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与中国文化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7-04-08 14:21:45

查看( 1234 ) / 评论( 5 )
   核桃的构造不但具有美学的意义,更具有文化的意义。成熟的核桃坚实而圆,大小和杏差不多。核桃最恼人的是外壳过于坚硬,一身铁甲,满脸皱纹,老态龙钟,实在难看。不过它虽然不够光洁美丽圆滑,但也有棱有角有性格,从另一角度看,它凹凸不平,经纬交织的表面又何尝不是一种天然的雕刻艺术!核桃复杂精巧的内部结构尤其令人叹为观止。它的内部是一个球形套房,一般分为相等的四间居室,也有分为更多小间的,例如铁核内部就有数十蜂窝式的小间,而且布局幽深曲折。核仁就居于这些居室内而又彼此连为一体,可谓分居而不分家。一粒完整的核仁并非浑圆的一块,而是深沟险壑,纵横凸出,整个看来,很像一团脑髓。铠甲似的外壳,迷宫一样的内壳,内壳如颅骨,如多窍的岩石,脑髓般的核仁就镶嵌在这“骨缝石罅”中,彼此结合、包融、呵护,令人惊叹。这种结构上的精巧、细致和曲折美正是中国文化的一种追求。中国艺术历来讲究曲尽其妙,曲折有致,曲径通幽,力避直线的单一和锋芒,中国的传统工艺品、局长、 壁画、宫室、器皿无不镂刻精工、小巧、雅致,就是文学艺术也尽量追求曲折、含蓄、构思的巧妙,结构的细针密线、前呼后应、起承转合,而绝少雄浑磅礴豪放的大作。 

yB0AK7opo1T/V'L0  “表里不一”是核桃的又一特点。世界上有很多事物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而核桃则相反,是“陋室藏金”。它虽没有美丽的外壳,却有可贵的内核。这种内容与形式的异质失调启示了老庄哲学和魏晋玄学。所谓“不可貌相”则是大众一种朴素的总结。重内容而去形式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的一脉。庄子笔下的佝偻丈人,传统文学中的鬼才怪杰,民俗传说、武侠小说、巫术迷信中的高士、奇侠、仙道往往被塑造成相貌极丑者,就是这种文化的重要表现。   

6d,BK4N j1R3u5];n0 食品伙伴个性空间k'f$p.VY7OFUa,Z)xR8p

  今日所谓某人是核桃性格,须时时锤敲以示警醒,并非言其表里不一,而是指那种“吃硬不吃软”,须强力胁迫乃服的个性,所谓“黄荆条下出好人”,如同核桃非石砸锤敲不能开列一样。虽然圣人教我们要一日三省,有自知之明,但不识好歹,不思进取,不可教化者又何尝少呢?即使从教育的现状来看,棒喝也还是要比理喻的效果好。

lp.{3r9Yz\B6w0

x }&UC.[?o5v4{ i3B0  核桃在构造上的另一特点是坚固, 牢不可开;封闭、内外隔绝。这一点恰好成了中国文化的最高象征。中国传统文化实质上就是一种保守、封闭、顽固的文化。犹如核仁居于如此坚硬的“铁穴岩缝”里,安全、舒适、神秘,可以无忧矣。中国帝王的皇宫、陵墓贵族的高墙深院,古代城池的布局,无不体现着外三层里三层,层层保护的意思。“霜露所均,不育异类”,这种夜郎自大、盲目排外的思想几乎贯穿整个中国古代史,长城就是最形象和雄辩的注释。   

.t,hz C'w V0 食品伙伴个性空间K!G.Jb^pT

  核桃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富含油脂、铁等成份。经常饮食,可改善人的记忆,孕妇、老人、儿童应多吃。但在大众眼里,核桃这一营养作用被神化了。由于核仁沟回纵横,颇像脑髓,于是人们迷信地认为:核桃可以补脑。在我国的饮食文化和传统医学中就有吃什么补什么的说法,至今也还有“吃肝补肝,吃肾补肾,吃了鱼眼,眼睛亮”的妄语。但我觉得最具哲学意味和生活乐趣的还是“锤吃核桃”。今日用铁夹夹吃或专吃出售的核仁就完全失去了韵味。古代有钱的人家,老爷、太太或小姐(公子哥儿似乎对此不感兴趣),帏着温暖的火炉,欢声笑语,旁有乖巧丫环,用一小铁锤磕、磕、磕地敲打核果,那声音清脆而富有节奏,直逗得人口内生津,红袖纤手,捧数粒果仁,举案齐眉,这是有钱人的清福,现在的老人若有逸致,闲来无事,轻锤果核,慢品果仁,既活动了筋骨、培了耐性,又滋养了身体,其乐无穷,有益于身心, 无害于精神,何乐而不为呢?

.T-w/S3^LU0 食品伙伴个性空间 ~|'L0e&[%z-A3v g q

  当然,要吃出核桃的境界,最好还是“自锤自吃”,其奥妙一在于锤,二在于品。由于核桃外形不美,难“打整”,不便携带随意取食,只能放在家中,专门安排时间,还需一定工具而且还要有闲情,急性子是享受不到其中的乐趣的。因为吃核桃需抱从容的态度,不急不躁,富于技巧地、轻轻敲破它的外壳,用力要适度,重了易砸碎果仁,然后小心地将脑髓般的果仁常曲折幽沙“峡谷岩缝”里取出,就像取宝一样。这时你心头必会涌起一阵惊喜:巧妙地解构了一颗包装精密、机关重重的果核,而核仁完好无损,然后再一点一点地品尝生活的滋味。“锤吃核桃”至少具有如下三重意义:一、这是一个充满智慧技巧的过程,具有探险取宝的轻微紧张和快感;二、把简单的“吃”变成了对自己劳动及其成果的享受,身心得到了同时的满足;三、自觉压抑生理本能,通过延时满足,称赞一种时间的距离美,时间的延伸即是生活的展开,把即时满足变成了对生活的渴望,这是一种充满智慧的人生态度。锤吃核桃蕴含了一种悠闲的生活况味,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东方人的生活哲学。东方人对生活是热爱的,但没有激情、狂想,更不会有奋不顾身的追求;他们对生活是漫不经心的,但又是极认真的,对生活重在“品”,品茶、品酒、品画、品诗,重在过程的愉悦,没有对结果的奢求;他们对生活不即不离,不求刺激,但求味长,酒不求烈,但求醇,不主张豪饮,却讲究“吃”法,吃的文化,吃的品位;他们没有歇斯底里的苦刑黩罪,只有或浓或淡的忏悔反思,修哉、游哉,恬然自适或质朴淳厚,求稳求安不求动,求心旷神怡,拈花微笑,不求感官刺激,拼搏冒险;他们只有温柔的抒情,没有感情的放纵,主张美刺而反对怨怒,他们只有小幽默、谐趣,而少滑稽讽刺。人生即生活,生活即人生,悟得此,即懂得人生的真义。西人之徒劳远求,岂不谬哉?东方人“吃核桃”既是生活又是文化,文化生活水乳交融,合二为一,这是一种最理想的生活,最满足的文化,是人与宇宙的和谐,与自身的和谐。不过这种文化也落得和谐有余,动力不足的诟病,然而今日之商业文化又矫枉过正,把自己的身体和心理搞得异常紧张。    食品伙伴个性空间gw]eCm


TAG:

一缺三 一缺三 发布于2007-04-08 21:17:49
以前吃核桃都是用锤子敲,
8K1K)e&U9j食品论坛,食品行业社区,关注食品安全、食品技术、食品质量、检测技术等
r6X1tR@)z^现在好像随便用手一拍就行了。
FDC fdjl 发布于2007-04-08 21:20:26
现在有一种纸皮核桃食品论坛,食品行业社区,关注食品安全、食品技术、食品质量、检测技术等;}        b
y\1T_

很好剥
神憩 waityou0804 发布于2007-04-08 21:27:07
中国文化之无处不在,在于缺少发现,如果能有楼主那样的审视,文化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支持楼主下这一篇.
FDC fdjl 发布于2007-04-08 21:56:25
谢谢waityou0804
(u3_)R!a8`f4G/|9K'~此文非我所做space.foodmate.netT'd`Q}t
看到不错,故献之于大家共享
yaya2891发布于2007-04-09 08:50:14
喜欢吃核桃
我来说两句

(可选)

日历

« 2024-04-28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22816
  • 日志数: 73
  • 图片数: 3
  • 文件数: 2
  • 书签数: 6
  • 建立时间: 2006-09-07
  • 更新时间: 2008-11-06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