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茶叶进口国家标准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3-24 12:00:17

查看( 213 ) / 评论( 133 )
各国茶叶进口国家标准
    美国:美国进口茶叶的最低标准是通过不同方式和评茶师的感官审评建立起来的。在1987年制定的“茶叶进口法案”中规定,所有进入美国的茶叶,不得低于美国茶叶专家委员会制定的最低标准样茶。最低标准样茶,每年从贸易样中先订,计有7种:(1)中国红茶(包括台湾省);(2)红茶;(3)乌龙茶(包括台湾省);(4)绿茶;(5)中国包种茶(包括台湾省);(6)香料茶(spiced tea );(7)加香茶(flavored tea )。各类进口茶叶,根据美国《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管理规定》,必须经美国卫生人类服务部、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ii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简称FDA)抽样检验,对品质低于法定标准的产品和污染、变质或纯度不符消费要求的,茶叶检验官有权禁止进口,对茶叶的农药残留量除非经出口国环境保护部门许可,或按规定证明残留量在允许范围内,否则属不合法产品。
    澳大利亚:海关“进口管理法”1975年和1977年先后规定,绝对禁止进口的茶叶有:泡过的茶叶、掺有假茶或不适合人类饮用的茶叶、有损于健康和不合卫生的茶叶。对一般进口茶叶,必须符合下列标准:水浸出物不少于30%(以干态计),总灰分不超过8%,水溶性灰分不超过3%(以干态计)。
    埃及:进口茶叶必须符合1975年修订的“进口茶叶管理法”规定的如下标准:(1)各类茶叶必须用茶树的新梢嫩茎、芽、叶制成,根据不同制法分为红茶和绿茶;(2)各类茶叶的香气、滋味、颜色、品质必须正常,不得掺有泡过的茶叶、假茶或混有外来物质,不得着色或混有金属物质;(3)茶梗不超过20%;(4)水分不超过8%;(5)灰分不超过8%,其中水溶性灰分不少于总灰分的50%,水不溶灰分不超过1%;(6)多酚不超过(%):绿茶12、红茶17;(7)水浸出物不少于32%;(8)咖啡碱不少于2%。水溶性灰分碱度100克样品中不少于22毫克当量;(9)包装必须是对茶叶无害而适合茶叶储藏的容器。
    巴基斯坦:巴基斯坦的茶叶国家标准有以下3种:
    PS 493-1965 茶叶标准-A
    PS 18-1958 茶叶包装箱及制箱用胶合板:
    PS 784-1970 茶叶标准-B。
    茶叶标准规定红茶必须经过发酵、干燥而正常,不含非茶类夹杂物、茶灰或其他杂质。允许含茶梗,但不允许未发酵的,含梗量不得超过10%。绿茶必须经过干燥而正常,不含非茶类夹杂物、茶灰或其他杂质。
    茶叶理化标准有:(1)水浸出物不得低于33%;(2)总灰分含量应在3-8%之间,其中水溶性灰分占总灰分的比例不低于45%;(3)水溶性灰分碱度,以K2O计应在重量的1.5-2%;(4)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0.8%。(5)粗纤维含量不得超过15%;(6)咖啡碱含量不得少于2.5%。(7)茶多酚含量不得少于10%;(8)红茶水分不超过10%。以上限量标准均有其自己的检验方法。
    英国:已把ISO 3720红茶规格标准等,转换为英国的国家茶叶标准。规定从1981年4月1日起,凡在伦敦拍卖市场出售的茶叶,必须符合这个标准,否则就不能出售。并将ISO 1839-1980茶叶取样方法,转换为BS 5987-1985英国标准。其他标准还有:
    BS 6008-1985 茶-供感官检验用茶汤的制备;
    BS 6048-1987 茶-红茶技术条件;
    BS 6049/1-85 茶-已知干物质含量的磨碎试样的制备;
    BS 6049/2-85 茶-在103摄氏度失重的测定;
    BS 6049/3-85 茶-水浸出物的测定;
    BS 6049/4-88 茶叶总灰分的测定;
    BS 6049/5-81 茶叶水溶性灰分和水不溶性灰分的测定。
    BS 6049/6-88 茶叶酸不溶灰分的测定;
    BS 6049/7-71 茶叶水溶性灰公碱度的测定;
    BS 6325-82 茶-红茶有关术语词汇;
    BS 6986/1-88 速溶茶取样方法;
    BS 6986/2-88 速溶茶松散密度和压实密度的测定方法。
    智利:其茶叶国家标准有:(1)水分不超过12%;(2)粉末不超过5%;(3)含梗量不超过20%;(4)总灰分不超过8%;(5)10%盐酸不溶灰分不超过1%;(6)水浸出物红茶不少于24%、绿茶不少于28%;(7)咖啡碱不少于1%。
    法国:赞成ISO 3720,并十分重视标准中茶叶代用品的鉴别,其茶叶国家标准有下列10种:
    NFVO 3-001-1972 茶叶规格;
    NFVO 3-340-1972 茶叶取样;
    NFVO 3-341-1966 茶叶试验用粉末状样品的制备;
    NFVO 3-342-1966 茶叶水分和挥发性物质测定;
    NFVO 3-343-1968 茶叶水浸出物测定;
    NFVO 3-344-1968 茶叶总灰分测定;
    NFVO 3-345-1968 茶叶水溶灰分和水不溶灰分测定;
    NFVO 3-346-1968 茶叶水溶灰分碱度测定;
    NFVO 3-347-1968 茶叶酸不溶灰分测定;
    NFVO 3-355-1972 茶叶制备感官审评用的茶汤。
    罗马尼亚:茶叶国家标准有以下4种:
    STAS: 968216-1975 红茶;
    STAS: 968217-1976 茶的灰分测定;
    STAS: 968214-1974 茶叶从大容器中取样;
    STAS: 968215-1974 茶叶从小容器中取样。
    保加利亚:茶叶国家标准有:
    B.A.C 9808-1972 红茶;
    B.A.C 2757-1977 开胃茶;
    B.A.C 2758-1977 安神茶;
    B.A.C 2759-1977 利尿茶。
    德国:该国赞成ISO 3720,除有严格的茶叶卫生标准外,定有以下检验方法标准:
    DIN 10800-81 茶叶和茶叶制品的检验_干物质含量的测定;
    DIN 10801-86 茶咖啡碱含量的测定;
    DIN 10802-83 茶总灰分测定;
    DIN 10803-85 茶水浸出物的测定;
    DIN 10804-86 茶叶和茶叶制品的检验_茶柔质含量的测定:
    DIN 10805-87 茶酸不溶灰分的测定;
    DIN 10806-83 茶试样制备;
    DIN 10809-88 茶感官审评方法。
    其他:捷克和斯洛伐克的茶叶标准有:茶叶取样;(CSN 580115-89);茶叶词汇(CSN 581303-88);发酵红茶一般规定(CSN 581350-74)。匈牙利的茶叶标准有:茶叶(MSZ 8170-80)。沙特阿拉伯的茶叶标准有:茶叶(SSA 275-82)。

TAG:

fan2008wei发布于2008-10-23 11:00:25
谢了,请问有没有最新的农药限量标准啊
吴问立的个人空间 吴问立 发布于2008-12-03 15:45:25
茶叶生产检验交流平台
茶叶生产检验交流平台在此希望搭建个茶叶生产检验相关人员的交流平台。希望筒子在此多交流



GBZ 21722?2008出口茶叶质量安全控制规范

[ 本帖最后由 吴问立 于 2009-6-10 10:37 编辑 ]

GBZ 21722--2008出口茶叶质量安全控制规范.pdf
(2008-12-03 15:45:25, Size: 253 KB, Downloads: 57)

xy_z96发布于2009-01-13 12:01:49
谢谢楼主,下载了!
吴问立的个人空间 吴问立 发布于2009-01-23 09:05:12
茶叶生产检验交流平台
在此希望搭建个茶叶生产检验相关人员的交流平台。希望筒子在此多交流。


各国茶叶进口国家标准
    美国:美国进口茶叶的最低标准是通过不同方式和评茶师的感官审评建立起来的。在1987年制定的“茶叶进口法案”中规定,所有进入美国的茶叶,不得低于美国茶叶专家委员会制定的最低标准样茶。最低标准样茶,每年从贸易样中先订,计有7种:(1)中国红茶(包括台湾省);(2)红茶;(3)乌龙茶(包括台湾省);(4)绿茶;(5)中国包种茶(包括台湾省);(6)香料茶(spiced tea );(7)加香茶(flavored tea )。各类进口茶叶,根据美国《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管理规定》,必须经美国卫生人类服务部、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ii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简称FDA)抽样检验,对品质低于法定标准的产品和污染、变质或纯度不符消费要求的,茶叶检验官有权禁止进口,对茶叶的农药残留量除非经出口国环境保护部门许可,或按规定证明残留量在允许范围内,否则属不合法产品。
    澳大利亚:海关“进口管理法”1975年和1977年先后规定,绝对禁止进口的茶叶有:泡过的茶叶、掺有假茶或不适合人类饮用的茶叶、有损于健康和不合卫生的茶叶。对一般进口茶叶,必须符合下列标准:水浸出物不少于30%(以干态计),总灰分不超过8%,水溶性灰分不超过3%(以干态计)。
    埃及:进口茶叶必须符合1975年修订的“进口茶叶管理法”规定的如下标准:(1)各类茶叶必须用茶树的新梢嫩茎、芽、叶制成,根据不同制法分为红茶和绿茶;(2)各类茶叶的香气、滋味、颜色、品质必须正常,不得掺有泡过的茶叶、假茶或混有外来物质,不得着色或混有金属物质;(3)茶梗不超过20%;(4)水分不超过8%;(5)灰分不超过8%,其中水溶性灰分不少于总灰分的50%,水不溶灰分不超过1%;(6)多酚不超过(%):绿茶12、红茶17;(7)水浸出物不少于32%;(8)咖啡碱不少于2%。水溶性灰分碱度100克样品中不少于22毫克当量;(9)包装必须是对茶叶无害而适合茶叶储藏的容器。
    巴基斯坦:巴基斯坦的茶叶国家标准有以下3种:
    PS 493-1965 茶叶标准-A
    PS 18-1958 茶叶包装箱及制箱用胶合板:
    PS 784-1970 茶叶标准-B。
    茶叶标准规定红茶必须经过发酵、干燥而正常,不含非茶类夹杂物、茶灰或其他杂质。允许含茶梗,但不允许未发酵的,含梗量不得超过10%。绿茶必须经过干燥而正常,不含非茶类夹杂物、茶灰或其他杂质。
    茶叶理化标准有:(1)水浸出物不得低于33%;(2)总灰分含量应在3-8%之间,其中水溶性灰分占总灰分的比例不低于45%;(3)水溶性灰分碱度,以K2O计应在重量的1.5-2%;(4)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0.8%。(5)粗纤维含量不得超过15%;(6)咖啡碱含量不得少于2.5%。(7)茶多酚含量不得少于10%;(8)红茶水分不超过10%。以上限量标准均有其自己的检验方法。
    英国:已把ISO 3720红茶规格标准等,转换为英国的国家茶叶标准。规定从1981年4月1日起,凡在伦敦拍卖市场出售的茶叶,必须符合这个标准,否则就不能出售。并将ISO 1839-1980茶叶取样方法,转换为BS 5987-1985英国标准。其他标准还有:
    BS 6008-1985 茶-供感官检验用茶汤的制备;
    BS 6048-1987 茶-红茶技术条件;
    BS 6049/1-85 茶-已知干物质含量的磨碎试样的制备;
    BS 6049/2-85 茶-在103摄氏度失重的测定;
    BS 6049/3-85 茶-水浸出物的测定;
    BS 6049/4-88 茶叶总灰分的测定;
    BS 6049/5-81 茶叶水溶性灰分和水不溶性灰分的测定。
    BS 6049/6-88 茶叶酸不溶灰分的测定;
    BS 6049/7-71 茶叶水溶性灰公碱度的测定;
    BS 6325-82 茶-红茶有关术语词汇;
    BS 6986/1-88 速溶茶取样方法;
    BS 6986/2-88 速溶茶松散密度和压实密度的测定方法。
    智利:其茶叶国家标准有:(1)水分不超过12%;(2)粉末不超过5%;(3)含梗量不超过20%;(4)总灰分不超过8%;(5)10%盐酸不溶灰分不超过1%;(6)水浸出物红茶不少于24%、绿茶不少于28%;(7)咖啡碱不少于1%。
    法国:赞成ISO 3720,并十分重视标准中茶叶代用品的鉴别,其茶叶国家标准有下列10种:
    NFVO 3-001-1972 茶叶规格;
    NFVO 3-340-1972 茶叶取样;
    NFVO 3-341-1966 茶叶试验用粉末状样品的制备;
    NFVO 3-342-1966 茶叶水分和挥发性物质测定;
    NFVO 3-343-1968 茶叶水浸出物测定;
    NFVO 3-344-1968 茶叶总灰分测定;
    NFVO 3-345-1968 茶叶水溶灰分和水不溶灰分测定;
    NFVO 3-346-1968 茶叶水溶灰分碱度测定;
    NFVO 3-347-1968 茶叶酸不溶灰分测定;
    NFVO 3-355-1972 茶叶制备感官审评用的茶汤。
    罗马尼亚:茶叶国家标准有以下4种:
    STAS: 968216-1975 红茶;
    STAS: 968217-1976 茶的灰分测定;
    STAS: 968214-1974 茶叶从大容器中取样;
    STAS: 968215-1974 茶叶从小容器中取样。
    保加利亚:茶叶国家标准有:
    B.A.C 9808-1972 红茶;
    B.A.C 2757-1977 开胃茶;
    B.A.C 2758-1977 安神茶;
    B.A.C 2759-1977 利尿茶。
    德国:该国赞成ISO 3720,除有严格的茶叶卫生标准外,定有以下检验方法标准:
    DIN 10800-81 茶叶和茶叶制品的检验_干物质含量的测定;
    DIN 10801-86 茶咖啡碱含量的测定;
    DIN 10802-83 茶总灰分测定;
    DIN 10803-85 茶水浸出物的测定;
    DIN 10804-86 茶叶和茶叶制品的检验_茶柔质含量的测定:
    DIN 10805-87 茶酸不溶灰分的测定;
    DIN 10806-83 茶试样制备;
    DIN 10809-88 茶感官审评方法。
    其他:

捷克和斯洛伐克的茶叶标准有:茶叶取样;(CSN 580115-89);茶叶词汇(CSN 581303-88);发酵红茶一般规定(CSN 581350-74)。
匈牙利的茶叶标准有:茶叶(MSZ 8170-80)。
沙特阿拉伯的茶叶标准有:茶叶(SSA 275-82)。




[ 本帖最后由 吴问立 于 2009-9-11 12:04 编辑 ]
吴问立的个人空间 吴问立 发布于2009-01-23 09:06:06
中国应对国外技术壁垒的茶叶质量安全规范
中国应对国外技术壁垒的茶叶质量安全规范
    针对日本和欧盟等茶叶进口国家和地区不断提高的茶叶检测标准,给我国逐步发展的自行经营茶叶出口设置新的技术壁垒,我国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出口茶叶质量安全控制规范》,为出口茶叶行业带来新的技术支撑。
    据悉,2009年5月起,日本将实施新的《食品卫生法》,其中对茶叶农残限制明显变化,将设限农药残留由83种增加到约144种,设限以外的农药残留全部限量为0.01ppm。欧盟新的食品中农药残留标准(EC 149/2008)已于7月29日起正式执行,在有关茶叶的农残最高限量标准(MRL)方面,新标准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有关茶叶的农药MRL标准出现9个变化,二溴乙烷、二嗪磷、滴丁酸、氟胺氰菊酯和敌敌畏等5种农药MRL标准加严,虫螨腈、除虫脲、噻嗪酮和苄螨醚等4种农药MRL标准放宽;二是新标准新增170种与茶叶生产关系密切的农药MRL标准,大多是新农药,如印楝素、鱼藤酮和除虫菊素属于植物性农药。
    面对茶叶主要进口国不断提出的新要求,福建检验检疫局等6家单位联合起草了《出口茶叶质量安全控制规范》(GB/Z 21722-2008)国家标准。标准共分10个部分,对茶叶从生产到出口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均作了详细规定,还特别根据当前的出口形势,新增了茶叶源头管理,即茶园管理和初加工部分,以及产品出口的预警和召回制度等。该标准主要针对茶叶农残、重金属超标等问题,是我国第一个针对出口茶叶质量安全设置的控制体系。该规范能有效促进我国企业规范种植加工茶叶,加强产品追溯,提高茶叶质量,开拓国外市场。同时,将有力提高我国茶园管理水平,整合落后、弱小的茶园,促进优质茶叶种植和出口加工。
    莆田检验检疫局茶检专业人士介绍,莆田市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宋元时期仙游度尾东山寺僧制作的药丹花和赖店岩里寺制作的九条茶都是十分著名的药茶,明清时九条茶还出口到日本及东南亚各国。目前,全市茶叶种植面积达3万多亩,年产量5000多吨,茶叶新种植面积在百亩以上的专业户、企业有8家。但我市企业茶园管理水平比较低,大部分茶农投入资金少,建园标准低,茶园普遍质量不高;茶叶加工企业规模小,水平低,由于生产经营者技术、素质参差不齐,大多厂房设备简陋,加工技术落后,标准化程度不高,均以加工茶青和毛茶为主。由于行业竞争及企业经营原因,我市茶行业仅停留在向其他地区的出口加工企业提供原料阶段。为此,莆田检验检疫局建议企业,加大投入力度,提高茶园源头管理水平,大力发展茶叶精加工和出口业务,发展茶叶产业



[ 本帖最后由 吴问立 于 2009-9-11 12:05 编辑 ]
吴问立的个人空间 吴问立 发布于2009-03-26 11:22:11
我国茶产业出口存在的典型问题与对策
[摘要] 本文对我国茶叶出口市场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针对我国缺乏茶叶出口品牌企业,茶生产企业“小、乱、差”和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提出进行QS认证,规范茶叶质量;政府引导下通过市场竞争塑造品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药新品种等系列对策。
  [关键词] 茶产业;问题;对策
  一、我国茶产业对外出口的典型问题
  近年来,我国茶叶出口总量持续上升,2004年茶叶产量约为80万吨,其中出口28万吨,占总量的35%,出口收入达到4.37亿美元。2006年,我国茶叶出口总量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了量价双增,在此基础上,2007年上半年我国茶叶出口依然保持了良好的上升势头。但与我国茶叶出口增长不相适应的是目前我国出口茶产业水平依旧在延续过去的模式,茶叶生产过程中“小、乱、差、脏”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特别是茶园管理和初制环节的卫生状况仍令人堪忧,因此带来的高农药残留严重影响我国茶叶的出口;过分无序竞争的市场秩序更使得茶叶知名品牌的塑造举步维艰。
  1.茶叶生产“小、乱、差”的现状
  作为茶叶故乡,我国产茶历史悠久,自然条件和茶的品质好,但传统茶叶分散的生产模式,手工劳动的生产特点,客观上造成我国茶叶产业规模小而分散的现状。比如,黄海之滨的乳山市有十几个村生产茶叶,总面积有1200余亩。在这1200亩的茶园中,当地茶农居然注册了4个绿茶商标,4个商标只有25吨的规模。尽管其中一个名为“赤口”的绿茶出口到了俄罗斯,也不能改变规模过小的弊端。与此同时,我国茶叶出口企业贸易额动辄高达几千万乃至几个亿,显然与茶农小规模的生产模式不适应。为满足出口需要,出口企业需分散到茶农家收购,收购茶叶质量必然不一致,难以满足茶叶出口质量的要求。因此,许多企业拟建立自己的茶叶生产基地,在当前人民币预期汇率升值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多重因素影响下,基地建设提高了出口企业的经营风险。同时,茶叶生产手工操作和人力成本过高的行业特点,即使企业有充足资金建设茶叶生产基地,也往往由于缺乏劳动力而显得有心无力。此外,众多出口企业的激烈竞争,迫使小企业只能在低层次、低价格上搞粗放式经营,扰乱了茶叶出口市场。这些因素使得企业不愿将巨额资金用于设备改造、包装设计、采购和宣传销售,也无法对市场进行准确预测和评估,更无法审视和预测企业自身和行业的发展,进行长远规划,从宏观环境上限制了我国大型茶产业品牌集团的形成和发展。
  2.农药残留超标的现状
  在世界上,目前我国茶种植面积第一、茶叶产量第二、出口数量第三,创汇总额第四,反映我国出口茶叶质量不高的现状,这与我国茶叶居高不下的农药残留关系密切。由于我国茶叶生产绝大部分是个体化生产,茶农无法形成良好的质量意识,在降低成本的趋利倾向作用下,选用农药时多从短期药效或价格角度考虑,往往选择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导致农药残留物超标。根据商务部相关信息,我国被欧盟定为农药残留高的国家和地区,自2000年开始,欧盟对茶叶农残标准陆续进行修订,在2003年将茶叶农残检测标准提高至193项,2005又将硫丹检测标准从30mg/kg降至0.01mg/kg,限量标准比原来紧缩3000倍。在这样严格的质量标准控制下,我国茶叶出口欧盟的产品数量急剧下降,仅2006年8月~10月,广东茶叶对欧盟出口53.4吨,降幅高达91.2%;其中10月对欧盟出口量仅为15吨,同比下降95.5%;作为全球乌龙茶最大产区福建省,情况更严峻,2006年前六个月对欧盟茶叶出口量、值双降,出口253吨,价值80万美元,分别比2005年同期下降20.55%和29.71%。出口茶叶因农药残留超标遭围剿的现象,成为当前我国茶叶出口最大的一道关卡,如果再不采取相应措施,我们很可能失去国际市场。
  二、我国茶产业对外出口发展对策
  针对茶产业发展现状,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对策:
  1.确保茶叶QS认证制度得到贯彻落实
  QS认证是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简称。其中,QS为“质量安全”英文“Quality Safety”的缩写。2002年,国家质监总局正式发文,要求在我国建立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该制度对企业加工的产品实施强制检验,检验合格的食品加贴市场准入标志,即QS标志。对不达标的产品,则取消其进入市场的资格。
  2005年1月1日,我国6大茶类和3项再加工茶类被列入质量安全市场准入认证目录。QS认证要求茶叶生产场所必须距离垃圾场、畜牧场、医院、粪池50米以上,离经常喷施农药的农田100米以上,远离排放“三废”的工业企业。绿茶生产必须具备杀青、揉捻、干燥、捡梗等机械设备;乌龙茶生产必须具备做青(摇青)、杀青、揉捻(包揉)、干燥设备。实施QS认证有利于提高我国茶叶生产水平,确保茶叶卫生质量,是一件提高我国茶叶质量水平的重大举措。倘若各全国各个茶厂严格按照认证标准进行茶叶生产,我国整个茶产业将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质的飞跃。根据我国在2005年1月1日起对茶叶产品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在截止期限内尚未取得质量安全(QS)证书的企业,不得生产销售,所有茶庄、茶馆也不得加工经营此类茶叶产品。目前,关于国家强制执行茶叶QS认证的截止期限尚未确定。但随着国际社会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安全质量的质疑,国家已经在最近采取了系列措施对我国出口产品质量的检验。可以预期,随着QS认证在在我国茶叶产业界的逐步推行,我国茶叶产业将产生巨大的飞跃。
  2.塑造知名品牌
  目前,全国茶叶市场的总体形势是名优茶销售逐年攀升,低档茶滞销,无公害、有机茶供不应求。2002年,全国产茶72.06万吨,其中绿茶占73%。国内销售总额120亿元,其中名优茶占总产量的25%,销售额就达60多亿元,占销售总额地50%,反映出茶叶品牌所带来的竞争优势。从我国茶叶出口情况来看,加快茶叶品牌建设,发展名优茶,开发无公害、有机茶的建设,走生态绿色茶叶的发展道路将是我国茶叶产业实施品牌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1)品牌塑造。茶叶品牌的塑造,应通过政府组合现有资源,利用已有知名茶叶,因势利导扩大知名品牌的市场覆盖面。这样不仅节约了品牌塑造的成本投入,还能缩短品牌的形成周期。比如贵州省通过政府主导,加强“都匀毛尖”品牌打造的力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又如,广西通过政府行政手段组合茶产业集团,也取得了可喜成绩。在广西昭平,县政府出面,将大脑山茶厂、将军峰茶厂和凝香翠茗茶厂三家骨干茶厂,合并为融种植、加工、销售、科研为一体的将军峰茶业有限公司,将原来的15个品牌15个品种整合为“将军峰”品牌下的30多个品种,解决了该县长期以来一茶多名、异茶同名的问题,大品牌优势开始逐渐显现出来,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益。
  (2)品牌管理。①增强品牌法律保护意识。据调查,2000年“都匀毛尖”在贵阳市场上的销售额达5000万元,但80%的“都匀毛尖”来自都匀以外的地方,对“都匀毛尖”品牌的市场扩张极为不利。②加强对品牌的认识力度。不少经营者认为,只有名茶才是优质茶,只有某个茶场产的茶才是真正的名茶。这种观念同样不利于品牌效应的扩大。实际上品牌的含意非常广泛,不仅仅代表某一产品。只要某品牌拥有适当规模、优良质量、独特文化和特定的消费群体,具有创新和扩张的功能,我们就应该认可其品牌的价值。③强化商标意识。尽管品牌的内涵不完全等同于商标,但商标对于品牌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目前有一些不法商贩正是看准人们对商标关注不够的漏洞,冒用他人注册商标,在茶叶中掺杂混假贴上他人商标进行销售。为了保护合法品牌的利益,维护茶叶市场的规范秩序,作为市场监管的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切实做好为茶农服务工作,发挥好市场监管的政府职能作用。④针对茶叶农户分散生产的特点,注重培育和发展各类茶叶市场经纪人。政府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大力培训、发展经纪人,尤其是农村经纪人和特种行业经纪人,使得有关茶叶市场的相关信息及时传达到分散的农户中,保证茶叶质量,提高农民收益。政府应支持、帮助茶农成立事务所、经纪公司,为其提供法律法规咨询服务,并规范其经营行为。工商部门要指导、帮助经纪人、中介组织依法依规开展活动,逐步由行政管理向行政管理和行业自律管理相结合的方式转变,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对经纪人管理的职能作用。⑤加强企业营业执照的检查力度。作为主管企业经营许可的工商部门,应从根本上管好市场准入的大门,加大对无照经营的查处力度,保护有照合法经营者的正当权益。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未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茶叶经营者都是不合法的,都不能进入市场运营,因而,加大对无照经营茶叶的整治力度,就是保护有照合法的茶叶经营者的切身利益。(
小路弯弯发布于2009-03-28 15:07:11
谢谢,很好的资料
QRED2009发布于2009-06-09 18:01:45
谢谢,又可以增长知识了!!!!!!!!!!!!!!!!!!!!
QRED2009发布于2009-06-09 21:06:57
学习了,谢谢提供信息!!!!!!!!!!!!!!!!!!!!!!
吴问立的个人空间 吴问立 发布于2009-06-10 07:41:45
回复 3# QRED2009 的帖子
各国茶叶进口国家标准
各国茶叶进口国家标准
http://bbs.foodmate.net/viewthread.php?tid=246028


输日茶叶农残标准分析与对策研究.doc
http://bbs.foodmate.net/viewthread.php?tid=192846


美国、欧盟日本、茶叶中农药残留限量美国茶叶中农药残留限量
欧盟茶叶中农药残留限量(更新至2007年12月13日).
日本茶叶中农药残留限量更新至2008年1月31日).
http://bbs.foodmate.net/thread-177814-2-9.html
吴问立的个人空间 吴问立 发布于2009-06-10 09:14:22

中国茶叶出口需重营销面临多种不利因素

      中新社成都六月六日电 六日,中国商务部外贸司有关负责人在此间召开的00九国际茶叶大会论坛上表示,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茶叶传统出口市场造成较大影响,市场亟待维护,目前中国出口茶叶总体而言尚缺乏国际知名品牌。中国虽是茶叶生产大国,但市场营销推广不够。此外,中国茶叶质量标准还需进一步完善。

  国际茶叶委员会主席奔斯敦在预测全球茶叶市场前景时指出,尽管最近几个月茶叶价格走低,但长期来看是可以回升的,有挑战才有机遇,茶叶饮料是不会轻易被取代的。

  茶叶是世界上仅次于水的消费量最大的饮料,英国茶叶协会主席高曼认为,中国和印度市场,具有比英国或欧洲更为振奋人心的发展机遇。在茶叶营销和促销方面,中国和英国则面临相同挑战。

  高曼说,茶叶是很优雅的款待品,必须有品牌,才能使价格稳定并具有竞争力,营销人员应清晰地把消费茶叶和对茶叶需求的意识结合起来。

  据国际茶叶委员会初步统计,二00八年世界茶叶总产量三百七十五万吨,中国茶叶产量一百二十四万吨,居世界第一;中国出口茶叶二十九点七万吨,为世界第三。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对中国茶叶贸易成交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除却国际市场需求萎缩,还包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对农药残留检测指标的再次调整,中国出口企业融资困难与融资成本的提高,国家强化食品安全质量对企业造成的短期影响等。

  有关方面预计,随着企业实力不断壮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强以及茶行业国际影响力之提高,中国茶叶出口量将稳中有升。依据现在出口形势,今年中国茶叶出口突破三十万吨还有难度。乐观估计,若下半年经济形势好转,与去年持平还存可能性。


吴问立的个人空间 吴问立 发布于2009-06-10 09:31:15
我国茶叶出口为何不降反升?
我国茶叶出口为何不降反升?

新华社信息成都6月8日电(记者张毅 江毅)受全球金融海啸冲击,国外需求急剧萎缩,连年高速增长的我国外贸出口,今年出现了多年未见的负增长。前4个月下滑幅度超过20%,农产品出口也出现了两位数的下降。然而,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茶叶出口不仅没有下降,还略有增长。原因何在呢?
  ——茶叶属非奢侈品受金融危机影响不大
  据海关统计,今年1-4月,我国茶叶出口同比增长4.5%,一举扭转了去年最后两个月的下滑趋势。
  正在成都出席2009国际茶业大会暨展览会的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会长霍建国7日对新华社记者说,全球金融危机已经波及中国茶叶出口,但是由于茶叶是日常生活必需品,不是奢侈品,国际市场对中国茶叶有着客观需求,随着国外商人的茶叶库存量逐步减少,今年下半年出口形势还会进一步好转,估计全年茶叶出口会与上年持平或略有增长。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茶叶分会秘书长蔡军介绍说,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国外茶叶商融资困难,加上欧元等货币大幅贬值,短期内抑制了消费者的需求欲望。去年最后两个月国外进口中国茶叶明显趋缓。今年以来,这种局面开始改变。1-4月份中国茶叶出口同比增长4.5%,其中浙江、湖南两个茶叶大省分别增长34%和20%。随着茶叶海外新兴市场的开拓和外国人对中国茶叶的热衷,中国茶叶出口量也在逐步增加。
  ——中国是茶叶大国但不是强国
  出席国际茶叶大会的商务部部长助理仇鸿告诉新华社记者,2008年我国茶园种植面积达到160万公顷,茶叶产量124万吨,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2008年我国茶叶出口29.7万吨,出口金额6.82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五分之一,仅次于肯尼亚和斯里兰卡。 
  目前国内从事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的人员达到八千万,茶产业的发展为农民创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发展经济、拉动内需消费,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特别在一些贫困地区,茶叶种植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
  商务部外贸司有关责任人对记者说,中国虽然是茶叶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但由于市场营销推广不够,缺少著名品牌,还不是产茶强国和出口强国。
  霍建国说,中国作为第一大产茶国和第三大出口国,是全球茶叶市场快速发展的最大受益者,但是茶叶生产和出口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我国茶叶标准化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面临新的挑战;二是产量大,品牌少;三是我国茶产品在国际市场影响和宣传力度不够;四是我国茶叶生产和出口市场的规范需要进一步加强。
  ——我国茶叶出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茶商网董事总经理金志宏告诉新华社记者,目前全球茶叶贸易的四分之三是红茶。而我国茶叶出口则以绿茶为主,2008年出口了22.3万吨,是世界第一大绿茶出口国。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世界红茶产量急剧下降,绿茶需求相应上升。另外,绿茶被认为是绿色饮品,欧美一些国家的消费者越来越青睐绿茶,给中国扩大茶叶出口带来新的机遇。1990年美国消费的绿茶只有两千万美元,2008年达到15亿美元。
  国际茶叶委员会主席米歇尔·奔斯敦在国际茶业大会开幕式致辞说,茶叶作为一种健康饮品正在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过去20年,全球茶叶产量和消费量增加了50%,从1988年的242万吨增加到2008年的361万吨。全球茶叶贸易也从1988年的103万吨增加到150万吨。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茶叶生产国和消费国,发展茶产业和出口有着巨大的优势。 
  蔡军表示,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茶叶出口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带来新的机遇。近几年,国内涌现出一大批有实力、讲诚信、重质量的现代化茶叶企业,再加上各级政府的支持,为中国早日实现茶产业强国奠定了基础。要扩大茶叶出口,出口企业必须加强国际市场拓展,研究国外消费者的饮茶习惯和偏好,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另外,要强化出口茶叶质量安全,讲求诚信经营。他认为,最重要是国内茶叶出口企业要强化自律意识,规范自身行为,避免在国际市场上窝里斗,恶性竞争


[ 本帖最后由 吴问立 于 2009-9-11 12:06 编辑 ]
吴问立的个人空间 吴问立 发布于2009-06-10 09:32:29
国茶出口还要“补”哪几门课?
 面对金融危机,世界经济步入萧条。然而在这一片萧条之中,中国茶产业似乎独树一帜,并未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据统计,2008年我国茶园种植面积达160万公顷,茶产量124万吨,均排名世界第一,茶叶出口量居世界第三。目前,茶叶已成为许多贫困地区的支柱产业,福建、浙江、湖南不少农民因茶而富、因茶而康。近5年来,我国茶叶出口一直呈逐年稳定增长态势,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今年前四个月仍然保持了增长势头。  其实,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茶叶的出口增长已经显露出疲态,由于我国生产成本和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因素影响,近期出口额的增长更显得是一种“虚高”。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茶叶分会秘书长蔡军认为,国产茶已经面临严峻的国际市场考验,眼下有几门功课亟需“恶补”。
  其一曰“品质”。长期以来,我国绿茶出口一直占据世界头把交椅,然而,我国绿茶加工工艺一直沿袭传统,产品创新滞后,同质竞争仍以价格为主。我国对非洲、独联体绿茶出口占了出口总额的绝大部分,主打品种均为珠茶、眉茶等传统大宗低档绿茶,附加值与国际名牌相比怎能同日而语?提升产品品质,塑造中国茶叶的全球品牌已成业界的燃眉之急。
  其二曰“特色”。目前,红茶贸易量占了世界茶叶贸易量的75%左右,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中东地区。而我国出口的红茶仅占其中的4%,并且以中低档为多,因为加工企业实力不强,使得红茶的市场增长空间有限。其实,世界红茶三大产地印度、中国、斯里兰卡,所产红茶各有千秋,我国安徽的祁门红茶就是名品之一,云南临沧、保山等地出产的滇红功夫茶属大叶种类型的功夫茶,是我国的功夫红茶的后起之秀,也具有独特的品质风味,在历史上就颇受国际市场青睐。虽然由于气候、土壤、茶种及加工工艺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红茶的内质,包括浓度、强度、鲜度等先天品质均不如某些传统红茶生产国,但是我国红茶在国际市场仍然有“异军突起”的可能,比如我国的小叶种类型红茶口感平顺,特别适于制作冰红茶,在欧美市场颇受消费者的欢迎。如果抓住机遇,把我国的特色品种产业化、规模化,红茶的国际市场格局重新划分也不是没有可能。
  其三曰“结构”。结构调整在种植业中早已不是新名词,遗憾的是在茶产业,这仍然意味着大片的空白。比如,有机茶最早于1985年在斯里兰卡通过颁证开始生产,在我国也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比如对有机茶的认识、企业的营销策略等与先进地区相比都存在一定差距。目前我国有机茶产量仅占茶叶总产量的1%,市场发展的空间还很大。
  其四曰“形象”。中国茶虽好,世人却不知。现在早已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以我国的有机茶为例,因为没有在国际市场进行有效的整体形象宣传,多数消费者对中国有机茶还缺乏真正的了解,致使我国有机茶多以袋泡茶或袋泡茶原料的形式出口,价位低廉。为什么湖南省近年茶叶出口快速发展?据统计,湖南省茶叶出口一举跃居全国第二,2008年出口近3万吨,同比增长34%,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2007年国际茶业大会暨展览会在长沙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茶商、茶客对湖南茶叶有了崭新的认识。(作者:王泽农


[ 本帖最后由 吴问立 于 2009-9-11 12:06 编辑 ]
吴问立的个人空间 吴问立 发布于2009-06-10 09:33:43
农业部发布7年规划推进四大茶叶区域建设
农民日报讯(记者 江娜)近日,农业部发布了《全国茶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2009-2015年)》,在这一轮规划中将继续推进四大茶叶重点区域建设,力争到2015年,四大重点区域茶园面积提高到全国的60%,总产量73%,总产值80%。  
据悉,上一轮规划从全国20个产茶省市的1000多个产茶县中择优选出118个,划分为四大重点区域:长江中下游名优绿茶重点区域;东南沿海优质乌龙茶重点区域;长江上中游特色及出口绿茶重点区域;西南红茶及特种茶重点区域。目前,四大茶叶优势区产品特色明显,生产、管理水平较高,促进和带动了我国茶业总体水平。  
此次规划提出新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四大重点区域茶园总面积达1500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达870万亩,良种覆盖率达58%;总产量达102万吨,比2005年增加90%。重点区域茶园及无性系良种茶园总面积分别约占全国的60%和78%,总产量和名优茶产量分别约占全国的73%和82%,总产值和名优茶产值分别约占全国的80%和84%。  
据介绍,下一步农业部将重点加强茶叶科技支撑体系、茶树良种繁育体系、茶叶生产基地、茶叶产业化示范区、茶叶加工设施改造工程、茶叶质量监控与预警体系、茶叶市场体系等建设。具体内容包括,组建4个茶叶重点区域实验站;改扩建10个良种区试基地,新建3个国家级良种生产基地,扩建良种繁育基地2万亩;引导地方改造300万亩,新建100万亩高标准茶叶生产基地;建立50个万亩以上茶叶产业化示范区;建设500家清洁加工示范厂;建立1个国家级茶叶质量监控中心,3个区域分中心,建立和完善10个省(市)级茶叶质量监督检验站;建立10个茶树病虫害防治预测预报站;新建或扩建40个具有集散功能的县市中心产地批发市场,建设15个省级信息网络,联结地、县、乡、村四级信息终端1000个等等。
吴问立的个人空间 吴问立 发布于2009-06-10 09:42:08
上海首现茶叶充氮小包装
记者从结束的2009中国(上海)国际茶业博览会上获悉,一种充氮小包装等新茶品首次亮相博览会,这种小包装内充入微量氮气就能保存到年底的龙井新茶,在沪上受到各方关注。市茶业协会秘书长陈子法表示,采用科技创新手段保留传统茶韵,将是今年行业内的新趋势。
  今年上海国际茶叶博览会各地名茶汇聚一堂,展会上主打“科技创新牌”的茶叶最引人注目。在杭州山地茶叶的展位上,小包装的茶叶一现身就被不少年轻人买去了。
据悉,由于包装内充入微量氮气,新茶的保质期就大大延长了。“采用这种技术的龙井新茶,放到年底没问题。”市茶业协会秘书长陈子法说,微量的氮气还避免了茶叶易碎的问题,这在上海是首次见到。(费凡平 朱燕亮)
吴问立的个人空间 吴问立 发布于2009-06-10 09:50:15
日本茶叶中农药残留限量

日本茶叶080131.pdf
(2009-06-10 09:50:15, Size: 49.9 KB, Downloads: 32)

吴问立的个人空间 吴问立 发布于2009-06-10 09:51:12
欧盟茶叶中农药残留限量(更新至2007年12月

欧盟茶叶中农药残留限量(更新至2007年12月13日).pdf
(2009-06-10 09:51:12, Size: 33.2 KB, Downloads: 31)

吴问立的个人空间 吴问立 发布于2009-06-10 09:53:26
美国茶叶中农药残留限量.pdf

美国茶叶中农药残留限量.pdf
(2009-06-10 09:53:26, Size: 20.3 KB, Downloads: 22)

吴问立的个人空间 吴问立 发布于2009-06-10 09:57:43
韩国茶中农药残留限量.pdf

[ 本帖最后由 吴问立 于 2009-6-10 09:59 编辑 ]

韩国茶中农药残留限量.pdf
(2009-06-10 09:59:02, Size: 14.9 KB, Downloads: 34)

吴问立的个人空间 吴问立 发布于2009-06-10 09:59:34
我国茶产业出口存在的典型问题与对策[摘要] 本文对我国茶叶出口市场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针对我国缺乏茶叶出口品牌企业,茶生产企业“小、乱、差”和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提出进行QS认证,规范茶叶质量;政府引导下通过市场竞争塑造品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药新品种等系列对策。
  [关键词] 茶产业;问题;对策
  一、我国茶产业对外出口的典型问题
  近年来,我国茶叶出口总量持续上升,2004年茶叶产量约为80万吨,其中出口28万吨,占总量的35%,出口收入达到4.37亿美元。2006年,我国茶叶出口总量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了量价双增,在此基础上,2007年上半年我国茶叶出口依然保持了良好的上升势头。但与我国茶叶出口增长不相适应的是目前我国出口茶产业水平依旧在延续过去的模式,茶叶生产过程中“小、乱、差、脏”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特别是茶园管理和初制环节的卫生状况仍令人堪忧,因此带来的高农药残留严重影响我国茶叶的出口;过分无序竞争的市场秩序更使得茶叶知名品牌的塑造举步维艰。
  1.茶叶生产“小、乱、差”的现状
  作为茶叶故乡,我国产茶历史悠久,自然条件和茶的品质好,但传统茶叶分散的生产模式,手工劳动的生产特点,客观上造成我国茶叶产业规模小而分散的现状。比如,黄海之滨的乳山市有十几个村生产茶叶,总面积有1200余亩。在这1200亩的茶园中,当地茶农居然注册了4个绿茶商标,4个商标只有25吨的规模。尽管其中一个名为“赤口”的绿茶出口到了俄罗斯,也不能改变规模过小的弊端。与此同时,我国茶叶出口企业贸易额动辄高达几千万乃至几个亿,显然与茶农小规模的生产模式不适应。为满足出口需要,出口企业需分散到茶农家收购,收购茶叶质量必然不一致,难以满足茶叶出口质量的要求。因此,许多企业拟建立自己的茶叶生产基地,在当前人民币预期汇率升值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多重因素影响下,基地建设提高了出口企业的经营风险。同时,茶叶生产手工操作和人力成本过高的行业特点,即使企业有充足资金建设茶叶生产基地,也往往由于缺乏劳动力而显得有心无力。此外,众多出口企业的激烈竞争,迫使小企业只能在低层次、低价格上搞粗放式经营,扰乱了茶叶出口市场。这些因素使得企业不愿将巨额资金用于设备改造、包装设计、采购和宣传销售,也无法对市场进行准确预测和评估,更无法审视和预测企业自身和行业的发展,进行长远规划,从宏观环境上限制了我国大型茶产业品牌集团的形成和发展。
  2.农药残留超标的现状
  在世界上,目前我国茶种植面积第一、茶叶产量第二、出口数量第三,创汇总额第四,反映我国出口茶叶质量不高的现状,这与我国茶叶居高不下的农药残留关系密切。由于我国茶叶生产绝大部分是个体化生产,茶农无法形成良好的质量意识,在降低成本的趋利倾向作用下,选用农药时多从短期药效或价格角度考虑,往往选择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导致农药残留物超标。根据商务部相关信息,我国被欧盟定为农药残留高的国家和地区,自2000年开始,欧盟对茶叶农残标准陆续进行修订,在2003年将茶叶农残检测标准提高至193项,2005又将硫丹检测标准从30mg/kg降至0.01mg/kg,限量标准比原来紧缩3000倍。在这样严格的质量标准控制下,我国茶叶出口欧盟的产品数量急剧下降,仅2006年8月~10月,广东茶叶对欧盟出口53.4吨,降幅高达91.2%;其中10月对欧盟出口量仅为15吨,同比下降95.5%;作为全球乌龙茶最大产区福建省,情况更严峻,2006年前六个月对欧盟茶叶出口量、值双降,出口253吨,价值80万美元,分别比2005年同期下降20.55%和29.71%。出口茶叶因农药残留超标遭围剿的现象,成为当前我国茶叶出口最大的一道关卡,如果再不采取相应措施,我们很可能失去国际市场。
  二、我国茶产业对外出口发展对策
  针对茶产业发展现状,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对策:
  1.确保茶叶QS认证制度得到贯彻落实
  QS认证是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简称。其中,QS为“质量安全”英文“Quality Safety”的缩写。2002年,国家质监总局正式发文,要求在我国建立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该制度对企业加工的产品实施强制检验,检验合格的食品加贴市场准入标志,即QS标志。对不达标的产品,则取消其进入市场的资格。
  2005年1月1日,我国6大茶类和3项再加工茶类被列入质量安全市场准入认证目录。QS认证要求茶叶生产场所必须距离垃圾场、畜牧场、医院、粪池50米以上,离经常喷施农药的农田100米以上,远离排放“三废”的工业企业。绿茶生产必须具备杀青、揉捻、干燥、捡梗等机械设备;乌龙茶生产必须具备做青(摇青)、杀青、揉捻(包揉)、干燥设备。实施QS认证有利于提高我国茶叶生产水平,确保茶叶卫生质量,是一件提高我国茶叶质量水平的重大举措。倘若各全国各个茶厂严格按照认证标准进行茶叶生产,我国整个茶产业将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质的飞跃。根据我国在2005年1月1日起对茶叶产品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在截止期限内尚未取得质量安全(QS)证书的企业,不得生产销售,所有茶庄、茶馆也不得加工经营此类茶叶产品。目前,关于国家强制执行茶叶QS认证的截止期限尚未确定。但随着国际社会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安全质量的质疑,国家已经在最近采取了系列措施对我国出口产品质量的检验。可以预期,随着QS认证在在我国茶叶产业界的逐步推行,我国茶叶产业将产生巨大的飞跃。
  2.塑造知名品牌
  目前,全国茶叶市场的总体形势是名优茶销售逐年攀升,低档茶滞销,无公害、有机茶供不应求。2002年,全国产茶72.06万吨,其中绿茶占73%。国内销售总额120亿元,其中名优茶占总产量的25%,销售额就达60多亿元,占销售总额地50%,反映出茶叶品牌所带来的竞争优势。从我国茶叶出口情况来看,加快茶叶品牌建设,发展名优茶,开发无公害、有机茶的建设,走生态绿色茶叶的发展道路将是我国茶叶产业实施品牌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1)品牌塑造。茶叶品牌的塑造,应通过政府组合现有资源,利用已有知名茶叶,因势利导扩大知名品牌的市场覆盖面。这样不仅节约了品牌塑造的成本投入,还能缩短品牌的形成周期。比如贵州省通过政府主导,加强“都匀毛尖”品牌打造的力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又如,广西通过政府行政手段组合茶产业集团,也取得了可喜成绩。在广西昭平,县政府出面,将大脑山茶厂、将军峰茶厂和凝香翠茗茶厂三家骨干茶厂,合并为融种植、加工、销售、科研为一体的将军峰茶业有限公司,将原来的15个品牌15个品种整合为“将军峰”品牌下的30多个品种,解决了该县长期以来一茶多名、异茶同名的问题,大品牌优势开始逐渐显现出来,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益。
  (2)品牌管理。①增强品牌法律保护意识。据调查,2000年“都匀毛尖”在贵阳市场上的销售额达5000万元,但80%的“都匀毛尖”来自都匀以外的地方,对“都匀毛尖”品牌的市场扩张极为不利。②加强对品牌的认识力度。不少经营者认为,只有名茶才是优质茶,只有某个茶场产的茶才是真正的名茶。这种观念同样不利于品牌效应的扩大。实际上品牌的含意非常广泛,不仅仅代表某一产品。只要某品牌拥有适当规模、优良质量、独特文化和特定的消费群体,具有创新和扩张的功能,我们就应该认可其品牌的价值。③强化商标意识。尽管品牌的内涵不完全等同于商标,但商标对于品牌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目前有一些不法商贩正是看准人们对商标关注不够的漏洞,冒用他人注册商标,在茶叶中掺杂混假贴上他人商标进行销售。为了保护合法品牌的利益,维护茶叶市场的规范秩序,作为市场监管的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切实做好为茶农服务工作,发挥好市场监管的政府职能作用。④针对茶叶农户分散生产的特点,注重培育和发展各类茶叶市场经纪人。政府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大力培训、发展经纪人,尤其是农村经纪人和特种行业经纪人,使得有关茶叶市场的相关信息及时传达到分散的农户中,保证茶叶质量,提高农民收益。政府应支持、帮助茶农成立事务所、经纪公司,为其提供法律法规咨询服务,并规范其经营行为。工商部门要指导、帮助经纪人、中介组织依法依规开展活动,逐步由行政管理向行政管理和行业自律管理相结合的方式转变,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对经纪人管理的职能作用。⑤加强企业营业执照的检查力度。作为主管企业经营许可的工商部门,应从根本上管好市场准入的大门,加大对无照经营的查处力度,保护有照合法经营者的正当权益。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未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茶叶经营者都是不合法的,都不能进入市场运营,因而,加大对无照经营茶叶的整治力度,就是保护有照合法的茶叶经营者的切身利益。(

我来说两句

(可选)

我的栏目

日历

« 2024-05-12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43095
  • 日志数: 178
  • 建立时间: 2008-09-07
  • 更新时间: 2010-03-04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