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部分 企业标准体系(2)
第七部分 企业标准体系(2)
二、内容
1 企业标准化工作概要
1.1 标准基本概念
— 盖拉德1934年《工业标准化原理与应用》;
— 桑德斯1972年《标准化目的和原理》;
—ISO 1982年11月 第2号指南;
—GB 3935.1—1983;
—GB / T 20000.1—2002(ISO / IEC 1996年 第2号指南)
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
1.2 标准化的基本概念
— 桑德斯1972年《标准化目的和原理》;
—GB 3935.1—1983;
—GB / T 20000.1—2002(ISO / IEC 1996年 第2号指南)
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和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条款的活动。
1.3 企业标准化的一般概念
——定义:为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和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规则的活动。
——要点:
高度统一、高效运行;
对象是重复性事物和概念;
内容是建立体系、制定标准、组织实施、进行监督;
明确职责、创造条件、提供资源、规定活动。
——概念:
技术标准及其体系; 管理标准及其体系;
工作标准及其体系; 企业标准体系与体系表。
——现代企业标准化:
指导:系统方法论 依据:过程方法 载体:国际标准
核心:信息、网络、生物技术;
综合(系统的、产品的)标准化 ;
超前标准化:(超前预测型标准);
稳定型标准:
1.4 企业标准化的地位和作用
a) 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b) 是组织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必要条件;
c)是实现专业化生产的前提;
d) 有利于加快新产品的研究开发、缩短生产周期;
e) 可以使企业节约原材料和能源;
f) 是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
g) 是实现管理科学现代化的基础;
h) 是不断提高企业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
i) 是保障安全生产、维护职业健康和强化环境管理的措施;
j) 有利于建立和完善信息系统、充分利用信息、推动企业使用高新技术。
1.5 企业标准化基本原则
a) 简化原则;
b) 统一原则;
c) 协调原则;
e) 优化原则。
1.6 企业标准化工作指导思想
a) 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对标准化更高要求;
b) 贯彻标准;
c) 新企标体系能更好贯彻。
1.7 企业标准化基本要求(七项)
a) 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 方针政策;
b) 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化体系;
c) 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d) 制定和实施企业标准;
e) 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
f)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g) 参加国内国际有关标准化活动;
h) 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对标准化更高要求。
2 企业标准制定
2.1 范围
a) 产品标准;
b) 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c) 设计、生产、试验、检验的技术标准;
d) 内控标准。
2.2 制定原则
a)贯彻国家和地方标准化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
b) 充分考虑顾客和市场需求、保证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利益;
c) 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d) 有利于扩大对外经济合作和国际贸易;
e) 有利于新技术发展和推广;
f) 企标体系内的标准应协调一致。
2.3 实施原则
a)国家、行业、地方标准中的强制性标准和强制性条款、企业必须严格执行,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出口;
b) 推荐性标准、企业一经采用应严格执行;
c) 纳入企业标准体系的标准都应严格执行;
d) 出口产品的技术要求应依照进口国(地区)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或合同约定执行。
2.4 标准实施监督检查方式
a) 产品标准——由企业质检机构检查(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b) 生产过程、各项管理标准 —— 按专业分工和标准化机构要求;
c) 各部门的工作标准——企业领导组织考核(所在部门);
d) 标准化审查:
——新产品;
——引进技术和设备。
2.5 企业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原则
a) 遵循国际惯例;
b) 以国际标准为基础(基础标准、试验方法标准优先);
c) 尽可能等同采用;
d) 尽可能采用一个国际标准;
e) 与国际标准同步;
f) 与引进、改造、开发相结合;
g) 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办;
h) 贸易时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口标准。
3 企业标准体系
3.1 标准体系概念
a) 标准体系:
体系的联系——系统联系、结构联系、功能联系、上下联系(层)、左右联系(层);
b) 标准体系表;
c) 企业标准体系;
d)企业标准体系表。
3.2 企业标准体系的基本特征
a) 目的性;
b) 集成性;
c) 层次性;
d) 动态性;
e) 阶段性。
3.3 体系表“系统效应”(贝塔郎菲定律)
系统效应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个体效应的代数和------
3.4 建立企业标准体系的原理
a) 需求原理;
b) 信息原理;
c) 反馈原理;
d) 控划原理。
3.5 体系表编制原则
a) 目标原则;
b) 系统原则;
c) 层次原则;
d) 协调原则。
3.6 体系表编制要求
a) 全面成套;
b) 层次恰当;
c) 划分明确。(按功能划分、不是按行政系统划分)。
3.7 体系表编制方法
a) 调研;
b) 集思广益。
3.8 体系表格式
a) 格式
b) 层次结构格式;
c) 序列结构格式;
d) 标准明细表格式;
e) 统计表格式
f) 编制说明内容要求。
3.9 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编制要求
a) 应符合GB / T13016—1991《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
b) 强制性标准应全部纳入体系;
c) 全国标准体系表中的有关标准应纳入体系; (13016的附录A)
d) 列出和制定上层空缺标准。
3.10 企业标准体系表层次结构图
a) 层次结构:
第一层: 综合性 基础标准。
第二层: 技术标准、管理标准。
第三层: 工作标准。
b) 序列结构:
—— 以产品、过程、作业、管理、服务为中心;
—— 突出重点、面面俱列;
—— 将系统全过程按顺序排列起来的图表;
—— 见GB/T 15497 序列结构图。
3.11 企业标准体系运行过程和模式
a) 过程:使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
b) 输入:总方针、目标、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标、特定标准、单项标准;
c) 输出:服务—— 一定范围内最佳秩序;制定—— 标准;
d) 资源:人力、信息、物资、环境条件;
e) 标准化过程成为增值转换(接口、有序化管理、职责、权限)。
f) 持续改进(监督、测量、分析)。
相关阅读:
- 第七部分 企业标准体系(1) (chenyaping99, 2009-4-29)
TAG: 企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