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在这里相识、相知!

食品真相大揭秘(部分内容整理)3/3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8-02-15 15:37:47

孩子们认为食物轻易就能到手

依赖加工食品的危险性,不仅仅表现在味觉被破坏的问题上。加工食品让孩子们认为食物是很简单就能到手的。是我们误导了孩子,这是最恐怖的。

不管想吃什么都能轻易到手,这样就不会对食物产生感恩的心情。吃是一种获得生命的行为。我们获得了其他生命体的生命而生存下来。

我出生在农民家庭,小时候家里养鸡,我的工作就是给小鸡喂食。小鸡过四个月或是半年就会长大。有一天,父亲说要把鸡杀了。杀鸡的时候,我的眼泪都掉出来了。第二天,鸡肉饭端出来的时候,虽然前一天的事我已经忘记了,但我想说,孩子也是能够感受到生命的宝贵与尊严的。

我还在田里帮忙种过蔬菜,在学校的田地上插秧、割稻、拾穗。谁也没有教过我,但我切实感觉到不仅动物,蔬菜也是有生命的。有这种经验的应该不只我一个人。至少以前的孩子们都有切身学习获得生命体验的机会。

吃是获得生命,而现在的孩子,根本没有这种学习环境。孩子们不知道在牧场上悠闲地吃着草的牛和超市里卖的袋装牛肉的中间发生了什么。

我过去曾多次参观过屠宰加工厂,那情景真是壮烈。看了一次就会腿发抖、睡不着觉。我惊愕了,人类为了满足食欲,竟已到了这种地步!我并不是说一定要让孩子们参观这一现场。但我们必须认真地告诉孩子,牛肉是经屠宰加工的过程才进入自己嘴里的。牺牲了多少生命,我们才能吃到味美的牛肉啊!今天晚饭吃的汉堡包,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我们获取了牛的生命得来的。即使是洋葱这一植物,也是有生命的。我们能够选择不吃吗?不能。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我们如果不从它们那里获取生命,就活不下去。因此,我们应该怀着牛,谢谢你们这样一种感恩的心情。不仅仅对牛如此,还要不忘那些养牛、运送牛肉的人。食物是经过复杂的过程才最终到我们嘴里的。

不管什么食物,都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到手的。就连洋葱,也是农民早上很早起来,花费时间和工夫培育出来的。食物的珍贵、培育制作的难度,现在就必须告诉孩子们。让孩子们也看看父母做饭的情景。

为了教给孩子们懂得珍惜食物,我觉得有必要让他们看看父母做饭的情景。我希望大家能够告诉孩子蔬菜、肉等被做好上到餐桌之前要经过什么样的加工过程,要让他们知道这一过程不是很简单的。想教给孩子们某个道理,比起用嘴告诉他们,让他们用眼看、亲身接触更为有效。因此,展示做饭这一过程便显得十分重要。做饭也是孩子们学习食物重要性的绝好机会。如果不依赖加工食品而亲手做饭的话,足足要花上一两个小时。但吃饭只要用510分钟就够了。孩子们看到了做饭的情景,就知道今天的菜是妈妈花了1个小时为自己做的,寿司是从前一晚就开始准备的。

我认为这很重要。

在超市,100土豆沙拉卖128日元。这种土豆沙拉是加工业者使用土豆泥和仿蛋黄酱,然后哗啦哗啦地混入pH调整剂、化学调味料、甘氨酸、乳化剂、酸味剂等添加剂做成的。超市购入沙拉,再分成小份出售。孩子们吃这种土豆沙拉,不但会记住添加剂的味道,还会觉得土豆沙拉非常容易就能做好。

但亲手制作的话,就会知道做沙拉很花工夫。要先把土豆蒸了、剥皮、碾成泥。把洋葱切细后晾干,把黄瓜切成片,把煮好的鸡蛋剥皮、切成碎末。然后把这些材料混在一起,加入蛋黄酱、盐、胡椒粉拌匀。算上蒸土豆的时间,要花1个多小时。

看了这一过程,孩子们就算吃不完,也不会轻易把饭扔掉。然而,现在的孩子们根本不知道在副食品卖场买来的土豆沙拉是谁做的。没有这份情义,所以吃剩下的,也就满不在乎地扔掉了。这就是区别所在。妈妈花了1个多小时,亲手做土豆沙拉。看到这一情景,不用大人再说什么,孩子们也能够明白很多重要的东西。

要用10年的时间来教育孩子

我虽然主张亲手做饭,但并不是说让大家做一些像鱼糕这样很难做的东西,就做一些普通的家常饭菜就可以。

前几天,我在家为我外甥庆祝12岁生日。外甥来到我家后,面对一桌的饭菜,惊呆了。这也难怪。因为餐桌上摆的净是一些我们亲手做的颜色暗淡的腊肉、竹笋、煮蔬菜、鸡肉饭、蒸芋头、煮糖豆等。说到生日晚会,人们想到的往往是色彩鲜艳的、灿烂夺目的餐桌,摆着各种饮料、切成章鱼形状的维也纳肠,插着当红人物头像牙签的鸡肉块,还有很多火腿、奶酪等加工食品。而我们家全是一些普通的家常菜。我妻子经营蛋糕店,除了那里的手工做的蛋糕之外,其他食物的颜色都是朴素的茶色。

外甥吃完饭,回到家对他爸妈这样说:“舅舅家好像很穷。”对此,我和妻子只好无奈地苦笑。这些家常菜是妻子和我提前采购原料,花很大的工夫做成的,女儿也帮了忙。腊肉是五天前买来的无添加的。家人在生日前一天开始就认真准备,泡豆子,大清早起来剥土豆皮。这桌菜看上去似乎穷酸、朴素,却饱含着我们的真心。

想要做出外表好看的饭菜来,容易得很。只要花300日元,就能买到很多炸鸡块、虾仁什锦火锅、汉堡包等加工食品。晚会用的色彩鲜艳的沙拉拼盘也有卖的,还有黄色饮料、红色饮料。有了这些,要多鲜艳有多鲜艳。

然而,一桌色彩鲜艳的上了色的加工食品和家里人做的普通的家常菜,哪一个更丰盛,哪一个更用心呢?两者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但是,就这样把结论强行灌输给孩子们是行不通的。“添加剂不能吃。”“零食不许吃。”这样对孩子说话,他们肯定不会听。饮食习惯是一天天积累形成的,想凭这一两句话说服孩子们是不现实的。

父母是孩子们模仿的对象。要让他们看到父母做饭的情景,一点点地花时间去引导他们。这不是一两年就能解决的问题,我觉得要花上10年时间。

最近流行慢餐,那么,慢性教育(慢慢教授)也应该同样流行吧。我12岁的外甥现在还不明白,但我相信总有一天他会明白的。

打下手和收拾饭桌也是一种饮食教育

前文说应该让孩子们看到父母做饭的情景。等孩子再大一点,让他们帮忙做饭也是很有必要的。

给土豆、牛蒡削皮,切黄瓜帮忙做做这些事,也能够让他们体会到食物的重要性。仅仅是给牛蒡削皮,孩子们也会有小小的发现和惊喜。“为什么只能用刀背,皮才掉呢?”“为什么牛蒡一旦切开,马上就会变黑呢?”孩子们会不断地产生疑问。把变黑的牛蒡放在加了醋的水里浸泡,就又会变白。这种传统的方法对孩子们来说却是一个不小的惊喜。在往汤里放豆腐的时候,我们会用手掌托着豆腐,用刀轻轻把它切成骰子大小,孩子们就会很吃惊:“这样手不会被切到吗?”这种小惊喜、小发现,也能培育他们对饮食的兴趣。

另外,收拾饭桌也很重要。

我认为真正的饮食教育,应该做到在我们讲解的同时,让孩子们动手参与,打下手、收拾饭桌都是有效的方法。现在的父母是不是让孩子们做的太少了呢?“过来帮忙。”妈妈一这样说,孩子就会说:“我还要写作业呢。”很多妈妈就再也不说什么了。这个时候,你可以试着说:“作业等会儿妈妈会辅导你一起做,先来帮妈妈做饭。”做作业是大事,让孩子与食物接触难道不是重要的大事吗?

必须恢复孩子们的味觉

如果你能够尽可能地避免使用添加剂,用心亲手做饭,孩子们就会发生不可思议的变化。

在上一章中我们说到了导致孩子们味觉麻痹的三件套,但绝不是说舌头一旦被麻痹了,一辈子都治不好。我们必须恢复孩子们的味觉。

我家有三个孩子,现在几乎都不吃方便面和零食。以前他们吃过这些食品,但现在每次吃完都说嘴里留有一股怪怪的味道,感觉不好。这说明他们的舌头已经厌倦了化学调味料、蛋白水解物的味道。他们小时候也经常吃以添加剂做成的肉丸为代表的加工食品。然而,自从我从添加剂公司辞职以后,家里的饮食慢慢发生了变化。饭桌上不再是现成的副食品及加工食品,而是以蔬菜为主的家常菜。与此同时,孩子们也变得崇尚自然和传统饮食了。这不需要什么苦口婆心的特别教育。父母变了,孩子们也会跟着变。

呼唤良心标准

虽然离开添加剂公司已经很久了,但现在还有很多业界人士来询问我有关添加剂使用方法等问题。“我们总是掌握不好用量?”“这种添加剂该怎么用。”以前,只要是问我添加剂的问题,使用方法也好,选择方法也好,不管什么我都事无巨细地告诉他们,但现在我已经不再是添加剂顾问了。“告诉你也可以。”我对来访的客人这样说。但是告诉了你,我就是在出卖手艺人的灵魂。所以,在这之前,请再问一问你的良心。有时我还会这样回答:“作为制造商,你使用添加剂来制作食品。但同时你也是消费者,而且你爱的人,对你来说重要的人,也都是消费者。你会让你年迈的父母吃你做的食品吗?你会让你的孙子断了奶就吃掺杂了添加剂的食品吗?不要骗人,不要弄虚作假,要做家里人吃着放心的食品。”

使用添加剂比较容易弄虚作假,能够轻松地做出具有一定水准的产品,降低价格,也给社会带来了利益。而且,只要严格地遵照规定的标准,就根本不违法。

但是,除了有法律标准,是否还应该加上另外一个标准呢?我将其称为良心标准。

要有信心让年迈的父母、孩子吃自己生产的食品现在难道不应该呼唤这种良心标准吗?否则,优良的饮食文化将遭到毁灭性打击。希望食品加工者们从现在开始具备良心标准,回到制作食物的原点。如果我们向消费者说明了使用添加剂的产品和无添加产品的区别,相信一定有消费者能够理解为什么要在食品中加入添加剂。对于制造商来说,这种消费者不才正是重要的客户吗?

不能纵容无添加食品

而同时,我还想对制造商说不要纵容无添加食品。

因为是无添加的,味道差一点也没有关系。很快会腐烂也没关系。这样的食品,我是不能忍受的。

难道仅仅因为无添加食品对身体好,我们就要捏着鼻子吃吗?因为是无添加食品,就要勉强咽下去吗?绝非如此。我认为,既然是食品的制造商,就必须做出好吃的东西来。不能纵容无添加食品。做无添加食品的难度也在于此。

一家杂志社的记者说他见过真正的盐海胆。“哪里能看出是真的?”别人这样问他,他回答道:“因为就用了盐,里面发酵了,一打开瓶盖,气体全都涌了出来。“那不是真品,只不过是腐烂了而已。之所以发酵了是因为盐量不足,必须多加点盐以阻止其发酵。如果盐加多而变咸了,只要再好好混合,或延长制作时间,改变温度等条件就行了。去除了咸味,有点发甜,且耐保存的才是真正的盐海胆,不要搞错了。”

非添加剂=无添加=好东西。现在流行这样一个等式,那些由于无添加而不好吃、腐烂的东西也都变成了好东西。这是不对的。既然是食品,当然就应该好吃。不用添加剂时,欠缺的部分就需要靠时间和智慧来弥补。个人手法、熟练的程度、经验及手艺人直觉的不同,会做出各种不同的味道。但不管怎么样,我们要把无添加的食品做得好吃。这和烹饪的规则是一样的。

大家都喜欢食品添加剂,希望食品制造商们全都具有良心标准。

这是我的恳切愿望,另外,我还有话对消费者说。

制造商们一直说:“消费者都是看价格买东西,要便宜,我们就不得不使用添加剂。”颜色不好的鳕鱼子谁也不会买,因此,我们不得不用着色剂、发色剂等。而且又不是只有我一家在用。

对于这一点,我在不用着色剂、发色剂、化学调味料做完全无添加的明太鱼子的时候,深有体会。大家都不喜欢颜色暗淡的鳕鱼子和没有化学调味料的明太鱼子。“这个明太鱼子是不是腐烂了。”“味道好怪。”我不知受过多少这样的指责。大家都觉得鳕鱼子和明太鱼子理应是漂亮的粉红色,有着化学调味料的味道。

颜色发黑的咸萝卜没人会瞟上一眼,放在店里也卖不出去。因此,不得不用着色剂把它染得黄黄的、亮亮的。火腿也是一样。无添加的、像叉烧颜色一样的东西是卖不出去的。光颜色好,不便宜也不行。还有,大家买东西的时候只看价钱,越便宜的越好卖,贵的怎么也卖不出去。但在刚才已经说过了,手工制作的话,价格肯定要高一些。因此,食品加工业者一个劲儿地往便宜的原料里加入添加剂,这样成本低,卖的自然也便宜。用胶状物增重的火腿,用大豆蛋白增重的汉堡包,都是因为便宜而受到欢迎的。

谁也不关心在其背后发生了什么。没有为什么,消费者就是非常喜欢食品添加剂。

你的小小选择会改变饮食与心灵

既然现状是消费者也支持添加剂,那么制造商=加害者,消费者=受害者的等式也就不成立了。

因为消费者可以说是助长添加剂蔓延的帮凶。换句话说,消费者的行为正是制造商与销售商行为的原动力。真的有必要在鳕鱼子里哗啦哗啦混入10多种白色粉末,把它染成不自然的婴儿肌肤一样的粉红色吗?真的有必要用从碾碎的虫子中提取的物质,把饮料染成鲜艳的颜色吗?真的有必要把蔬菜放在装有杀菌剂的池子里消毒吗?在超市买东西以及确定当天菜单的时候,请大家为了自己,为了孩子的未来,做出有价值的选择。

我相信,你小小的选择,会关系到恢复丰富的饮食文化和心灵重建等重大问题。


TAG:

引用 删除 中山麓   /   2008-02-22 04:37:11
3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日历

« 2024-05-05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1559
  • 日志数: 5
  • 建立时间: 2007-09-10
  • 更新时间: 2008-02-15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