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见你就笑

食品安全风险管理基础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12-22 11:18:52 / 个人分类:技术文章

查看( 656 ) / 评论( 21 )
这是在参加标准培训时的课堂记录,另外发贴与大家分享一下:

课件网络上有其地址:【PPT】食品安全标准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基本应用模式
实施监测
危害评估
适时通报



FS01.JPG (23.33 KB)
2009-11-8 19:10






安全是有度的,是有风险的
“没有100%安全的食品”——事实上
“公众期望得到100%安全的食品”——但是
成本提高——为获取食品安全需要更高的价格

美国学者 P.M.Standman理论:风险性=危害+情绪
风险取决于:
危害的可怕后果
危害是否认可
危害是否可见
危害的不确性(科学分歧)
危害的偶然性
危害的不公平性
危害的信息一致性
危害的可怕后果
风险危害与风险分析:获益分析——可接受风险
FS02.JPG (13.64 KB)
2009-11-8 19:10




安全边界化Margin of safety


http://www.fool.com/community/pod/2006/060504.htm




[ 本帖最后由 10xyx 于 2009-12-23 15:16 编辑 ]

TAG:

笑一笑 10xyx 发布于2009-12-22 11:23:14
GBT22000-2006《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关于“风险”描述
原文如下:

注 2:术语“危害”不应和“风险”混淆。对食品安全而言,“风险”是食品暴露于特定危害时,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概率(如生病)与影响的严重程度(死亡、住院、缺勤等)之间构成的函数。风险在ISO/IEC 导则51 中定义为伤害发生的概率与其严重程度的组合。
笑一笑 10xyx 发布于2009-12-22 11:31:01
HACCP和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的区别与联系 [转]
区别:

    HACCP是一种“预防性”的风险管理措施,主要针对食品中的生物和其他危害,它可以使食品质量管理部门预测损害食品安全的因素,并在危害发生之前加以防止。其特点是对单一食品中的多种危害进行研究.一般由企业完成。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是通过对影响食品安全质量的各种化学、生物和物理危害进行评估,定性或定量地描述风险的特征,在参考有关因素的前提下,提出和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并对有关情况进行交流,它是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的基础。其特点是对各种食品中的个别危害进行研究,风险评估一般由专门研究机构完成。

    联系:

    建立HACCP体系,需要有一个危害评估的步骤,通常是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观察、检测和评估,用来确定从最初的生产、加工、流通直到消费的每一个阶段可能发生的所有危害。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研究通常会得出明确的结论,政府由此实施管理和其他行政措施。向食品生产者指出某种食品危害的类型和性质,帮助其在HACCP体系下进行危害评估。

        风险评估可能成为确定HACCP控制计划中的危害因素的基础。风险评估技术有助于在HACCP体系中进行危害评估、确定关键控制点和设定临界限量(即HACCP的前三个原则),同时可用来对HACCP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研究食品中各种危害物的风险评估的定量方法,将会促进和改善HACCP的应用。
笑一笑 10xyx 发布于2009-12-22 11:47:41
食品安全法
“第二章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是国际上通行的食品安全防范方式。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已广泛应用。我国现已引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这一管理模式。
1. 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
      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 害因素进行监测。
2. 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
      对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进行风险评估

第十一条到第十七条


  第十一条 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实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结合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组织制定、实施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
  第十二条 国务院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获知有关食品安全风险信息后,应当立即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通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信息核实后,应当及时调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
  第十三条 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对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进行风险评估。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成立由医学、农业、食品、营养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对农药、肥料、生长调节剂、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的安全性评估,应当有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的专家参加。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应当运用科学方法,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信息、科学数据以及其他有关信息进行。
  第十四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通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或者接到举报发现食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当立即组织进行检验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第十五条 国务院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应当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提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建议,并提供有关信息和资料。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向国务院有关部门通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结果。
  第十六条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是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和对食品安全实施监督管理的科学依据。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得出食品不安全结论的,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据各自职责立即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该食品停止生产经营,并告知消费者停止食用;需要制定、修订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立即制定、修订。
  第十七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对经综合分析表明可能具有较高程度安全风险的食品,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提出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并予以公布。




第三章第二十三条第二段
“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依据食品安全风险结果并充分考虑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并广泛听取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意见。”

[ 本帖最后由 10xyx 于 2009-12-22 14:27 编辑 ]
笑一笑 10xyx 发布于2009-12-22 15:30:04
margin of safety
margin of safety
--------------------------------------------------------------------------------
安全边际


原意:



什么是安全边际
  安全边际(margin of safety)――是根据实际或预计的销售业务量与保本业务量的差量确定的定量指标。
  财务管理中,安全边际是指正常销售额超过盈亏临界点销售额的差额,它表明销售量下降多少企业仍不致亏损。
  价值投资领域的核心概念,定义:实质价值或内在价值与价格的顺差,另一种说法:安全边际就是价值与价格相比被低估的程度或幅度。
  根据定义,只有当价值被低估的时候才存在安全边际或安全边际为正,当价值与价格相当的时候安全边际为零,而当价值被高估的时候不存在安全边际或安全边际为负。价值投资者只对价值被低估特别是被严重低估的对象感兴趣。安全边际不保证能避免损失,但能保证获利的机会比损失的机会更多。
  也可译作安全幅度,是指盈亏临界点以上的销售量,也就是现有销售量超过盈亏临界点销售量的差额。它标志着从现有销售量或预计可达到的销售量到盈亏临界点,还有多大的差距。此差距说明现有或预计可达到的销售量再降低多少,企业才会发生损失。差距越大,则企业发生亏损的可能性就越小,企业的经营就越安全。
  安全边际率模型主要用于企业分析其经营的安全程度。

安全边际的计算公式
  安全边际可以用绝对数和相对数两种形式来表现,其计算公式为:
  安全边际=现有销售量-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现有销售量
  因为只有盈亏临界点以上的销售额(即安全边际部分)才能为企业提供利润,所以销售利润又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销售利润=安全边际销售量×单位产品贡献毛益
  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贡献毛益率?
  此外,以盈亏临界点为基础,还可得到另一个辅助性指标,即达到盈亏临界点的作业率。其计算公式为:
  达到盈亏临界点的作业率=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正常开工的作业量
  当企业作业率低于盈亏临界点的作业率时就会亏损。所以,该指标对企业的生产安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安全边际应用分析
  安全边际量或安全边际额的数值越大,企业发生亏损的可能性就越小,企业也就越安全。很显然上述指标属于绝对数指标,不便于不同企业和不同行业之间进行比较。
  同样地,安全边际率数值越大,企业发生亏损的可能性就越小,说明企业的业务经营也就越安全。西方企业评价安全程度的经验标准,如下表所示:
  企业安全性经验标准
  
  安全边际率 10%以下 11%-20% 21%-30% 31%-40% 41%以上
  安全程度 危险 值得注意 比较安全 安全 很安全

安全边际的举例分析
  假定某企业的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为2000件,单位售价为10元,预计的销售量可达到3000件,则该企业的安全边际=3000-2000=1000(件)
  或=3000×10-20000=10000(元)
  安全边际率=1000÷3000=33.33%
  或=10000÷30000=33.33%
====================================================================



以下为句子列表:


英文: A high margin of safety serves as a cushion, while a low margin of safety is a warning.

中文: 较高的安全边际意味着公司营业状况较好;较低的安全边际则表明公司面邻临亏损的可能性较大。
--------------------------------------------------------------------------------
英文: Managers use the margin of safety to evaluate current opera-tions or to measure the risk of a new business plan.

中文: 管理者经常运用安全边际来评价当前营业状况或测量一项新业务计划的风险程度。
--------------------------------------------------------------------------------
英文: That is what Ben Graham meant by having a margin of safety.

中文: 这便是本杰明·葛拉厄姆所谓的安全边际。
--------------------------------------------------------------------------------
英文: The margin of safety isi the excess of expected sales over breakeven sales.

中文: 安全边际是预计销售量(或销售额)与保本销售量(或销售额)之差。




食品中的——安全边界比 Margin of Safety



  脂肪               < 2
  糖                     2-3
  烟酸                  50
  维生素A            18
  维生素D            5
  维生素E            60-6
  硒                     10
  氟                     5
  汞                     50
  硫酸盐             1400
  溴化物             10
  龙葵素              2
  阿斯巴甜           800
  滴滴涕             1740000
  林丹                 1100000
  二恶英             44
  灭菌丹             909000

[ 本帖最后由 10xyx 于 2009-12-22 16:18 编辑 ]
神憩 waityou0804 发布于2009-12-22 21:47:01
风险管理将成为如今这个成本世界里最为重要的主题。而这个主题丰富的内涵也注定了不是某一个行业,某一个人,某一门科学所能解决的。而且体系系统 的融合,而且还要达到固定的目的就更是复杂 的过程了。
食为轩的个人空间 食为轩 发布于2009-12-23 04:07:22
看了一下!资料不错!很详细!这东西要根据实际情况好好研究!
笑一笑 10xyx 发布于2009-12-23 09:00:46

QUOTE:

原帖由 waityou0804 于 2009-12-22 21:47 发表
风险管理将成为如今这个成本世界里最为重要的主题。而这个主题丰富的内涵也注定了不是某一个行业,某一个人,某一门科学所能解决的。而且体系系统 的融合,而且还要达到固定的目的就更是复杂 的过程了。
同意
食品安全风险被国家纳入食品安全法中,希望以法律的效力来推行其在食品业中的应用,这本身是一个进步
国家也意识到了食品安全风险的监测与评估是靠多部门来实施的,而在整个食品业中的实施与推行,却是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要缩短这些过程,必须有如下几个因素:
1 国家执法的力度
2 全民的意识
3 企业管理者的意识
4 食品技术人员的素质与积极作用
5 消费者的认识
6 其它各种可能的因素,如食品事故,灾难等
在外力与内力相辅相成时,那就是一个理想境界
良心工程的个人空间 良心工程 发布于2009-12-23 13:25:04
谢谢您楼主好资料
悠悠我心 abina2001 发布于2009-12-23 13:31:07
有了风险分析,也算是前进了一步吧
笑一笑 10xyx 发布于2009-12-23 15:19:36
此楼作为资料收集
1. ISO/IEC Guide 51-1999 安全方面.标准中安全问题导则 免费下载地址:http://www.bzfxw.com/soft/sort055/sort054/549923.html
2. 百度关于风险的定义:http://baike.baidu.com/view/156901.htm?fr=ala0_1_1
       定义 风险的特点 风险的由来 风险的解释 风险概念综述 risk辞源                 风险的分类
3. 百度关于风险管理的介绍:http://baike.baidu.com/view/189055.htm?fr=ala0_1
1).风险管理的定义 2).风险管理的各个步骤 3).风险管理的历史 4).风险管理的分类 5).风险管理研究方法 6).风险管理的学说
4. 食品安全管理中的风险分析原则:http://www.gaotonglaw.com/lssw.asp?id=126
5. 食品风险管理的总原则(以前论坛贴,在后面12#楼中直接贴出): http://www.foodmate.net/cgi-bin/topic.cgi?forum=13&topic=147
6. 食品安全性管理的发展趋势 http://bbs.foodmate.net/thread-15969-1-71.html
7. 风险管理研究:历史与现状 本贴14楼http://bbs.foodmate.net/viewthread.php?tid=328304&page=2&fromuid=45472#pid3097711 
8. 食品行业的风险分析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http://bbs.foodmate.net/thread-115470-1-7.html
9. 漫谈风险管理 本贴14楼 http://bbs.foodmate.net/viewthread.php?tid=328304&page=2&fromuid=45472#pid3099508
10. 构建食品安全风险控制体系 保障集团战略目标的实现(本贴15楼) http://www.cenrd.com/story_info.asp?Nid=3196

[ 本帖最后由 10xyx 于 2009-12-30 09:59 编辑 ]
笑一笑 10xyx 发布于2009-12-23 15:42:02
食品风险管理的总原则

食品风险管理的总原则

风险管理应遵循程序化方法原则
    风险管理的程序化方法包括“风险评估”、“风险管理措施的评估”、“管理决策的实施”和“监控和评价”。在某些情况下,风险管理活动并不包括所有这些因素(如法典标准的制定、国家政府实施的控制手段)。
    在风险管理决策中,保护人类健康应该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对风险的可接受程度主要应该依据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来决定,同时,应该避免在确定风险水平过程中的任意性和不合理性。在某些风险管理情况下,尤其是在手段抉择时,可适当考虑不应该是任意的,但应该是透明的。
    风险管理决策和实施应是透明的
    风险管理应该保存风险管理过程(包括决策过程)中所有因素的材料和系统文件,以使所有相关部门对其原因有清楚的了解。
    风险评估策略的确定应该作为风险管理的特殊组成部分
    风险评估策略是在风险评估过程中,为价值判断和特定的取向而制定的准则,因此,最好在风险评估之前与风险评估者合作共同制定策略。
    风险管理应该通过维持风险管理和风险评估的功能独立性,来保证风险评估过程的科学完整性
    风险管理和风险评估在功能上独立,能确保风险评估过程的科学完整性,并减少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之间的利益冲突。但是,应认识到风险分析是个循环往复的过程,风险评估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实际应用中是不可缺少的。
    风险管理决策应该考虑到风险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
    在评价风险性时,应尽可能将风险的不确定性进行量化,并用易理解的方式呈现给风险管理者们,以便他们在决策中,能充分考虑不确定性的范围。如风险评估的结论很不确定,那么可想而知,风险管理者的决策就可能会更加保守。
    风险管理在整个过程的各方面应保持与消费者和其他有关组织之间进行透明的和相互的信息交流
    所有有关组织之间相互信息交流是风险管理过程中的有机部分。风险信息交流不仅是信息的传播,而更重要的功能是搜集信息,使风险管理决策更为有效。
    风险管理应该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应不断地参考风险管理决策的评价和审议过程中产生的新资料
    在风险管理决策之后,为了确定实现食品发全性目标的效率,应对决策进行周期性的评价。在审议时,为了保证审证审议的有效性,有必要实行监控和其他活动。



笑一笑 10xyx 发布于2009-12-28 09:03:18
概念
1. 风险分析包括三个部分:风险评估、风险管理与风险情况交流。
  危害(hazard):食品中可能导致一种健康不良效果的生物、化学、或者物理因素或状态。
  风险(risk):一种健康不良效果的可能性以及这种效果严重程度的函数,这种效果是由食品中的一种危害所引起的。
  风险分析(risk analysis):包含三个部分的一个过程,即: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情况交流。
  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一个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包含下列步骤的过程:(1)危害识别,(2)危害描述,(3)暴露评估,以及(4)风险描述。
  危害识别(hazard identification):识别可能产生健康不良效果并且可能存在于某种或某类特别食品中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
  风险描述(risk characterization):根据危害识别、危害描述和暴露评估,对某一给定人群的已知或潜在健康不良效果的发生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定性和/或定量的估计,其中包括伴随的不确定性。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对备选政策进行权衡,并且在需要时选择和实施适当的控制选择、包括规章管理措施的过程。
  风险评估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明显不同的阶段:危害识别,危害描述,暴露评估,以及风险描述。
2.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的一般原则包括:
(ⅰ)风险管理应当采用一个具有结构化的方法,它包括风险评价、风险管理选择评估、执行管理决定、以及监控和审查。在某些情况下,并不是所有这些方面都必须包括在风险管理活动当中。
(ⅱ)在风险管理决策中应当首先考虑保护人体健康。
(ⅲ)风险管理的决策和执行应当透明。
(ⅳ)风险评估政策的决定应当作为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包括在风险管理中。
(ⅴ)风险管理应当通过保持风险管理和风险评估二者功能的分离,确保风险评估过程的科学完整性,减少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之间的利益冲突。
(ⅵ)风险管理决策应当考虑风险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
(ⅶ)在风险管理过程的所有方面,都应当包括与消费者和其他有关团体进行清楚的相互交流。
(ⅷ)风险管理应当是一个考虑在风险管理决策的评价和审查中所有新产生资料的连续过程。
笑一笑 10xyx 发布于2009-12-28 10:56:44
风险管理研究:历史与现状
--------------------------------------------------------------------------------
风险理论

     风险是对人类生命、健康、财产或者环境安全产生的不利后果的可能,它是根据最终后果及可能性进行测度的。所谓风险管理,是根据风险评估和对法律、政治、社会、经济等综合考虑所采取的一种风险控制措施,是面临风险者进行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和妥善处理风险所致损失,期望...

  风险是对人类生命、健康、财产或者环境安全产生的不利后果的可能,它是根据最终后果及可能性进行测度的。所谓风险管理,是根据风险评估和对法律、政治、社会、经济等综合考虑所采取的一种风险控制措施,是面临风险者进行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和妥善处理风险所致损失,期望达到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一项管理活动。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是在辨识风险的基础上。建立解决问题的系统模型,对风险因素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并估算各种风险的发生概率及其可能导致的损失大小,从而找到该项目的关键风险,为重点处置这些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作为系统性的科学,风险管理产生于20世纪初的西方工业化国家。20世纪30年代以来,风险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管理学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迅速成为一种国际性的运动,受到世界各国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并逐步在企业和政府管理中得到广泛运用。有关风险管理领域的研究,在时间和内容上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理论探索与学科发展: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

  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是风险管理理论探索和学科发展时期。自20世纪30年代风险管理的思想理论开始萌芽后,风险管理逐渐以学科的形式发展起来,并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在此阶段,风险管理主要运用于企业管理领域,主要目的是对企业的人员、财产和自然、财务资源进行适当保护,民间和企业是此阶段风险管理的主角,风险管理以保险为核心。

  实际上,风险管理的思想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人类从那时起就开始就关注风险和风险管理问题。自古以来,面对自然灾害、疾病和外部侵扰,史前人类结为部落,互助互济,共同承担责任,并对各种风险提供保障的方式,渗透着最朴素的风险管理意识和简单的风险管理实践。与风险抗争的长期实践,使人们明白了“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的道理,由此产生了早期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行为的萌芽。例如,古代中国、巴比伦、埃及、希腊和罗马等文明古国,很早就有互助共济、损失分摊的风险处理方法,并逐渐演变成现代保险。

  20世纪30年代,风险管理的思想理论开始萌芽。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诞生,企业风险管理的思想开始萌芽。1906年,美国钢铁公司从多次事故教训中提出了“安全第一”的思想。1913年,芝加哥创立了全美工业安全协会(theNationalCouncilforIndustrialSafety,NCIS),并于1914年改名为全美安全协会(theNationalSafetyCouncil,NSC),研究制定了有关企业安全管理的法律草案。1916年,法国的管理科学大师亨利•法约尔(HenriFayol)首次把风险管理的思想引入企业经营中,认为安全职能是企业经营六种职能(技术职能、营业职能、财务职能、安全职能、会计职能及管理职能)的基础和保证。1917年,英国伦敦成立了英国安全第一协会(TheLondon“SafetyFirst”Council)。1929-1933年发生的全球经济危机,促使人们开始思考如何采取有效的风险处置措施,减少或消除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给人们造成的种种灾难性后果。1931年,美国管理协会(AmericanManagementAssociation,AMA)发起的第一次关于保险问题的会议,明确了对企业风险进行管理的重要意义,并设立保险部门作为美国管理协会的独立机构,管理企业的人此后开始被称为风险经理(riskmanager)。1932年,企业风险经理共同组成了纽约投保人协会(InsuranceBuyersofNewYork),后来逐渐发展为全美范围的风险研究所。该协会的成立标志着风险管理的逐步兴起,但此时风险管理主要还限于理论探讨,只有少部分大企业开始试行。

  20世纪50年代,风险管理开始在美国以学科的形式发展起来,产生了风险管理的基本构思,并逐步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1950年,美国学者格拉尔(RussellB.Gallagher)首次使用“风险管理”一词,风险管理的概念开始广为、传播。在此期间,保险成为企业处理风险的主要方法。1955年,美国全国“保险购买者协会(NAIB)”更名为“美国保险管理协会”,表明保险开始得到实业界的重视。20世纪60年代,企业风险管理的方法进一步扩大,很多学者开始系统研究风险管理的方法,开始寻求风险管理方法的多样化,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62年,美国管理协会出版了一本有关风险管理的专著《风险管理的兴起》(TheRisingofRiskManagement)。1963年和1964年,梅尔(RobertI.Mehr)和赫奇斯(BobA.Hedges)、威廉姆斯(WilliamsC.ArthurJr.)和赫汉斯(RichardM.Heins)分别出版了《企业风险管理》(RiskManagementintheBusinessEnterprise)和《风险管理与保险》(RiskManagementandInsurance)。这两本著作的出版引起了欧美各国的广泛重视,标志着风险管理研究系统化、专业化的开始,风险管理由此成为企业管理领域的一门独立学科。

  在风险管理学科稳步发展的同时,有关风险管理的教育和培训也陆续展开。1960年,乌普萨拉(Uppsala)大学企业管理系率先开设“公司风险管理”课程。1966年,美国保险学会和美国保险管理学会执行了风险管理准会员(ARM)的培训计划,培养合格的企业风险经理。70年代初期开始,保险经纪人主动开展风险管理服务,风险管理咨询公司开始出现,推动了风险管理的普及。同时,美国许多大学的工商管理学院和保险系都普遍讲授风险管理课程,将风险管理的教育和培训贯穿于经济管理课程中,许多大学将传统的保险系更名为风险管理与保险系,有关的保险团体也纷纷改名。例如,1961年,“全美大学保险学教师协会”更名为“全美风险与保险学协会”(AmericanRiskandInsuranceAssociation,ARIA),其著名的期刊《保险》(TheJournalofInsurance)也于1964年更名为《风险与保险》(TheJournalofRiskandInsurance)。1975年,“美国保险管理协会”更名为“风险与保险管理协会”(RiskandInsuranceManagementSociety,RIMS),并开始出版著名的《风险管理》(RiskManagement)期刊。业界也开始广泛用“风险经理”的职衔来代替“保险经理”的职衔。

  二、在政府开始,到广泛应用: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

  20世纪70年代后,风险管理在欧洲、亚洲、拉丁美洲等一些国家和地区获得了广泛的传播,被公认为企业管理领域内的一项重要内容,控制企业环境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已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同时,风险管理逐步规范化、标准化和程序化,管理方法不断丰富,管理领域不断扩大。在这一阶段,风险管理从企业管理领域逐渐扩大到了社会管理领域,成为政府管理和制定政策的重要方面,科学家成为风险管理的主角。

  (一)研究领域

  从研究领域来看,20世纪70年代开始,风险管理逐渐从经济风险、自然风险等传统风险领域扩大到环境,技术风险(如核泄露、臭氧层破坏,水资源污染和基因研究与克隆技术风险等)、公共健康风险(如食品和药品安全、传染疾病、癌症和艾滋病等)以及社会不公平风险(如贫困、失业和犯罪)等其他领域。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风险管理主要研究工矿企业的生产安全、投资风险、保险等风险以及地震、海啸、暴风雨、洪水、火灾等自然风险,并涉及核电站设计安全、飞机设计安全等重大工程项目的可靠性和相关风险问题。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技术进步和技术应用的不确定性涉及环境、公共安全和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关注,学术界开始从环境和社会结构的角度来研究技术风险、健康风险等,并逐步扩大到社会风险等其他领域。自1970年美国庆祝第一个地球日并设立环境保护署(U.S.EnvironmentalProtectionAgency,EPA)以来,美国政府开始大力资助科学家们研究如何在不确定性的条件下进行风险分析和做出合理的决策。在此期间,随着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矛盾的加大,除了深化技术风险的研究外,人们开始研究涉及人类生存的重大风险问题,贫困、全球气候变化、能源短缺、核技术和生物技术的控制、全球化、自然灾害中的生命线安全、环境污染、转基因食品安全、禁止克隆人类等成为该时期的研究热点和焦点问题。在风险管理的应用范围上,由于风险管理中损失控制技术具有极强的普遍性,所以国外企业界、金融界以及政界和军界都在应用风险管理的知识来进行风险规避,许多跨国大公司均运用国际风险管理来进行营运操作。特别是在核能管制、环境、能源、公众健康等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共部门决策者也开始探索使用风险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二)研究方法

  从研究方法来看,该时期各种风险分析方法和准则不断出台,风险管理更趋科学化和规范化。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对风险的复杂性、多样性、交叉性和不确定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人们从各种技术风险问题中抽象出一些共性,在分析恶化的环境、潜在的威胁、不稳定的世界时看到了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形成了风险科学的雏形:风险学是一门以概率统计和模糊系统等研究不确定现象的理论为基础,以风险系统的专门知识为支撑,以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为主要研究内容,以通过降低风险间接创造效益为研究目标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在风险管理方面,人们不仅研究风险事件发生几率的组合,而且更加深入地研究各种风险值模型,计算复杂性系统中各种风险事件出现的可能性。与此同时,在风险管理的技术上,随着计算机和高灵敏度测量仪器功能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实务部门根据实际问题的环境条件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模拟试验,用模拟来进行风险分析。

  (三)研究内容

  从研究内容来看,理论界开始把风险管理看作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交叉的综合领域,自然科学家们在风险管理领域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社会学家们开始积极介入风险管理领域。自然科学家们坚持风险客观说理论,试图寻找量化、度量、具体化、计算、科学化、明确风险的途径,他们认为风险可以而且应该被精确和准确地量化。1983年,美国科学院公布了风险评价的四段法:危险识别、暴露评估、剂量—反应评估、风险描述。1983年,风险与保险管理协会(RIMS)通过了“101条风险管理准则”,作为各国风险管理的一般原则,成为风险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标志。从澳大利亚/新西兰风险管理标准(RiskManagement,AS/NZS4360)的实施开始,一些发达国家纷纷效仿,制订全国性风险管理标准,指导和推动风险管理的发展。相反,社会学家们则提出风险主观说的理论,将风险当作有机的文化结构,认为对风险的测量、理解和管理行为同时也改变了风险本身。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浮现的安全文化观念说明,管理风险不应只注重技术与财务,还应该注重个人行为与文化社会背景的影响。为此,英国学者道格拉斯(MaryDouglas)和拉什(ScottLash)提出了风险文化理论,强调根据不同的价值观和信念可以把人们划分成若干文化群体;吉登斯(AnthonyGiddens)提出了“失控的世界”和“人造风险”的观点;德国学者贝克(UlrichBeck)提出了风险社会理论。这些学者从社会科学的角度来研究风险,强调要将公众的风险观点引入到政策实施中来,理解和接纳公众的风险意识作为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的基础,而且还研究风险意识与性别、种族、政治观点、从属关系、情感以及信任程度等的关系。这些风险主观说的理论对风险管理的传统思维冲击很大。

  (四)研究队伍

  从研究队伍来看,风险管理在美国兴起后很快扩展到世界各地,成为全球性运动。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后,风险管理的概念、原理和实践已从它的起源地美国传播到加拿大和欧洲、亚洲、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美、英、日、法、德等国纷纷建立全国性和地区性风险管理协会。美国的风险管理起步较早,理论研究与应用范围也非常广泛。1970年,联邦德国引入美国风险管理理论,重点从风险管理政策的角度来开展研究,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20世纪70年代以后,法国引入了风险管理理论,在国内广泛传播的同时,逐渐形成经营管理型模式。1980年,风险分析学会(TheSocietyforRiskAnalysis,SRA)成立。目前,SRA除总部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外,还成立了两个分部,即欧洲分部和日本分部。1986年,欧洲11个国家共同成立了欧洲风险研究会,进一步将风险管理研究扩大到国际交流范围。1986年,英国成立了“工商企业风险管理与保护协会”(AIRMIIC),开始将风险分析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大型工程项目。风险研究在亚洲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1986年10月,在新加坡召开了风险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1986年,日本风险研究会成立。中国台湾和香港的学者也先后对风险管理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台湾宋明哲出版过《风险管理》专著。香港保险业总会于1993年首次出版了《风险管理手册》,阐述了财务风险的有关理论。这些活动表明风险管理逐步从发源地美国走向世界,成为全球性运动。

  三、各国政府全方位普遍重视:21世纪初至今

  2001年“9•11”事件后,风险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开始得到各国政府全方位的普遍重视。各国纷纷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强调政、研、企多方合作,开展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作。在此过程中,政府、企业、社会等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就风险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形成了新颖的合作关系——民间和企业是风险技术的使用者,科学家是风险科学的研究者,而政府则是风险事务的管理者。

  (一)风险管理研究报告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纷纷发表风险管理报告,提出风险管理的综合分析框架。例如,1998年,德国全球变化咨询理事会(GermanAdvisoryCouncilonGlobalChange)发布《转型中的世界——全球环境风险管理战略》(WorldinTransition——StrategiesforManagingGlobalEnvironmentalRisks)报告。2001年7月,英国首相布莱尔宣布成立“战略小组”(StrategyUnit),以研究风险和不确定性(RiskandUncertainty)。2002年,英国内阁办公室发布《风险:提高政府应对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能力》(Risk:Improvinggovernment'scapabilitytohandleriskanduncertainty),提出政府风险管理的范围和总体方法。2003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题为《21世纪面临的风险:一项行动议程》(EmergingRisksinthe21stCentury:AnAgendaforAction)的报告,强调风险具有持续变化的动态特征。该报告以一些重要系统在未来变得更加脆弱的可能性为重点,分析了21世纪可能显现的风险。2004年,联合国发布了《与风险共存:全球减灾情况回顾》(LivingwithRisk:AGlobalReviewofDisasterReductionInitiatives)和《减少灾害风险:发展面临的挑战》(ReducingDisasterRisk:AChallengeforDevelopment)报告,强调要将风险管理战略全面纳入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主流规划之中。2005年,国际风险管理理事会(IRGC)发表了《风险治理白皮书——面向一体化的解决方案》(WhitePaperonRiskGovernance:TowardsanIntegrativeApproach),提出了风险管理的综合分析框架。

  (二)跨国的综合风险管理机构

  在此期间,各种国家层面的以及跨国的、国际性的综合风险管理机构纷纷成立。例如,1999年底,在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活动结束之后,联合国建立了一个减灾战略特别工作组,在联合国内部实施《国际减灾战略》(InternationalStrategyforDisasterReduction,ISDR),主要从事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国际协调工作。2001年成立的联合国信息通讯技术工作组(UnitedNations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TechnologiesTaskForce),从信息与通讯技术这个具体领域,探讨信息通讯技术对全球发展和稳定的影响。2003年成立的科学技术与人类未来国际论坛(ScienceandTechnologyforSocietyForum)则倾向于从科技的角度探讨科技发展对社会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综合风险管理机构最具代表性的是“国际风险治理理事会”(InternationalRiskGovernanceCouncil,IRGC)和“欧洲诚信网络”(Trustnet)。2003年,由有影响国家的政府官员、科学家和其它领域专业人士组成了国际风险治理理事会(IRGC),将风险管理从民间学术交流和企业自发推动的层次上升到政府行为层次,标志着政府将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成立于1997年的“欧洲诚信网络”(Trustnet),是一个多元化和跨学科的欧洲风险管理网络。此外,在国家层面上,许多国家开始建立自己的综合风险管理机构。例如,2001年,韩国成立了综合性风险管理学会——“韩国风险治理学会”(KoreanSocietyforRiskGovernance,KSRG),该学会由全职的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包括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核能、环境、气候、信息系统、公共卫生和健康、生物工程(转基因食品)、食品安全、药物、纳米材料、年龄老化、犯罪、风险心理学和认知学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专家。

  (三)全面风险管理和风险治理艘年遣郓庞怎邶亚吭亿淮悼拐怃微

  在此期间,“全面整合型风险管理”(integratedriskmanagement)和“风险治理”(riskgovernance)开始得到理论界和实务部门的重视。欧洲诚信网络(Trustnet)较早提出“风险治理”(riskgovernance)一词,并着重探讨了该词的含义。2003年,国际风险治理理事会(IRGC)将“风险治理”(riskgovernance)一词提到最为显著的位置,并较系统地探讨了该词的含义。2004年2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下属的危机预防与恢复局(BureauofCrisisPreventionandRecovery)发布了一份名为《减少灾害风险:发展面临的挑战》(ReducingDisasterRisk:AChallengeforDevelopment)报告,其中使用了“风险治理”(riskgovernance)。这是联合国在自然灾害领域首次使用该词。与“风险管理”相比,“风险治理”这个概念主要强调的是风险管理主体的多元性、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如风险认知、社会风险放大等)、风险利益相关者和公众的参与性、风险沟通等方面的作用。

  (四)发展趋势

  当前,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蓬勃兴起,并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发展势头。就其发展趋势来看,主要表现出如下三个特点:一是从单一风险管理走向综合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已成为多学科交叉的前沿管理领域,综合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工程技术与管理科学等多学科和多领域。二是强调将风险管理纳入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中,提出将防范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整合到发展规划和日常管理决策中,从而能从更础的层面改善风险管理,防患于未然。三是关注重点由传统风险因素转向新风险因素。当前,特别是对全球环境变化、全球化与区域化影响、能源与淡水短缺、新技术风险等新型综合风险予以高度关注。

  四、总结与讨论

  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有关风险和风险管理的研究逐渐成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一个焦点和热点问题,风险管理由此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在理论和实践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全球风险管理已经超越了以往传统概念,超出了单学科、纯学术研究的范畴,具有跨学科、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与管理为一体的特点。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9•11”事件等恐怖袭击、SARS疫情等新发传染病等各种新风险的不断涌现。同时,各种风险越来越具有持续变化的动态特征,风险源、风险发生的背景条件、风险演变特性、风险后果以及社会管理能力等都在不断发生变化,表现出错综复杂的特征,并且各种风险相互交织,这给全球风险治理带来巨大的挑战。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管理与非常态管理结合,以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2006年7月,《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开展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风险隐患的普查和监控”。风险管理强调的是应急管理工作的“关口前移”,要求重视做好日常的应急准备、预备和预警等基础性工作,通过提高政府的突发公共事件预警和防范能力,充分实现日常预防与应急处置、常态管理与非常态管理的有机结合。随着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稳步推进,未来的国家应急管理工作必须实现从应急管理到风险管理的“关口前移”,从根源上有效控制各种危险因素。在以防为主、标本兼治的基础上,风险管理变事后被动管理为事前主动保障,从而在更基础的层面有效控制各种风险因素,积极加强和改善应急管理工作。
笑一笑 10xyx 发布于2009-12-28 16:53:24
此文虽然不是针对于食品,但很有意思,大家欣赏欣赏:)
---------------------------------------------------------------------
[转贴]
漫谈风险管理
作者:蒋建军

风险管理是对企业的所有部门所有种类的风险整体性的分析管理,它既是科学也是艺术。

  文·蒋建军

  如今,风险管理已经是经济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但是,风险和风险管理的定义到底是什么,似乎并没有公认的定论。

  权威的韦伯斯特词典对风险的解释中有一个意项是“投资损失的可能性”。而路透金融词典对风险的解释是这样的:在交易上,当前头寸因市场价格的波动而可能出现盈亏的程度。

  总体来看,风险在经济领域有两种解释:一是损失的可能性,二是既是亏损的可能性也是盈利的可能性。用著名的钟形曲线来表示,风险就是上图图中左边的红色区域处,俗称“红尾巴”。横坐标零点表示期望值,通俗地说,就是可能性最大的情况。纵坐标则表示可能性即概率。往左的负值表示出现损失的情况,越往左是损失越大的情况,但同时其发生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可以看到,“红尾巴”处面积相对于黄色区域(相对正常的情况)比较小,代表着出现比较大的损失的可能性其实比较小。

  形象地说,风险管理为的其实就是要割掉左边的红尾巴,这是一般意义上或者说狭义的风险管理。广义的风险管理还应包括怎样利用右边的尾巴,也就是冒险以获得巨大利润。风险管理既是关于规避风险也是关于怎样冒险,既是守也是攻。

  朴素的风险管理智慧

  英文中的“风险”一词来自于意大利语,原意是“胆敢”。从这个意义上说,风险暗示着选择而不是命运。这一词汇出自文艺复兴的意大利也不是偶然。文艺复兴将人从封建君权和神权中解放出来,人们开始意识到未来不是由神决定的,人在自然和未来面前也并不是束手无策。思想解放带来了市场经济的自由发展,客观上要求风险管理出台。

  事实上,风险管理并非西方独创,我们的祖先也有很多精深的思想。老子的物极必反观念,可以说是最早地提出了均值回归理论,比高尔顿(Francis Galton)早了两千年。而《易经》里《乾卦》中从初九的潜龙勿用到上九的亢龙有悔,则暗示了周期理论。用九的群龙无首,大吉,似乎与古典经济理论异曲同工。

  《孙子兵法》中关于风险管理的论述更是比比皆是,《计篇》是风险分析;《形篇》中的“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一语道出了风险管理的核心。指挥作战和风险管理有许多可以互相借鉴的地方。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甚至还有运用战略对冲的典范,而运用者就是大名鼎鼎的管仲。管仲和好友鲍叔牙分别扶持齐国的两个公子:纠和小白。他们凭着灵敏的政治经济嗅觉感觉到齐襄公下台的日子近在咫尺,而能接替齐襄公的必是两公子之一。分别押宝于两公子是绝妙的战略对冲。结果是小白继位,不但没杀管仲,而是重用了他,成就了管仲古今第一相的历史地位。但是,假如鲍叔牙背信弃义,管仲则必死无疑。可见,在避免了一种风险的同时,也加上了另一种风险。加在管仲身上的风险按现在的观点看来,属于违约风险,即鲍叔牙是否守信。

  风险管理与科学的联姻

  风险管理从单纯的朴素智慧走向带有科学性的理论体系,这一过程是与概率论的创立分不开的。实际上,只有当概率论创立以后,量化风险才成为可能。因此,概率论被称为现代风险管理理论体系的基石,这是毫不为过的。

  概率论的诞生与赌博是分不开的。达芬奇的好友修道士数学家帕西奥尼(Pacioli)大约在公元1509年提出了这样一个难题:2个人进行一场比赛;任何一方先拿到6分则获胜,并赢得全部奖金。假设当下双方比分为5:3,而比赛由于某种原因不得不中止,问最“公平”的奖金分配方式如何?

  问题提出一百五十年后,引起了法国数学家兼赌徒德米尔(Chevalier De Mere)的极大兴趣。在他的敦促下,法国数学家帕斯卡和费马开始寻求这一难题的答案。帕斯卡由此发明了概率论。

  德国人高斯发明的钟形曲线在风险管理和金融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地位与万有引力定律在天体物理学一样显赫。以正态分布为核心的统计学使用概率论、平均值、方差和抽样等工具大大推动了现代风险管理的发展。包括马克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夏普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也都是建立在这种统计学体系之上的。

  以期货和期权为主的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逐渐活跃,更是将风险管理推向了一个更高点。但事实上,衍生品并不是现代金融的产物,在十七世纪的荷兰期货和期权交易已经非常普遍。

  一个在古希腊发生的有关期权的小故事更是证明衍生品历史的悠久。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精通天文、地理、数学,可是有人讥笑他不会赚钱。泰勒斯不服气,决定赚笔钱给那些嘲弄他的人看看。

  有一年,泰勒斯凭着他对天文气象的知识断定这一年橄榄必有丰收。古希腊人吃橄榄油,用橄榄压力机将橄榄榨出油来。泰勒斯就和城里每个拥有橄榄压力机的业主签了一份期权合同:泰勒斯付少量佣金,可以享有优先使用压力机的权利。需要注意的是,签下的只是权利而没有义务。最后,果然橄榄获得巨大丰收,压力机供不应求,泰氏高价出租压力机而大赚一笔。

  虽然泰勒斯在公元前600多年就可以投机期权合约赚钱,但怎样定价期权要到1973年才有答案。布莱克(Black),莫顿(Merton),斯科尔斯(Scholes)三人合力发明了著名的Black-Scholes(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公式,人们也逐渐能对衍生品进行定价。莫顿和斯科尔斯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可惜的是布莱克当时已仙逝。衍生品逐渐成为风险管理不可或缺的利器,而巴菲特将之称为金融大规模杀伤武器。使用不当,不但不能规避风险,反而放大了风险。

  随着一代代学者研究成果的不断积累,风险管理的科学体系越来越成熟,风险管理工具箱里的工具越来越多。但是,我们必须明确一点,风险管理并不只是科学。

  风险管理: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品

  有人曾说,风险管理既是科学也是艺术,还可以说是工程。以本人的鄙见,风险管理基于对未来的预测,但未来几乎不可预测,概率论也无法克服不确定性。均值回归并不是每次都灵,均值也并不稳定。风险管理还在不断的进化发展中。风险管理既是科学,因为风险可以核算度量;风险管理又是艺术,因为我们必须选择取舍。风险只可转让,不可消灭。

  近几年,企业全面风险管理(ERM)得以风行。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在于对企业的所有部门所有种类的风险做整体性的分析管理。ERM的特点有:第一,企业必须有一个中心数据仓库来存储头寸、信用额度、交易数据等信息。这是基础,没有准确的数据,管理是无的放矢。第二,企业必须有分析系统对风险数据进行分析。风险价值方法(VaR)、蒙特卡洛(Monte Carlo)模拟、负荷试验等都是分析手段。不仅是对市场风险分析,还要对信贷风险、流动性风险、运营风险、法律风险等进行分析。第三,企业必须有中心监督审核系统,这包括头寸限额、VaR和每日盈亏报告等。第四,企业必须有由以上输出信息为基础的决策程序。纵观风险管理的失败案例,基本上是因为一个或多个上述环节出了问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国有企业要在风险管理上上台阶,首先应建立中心数据仓库。

  最近的金融危机暴露了美国风险管理体制的弊端。为此美国央行、财政部对如何监管金融企业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建立在以部分准备金银行为基础的现代金融体系有内在的系统风险,央行控制利率总有偏差的时候,所以国家不能期望危机不来,而是应未雨绸缪。政府是一个大的保险公司,任何制度下都是一样。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风险管理是持久战。

  前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说过这样一段话:“有些风险是已知的,可以度量的;有些风险是无法度量的,可是我们知道它的存在;还有一种我们不知道它的存在,而这最后这一种最可怕!”对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前两年在美国有本畅销书《黑天鹅》提出了所谓“杠铃策略”:95% 的资本不冒风险,留出5% 去投机高风险的机会,例如长期虚值期权合约。这不无道理,用《孙子兵法》的话来讲是:“以正合,以奇胜”。
笑一笑 10xyx 发布于2009-12-30 09:56:56
构建食品安全风险控制体系 保障集团战略目标的实现
信息分类:有奖征文   来源:中粮集团办公室主任 殷建豪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乎人的生命安全,从古至今,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尚书·洪范》中即有“八政之目,以食为先”的记载。近几年,重大食品安全事件频频曝光,国外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等疾病相继爆发和传播,国内瘦肉精、毒奶粉、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事件凸现。食品安全已经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影响了民众对食品生产企业保障食品安全能力的信心,制约了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食品安全问题逐步成为政府重视、社会关注和全球瞩目的热点问题。

    中粮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国有粮油食品加工贸易企业,一直重视食品安全工作,以“奉献营养健康的食品”为己任。为进一步保证食品安全,集团推出打造全产业链粮油食品企业的战略,随着这一战略的推进和实施,集团食品产业链变得更加复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前端延伸到农产品种植养殖环节,末端延伸到食品的销售环节。全产业链的业务模式保证了原料来源,同时带来了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的复杂性,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从单纯的生产过程控制,逐步走向系统化的全过程风险控制,需要通过源头管理、过程控制、检验检测、风险评估、可追溯等技术的综合应用来保障食品安全,实现原料端、生产端、运输端、流通端等环节无缝衔接,保证从田间到餐桌每一个环节的食品安全。
    与国内外食品安全形势相比,集团食品安全形势总体较好,没有发生社会影响较大的食品安全事故。但我们应该认识到,和国际食品巨头相比,集团在食品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集团内部企业之间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亦是参差不齐。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食品安全风险控制体系,提升食品安全风险控制能力和管理水平,保障集团食品安全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健全组织机构,落实目标责任

    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和专业队伍是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保障,是构建食品安全风险控制体系的关键环节。集团已经建立了以于旭波总裁为组长的集团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分管副总裁和食品安全管理重点类单位分管领导担任成员,明确了集团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架构和职责。组建中的食品安全专家小组,将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指导、问题会商和风险评估等方面的服务。各业务板块和业务单元应按照集团要求,在2009年年底前完成食品安全管理机构的构建,配置相应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着力夯实食品安全管理基础。为落实目标责任,集团修订了《中粮集团安全环保责任书》,明确了食品安全责任目标,各单位应逐级进行分解,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将食品安全责任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基层。

二、完善制度流程,推进食品安全管理的标准化

    为规范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集团制定下发了《中粮集团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方案》、《中粮集团食品安全管理规定》等文件,初步确定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框架,制定了《供应商管理指南》、《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指南》等20份支持性标准和制度的编制计划。各单位应结合生产经营实际情况,加快建立能够涵盖全产业链过程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流程和操作规范。

    在完善制度流程的同时,食品生产企业应该积极推行先进的管理体系和标准规范,积极导入GAP(良好农业规范)、GMP(良好生产规范)、GHP(良好卫生规范)等标准作业程序和规范,推行TQM(全面质量管理)、ISO22000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9001体系(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先进的管理技术,逐步推进食品安全管理的标准化。

三、完善检验检测体系,严把进厂出厂关

    集团将逐步完善检验检测体系。制定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规范检验设备和检验人员配置。制定实验室布局方案,整合并充分利用现有检验检测资源,规划食品检验检测设备的布局,指导有条件的业务单元建立检测中心,监督暂无检测条件的企业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委托检验。集团将加强检测技术的研究,增加人员储备,建立协调统一、运行高效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实现资源共享,从总体上提高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完善检验检测体系的同时,企业应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标准,扩大抽样检测的检测频次和样本数量,改进检测检验方式,提高覆盖率和检测效果,建立科学的检测质量保证体系,满足企业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安全监管的需要。

四、关注源头管理,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全产业链的生产经营模式注重从源头进行管理,控制食品安全风险。源头管理包括供应商的管理、新改扩项目的管理、研发过程的管理等环节。供应商的管理应建立一套标准化的供应商管理体系,规范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估、日常采购、原料检验、供应商辅导等工作,通过标准化管理优选供应商,通过适时辅导建立双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逐步提升供应商的食品安全意识。新、改、扩建项目中应导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制,识别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周边环境等带来的食品安全风险,为科学决策提供技术支持。新品研发过程中应通过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慎选产品原料和配料,优选加工工艺,避免设计不合理产生食品安全风险,从根本上保障食品安全。

    针对源头的食品安全风险,集团将建立风险评估标准,编写风险评估指南,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纳入集团的日常管理程序。重点识别和监测原辅料、生产加工过程、产品出厂销售以及法律法规、产业政策、从业人员带来的食品安全风险,通过系统化的风险评估做好源头管理,为集团食品安全管理提出前瞻性的指导和预测预警。

五、推行HACCP管理体系,控制加工过程风险

    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管理技术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HACCP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升级为ISO22000国际标准,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具权威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生产企业应积极推广应用HACCP管理技术,成立食品安全小组,对生产过程中的可能导致食品安全风险的危害进行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和关键控制措施,制定HACCP计划表,明确关键控制点的监控对象、监控方法、监控频率和监控人员,对每个关键控制点的控制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和定期检测,出现异常时及时采取纠偏措施。HACCP计划应定期进行验证,通过系统的管理控制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生物、化学、物理危害,使之消除或降至可接受水平。

六、建立可追溯体系,加强销售流通环节管理

    可追溯体系是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的一部分,作为风险管理的措施,一旦发现食品存在可能危及人身健康的问题时,可立即按照从原料到成品到最终消费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记录信息,追踪流向,召回已经销售的食品。在可追溯体系建设方面,一些基层企业已经做了很好的尝试。如中茶公司,对基地茶园实行“一片茶园一套档案”的管理模式,实现全过程的质量跟踪。其他企业应以“物料源头到销售终端”全程控制为目标,推进食品产业链全程可追溯体系建设,通过票据、电子监管码、购销台账等外部载体和产品原辅料进货记录、生产加工记录、产品运输记录等内部载体,实现原料端、生产端、运输端、流动端、监管端等环节无缝衔接,保证产品质量可追溯。

七、加强日常监督,开展隐患排查活动

    集团定期开展安全环保专项督查工作。通过制定和完善监督检查制度,细化检查流程和标准,明确食品安全专项督查的目标、时间安排、各单位重点检查内容、具体工作安排和推进要求,逐步实现监督检查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指导企业日常的自我监督和自我管理。同时,集团制定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指南和专项活动方案,指导并监督各单位隐患排查活动。企业应针对种植养殖、采购、生产加工、销售、流通等环节开展自查、互查、交叉检查、专家检查的等多种形式的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活动,及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进行整改,跟踪督办,确保隐患消除。

八、加强应急管理,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食品安全应急体系建设是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果食品安全应急体系不健全,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往往导致事后仓促应对的现象。这种事后应急处理方式已经不能及时控制日趋复杂的食品安全事故,必须通过食品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食品风险事故造成的损失,降低不安全食品对消费者带来的危害,维护企业声誉和消费者信心。

    食品安全应急体系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一是完善食品安全应急预案体系。规范食品安全事故信息报告、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等工作流程。构建自上而下的食品安全应急预案体系。定期进行演练和评审。二是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监测预警机制。建立食品安全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确定预警条件、预警方式和预控对策,把食品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是做好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和危机公关机制,规范食品安全事件危机应对、问题产品的召回等管理程序和应对措施。四是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重点做好通讯信息、专家队伍的应急保障工作。

九、完善目标考核和评价体系,创建长效激励机制

    系统化的食品安全绩效评价体系,能够帮助集团了解食品安全的风险和控制情况,根据绩效评价结果,采取相应对策。集团已经修订了2009年的安全环保目标责任书,围绕目标责任书,各单位应细化分解,完善食品安全考核目标和指标体系,增加过程控制指标,使考核目标更加细化,更加具备可操作性。集团将建立食品安全信息报送和统计分析制度,定期公布各业务板块食品安全目标的完成情况,按照目标责任书进行考核和奖罚。集团将开发与集团相适应的食品安全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在中国粮油前期开展安全生产绩效评估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试点,建立集团食品安全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形成长效的激励机制。“食品安全是一个系统性的风险”,在打造全产业链的粮油食品企业的同时,我们需要未雨绸缪,认真地做好从田间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的设计和管理工作,应对全产业链带来的食品安全风险,构建系统的食品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为集团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2009年第二届“创新故事”优秀稿件之一


[楼主评语:这个说得有点呼口号与做自己企业广告嫌疑,但有一定的参考与思考价值。]

gaoyubo258的个人空间 gaoyubo258 发布于2009-12-30 10:35:13
很详细!这东西要根据实际情况好好研究!
笑一笑 10xyx 发布于2009-12-30 11:38:40
风险分析体系在各国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转载)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专家咨询委员会在1995年将风险分析体系定义为:包含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3个有机组成部分的一种过程,并向全世界推广应用。在近10年的时间中,风险分析体系对各国的食品安全管理产生了巨大影响。

  一、风险评估

  1.风险评估的构成  风险评估是风险分析体系的基础。它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系统地、有目的地评价已知的或潜在的一切与食品有关的对人体产生负面影响的危害、整个评估过程由4部分组成: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和风险特征描述。它被用来预测给定风险暴露水平下所引起的破坏或伤害的大小,协助风险管理部门判断对于这些后果是否需要提高管理和监督水平。

  2.风险评估的方法  通过食品对人体不利的危害主要有3种:即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和物理性危害。物理性危害可通过一般性措施进行控制,如良好操作规范(GMP)等;对于化学性污染,有关的国际组织也已做了大量的研究,形成了一些相对成熟的控制方法:如FAO/WHO的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就已经评估了大量的化学物质(约1300-1400种),包括食品添加剂、兽药等;风险评估面临的主要难点是对生物性危害的作用和结果的评估,主要是因为生物性危害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各国对生物性危害研究的进展缓慢。

  对生物性危害的评估方法分为定性风险评估和定量风险评估两类。定量风险评估,是根据危害的毒理学特征和其他有用的资料,确定污染物的摄人量和对人体产生不利作用概率之间的关系。它是风险评估最理想的方式,因为它的结果大大方便了风险管理的确定。定性风险评估是根据风险的大小,人为地将风险分为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等类别,以衡量危害对人类影响的大小。当风险定量化不可能或没有必要时,定性的风险分析也被经常用到。

  3.风险评估的应用  随着各国对食品安全的重视,许多发达国家先后应用风险评估的方法对本国食品安全进行风险评估。韩国早在10年前就已经开展了食品安全的风险评估工作,2003年,韩国建成了一种名为K—Risk的食品中环境污染物的风险评估体系。目前,韩国正致力于确立代表性的接触参数,例如韩国人的饮食结构等环节的风险评估的相关工作同时,对食品中微生物的风险评估也在开发之中。1997年,美国发布的“总统食品安全计划”首次把防治生物性污染提上日程,并鼓励研究开发预测性模型和其他工具方法,促进微生物风险评估工作的开展。目前,美国政府已经完成了蛋产品中的沙门氏菌的风险分析,包括第一个“从农场到餐桌”的数量化微生物风险评估,并正在开展各种即食食品中的李斯特菌的风险分析。世界范围内的风险评估工作,有关的国际组织也做了许多的研究。2000年11月,WTO卫生与植物(SPS)措施委员会公布了对中美洲地区国家疯牛病的风险描述,以及对鸡蛋中沙门氏菌、牛生长激素、非洲猪瘟、黄曲霉毒素、中国河北鸭梨等6个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案例。

  二、风险管理

  由于把风险管理的概念引入到食品安全的管理之中,各国对食品安全的管理做了很大的改变,主要体现在管理思想、管理体制以及应用的管理方法3个方面。

  1.管理思想的转变    随着近几年全球性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人们已经认识到以往的基于事后的管理体系无论是在效果上还是效率上都不尽如人意。不仅事后的检测无法改变食品已被污染的事实,而且在每一个加工、流通环节,食品都有可能受到污染,但对每一件产品进行检测都会花费巨额成本,因此,现代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的思想是进行事前的有效管理。另外,管理当局还从政策效率的角度出发,让生产者承担生产安全食品的主要责任,让政府从繁琐检查监管中脱离小来,只实行监督这样做—方面可以增加生产者组织生产的灵活性,另一方面义为政府的管理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例如,在欧盟2000年发布的《食品安全白皮书》中明确提出:饲料生产者、农民和食品生产操作者对食品安全负有主要责任,政府通过国家监督和控制系统的运作来监督他们对该职责的执行情况。

  2.管理体制的转变    制定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政策以及实施各种规章的风险管理机能是食品质量安全行政的基本使命。过去在很多国家采取的是由农业部门负责农业生产阶段,卫生部门负责食品制造阶段的纵向部门分割体制这种体制由于部门分割且职能交叉重复,很难实现对日益复杂的食品供应体系的全程管理、理想的管理体制是建立一个统一的行政机构,负责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这种体制的基础是在一个授权明确的单一部门或单一独立机构下,整合了保护消费者和保障食品安全的所有职责,可称为统一式体制,它强调政府将食品安全问题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其优点是明显的:第一,有利于保护措施的统一运用;第二,有利于改善监管效率;第三,有利于实现食品标准和其他措施的协调一致;第四,能对将要面临的挑战和国内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做出快速反应,但是,由于改变以往的分割式体制,在很短的时间内转变为统一式体制运作成本较高。因此,许多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选择了一体式体制。这种体制强调的是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整个过程中都具有管辖权的各管理机构间的卓有成效的整合和合作,使现有机构的运作中所需进行的变革最小化。在理想的情况下,统一式体制应具有最高的管理效率,但在具体应用中各国面临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因此,应当在研究各种管理体制的适应条件和本国环境基础上,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

  3.风险管理的手段    食品加工企业进行自我质量管理的手段主要有良好生产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GMP)、良好卫生规范(Good Hygiene Practice,GHP)和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s,HACCP),其中,GMP和GHP是HACCP应用的前提条件。HACCP管理体系最初由美国承担宇航食品开发生产的PILLSBURY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发明使用,目的是为了既保证宇航员在航天飞行中所使用的食品安全,又尽量减少为判断食品的安全性所做的检验,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HACCP系统是一个确认、分析、控制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生物、化学、物理危害的系统。不同于传统的事后最终产品的检验系统,它是对生产过程各环节的全程控制。这个系统由7个步骤组成,即进行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确定每个关键控制点的关键限值、确定每个关键控制点的控制系统监控、建立纠偏措施、建立审核程序和确定有效的文件记录的保存程序,前3个步骤是建立在科学的风险评估的基础之上的。因此,HACCP融合了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两个阶段,既是生产企业安全控制的方法,又成为了政府进行监管的有效方法。

  现在国际上许多国家在一些特殊的食品生产部门都强制要求实施HACCP系统。美国是最早应用HACCP系统的国家,并通过立法在一些食品加工制造部门中强制实施HACCP系统。目前美国海产品的加工者、肉禽产品的加工者及果蔬汁加工者都被要求执行HACCP系统。欧共体于1993年对水产品的卫生管理实行新的制度,也逐步实施HACCP管理系统。加拿大则要求所有农业食品执行HACCP管理系统。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都相继发布并实施HACCP系统的法规、法令。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出口部门,为厂顺利进入这些国家的市场,也实施了这种安全控制系统。因为,HACCP体系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于1993年采用HACCP作为各国的行动指南,并于1995年把HACCP纳入到卫生法典当中。

  三、风险交流

  食品安全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控制并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保护公众健康。消费者的饮食习惯、身体基本状况等是风险评估的重要研究内容,消费者对政策的理解影响着他们对食品市场的信心,而这对市场的正常运行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消费者在整个风险分析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受到了管理当局的重视。

  英国的管理机构在政策制定过程和决策中充分征求了消费者的意见,这些调查包括食品营养和食品消费偏好等,并由此对大众的食品消费习惯得出结论。在荷兰,公众也能迅速获得风险评估和管理机构的决议和建议。关于新型食品,更有专门网站进行详细介绍,并提供生产过程、应用、资料档案、卫生委员会的评估、形成的决议、在国内和欧盟的发展等相关信息。

  除了和消费者直接的交流,风险交流还可以在管理的透明度方面加强建设,做到各项工作的公开化和透明化。美国就主要从法律的角度来确保管理的公开透明性,信息公开法则保证公众有权知晓联邦行政管理的各种信息和情况,信息公开是增强管理过程透明度的关键。

  风险交流除了在国内进行,随着全球贸易一体化的加深,在国际范围内的交流会变得越来越重要。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逐渐改变,食品供应体系的日益复杂化,食品供应链中非人为的技術性不确定风险成为各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的中心问题。
笑一笑 10xyx 发布于2010-01-16 00:12:28
获取风险信息的六个渠道
政府部门通常的获取风险信息渠道有:

一是通过食品生产许可审查发现和搜集安全信息;
二是通过受理各类举报投诉、查处食品案件发现和搜集信息;
三是通过日常食品质量抽样和检验检测工作发现和搜集安全信息;
四是通过加强区域监管日常巡查工作发现和搜集信息;五是从企业聘请的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人员提供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
六是动员全系统人员、社会各界从实际工作和有关国内外最新食品安全动态中搜集安全线索。
笑一笑 10xyx 发布于2010-01-16 00:25:32
风险管理的学说
1 纯粹风险说
  纯粹风险说以美国为代表。纯粹风险说将企业风险管理的对象放在企业静态风险的管理上,将风险的转嫁与保险密切联系起来。该学说认为风险管理的基本职能是将对威胁企业的纯粹风险的确认和分析,并通过分析在风险自保和进行保险之间选择最小成本获得最大保障的风险管理决策方案。该学说是保险型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2 企业全部风险说
  企业全部风险说以德国和英国为代表,该学说将企业风险管理的对象设定为企业的全部风险,包括了企业的静态风险(纯粹风险)和动态风险(投机风险),认为企业的风险管理不仅要把纯粹风险的不利性减小到最小,也要把投机风险的收益性达到最大。该学说认为风险管理的中心内容是与企业倒闭有关的风险的科学管理。企业全部风险说是经营管理型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笑一笑 10xyx 发布于2010-01-16 00:32:04
风险管理的定义
。。。。。。。。。。。。。。。
  风险管理是指如何在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当中包括了对风险的量度、评估和应变策略。理想的风险管理,是一连串排好优先次序的过程,使当中的可以引致最大损失及最可能发生的事情优先处理、而相对风险较低的事情则押后处理。
  但现实情况里,这优化的过程往往很难决定,因为风险和发生的可能性通常并不一致,所以要权衡两者的比重,以便作出最合适的决定。
  风险管理亦要面对有效资源运用的难题。这牵涉到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的因素。把资源用于风险管理,可能使能运用于有回报活动的资源减低;而理想的风险管理,正希望能够花最少的资源去去尽可能化解最大的危机。
  “风险管理”曾经在1990年代西方商业界前往中国进行投资的行政人员必修科目。当年不少MBA课程都额外加入“风险管理”的环节。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
  在降低风险的收益与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并决定采取何种措施的过程。
  确定减少的成本收益权衡方案(trade-off)和决定采取的行动计划(包括决定不采取任何行动)的过程成为风险管理。
  首先,风险管理必须识别风险。风险识别是确定何种风险可能会对企业产生影响,最重要的是量化不确定性的程度和每个风险可能造成损失的程度。
  其次,风险管理要着眼于风险控制,公司通常采用积极的措施来控制风险。通过降低其损失发生的概率?缩小其损失程度来达到控制目的。控制风险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方案,编制多个备选的方案,最大限度地对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做好充分的准备。当风险发生后,按照预先的方案实施,可将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再次,风险管理要学会规避风险。在既定目标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方案的实施路径,从根本上消除特定的风险因素。例如设立现代激励机制、培训方案、做好人才备份工作等等,可以降低知识员工流失的风险。
我来说两句

(可选)

日历

« 2024-05-11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我的存档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10156
  • 日志数: 105
  • 建立时间: 2008-11-27
  • 更新时间: 2008-11-27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