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救灾防病(食品卫生)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8-05-23 20:23:33 / 个人分类:国内资讯
第一节地震灾害的特点
目前,在不能作到临震预报的情况下,地震是突发性和破坏性严重的自然灾害。强烈地震会造成全部或部分建筑物倒塌破坏,铁路、桥梁和公路、通讯、供水、供电设施被破坏;有的还会引起地下水源重新分布,造成部分水井无水;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被震毁,食物资源被埋太、破坏、污染;震区居民家庭被毁,食物、炊具、食具被砸坏埋丈夫;震区排水系统也会被破坏,废墟、垃圾、粪便、污物堆积,苍蝇孳生密度升高,鼠患严重,人民生存、生活环境极剧恶化。如
强烈地震不仅给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极为严重的损失,而且会造成许多疾病发生和传染病流行的条件。城乡一片废墟,人们无家可归,露宿街头,田野,食物、炊具,食具缺乏,城市供水完全中断,人们被迫饮用游泳池水,矿坑水甚至洗澡塘的废水,下水道中污水。农村水井也严重污染。灾区人民和救灾军民饮食营养和卫生状况很差,食源性疾患易于发生。根据我国历次地震灾区情况,灾民家庭食品卫生状况出现过以下问题:
一、灾民居住生活环境污染严重。帐篷或简易搭建于废墟污物近旁,居住生活场所粪便、污物随处可见。夏秋蚊蝇孳生,冬春风沙弥漫。居住拥挤,在农村、牧区往往人与畜禽混居,容易造成食品污染和传染病传播。
二、缺乏清淡水、食品、炊具和餐具,灾民家庭或集体起伙做饭在震后初期存在困难。食品、食品容器和餐具没有条件充分洗净、消毒,容易引起食品污染。
三、多人共用餐具和食品容器,容易引起的食源性疾患和经生活接触传播的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四、运输和分发救援熟食品的车辆往往不是运食品专用车;救援食品包装和容器不洁或损坏;灾区保管暂存救援食品的场所无卫生防护设施,食品易被污染;分发救援食品的人员卫生知识缺乏,个人卫生不良,分发前不能做到洗手消毒,增加对食品的污染。
五、灾民家庭缺乏食品防护设施,食品易受苍蝇,本上等污染。剩余食品再加热条件差,饮用开水困难。
六、鼠害严重。地震区在震前有前兆反常现象,表现为鼠成群结队洞外活动频繁,在各种场所尤其是食品厂、库、店和居民家中,鼠与鼠迹鼠害显著增多。震后初期的建筑物多为简易棚,建筑材料和构筑物基本不具备防鼠作用,使鼠患严重,到处盗洞作窝,对食品造成污染和损害。
七、灾区的食品卫生违法行为。灾后初期,会出现一时性食品短缺,一些不法分子会乘机将超期,变质和伪劣食品在灾区销售。如山西雁北地震后就发现过出售超期、变质的罐头、饼干、方便面、饮料以及未经兽医卫生检疫检验的畜肉的违法行为。据不完全统计,在五个灾区县乡(镇)共查封变质食品
灾后初期,由于食品供应暂时紧张,还会出现以下食品卫生问题:
一、地震灾区砸死或其他原因致死的畜禽、被灾民食用。由于死亡时间长,其肉和内脏可能腐败、被致病性微生物污染的机会也会大大增加;个别情况下还可能被毒物污染。食用这些物品,引起食源性疾病和其他疾病的危险性较大。
二、灾区甩出、抛洒,丢弃的食品较多,这些食品有毒有害的可能性较大,在灾区有被食用的情况发生。
三、灾区食品缺乏、加之有些地区人民有采食野菜的习惯,野菜中毒也是地震灾区应该警惕的问题,我国解放后发生的地震灾区还没有发生野菜中毒的记载。1960~1962年自然灾害期间的饥荒中在河北省农村曾发生采食苍耳籽中毒202起,中毒30119人,死亡405人,其中4月份采食苍耳籽芽中毒人数占24.6%,10月份食用苍耳籽油、油渣酱和炒熟苍耳籽中毒者占63.7%;苦杏仁中毒1061起,3273人;野莱(主要为羊角菜学名蒙古雅葱)中毒621起,8891人;棉籽中毒83起,1621人。据不完全统计,1960年天津市因来食野菜造成中毒475起,7864人,死亡192人。其中苍耳籽中毒约占90%以上,其次为苦杏仁,蔓陀萝、蓖麻籽、野落基等。毒章中毒在我国各地也时有发生。
灾区的卫生防疫、食品卫生监督监测机构也同样遭到地震破坏,房屋倒场、仪器、设备、器材、设施、药械、装备及车辆被砸坏埋压,人员伤亡。唐山市卫生防疫站地1976年地震中全部倒塌,楼中试剂药品在大楼倒塌时起火,发生火灾,一切物品损失殆尽。各区卫生防疫站也同时被毁。震后卫生防疫,食品卫生监督监测任务比平时增大多倍,不可能单独完成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和食品卫生繁重的任务。必须借助支援,才能承担起为此巨大的卫生工程。
地震灾区必须立即组建临时的自下而上的健全而能胜任的卫生防疫网络组织,从非灾区抽调与任务相适应的人员、装备、仪器、设备、器材和药品,与灾区卫生防疫人员相结合,共同计划、组织、实施、监督考核。总结灾区一切卫生防疫工作。救援卫生防疫队伍中必须具有一支或几支配备有机动车辆、检验设备、器材、发电供电、燃料等进行卫生防疫检验的全套装备、条件的队伍。
地震灾害的特点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一旦发生重大地震灾害,会带来许多复杂的卫生问题。这就要求卫生部门对突发事件做出快速的有效反应。实践证明,备灾措施决定了救灾水平,也决定着灾后的恢复程度。因此,应逐步地从以往的灾后采取临时应急措施向灾前做好准备工作方向转变。
平时对救灾食品卫生工作应主要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国家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及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机构,应建立健全应急突发事件的运行机制,做到组织落实。发生灾害时能及时组织精悍的救援队伍,使拟赴灾区的人力、物力处于常备状态。制订应灾工作方案,平时做好救灾人员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
2.国家和省级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机构应配备救灾工作所需的装备和条件。组织人员配备,应为平时的2~4倍左右,工作人员素质要高于平时水平。要配备能高效率进行食品卫生监督监测与管理的条件和装备。主要有交通工具、帐篷、具有能活动转移的食品卫生检验室和仪器设备(以定性、半定量和快速检测设备为主)、器材、药品试剂、临时发电配电设备、液化石油气等。进行微生物、理化、毒理学检验。检验鉴定方法可采用感官鉴定为主,结合快速检验和标准方法检验进行判定。在监督监测和管理工作中要符合法律、法规、标准的规定,但必须保证救灾的急需,可以简化程序。要配备工作所需的通讯器材,如对讲机等以及供食品卫生知识宣传用的材料和器材设备等。
3.在乡(镇)和城市街道要组织专职或兼职食品卫生监督管理人员,在村和居民委员会要设兼管此项工作的人员,对这些人员要进行短期应急培训,以适应救灾食品卫生工作的需要。
一、细菌性传染病
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初期(
震后7月底至8月底发病率 近年同期发病率
肠炎 6.49~17.50%
细菌性痢疾9.22~18.60% 0.13~1.10%
伤寒 >14.3/10万 <2.9/10万
唐山地震后一个月内,曾调查三个居委会的450户,其中菌痢、肠炎发病户有402户,占89.3%;对驻唐山市东郊救灾部队中5支队1976年8月至
表4-1救灾5支队菌痢、肠炎发病调查结果
部队 | 菌痢 | 肠炎 | ||
发病例数 | 发病率(%) | 发病例数 | 发病率(%) | |
甲 | 478 | 73.34 | 225 | 33.58 |
乙 | 164 | 26.45 | 10 | 1.61 |
丙 | 470 | 78.5 | 139 | 23.16 |
丁 | 343 | 85.50 | 136 | 34.00 |
戊 | 36 | 15.56 | 64 | 27.78 |
(一)菌痢肠炎的流行特点
1.面广、强度大、相对集中震后菌痢、肠炎几乎发生于每个单位、街道、居委,在救灾部队中小流行普遍,个别连队暴发。
在辽宁、黑龙江等防疫队所做的家庭发病典型调查,发现震后半个月至一个月内,有1/3~9/10的家庭发生过菌痢肠炎;
据宁夏、辽宁、邯郸等防疫队调查,震后半个月菌痢发病率有的高达6.5~14.7%,肠炎、菌痢总发病率为10.7~20.0%;震后一个月菌痢的发病率为;9.22~18.60%,肠炎、痢疾总发病率为14.4~36.1%;
保定医疗队于
病例分布相对集中,即以家庭或集中生活单位为疫点。其成员中几个或全部先后发病,并波及邻户相继发病,形成相邻居民皆有病例或皆无病例簇状分布现象。如在乎房居委等点调查231个病户共有367名病人,每户1例的占624%,每户2例以上的户占37.6%。
2.发病快,短期内出现两个发病高峰震后一周内至10~15天内出现发病高峰,发病下降缓慢,但隔半个月左右又出现第二次发病高峰。
3.临床表现典型的病人多,症状普遍较严重。
4.细菌性痢疾的菌型构成唐山市1975年、1977年菌型均以福氏痢疾菌群为优势。调查结果如下:
年分 菌型
1975 福氏群占80%,FⅡa占37%,FⅠb占20.5%
1977 福氏群占93.2%,FⅡa占34.6%,FⅣ包括FⅣ型丢失群抗原的变异株和F
1977(援唐人员) 福氏群占73%,F4占30.8%,F2b占15.3%,F
1976.8 福氏群占93.7%,F1b占68.74%,F
(二)菌痢、肠炎的流行因素
1.震前就存在一定数量的病人和带菌者,震后又发生大量新病人和带菌者,在灾区这些传染源无法隔离、彻底治疗和消毒,也没有条件及时发现和控制,造成传染源大量在人群中传播。据对灾区救灾军人59人作粪便检验,检出痢疾杆菌的16人,健康人带菌率高达27.1%;另对21名炊事员粪便检验,带菌率为38%,菌型为F
2.灾区生活、卫生状况恶化,居住条件极差,饮水缺乏,饮用污水,且无条件全面进行饮水消毒,成为菌痢、肠炎的传播途径。驻唐山救灾部队救灾10天,进行饮水消毒的部队的菌痢发病率为1.30%;未进行饮水消毒的部队菌痢发病率为10.33~14.83%。这说明在饮水有污染的情况下,饮水消毒,是控制肠炎菌痢的有效措施。环境中苍蝇密度高,也是菌痢肠炎传播的重要媒介之一,唐山地震后在市区和郊区调查苍蝇密度为10~20只/m2,最高处达几百至几千只/m2。
3.对唐山震后郊区及市区调查,肠炎、菌痢的传播流行,主要原因是食物受废墟、垃圾、污物、污水、粪便、苍蝇等污染严重,而且饮水不洁,更没有清洁水作洗涤消毒用。燃料缺乏,不便于食物加热后食用,成为主要的传播途径。
通过全面综合调查分析认为,通过饮水传播是造成震后早期肠炎、菌痢流行的原因,是形成第一次发病高峰的主要原因,日常生活接触和饮食卫生不良为重要原因。大量传染源广泛存在,生活接触及饮食卫生状况差,可能是震后短期内出现第二次发病高峰的基本和主要原因,苍蝇密度高起到主要的促进作用。
(三)控制措施及效果我国解放后发生过多次地震灾害,震灾发生后政府立即组织军民赶赴灾区抗震救灾,及时采取了全面卫生防疫措施,都取得了大灾之后无大疫的成功。唐山地震后一个半月,肠炎、菌痢的发病率下降到近年水平以下,震后其他传染病发病率低于常年水平。山西雁北地区两次地震,青海塘格木地区地震等地震灾区食物中毒和其他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都低于常年水平。其控制措施主要是:
1.震后迅速建立健全自上而下直至居委会和村级的卫生防疫、卫生监督组织和队伍,全面具体开展卫生防疫和卫生监督监测工作。救灾地方指挥领导机构和军队统一工作计划安排和协同行动。
2.加强卫生知识的宣传,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宣传内容,采用一切手段和媒介,做到家喻户晓。
3.强化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重点是对救援食品的卫生监督监测和管理;灾区原有食品的清挖整理及卫生质量鉴定及处理;对灾区在简易条件下生产经营的集体食堂和饮食业单位进行严格卫生监督管理,加强防传染、防腐、不加工出售冷荤类食品、饭菜,现做现吃等临时控制措施。居民家庭做到饭菜烧熟煮透,剩饭莱彻底加热,做好食品卫生防护。
4.全面进行饮水消毒,饮开水,不饮生水,对水井水,外运水及灾区其他饮水源全面进行药物消毒。
5.对肠炎、痢疾病人就地全程治疗和隔离、消毒。
6.对环境、污物、污水进行消毒、杀虫,根据需要和可能用飞机由空中到地面进行消毒,对污染物进行清运、掩埋等。
二、病毒性传染病
1976年唐山地震发生在盛夏,震后病毒性肝炎等病毒性传染病的发病率低于常年水平。1989年10月山西雁北地震后,震区阳高县潘李村发生了甲型病毒性肝炎暴发流行。一个小山村发病32例,整个灾区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略高于非灾区。其他地震灾区没有出现病毒性传染病流行。
三、食物中毒
1976年唐山地震后,由于充分发挥了各级抗震救灾领导指挥机关和卫生防疫卫生监督管理组织的作用,全面加强了对救援食品、灾区原有食品的监督监测管理,广泛深入地卫生宣传教育。震后食物中毒的发病率还低于常年水平;而震后的1977~1978年,由于集体食堂和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条件简陋,卫生设施差,新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水平低,食物中毒发病率明显升高。其发病情况见表4-2、表4-3。震后1976年发生的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因食物是外购的熟肉制品、泄漏变质罐头,剩米饭和熟水产品;有毒动植物中毒主要是加热不充分的四季豆(苦豆角)和河豚鱼。其中河豚鱼中毒还造成一人死亡。没有因为食用救援食品、灾区倒塌冷库中清挖出来的肉类、水产品、蛋品引起食物中毒。所发生的食物中毒原因食品和病因与常年基本一致。
山西雁北地区和青海地震后都未发生食物中毒。
TAG:
标题搜索
日历
|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1 | 2 | 3 | 4 | 5 | 6 | 7 |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
29 | 30 | 31 |
我的存档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74063
- 日志数: 155
- 图片数: 1
- 文件数: 18
- 书签数: 3
- 建立时间: 2006-06-26
- 更新时间: 2010-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