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把作业于3月25日至4月25日完成。作业写在页面右上角的“留言”一栏中,只留下学号即可。

限制性内切酶1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1-21 09:37:47 / 个人分类:分生技术

 
一、限制与修饰(Restriction and modification

1
限制与修饰现象
   
早在50年代初,有许多学者发现了限制与修饰现象,当时称作寄主控制的专一性(host controlled specificity)。l噬菌体表现的现象便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其在不同宿主中的转染频率可说明这一问题2-1)l在感染某一宿主后,再去感染其它宿主时会受到限制。
E.coli菌株

λ噬菌体感染率

lK
lB
lC
E.coliK
1
10-4
10-4
E.coliB
10-4
1
10-4
E.coliC
1
1
1
    说明KB菌株中存在一种限制系统,可排除外来的DNA10-4的存活率是由宿主修饰系统作用的结果,此时限制系统还未起作用。而在C菌株不能限制来自KB菌株的DNA。限制作用实际就是限制酶降解外源DNA,维护宿主遗传稳定的保护机制。甲基化是常见的修饰作用,可使腺嘌呤A成为N6甲基-腺膘呤,胞嘧啶C成为5'甲基胞嘧啶。通过甲基化作用达到识别自身遗传物质和外来遗传物质的目的。

2限制酶的发现
   
 在 20 世纪 60 年代,人们就注意到 DNA 在感染宿主后会被降解的现象,从而提出限制性切酶和限制酶的概念。 1968 年,首次从E.coliK 中分离到限制酶,它有特定的识别位点但没有特定的切割位点,其中切割位点离识别位点达 1000bp 以上。
    1970 年,美国约翰·霍布金斯大学的 H. Smith 于偶然中发现,流感嗜血杆菌 (Haemophilus influenzae)能迅速降解外源的噬菌体 DNA ,其细胞提取液可降解E.coliDNA ,但不能降解自身 DNA ,从而找到HindⅡ 限制性内切酶HindⅡ 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和切割位点如下:
            5 '… GTPy ↓ PuAC … 3 '
            3 '… CAPu ↑ PyTG … 5 '
    从此以后,发现的限制酶越来越多,并且许多已经在实践中得到应用EcoRⅠ 是应用最广泛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和切割位点如下:
            5' G↓AATTC 3'
            3' CTTAA↑G 5'

    限制性内切酶的命名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依据来源来定,涉及宿主的种名、菌株号或生物型。命名时,依次取宿主属名第一字母,种名头两个字母,菌株号,然后再加上序号(罗马字)。如HindⅢ 限制性内切酶,Hin指来源于流感嗜血杆菌, d 表示来自菌株 Rd , Ⅲ 表示序号。以前在限制性内切酶和修饰酶前加 R 或 M ,且菌株号和序号小写。但现在限制性内切酶名称中的 R 省略不写。
    1986 年下半年发现 615 种限制酶和 98 种甲基化酶; 1998 年发现 10000 种细菌或古细菌中存在 3000 种酶,且酶有 200 多种特异性。到 2005 年 1 月,共发现 4342 种限制酶和甲基化酶,其中限制酶有 3681 种,包括 Ⅰ 型、 Ⅱ 型、 Ⅲ 型限制酶各有 59 、3612 、10 种,甲基化指导的限制酶有 3 种,商业化的限制酶有 588 种,在 Ⅱ 型限制酶中共有 221 种特异性。

3限制与修饰系统的种类
    根据酶的亚单位组成、识别序列的种类和是否需要辅助因子,限制与修饰系统至少可分为四类。表 2-2 是各种限制与修饰系统的比较。
    Ⅱ 型(type Ⅱ)限制与修饰系统所占的比例最大,达 93% 。 Ⅱ 型酶相对来说最简单,它们识别回文对称序列,在回文序列内部或附近切割 DNA ,产生带 3'- 羟基和 5'- 磷酸基团的 DNA 产物,需 Mg2+ 的存在才能发挥活性,相应的修饰酶只需 SAM 。识别序列主要为 4-6bp ,或更长且呈二重对称的特殊序列,但有少数酶识别更长的序列或简并序列,切割位置因酶而异,有些是隔开的。
    Ⅱs 型(type Ⅱs)限制与修饰系统,占 5% ,与 Ⅱ 型具有相似的辅因子要求,但识别位点是非对称,也是非间断的,长度为 4-7bp ,切割位点可能在识别位点一侧的 20bp 范围内。
    Ⅱ 型限制酶一般是同源二聚体(homodimer),由两个彼此按相反方向结合在一起的相同亚单位组成,每个亚单位作用在 DNA 链的两个互补位点上。修饰酶是单体,修饰作用一般由两个甲基转移酶来完成,分别作用于其中一条链,但甲基化的碱基在两条链上是不同的。
    在 Ⅱ 型限制酶中还有一类特殊的类型,该酶只切割双链 DNA 中的一条链,造成一个切口,这类限制酶也称切口酶 (nicking enzyme),如 N.BstNBI 。
    Ⅰ 型(type Ⅰ)限制与修饰系统的种类很少,只占 1% ,如EcoK 和EcoB 。其限制酶和甲基化酶 (即 R 亚基和 M 亚基) 各作为一个亚基存在于酶分子中,另外还有负责识别 DNA 序列的 S 亚基,分别由hsdRhsdMhsdS基因编码,属于同一操纵子(转录单位)。EcoK 编码基因的结构为 R2M2S 。EcoB 编码基因的结构为 R2M4S2 。
   EcoB 酶的识别位点如下,其中两条链中的 A 为甲基化位点, N 表示任意碱基。
                            TGA*(N)8TGCT
    EcoK 酶的识别位点如下,其中两条链中的 A 为可能的甲基化位点。
                            AA°C(N)6GTGC
    但是EcoB酶和EcoK酶的切割位点在识别位点1000bp以外,且无特异性。
    Ⅲ型(type Ⅲ)限制与修饰系统的种类更少,所占比例不到1%,如EcoP1EcoP15。它们的识别位点分别是AGACCCAGCAG,切割位点则在下游24-26bp处。
    在基因操作中,一般所说的限制酶或修饰酶,除非特指,均指型系统中的种类。
                表2-2:各种限制与修饰系统的比较

 

酶分子

内切酶与甲基化酶
分子不在一起

三亚基双功能酶

二亚基双功能酶

识别位点

4-6bp, 大多数为回文对称结构

二分非对称

5-7bp 非对称

切割位点

在识别位点中或靠近识别位点

无特异性,至少在识别位点外 1000bp

在识别位点下游 24-26bp

限制反应与甲基化反应

分开的反应

互斥

同时竞争

限制作用是否需用 ATP

No

Yes

Yes

二、限制酶识别的序列

1限制酶识别序列的长度
   限制酶识别序列的长度一般为4-8个碱基,最常见的为6个碱基(表2-3)。当识别序列为4个和6个碱基时,它们可识别的序列在完全随机的情况下,平均每256个和4096个碱基中会出现一个识别位点(44=25646=4096)。以下是几个有代表性的种类,箭头指切割位置。
                 4个碱基识别位点:Sau3AⅠ GATC
                 5个碱基识别位点:EcoRⅡ  CCWGG
                                  
 Nci    CCSGG
                 6个碱基识别位点:EcoRⅠ   GAATTC
                                  
 Hind   AAGCTT
                 7个碱基识别位点:BbvCⅠ   CCTCAGC
                                   
PpuMⅠ   RGGWCCY
                 8个碱基识别位点:Not    GCGGCCGC
                                   Sfi    GGCCNNNNNGGCC
以上序列中部分字母代表的碱基如下。
     
R=AG           Y=CT               M=AC
     
K=GT           S=CG               W=AT
     
H=ACT      B=CGT          V=ACG
     
D=AGT      N=ACGT
2限制酶识别序列的结构
    限制酶识别的序列大多数为回文对称结构,切割位点在 DNA 两条链相对称的位置。EcoRⅠ 和HindⅢ 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置如下。

           EcoRⅠ  GAATTC                 Hind  AAGCTT
                    CTTAA
G                           TTCGAA
    有一些限制酶的识别序列不是对称的,如AccBSⅠ[CCGCTC(-3/-3)]BssSⅠ[CTCGTG(-5/-1)]。识别序列后面括号内的数字表示在两条链上的切割位置。
           
AccBSⅠ  CCGCTC                BssSⅠ CTCGTG
                     GGC
GAG                         GAGCAC
    
有一些限制酶可识别多种序列,如Acc识别的序列是GTMKAC,也就是说可识别4种序列,其中两种是对称的,另两种是非对称的。Hind识别的序列是GTYRAC

   有一些限制酶识别的序列呈间断对称,对称序列之间含有若干个任意碱基。如AlwNⅠDde,它们的识别序列如下。
           AlwNⅠ  CAGNNNCTG               Dde  CTNAG
          
          GTCNNNGAC                       GANTC

3限制酶切割的位置
    限制酶对DNA的切割位置大多数在内部,但也有在外部的。在外部的,又有两端、两侧和单侧之别。切点在两端的有Sau3AⅠ(↓GATC)、NlaCATG↓)和EcoRⅡ(↓CCWGG) 等;在两侧的有BcgⅠ[(10/12)CGA(N)6TGC(12/10)]TspRⅠ(CASTGNNBcg酶的切割特性与其它酶不同,它们在识别位点的两端各切开一个断点,而不是只产生一个断点。切点在识别位点外侧的还有BbvⅠ[GCAGC(8/12)]BspMⅠ[ACCTGC(4/8)]等。
         
Bcg 10(N)CGA(N)6TGC(N)12     TspRⅠ NNCAC(G)TGNN
         
       ↑12(N)CGA(N)6ACG(N)10           ↑NNGTG(C)ACNN

三、限制酶产生的末端
1限制酶产生匹配粘端(matched ends)
    识别位点为回文对称结构的序列经限制酶切割后,产生的末端为匹配粘端,亦即粘性末端(cohesive end),这样形成的两个末端是相同的,也是互补的。若在对称轴5'侧切割底物,DNA双链交错断开产生5'突出粘性末端,如EcoRⅠ;若在3'-侧切割,则产生3'突出粘性末端,如Kpn
       NNGAATTCNN           EcoRⅠ       NNG         AATTCNN
                           
       NNCTTAAGNN                        NNCTTAA          GNN
2限制酶产生平末端(Blunt end
    
在回文对称轴上同时切割DNA的两条链,则产生平末端,如HaeⅢ(GGCC)EcoRV(GATATC)。产生平末端的DNA可任意连接,但连接效率较粘性末端低。
3限制酶产生非对称突出端
    许多限制酶切割DNA产生非对称突出端。当识别序列为非对称序列时,切割的DNA产物的末端是不同的,如BbvCⅠ,它的识别切割位点如下。
               CCTCAGC
               GGAGTCG
    有些限制酶识别简并序列,其识别的序列中有几种是非对称的。如Acc,它的识别切割位点如下,其中GTAGACGTCTAC为非对称。
               GTAT/CGAC
               
CATA/GCTG
    有些限制酶识别间隔序列,间隔区域的序列是任意的,如DraEar


TAG: 限制性内切酶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