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三聚氰胺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1-30 10:27:13 / 个人分类:生活笔记

查看( 143 ) / 评论( 5 )
提前声明,写这些话的时候刚好是在三聚氰胺的高峰期,那时因为这件事整整一个多月没休息过,气愤不是因为忙到差点断气而是因为做食品的人已经没了良心,而且是我们国家最大的乳制品国企,有些话很偏激。但心中所虑,不吐不快。

气愤:
三聚氰胺的事件以三鹿奶粉为核心,引起婴儿肾结石甚至肾衰竭,个别案例已经引起死亡。按常理应该属于重大食品造假致死案,不过在有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估计结果不了了之。三元已经在收购三鹿了,于是这个企业可以贱卖,官员可以脱身,中间经手人又可以拿到一笔润滑费,一举N得,何乐而不为?只是病了的死了的婴儿怎么办?国家给看病,国家买单人民受罪,反正领导的儿子不喝国产奶粉!这种领导做食品行业就会造假,做煤矿就会有坍塌,做官就会有克拉玛依特大火灾,草菅人命没道德!
2000ppm的含量意味着什么??这个含量相当于2/公斤,一罐奶粉里有一勺三聚氰胺!!!!做过食品的人都清楚,0.2%的含量绝对是干混进去的。18兑成液体是多大含量?0.25/升奶!!按照牛奶的理化指标,蛋白达标了,那脂肪呢?又加的什么?奶源污染?!笑话!!
造成这个事故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奶粉的市场份额大了,成本涨了,牛奶少了。企业又不想高价收购牛奶,因为万一过几年乳制品行业不行了,这个成本就高了。于是三鹿奶粉就出来了,很简单。检不出查不到吃不死人,各种数据都表明这是低毒物质又不代谢,最多就尿出来了。可是婴儿是尿不出的,广东话“出来蒲迟早都要还的”,只是还换得起吗??

应对:
如何处理信任危机是整个事件的关键。唯一可以做得就是每一批次检测三聚,提供报告,保证消费者喝的确实是放心的。
在国内饲料行业使用三聚氰胺是近乎公开的行业规则。一旦有一个产品爆发,将会在全国食品行业大规模爆发。全面查下去,禽蛋肉奶都跑不了,可能小和尚会没事,吃素大概可以避免。
如果一家公司知道自己的产品有三聚,干脆停止生产,把市场上的货召回来算了。被人爆了还有可能被人抓。就像三鹿。
如果这家公司不知道自己的产品含有三聚怎么办?这里只讨论有良心的,没良心的跳楼算了,生孩子没屁眼。像xx,xx公司把检出三聚的产品打折卖出去,视我等国民生命如儿戏,干脆倒闭吧。没良心的企业做得再大也是个大没良心,搞得工商老爷还要出个文件要求没检过的产品不得上架。一个字,日!
但对于三聚我们也要认清现状,这种化学污染在环境中一直存在。绝对没有的可能性极低,那么限量值就很重要,符合限量意味着没有故意添加,这就是好的产品。为了证明自己的产品符合规定有良心,每一批次都检测并出具报告这对增强消费者的信心非常关键。比某人带头喝牛奶有用得多!--顺路提一句,现在的官员地位高了,不在乎平头百姓,什么国家利益行业发展都拿来蒙人,说国内xx,xx不行会有多大影响。。。。国际有多大影响。。。。就不见谁说那些吃了奶粉出了事的孩子怎么办!!!如果不在乎广大人民的孩子,这样的企业倒了就算了,“每天一斤奶,结石中国人”?

三鹿必须倒闭:
食品行业作为传统行业,技术要求并不高,自动化程度也不高,唯一的要求就是要安全卫生。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应及时反应处理,至于造假就是黑厂,一定要取缔。不然,这就是草荐人命,所以三鹿一定要倒,无论它有多大,三鹿不倒则政府无威信,中国食品企业则永远背着造假的十字架。
网上有个笑话,说这件事要是在美国,产品会被召回,丑闻会被拍成电影;在韩国,老总会谢罪自杀;在日本,总裁直接切腹。那么在中国会发生什么?
首先,三鹿是国企。三鹿在奶粉里添加三聚氰胺降低了产品的成本,提高了企业利润,也就意味着三鹿在造假祸害人民的同时在为国家的税收和GDP创造增长,不知这算不算黑色GDP。对这样的一个企业怎么处理,大家应该都看到了,很多人都虎视眈眈,最后还是由国企三元收购了,换了个老总没换老板……
其次,经济危机来了。当三聚氰胺刚发生时,国家所有机关部门大张旗鼓的检查所有产品所有企业,于是蒙牛、伊利、光明都中标了,就好像大家同时嫖了一个妓女。这不由让我们纳闷,这么多的大企业,怎么就没人幸免呢?当这些中了标的企业全都跌倒后,中国食品的出口大幅萎缩,人民都不敢喝奶了。那现在大家再去看国家的检测结果,所有的乳制品检测结果都合格了!!我们的监管部门简直比耶酥还全能,耶酥化了七天造世界,我们花了一天就把全国的奶农、奶站、奶粉厂搞掂了!神啊!!
有三件事大家自己想一下:一、蒙牛的液体奶以前在香港很受欢迎,在出事后被下架,再次上架后香港消费者反映没以前那么浓那么香了。这是为什么?二、美国美赞臣、雀巢、雅培在美国均被检出含有三聚氰胺,但是含量不高并没有被召回。这又是为什么?以上报道均来自CCTV。三、香港检出大陆的鸡蛋有了三聚氰胺,但是大陆并没有太大反响,只是开始检查各地的饲料厂,最后报告结果是大陆的饲料是合格的,唯一不解的是很多地方的饲料厂都关了。

以后会发生什么?
经历了这么大的磨难,全行业的崩溃,我们的奶粉会安全吗?老大肯定会说YES的,但是我们自己要好好想一想了。
首先三聚氰胺并不是第一次听说,2007年的美国宠物事件就是它惹的祸。非常幸运的是我们从那时就对高蛋白产品检测三聚氰胺,在出事后面对多个部门多个层次的检查就有信息很多。这件事充分说明在国内,确实有很多企业在为了利润,冒着杀头的危险作各种各样的冒险,作为食品生产者不但要自律,更要有风险意识。这说的不是平常讲HACCP的危害风险,这是潜在的、人为的、社会上风行的、人的良心黑啦黑啦的……
其次,奶里面造假一直都存在,只是没人愿意公开。前几年,中国的乳制品企业扩张迅猛,迅速从小舢板长成航空母舰了。但是作为原料的根本,奶、奶牛数量会跟着长上去吗?肯定没有,这违背自然规律了。在这行业背后难以执行的“禁鲜令”,以及进口奶粉的数量充分说明了我国人民大量消费着别人给你冲得奶粉。
在很多地方,奶的造假是公开的,一定比例的酪蛋白、乳清粉、牛油、水或者牛尿就能做出牛奶。但是企业在大量需求原料,而又不愿意承担长期的行业风险时。这种造假也就都把眼睛闭上了。加三聚氰胺是造假里的高科技行为,一般人只怕还真不懂。
行业的利润分配不均是奶里造假的根本。在我们国家,产奶的和卖奶的是两个行业。一端时大量的散户,另一端时行业的巨头。在乳制品消费快速发展的时候,行业的巨头得到了巨大的利润,但与此同时,巨头们并不愿意承担行业下滑时的风险,不肯投资或者把利润分配一部分到上游行业。也就是说乳制品企业在高峰时,到处抢购鲜奶(是奶就行,管他有啥)。造成鲜奶价格上涨。而在低潮时,就做出种种要求什么都不要了。三聚氰胺出事前,一升奶的价格在两块七左右,在出事后,一升奶降到两块左右,还没人收。
各大企业在出事后采取各种手段围追堵截鲜奶造假,但仍然没有人愿意把钱分到养牛出奶的上游去。中国的乳制品行业如何发展,仍然任重道远。
但是有一个现状将无法改变,就是在生育高峰来临之际,乳制品的消耗量将有增无减,进口奶粉现在的市场份额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如何做到消费者、奶农、企业多方面双赢,这才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

TAG:

yantaipercy的个人空间 问耕主人Percy 发布于2009-01-30 10:37:43
同意!支持一下!!
食品人 食品科技人 发布于2009-01-30 10:47:44
是啊,中国食品安全现状不容乐观,我们这些食品人还有更多工作要做的
xuehaiqinglian的个人空间 xuehaiqinglian 发布于2009-01-30 13:56:50
强!!!只是一种添加到食品中的有毒物质被发现往往是以一部分人的健康或生命为代价的,今天如此,明天依然是如此。如果没有这些婴儿,三聚氰胺这种物质会被广泛的认知吗?不会,今天不会,今后也不会。如何应对这样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添加到食品中或是如何监管,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但是我们今后又该如何去应对了?如何去预防了?
东海钓夫的小船 东海钓夫 发布于2009-01-31 10:29:31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三聚氰胺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lik的个人空间 lik 发布于2009-01-31 10:37:07
据说三鹿的主要领导人都被依法判刑了啊
我来说两句

(可选)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