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味精的问题讨论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7-01-14 23:23:39 / 天气: 阴雨
/ 心情: 平静
f3k"{gEY] O0问:味精为啥没有微生物指标?
&VW4pc Ym0
,hE[?!W'`p~~OQ$V0象油脂,没有微生物指标,我理解,是油脂中微生物不易生长,盐也是,可是味精呢?为什么也没有微生物判断指标,是不是味精中微生物也不易生长呀?
/@;J-S-eh*MW0答:工业生产味精使用的菌种主要是经过诱变育种得到的营养缺陷型的北京谷氨酸棒状杆菌,它不能直接利用淀粉或活糊精,需预先将它们水解成葡萄糖,或使用糖蜜等作为碳源。生物素是谷氨酸生产菌必需的生长因子。培养基中必须提供生物素,否则菌体难以生长。但是过多的生物素对谷氨酸的合成和分泌又带来不利影响。培养基中的氮源含量较高,一般可以使用硫酸铵、氨水、尿素和液氨为氮源。但是,由于谷氨酸产生菌的生长和合成时期pH需要维持在7.0到7.2,而且培养基中的铵离子浓度又不宜太高,因此多采用连续流加的方法。由于产谷氨酸的菌种能够将尿素分解而提供铵离子,因此目前国内多采用批式流加尿素的方法。发酵罐的培养基装量比为0.7,接种量为0.5%~1%,发酵的前期温度为33~35 ℃,中后期为36~38 ℃,通气比为1∶0.11~0.13(V/V),发酵12 h后开始流加尿素。维持发酵液pH在7.0以上,pH下降后再次流加尿素,需要流加3~5次。发酵结束后用盐酸将发酵液pH调到4.0~4.5,初结晶,2 h后再将pH调到3.0~3.2,降温结晶,而pH对微生物生长影响很大,不同微生物对环境pH适应的范围不同,一般微生物生长的最适pH在4.0~9.0范围内,而味精的pH在3.0~3.2之间,所以味精没有微生物指标的要求.
"a;l1_9p;EC8Wq0食品伙伴个性空间bO'v5f(M2?
反问:我觉得不是pH的关系。
#Xa3e8w/`0我觉得主要还是因为钠离子含量太多的缘故。
r/ag7m/VY0就好象食盐。
g)_-Be%EP0就没有必要搞微生物指标了。
? n9Nz.C'{ Q4r4B0另外,
ND
O&h
mw d Is0味精的的pH在3.0~3.2之间,
n
` P|t0是不是真的?食品伙伴个性空间1]m:vO Q QGI
从理论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