子又害了自己。我要她们为天下父母写一段话,她们流着泪写下:“希望天下所有的父母能像朋友一样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真正理解孩子,孩子最需要的并不是物质需求,而是精神需求。”

她们当年所有时间都被爸爸妈妈控制得很死,没有丝毫自由的她们求爸爸妈妈:“能不能给我们一点自由?”妈妈火了:“你们要自由,就和那些穷孩子一起去过吧!”没自由的孩子就像是一颗颗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炸。

现在的孩子物质上是小皇帝,要啥有啥;精神上是小奴隶,没有自由。其实是父母该给的没有给,不该给的给得太多。孩子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像跷跷板一样,严重失衡了。

像生命需要阳光、空气、食物一样,精神需求对孩子同样非常重要,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得到平衡,孩子才会健康成长。这样跷跷板就平衡了。

 

忠告12

不要让“好孩子”成负累

孩子的心灵是否舒展才是教育成败的关键

父母用近乎神的标准来要求孩子,父母自己都不完美,却想让孩子完美!孩子不能被唤醒就因为做好孩子太累太累了。

在这种心态下父母往往不允许失败,跌一跤也不行。孩子犯一次错误,一次考砸了,老师、同学,甚至爸爸妈妈都瞧不起自己。

父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时候为什么不累呢?因为承认差异、允许失败。花早开有早开的美,迟开有迟开的美,各有各的好,迟开的花也许更美。可父母缺少“花苞心态,”别人的花开了,我们的花怎么还没开?掰开来,结果成了死花!

父母对待好孩子不能苛求完美,对待成绩差的孩子也不能一棍子打死。

不要让好孩子感到太累,允许孩子犯错,心灵舒展的孩子才真正爱学习,学习起来才有后心劲。

 

忠告13

大拇指,竖起来

一个不会使用大拇指的民族,从教育的角度看是一种悲衰为孩子,让我们竖起大拇指!

我身上的其他肌肉都不发达,惟有大拇指肌肉特发达。女儿从小到大,只要我在她身边,我的大拇指总在她面前晃来晃去。

不同的手指有不同的含义,有的父母习惯用食指对着孩子指指戳戳:别的孩子都那么聪明,你怎么那么笨?

在孩子心中,大拇指就是“你真棒”、“你真行”。而许多父母根本不会对孩子竖起大拇指。一次我在一所工读学校作报告,一位满脸泪痕的母亲对我说,“老师,如果早几年听您的报告,我儿子就不会进工读学校了,我那时不知道教育孩子要竖起大拇指。”母亲悔不当初:“为了让儿子专心做作业,我们什么哄吓招数都用过了,还是不灵。最后一招,儿子做作业时,我和他爸爸轮流拿一把刀在他面前逼他。结果学习没上去,倒把儿子逼进了工读学校….”。

一个不会使用大拇指的民族,从教育的角度看是一种悲哀。为了孩子,让我们竖起大拇指!

很多父母根本不会对孩子竖起大拇指,他们习惯用“一指禅”,最终逼出坏孩子。

 

忠告14

 

优点不说不得了

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逐渐少

孩子的无形生命像一棵棵果树,果树有果枝(优点),也有疯枝(缺点),父母抱怨的目光盯着不长果实的疯枝,疯枝就会疯长,父母赏识的目光盯在果枝上,果枝就会越长越壮,最后硕果累累。

父母习惯地认为:优点不说少不了,缺点不说不得了。

希望孩子动作快,老说孩子慢;

希望孩子细心,老说孩子粗心:;

希望孩子胆大,老说孩子胆小;

希望孩子聪明,老说孩子笨。

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的缺点反而得到了强化。往往还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而赏识教育观点恰恰相反: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逐渐少。

 

忠告15

豆腐嘴,铁心肠

面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要态度平静,但坚持原则不让步。

现在的孩子不听话,脾气犟。其实是父母“刀子嘴,豆腐心”的结果。

父母批评起孩子来,嘴巴像刀子,丝毫不在乎孩子的尊严;孩子一哭二闹,父母又心软得像豆腐,再苛刻的要求也满足。于是孩子从斗争,失败,再斗争中发现:原来爸爸妈妈都是纸老虎!孩子无形生命营养不良,就会转向有形生命索取。这也是学习不好的孩子,对父母的物质要求越多的原因。“刀子嘴,豆腐心”反映了赏识教育的“跷跷板原理”,孩子有形生命的一端高高翘起,而无形生命的一端严重下坠,孩子的心理失衡了。

赏识教育提出:豆腐嘴,铁心肠。面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要态度平静,但坚持原则不让步。原则就像高压电,说不能碰就不能碰。但态度要平静要理智,而不是践踏孩子的自尊,用情绪伤害孩子。

父母嘴巴不节制,用发泄情绪对待孩子,不坚持原则,则他们在孩子面前无威信可言的。他们只能教育出任性、顽劣的孩子!

 

忠告16

把挫折,当存折

一个人能经受多大的苦难,就能成就多大的事业

孩子的成长,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烦恼,这时父母要鼓励孩子不怕失败,给孩子人生的智慧:把挫折,当存折;化苦难,为宝藏。

一个小姑娘,刚学溜冰,小心翼翼,战战兢兢,还是摔得四脚朝天。小女孩伤心地坐在地上,眼泪汪汪地看着周围的人优美的姿势,这时,一位大哥哥把她扶起来,亲切地说:“小妹妹,溜冰就要不怕摔跤。从现在起,你准备好了,摔50次跤你就学会了。”

于是小姑娘勇敢地站了起来,1次,2次,3……

每多跌一跤,小姑娘知道自己离成功更近了。数到第21次时,小姑娘再出不用往下数了,因为她已经学会了。

不害怕失败比允许失败更进了一步,因为孩子已经看清了失败的本质,现在的失败就是未来的成功。挫折是人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教育婷婷成长的经历告诉我:一个人能经受多大的苦难,就能成就多大的事业。

 

忠告17

把成功,作驿站

一心想成功的孩子:成功了膨胀,失败了压抑;而专心成长的孩子,经得起挫折,充满了幸福感,是可持续发展的成功!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不快乐?是从古到今父母都希望孩子做人上人,希望孩子出人头地,如果用成功的标准来衡量,孩子成功了,容易自满,失败了又没有后劲,看成绩、论名次,让大多数孩子都沦为人下人,人下人的孩子很压抑,他们都感到你好、我不好,活得太无聊,有些孩子只是成绩好,就以为一好百好,成了人上人,目空一切,落得众叛亲离、孤家寡人。有些孩子一会儿人上人,一会儿人下人,这样的孩子更痛苦,就像玻璃杯,一会儿零上40度,一会儿零下40度,搞不好就会爆炸,小小年龄变成了人外人,人上人,人下人。人外人的孩子,都是你恨我,我恨你,恨来恨去恨自己,对自己不满,对别人不满,对社会不满,内心发出的声音也是我恨你。

赏识教育提出:把成功,作驿站。每次成功,都是成长路上的一个休息点。

成功容易停止,而成长是一刻不停的。孩子的一生,都永远走在成长的路上。

父母把目光放在孩子的成长上,孩子的生命状态就舒展了。

 

忠告18

玩是学,学是玩

玩和学习其实是一回事,爱玩的孩子就是爱学习的孩子,会玩的孩子就是会学习的孩子,玩成师,苦成匠:玩可以培养出大师,苦只能生产匠才。古往今来,真正的大师,都是玩出来的。

孩子贪玩就是贪学习,会玩的孩子才会学习。

爱玩是孩子天性,农村玩泥巴,也是一种学习。对孩子来说,生活就是最好的教育,玩在这个充满创造力的时代更加重要。父母不能因为孩子贪玩而给孩子任何指责,这是一种罪过。孩子博览群书是在贪学习;孩子玩电脑也是在贪学习

为什么孩子不爱学习呢?因为我们把学习和玩分开了,把学习变得很苦,孩子就害怕了;好些父母还不让孩子玩,结果,孩子玩也玩不好,学也学不好。压抑成了强化,禁止反而是一种引诱。玩,就让孩子痛痛快快地玩;学就让孩子安安心心地学。这样才符合教育的规律。

千万不要把玩和学习对立起来,应和孩子一起“玩学习,”兴趣才是最好的教师。

 

忠告19

重过程,轻结果

好多父母芝麻捡了不少,西瓜却丢了

一时的学习成绩和孩子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态相比,前者是芝麻,后者是西瓜。

父母在功利心态的驱使下,往往过分看重分数这个芝麻,而丢了孩子的生命状态、“我是好孩子”这个西瓜。

父母经常把考了多少分?“挂在嘴边,考得好,“肯德基”,考不好“皮带炒肉”(惩罚孩子),结果将教育异化了。

我见了女儿,第一句话就是:心情好不好?感觉怎么样?如果女儿心情不好,说明她的无形生命有“心结”,我会千方百计帮她化解。我始终让女儿的心里热乎乎、甜丝丝的。孩子的心情好,就会欢乐而轻松地飞,否则只能痛苦而缓慢地爬,

懂得教育规律的父母,应该注重孩子的生命状态是否舒展。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是科学的,孩子学习得开心,生活得快乐,成绩好是必然的。

教育孩子按规律,有好过程不愁没有好结果。

 

忠告20

打得好?拔就高
农民种庄稼,只要肯拔,庄稼肯定高!但农民为什么不拔?

到底能不能打孩子?多少父母在这个问题上感到疑惑。

这好像是问:农民能不能拔庄稼?农民种庄稼只要肯拔,庄稼一定高;那么父母教育孩子,只要肯打,孩子成绩也一定好。

但是农民为什么不拔庄稼?因为他们懂得规律,拔高的庄稼是假的高,因为根断了,没有生命力。

同样,打出来的好成绩,也是假的好,孩子在恐惧中学习,甚至恨学习。这样的学习好,是以牺牲孩子的学习兴趣为代价的,没有后劲。

父母的出发点是“为孩子好,”把打孩子、骂孩子看成是天经地义的,但这是违反教育规律的。

我们做父母的教育孩子真应该像农民种庄稼的态度,要按规律!

 

忠告21

先接纳,后升华

一个人越恨自己的缺陷,这个缺陷对你的伤害越大

父母往往不能容忍孩子的缺点,其实孩子每天都在成长,现在的缺点很可能就是未来最大的优点。

对待孩子缺点最好的方法就是:先接纳,后升华。接纳是前提,孩子学说话时,口齿无论多么不清楚,学好走路时,无论多么歪歪倒倒,父母们都是无条件地全接纳

孩子考试就像当初学走路,一次考砸了,就像跌了一跤,鼓励他、扶起他,他最后一定会走得好的。

但面对孩子的学习,父母的态度出了大问题。

要反过来学习,对待小孩子学走路的那种态度。越是孩子跌跤的时候,父母越要给予孩子更多爱和宽容。

但只接纳不升华,就变成了纵容孩子,接纳是尊重了孩子的天性,保持了自然,这还不够,还要主动升华,引导孩子找出问题结症,走向成功。

 

忠告22

融进去,诱出来

走进孩子心灵,走出教育误区

很久以前有个王子,得了一种怪病,总觉得自己变成了大公鸡“喔喔、喔喔“地叫,没有一个医生能治好他的病。最后国王悬赏无论是谁,只要能治好他的病重重有赏。一个流浪汉揭了榜,他向国王保证:“治不好,你就杀我的头!”流浪汉一见到王子,两眼就放光了,“哇,你是大公鸡呀!我也是!”说着他就一下子钻到桌子下面,王子“喔喔”地叫,他也跟着“喔喔”地叫;王子跳,他也跟着跳。动作、语言都跟王一阵子一模一样,两人玩得如胶似漆,扮了几天大公鸡后,流浪汉和王子融进去了,两人成了好朋友。有一天,流浪汉突然从桌子底下钻出来:“我不做公鸡咯,我要做人咯!”“王子也钻了出来,我也不做公鸡,我也要做人咯。”就这样把王子的病治好了。

父母教育孩子也要先融进去,和孩子心灵相通了,好孩子就会被你诱出来。、

走进孩子心灵,走出教育误区。

 

忠告23

解心结,出心牢

父母教育孩子最大的败笔是:远离生命,不谈人生。

现在的孩子高智商、高自尊、高敏感、高脆弱。心情好,一好百好;心情一坏,一了百了。父母再用“打是亲,骂是爱”的方式根本行不通,那是一种不尊重生命的教育方式。要学会尊重他们,与他们沟通!

 

忠告24

抚创伤,疗心病

很多孩子看起来刁蛮任性一,其实并不是因为他们是“坏孩子”,而是他们受到太多的伤害和委屈。

只要把沟通方式改变,谈话变成了无限的享受,使孩子心里感到一种无限的快乐。

 

忠告25

高目标化为低要求

目标定得太高,孩子容易放弃;目标要刚刚好,让孩子跳一跳、够得着。

对孩子的要求和期望过高只会破坏孩子的学习兴趣。要高标准,低要求!

现在很多孩子没有自信,成绩不好,根本原因是父母“高标准,严要求”的结果。

目标定得太高,要求太严,容易破坏孩子学习的兴趣,孩子容易放弃,目标要刚刚好,让孩子跳一跳,够得着,把一个大目标分成几个小项目,让孩子从成功走向成功。

 

忠告26

够朋友,孩子王

孩子本来是父母最天然的朋友,但一些父母却把孩子变成了自己最亲密的敌人。

爱孩子要爱得有智慧,父母需要和孩子成为好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我坚信最重要的教育观念是父母和孩子人格平等!

孩子本来是父母最天然的朋友,和孩子不够朋友的父母却把孩子变成了自己最亲密的敌人。

父母和孩子成为朋友还不够,还要做孩子王,在教育的过程中态度平静,坚持原则!爱孩子要爱得有力量,给孩子安全感,

 

忠告27

不要白见黑,要黑见白

反正是钻牛角尖,为什么不教孩子钻光明的牛角尖呢?

即使是“坏孩子”身上也有优点,父母为什么盯着孩子的缺点无限放大呢?

现在的父母看着孩子不顺眼,就是白见黑,注意力都集中在孩子的短处我不足上,让孩子在“我是坏孩子”的感觉中沉沦;如果父母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优点和长处上,就是黑见白,孩子就会在“我是好孩子”的感觉中升华。

 

忠告28

心有佛,满目佛

心中有佛,满目是佛;心中有屎,满目是屎!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明白孩子是发展中的孩子,凡事发生多往好处想,养成阳光思维的习惯。

父母在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时候,能够承认差异,允许失败,就是心中有佛,随着孩子的长大,优点明明一天比一天多了,可父母却总盯着孩子的缺点、短处,这时父母心里装的是什么就不好说了!

 

忠告29

好孩子,人中人

教育要培养与自己和谐,与周围人和谐、与大自然和谐的人,让孩子做人中人。

你好我好,大家好,这个世界才美好!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总结出人有4

人下人,是你好我不好,活得太无聊

人上人,是我好你不好,未来也不妙

人外人,是我不好你也别好,整个世界乱遭遭。

3利人都不好,教育是要培养孩子做舒展、快乐的人中人,这就是陶行知先生总结出的第4种人。人中人的特点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这个世界才美好

人中人,是让每个孩子的生命像黄山上的松树。各有所长,彼此不同,千姿百态,展现生命奇观,尊重孩子的生命差异,唤醒孩子无限潜能。

人中人的孩子失败了不会压抑,成功了不会膨胀,懂得人生的智慧,成长的每天都充满了幸福感,

 

忠告30

不要易变难,要难变易

对孩子的潜力来说,没有难易之分,感兴趣的难变易;不感兴趣的,容易的也变得难了。

让孩子用容易的心态去学习,喜欢就变得容易了,于是他都会了!

 

忠告31

为困顿的孩子在幽暗处点灯引导孩子走出黑暗,走向光明。

当孩子遇到挫折,要给孩子开导,孩子这时就像黑暗中的孤独旅人,需要一盏灯来照亮前路,走出黑暗

 

忠告32

要明包暗,不要暗包明

培养孩子积极、健康的心理,比健康的身体更重要,凡事发生往好处想,就是明包暗;凡事发生往坏处想就是暗包明。

 

忠告33

父母其实是放大的孩子,孩子其实是缩小的大人,换个角度看孩子。

TAG: 老师 忠告 周弘 父母

引用 删除 fxq2008   /   2009-08-05 19:51:05
说得很好啊!可是还没有完噢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日历

« 2024-05-06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4696
  • 日志数: 24
  • 图片数: 1
  • 文件数: 2
  • 建立时间: 2009-01-30
  • 更新时间: 2009-10-1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