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防边疆辽阔需要自己的航母战斗群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7-01-12 19:03:41 / 天气: 晴朗 / 心情: 高兴

中国海防边疆辽阔需要自己的航母战斗群
Posted by keenye 2007-1-12 18:41:00

核心提示:美国媒体报道称,“中国航母计划虽然被美国在1994年到1999年之间拦截了多次,但是目前来看它的出现已成为定局,这是难以再回避的客观现实。中国海军一旦拥有即便是一艘航母,那么中国的实际作战能力即将远远超越亚洲其他各国,包括拥有航母的日本和印度在内。”

--------------------------------------------------------------------------------------------------------

【周末报报道】 1月8日,国防科工委新闻发言人黄强在向记者通报2007年国防科技工业会议的有关情况时表示,2006年国防科技工业企事业单位首次实现利润总额超过200亿元,同比增长50%以上。“我国今后将适时亮相一些有威慑力的新型尖端武器,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和平。”

黄强在回答记者关于中国何时制造航空母舰的问题时说:“中国具备制造航空母舰的能力,但具体什么时候制造目前还没有定。”

黄强表示,国防科技工业今年除了保质保量完成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年度任务,还将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重点在信息安全、新型能源、反恐装备、海洋工程、光机电一体化、卫星应用等领域的技术突破,实现产业化。

航母?航母?航母?航母!!!

航母从问世到今天已有90多年的历史,世界上建造过航母的有8个国家,拥有过的国家达15个,建成服役的各类航母总数300余艘。然而,现代科技突飞猛进,武器装备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航母还能继续扬威海上吗?

马岛之战、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等多次战例证明,航母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空中加油机、潜艇、导弹等武器装备的发展,认为惟有航母才能夺取制空权和制海权的思想将逐渐过时,航母也面临着“生存危机”。

一方面,航母的一些“功能”正被其他武器装备取代,如美对阿富汗战争期间,其B—2战略轰炸机通过空中加油实现了不着陆飞行,对塔利班和“基地”组织实施轰炸。另一方面,由于航母自卫武器有限,防御能力较差,其生存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威胁。如俄核潜艇“猎豹”就对航母构成严重威胁。从理论上计算,两艘“猎豹”级别的核潜艇就能对付一个由10艘水面舰只组成的航母编队。日前,俄海军高层放风说,俄海军在未来15年内应当忘掉航母,告别航母时代。

但是,由于航母已成为高技术密集的系统工程。不少专家认为,航母已成为一个国家军事、工业、科技水平与综合国力的象征。因此,对一个国家来说,航母不仅是先进武器,更是和平时期国家强大的一种象征。

日益强大的中国,需要强大的国防;强大的国防,需要强大的海军;强大的海军,呼唤我们自己的航母。

21世纪是一个海洋的世纪,中国的崛起必须面向海洋。这一战略的实现则呼唤着中国发展建设蓝水海军和增强制海制空的中坚力量,即需要中国自己的航母战斗群。在“旅海”级、“现代”级、“旅沪”级驱逐舰和“江卫”级护卫舰等战斗护航舰只较为完备的情况下,人们在企盼“群龙之首”——航母的早日到来。

前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上将在他的回忆录(《刘华清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2004年8月版)中详细回忆了中国的航母战略,我们可以了解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

航空母舰的应用,是20世纪舰艇发展的伟大成就。我国对航母作过可行性研究,我也为此做了一些工作

早在1970年,我还在造船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时,就根据上级指示,组织过航空母舰的专题论证,并上报过工程的方案。后来到总参谋部工作,在1980年5月访问美国时,主人安排我们一行参观了“小鹰”号航空母舰。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科技人员首次踏上航空母舰。上舰后,其规模气势和现代作战能力,给我留下了极深印象。

可以说,正是航空母舰的出现,把海战的模式从平面推向了立体,实现了真正的超视距战斗。自它问世以来的80多年间,几经波折,最终发展成为今天这种舰机结合、攻守兼备、机动灵活、坚固难损和高技术密集的多球形攻防体系。今天,它不仅是一个强有力的战术武器单元,是海上作战体系的核心,也是一个能抛核弹的战略威慑力量。在世人眼里,它被视为综合国力的象征。它的存在与发展,也是各国军事战略家关注的焦点之一。

以往,我只是从“外围”观察和思考航空母舰问题,1982年,我当了海军司令员,航空母舰在我心头的分量,自然大不相同了。我国是一个濒海大国,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随着海洋开发事业和海上斗争形势发展,我们面临的海上威胁和过去大不相同,要对付具有远战能力弹道导弹核潜艇和舰载航空兵。面对这种情况,中国海军的实力显得有些捉襟见肘。我们的海防边疆辽阔,却只有中小型舰艇和短程岸基航空兵,一旦海上发生战事,有时只能望洋兴叹。发展航空母舰,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可是很遗憾,当时国家经济力量不行。1984年初,在第一届海军装备技术工作会议上我讲过:海军想造航母也有不短时间了,现在国力不行,看来要等一段时间。

两年后,听海装领导汇报工作时,我又一次提到:航母总要造的,到2000年航母总要考虑;发展航母,可以先不提上型号,而先搞预研。我说,苏联搞了30年。开始,在造航母上也有不同意见,苏共中央不下决心干,但是苏联人民要航母,不久他们还是干起来了。现在看来,防御也需要航母。我的这些想法,海装领导很快向海军装备论证研究中心做了传达,并一同开始了组织论证工作。

1986年8月,听海装和论证研究中心领导汇报工作,我向他们交代了开展航母论证的任务。我说:“航母怎样造法,是海军全面建设的事;是直升机航母、护航航母分步造,还是直接造护航航母,要好好论证一下。”

11月,我主持召开海军发展战略研讨会,邀请了军内外领导和著名专家。不少同志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及收复南沙、***回归等战略任务的需求出发,建议海军发展航母。这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

1987年1月,召开海军装备技术工作会议,请国防科工委、总参装备部的有关领导到会。会上我又提到,要把航空母舰搞得能适应未来战争需要,要很好地研究和论证。现在,各国都在注意发展航空母舰,无论是攻击型的或是垂直短距离起降的,都是为了解决防空和海上攻击问题,都在注意发展。美国、苏联都在大搞,其他国家如法国、意大利、英国这些比较发达的国家都在搞,日本因为是战败国,宪法不允许搞,但搞起来也容易。过去就很有基础,现在技术、生产能力都很强,说搞就很快能搞起来。我们搞难处多一些,财力、技术都有一定困难,但从长远考虑,还是需要的。十年内不搞,十年之后再搞,也还会有困难。因此,我要求要早论证,早点把这个问题研究透。

我们搞航空母舰,目的不是为了和美国、苏联比赛,主要是用于解决对台斗争需要、解决南沙群岛争端和维护海洋权益等方面的任务,平时还可以用于扩大维护世界和平的政治影响。显然,海军有了航空母舰,海军的质量就将发生大变化,海军的作战能力也将有较大提高,有利于提高军威、国威。所以,我要求研究人员,应当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去进行研究论证。

1987年3月31日,我向总部机关汇报了关于海军装备规划中的两大问题:一是航母,一是核潜艇。这两个问题,涉及到海军核心力量的建设,是关键性问题。这两项装备搞出来,从长远看,对国防建设是有利的。这两项装备不仅为了战时,平时也是威慑力量。这次汇报中,我向总部同志详细分析了两大问题的需要和可能:

关于航母问题,当时,我们对海上机动编队只考虑到驱逐舰、护卫舰和潜艇,但进一步研讨后发现,这个编队如果没有空中掩护,无法到岸基飞机作战半径以外作战。后来在研究台海斗争时,我们又发现,使用岸基飞机非常浪费,因为留空时间短,所需飞机和机场就要很多。我们还分析,不发展航母,海军还是需要发展驱逐舰和护卫舰,靠它们组成海上机动编队。如果发展了航母,这些舰艇既是护卫航母编队的舰只,也是海上机动作战的舰只。在现代条件下进行海战,没有航空兵作掩护,无论如何是不行的。如果发展了航母,并不需要增加飞机的总数量,只是飞机的性能有所不同,飞机的价格高一些,但也不会高很多。因此,发展航母编队,是一个如何调整装备经费使用方向的问题,不需要大量增加装备费。更重要的是,有了航母,海上机动作战编队的作战效能会大大提高。至于技术上能不能自力制造航空母舰和舰载飞机,经与航空、船舶等有关工业部门领导、专家研究,他们认为,条件基本具备。当然,有些特殊装置需要认真对待,也是可以解决的。

我接着说,我们设想,对航母的发展,“七五”开始论证,“八五”搞研究,对平台和飞机的关键课题进行预研,2000年视情况上型号。这样安排,第一,从经费上看,在当前和分摊在今后每年中,并不需要花太多钱。第二,从技术上看,发展它是有各方面好处的,可以带动国家和国防需要的有关技术的发展。第三,预研过程中,可以对航母的战备价值及存在的问题摸得更透,有利于作出最后的科学决策。

这次汇报,在总参谋部和国防科工委机关产生了一定影响。后来,国防科工委组织科研单位和海军装备系统开展了有相当深度的论证研究工作。

航母论证过程中,我多次听汇报,强调要充分对比论证使用航母、舰载机与使用陆基航空师、加油机、岸基飞机的作战效费比。后来我到中央军委工作,继续关注航母问题,要求国防科工委和总参装备部,在航母的发展上要把预研费、研制费、装备费结合起来,统筹安排。要和既定的舰船、飞机、武器、电子装备发展规划结合,而不是都挂在航母大项目里专门安排,搞大规划,使上级无法研究。我明确交待,列计划必须由中央军委讨论。

那时,我先后批准海军和工业部门的专家,去法国、美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考察过航空母舰。国防工业部门,也从俄罗斯聘请了航空母舰设计专家来华讲学,还引进了部分设计技术资料;航母上关键配套的预研,有了一定进展。总参谋部和国防科工委,也都反复组织对考察、引进、预研的分析、论证、评估,这些工作,使军内外领导和专家加深了对航空母舰和舰载机大系统工程的认识。

航母是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也是海军能进行海上多兵种联合作战的核心。建造航母,是国人一直关心的事。我国要实现国防现代化,要建立完善的武器装备体系,不能不考虑发展航母的问题。但航母的发展不只是一个海军的问题,而是事关国家战略和国防政策的大问题,一定要从综合国力和整个国家的海洋战略全局出发,准确定位,慎重决策。

今天,我已经退出工作岗位。欣慰的是,对于我国的航空母舰发展,我尽了一些谋划的责任。

俄专家:理论上中国已能制造航母

《第一财经日报》日前刊发了对俄罗斯战略专家马基延科的访谈,他多年来一直在关注中国航空母舰事业的进展情况。

马基延科,俄罗斯战略和技术分析中心副主任、知名政策研究者,他认为“中国目前已经具备了独立自主建造航母的能力”,但他拒绝谈论“中国造”航母的级别情况。

马基延科指出,中国在造船工业领域逐步积累起相当的技术经验,但在甲板起飞等特定技术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

马基延科表示,现代航母的建造已成为体现国家科技水平与综合国力的象征。就规模和复杂性而言,马基延科认为其建造过程与建造宇宙空间站的难度不相上下。

苏联在建造“库兹涅佐夫上将”号航母时就曾调动了700多家企业共同协作。现在欲建造类似美国“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需45亿—50亿美元,且需5年时间。

马基延科透露,俄罗斯自己目前也只能制造排水量4.5万~5万吨的航母,制造像“尼米兹”那样级别的航母根本就办不到。因为航母建造基地尼古拉耶夫造船厂随着苏联的解体留在了乌克兰,而波罗的海造船厂、北方机械制造企业目前虽然可以建造航母,但造船专家和技术工人严重短缺也妨碍了航母建造。

另外,苏联时期培训舰载机飞行员的地面模拟系统留在了乌克兰,而俄境内的新型训练系统短期内难以建成。

在记者对“借助俄方培训中国飞行员和相关人员”表示出怀疑时,马基延科解释说:“虽然原培训系统在乌克兰境内,但俄罗斯一直在使用该系统。”而且他还向记者透露,在这方面,俄罗斯还有自己的“备用方案”。

航母吨位越大造价越高。一般来讲,航母的建造费各国大都能承受得起,但舰载机和护航舰的建造费、运行费及备件消耗费就很难承受。

像“尼米兹”级最多可装110架各种类型舰载机,每天维持运营费用(不含维修费)就达100万美元。

马基延科分析说,从理论上来看,中国已经能够制造装载航母所用的飞机。但苏-27和苏-33在作战性能上有优势,因此马基延科认为中国可以考虑在自己的航母上购买使用俄罗斯飞机。


停靠在大连造船厂的前苏联航母“瓦良格”号被外界认为已改造成试验舰

美日媒体:中国航母计划无法阻止

据《世界新闻报》报道,美国有专家称,中国海军开始建造自己的“宙斯盾系统”,无论是侦测距离,识别能力,还是指挥与控制措施,都要更加接近美国的V型系统。这对于美国目前的亚洲盟国,是一个不小的震撼!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去年12月27日在讲话中强调,努力锻造一支与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要求相适应的强大的人民海军后,包括美日等国媒体在内的国际舆论对中国海军的关注进一步升温。

中国正在建立强大海军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去年12月28日发表题为《中国雄心勃勃建设强大海军》的报道说,就在中国为建立现代化深海舰队持续投入巨资的时候,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向解放军高级将领们发出建立强大海军的号召。

胡锦涛的号召再次表明了中国大陆的最高军事指挥者们相信强大的海军有助于保障中国对于***的主权要求,并且可以抗衡日本、印度等其他亚洲国家日益增强的海上力量。

报道认为,中国海军的首要重点是在大陆和***的冲突中抗衡任何来自美国的干预。

路透社报道说,中国正在扩建海军,增加潜艇和战舰的数量。美国对此表示忧虑,担心这会打破亚洲的力量均衡,对***问题产生负面影响。《金融时报》还称,由于日本的战争历史问题总是导致中日关系紧张,中国军事现代化也令日本感到担忧。

称中国海军隐藏实力

日本军事评论员泽川敏雄认为,胡锦涛的讲话,显示中国要从大陆国家成为海洋国家。这是一个强调海洋战略国家的信号,并瞄准了日本的缺陷。

他称,中国人已经开始转变自己的观点了。中国海军实际上已经具备了“扩展400海里”的能力,到达***是没有任何悬念与问题的。但中国始终不派遣舰队前去,以此来证明,自己似乎远远不如日本。在这些手法的迷惑下,中国快速的海军发展,并没有让亚太各国感到多少威胁,目前在南部中国海域,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水面以及水下直接单独对抗中国舰队。

美国海军学院学者蒂恩·凯拉称中国海军力量发展惊人,他表示,中国开始建造的舰艇所用的技术,几乎与美国同步。中国海军开始建造自己的“宙斯盾系统”,无论是侦测距离,识别能力,还是指挥与控制措施,都要更加接近美国的V型系统。这对于美国目前的亚洲盟国,是一个不小的震撼!

中国航母计划无法阻止

在海外媒体一轮炒作后,美国《防务新闻》近日又称,中国已向俄罗斯购买了五十架苏-33K型舰载机,中国建航母已无法阻止。据加拿大军事杂志《汉和防务评论》称,美国在得知中国建造了一个水泥航空母舰的模型后,还与中国相关官方机构进行了联系。

在确认那仅是水泥模型之后,美国媒体又开始炒作中国向俄购买五十架苏-33K型舰载机的协议。报道称:这种舰载机是俄罗斯设计的打算应用于其大型弹射航母上的。

美国媒体报道称,“中国航母计划虽然被美国在1994年到1999年之间拦截了多次,但是目前来看它的出现已成为定局,这是难以再回避的客观现实。中国海军一旦拥有即便是一艘航母,那么中国的实际作战能力即将远远超越亚洲其他各国,包括拥有航母的日本和印度在内。”

该报道还煞有介事地将根本不存在的中国航母与印度航母进行了对比,称印度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有航母但是舰载机不配套,而且训练时常出现很大差错。而中国则是利用外来技术自行研制航母,技术应用远远超越印度。而俄罗斯为了尽量减少印度对于西方军备的依赖,很大程度上减低了航母的自身安全性。

因此,中国航母一旦建造成功,将具有很强大的作战实力,而印度目前的航母可以说面子大于应用。

相关阅读:1945,民国政府曾计划建造12艘航空母舰

很少有人知道,在航母诞生的初期,中国的国民党政府也曾提出过一项宏伟的建造航母计划,但由于政治、经济、军事等诸方面原因,中国最早的航母梦未能实现。

考察一战,中国被航母吸引

中国海军自甲午战争以后,与列强拉开了很大距离。饱受海上战争之苦的中国人不甘心这样的结局,意识到必须追赶列强,建设一支现代化海军才能拒敌于国门之外。于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北洋政府海军部派出两名年轻的军官陈绍宽和郑礼庆赴欧洲考察。他们先到英国、法国、意大利考察海军,然后登上英国皇家海军的舰艇亲临战场,体验欧洲海战场上异样的火药味。当时,英国完成了“竞技神”号的改装以后,又将“恩加丹”号、“暴怒”号等大型舰艇改装成水上飞机母舰,为海战增加了新的看点。

就在战争即将结束之际,英国对“暴怒”号实施进一步改装,加装了飞行甲板,使其成为世界上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1918年7月,从这艘航母上起飞的7架舰载机,轰炸了德国的空军基地,显示了航母的巨大作战能力。

陈绍宽耳濡目染,将海战的新变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特别是1917年中国对德、奥宣战后,陈绍宽奉命直接参加英国的潜艇部队,与敌激战于大洋深处。他连续参加了3场海战,感触颇深。从那时起他就下决心要让中国海军拥有航母。一战结束后,陈绍宽在英国担任了两年海军武官,1920年,他带着英国女王颁发的欧战纪念勋章回国。

为安抚海军将领,蒋介石提出造3艘航母

陈绍宽回国时,正值军阀混战时期,根本不具备建设新海军的条件。1928年,张学良在东北易帜,蒋介石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陈绍宽担任海军第二舰队司令兼海军署署长。他感到形势好转,于当年年底给国民政府上了一个呈文,首次提出要花2000万元建造一艘航空母舰。他的提议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在1929年1月的全国编遣会议上与其他提议一起被否决。这使陈绍宽难以接受,他与第一舰队司令陈季良双双愤然辞职。

蒋介石怕海军群龙无首,赶忙出来安抚陈绍宽,作出建设海军的承诺。他说:“我们曾讲要在15年以内,有建设60万吨的希望,照此看来,我们在5年以内,或者即可完成,与世界上列强的海军相抗,巩固我们的国防。”蒋介石又对60万吨的舰艇作了大概的分析,认为其中应包括3艘航母。陈绍宽被蒋介石这番话所打动,于是打消了辞职的念头,随后担任了海军部长。担任海军部长后,陈绍宽在所有的海军建设规划中,都将航母的建造作为海军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连停泊航母的海军基地他也想好了,在胶州湾、象山和大鹏湾。

陈绍宽让在英国学习的海军留学生将英国各舰队的情况写成报告,呈送海军部,以资借鉴。他还在海军内部掀起了一场关于海空军配合作战的大讨论。1934年,他根据参加欧洲海战的经验,写成了《海战》一文,对“海战中的飞机”进行专门讨论。他写道:“现代海军在海战时,欲取攻击手段,必有赖于舰上所载的飞机。”

然而,蒋介石夸下造舰60万吨的海口,是安抚陈绍宽的权宜之计,根本没有当成实事来办。他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发展投入少、见效快的空军上。此外,国民党内部还有少数别有用心之人,出于派系斗争的需要,也反对建设强大的海军。国民政府监察委员高友唐荒唐地提出,不但不需要建造航空母舰,现有的舰艇也不需要,应将它们卖给商家作商船,将卖舰的钱拿来买200艘小艇守海口足够了。这些来自国民党内部的阻力注定让陈绍宽的航母梦难以成真。到抗战爆发前,“航空母舰”也仅仅是挂在人们口头上的一个新鲜名词而已。

陈绍宽规划4大战区,提出20艘航母计划

抗日战争爆发后,陈绍宽暂时放下了那些纸面上的规划,开始部署现有舰艇的抗战事宜。当时中国海军的抗战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江阴。1937年8月上旬,国民政府用沉船在江阴建立了一道封锁线。日军为打通封锁线,动用航母上的飞机实施大规模轰炸,将防守封锁线的国民党海军第一舰队几乎所有舰艇炸沉。此后,日本航母经常出没于中国沿海,配合陆上作战行动。

日军的空中肆虐让陈绍宽进一步看到了航空母舰的作用。1943年11月,他代表海军部再次提出海军建设的规划。在这次规划中,他已经不再满足于拥有几艘航母了,而是要建造几个航母群。他设想全国沿海共需要20艘航母,每艘航母造价18亿元。这个规划令包括蒋介石在内的许多人瞠目结舌。陈绍宽却说:“这笔钱国家是省不得的。”

显然,就战时中国的状况来看,上述规划没有实现的可能,陈绍宽也明知这一点,但在他看来,先给蒋介石吹吹风也是很有意义的。1945年8月,在抗战即将胜利之际,陈绍宽动真格的了。他拉上军政部部长陈诚等人,制定了《海军分防计划》。该计划对几年前的规划作了修订,将拥有航母的数量从20艘减为12艘,目的是让更多的人接受这一方案。陈绍宽解释说,这12艘航母当然不是一次完成,期限为30年。第一个10年计划先造1万吨和8000吨航母各一艘,每吨造价6280美元。

抗战胜利后,正当陈绍宽雄心勃勃地准备实现建造航母的计划时,内战的阴云开始笼罩中国大地。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了对解放区的进攻,大规模的内战全面爆发。国民党海军被卷入内战中,陈绍宽的海军梦随之破灭,航母梦也自然烟消云散。中国人第一次拥有航母的努力就此结束。


TAG: 航母 海防 边疆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日历

« 2024-05-05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4154
  • 日志数: 10
  • 建立时间: 2006-12-19
  • 更新时间: 2008-06-14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