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食品价格上涨20.4%”拉响红色警报

发布: 2008-7-18 16:01 | 作者: 网络转载 | 来源: 京报网 | 查看: 88次

 7月17日上午,北京国际新闻中心举行今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306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4%,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上半年,食品价格上涨20.4%,居住价格上涨6.9%。(中国网7月17日)

    对芸芸众生而言,GDP增长10.4%没有什么直观感受,食品价格上涨20.4%却是切肤之痛。普通老百姓除了存款养老、攒钱看病、积蓄资金为子女求学之外,主要的开支就是一日三餐了。食品价格上涨20.4%,意味着过去价值100元的食品,现在要用120.4元才能购回;或者现在用100元采购食品的话,只相当于过去的83元。他们可能不知道什么是“结构性通货膨胀”,也不清楚CPI是什么东西,只知道钱毛边了,钱缩水了,钱不值钱了,菜篮子、米袋子和油罐子愈发沉重,几乎到了拎不动的地步。经济高速增长当然是皆大欢喜的事情,只是物价尤其是食品价格风驰电掣般的奔跑总让人胆战心惊。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食品价格上涨20.4%”都敲响了当前经济领域的红色警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不可不察,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前两天有一条新闻看了让人流泪。郑州市一中年女子在超市里偷肉被抓,她看见拍照就以头撞墙,说儿子正上高中,怕儿子看见了以后没法生活。而她偷肉的原因,也是为了能让儿子有肉吃,他们家已经两个月没吃过肉了,但又不舍得买,唯有出此下策。无独有偶,汪洋同志刚到广东调研的时候,就在广州城内访问到一个月没有吃过肉的居民。在物价高涨的现实语境下,有多少民众尤其是低保户、残疾人、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在节衣缩食、捉肘见襟,恐怕不是一个小数。毋庸讳言,物价的上升明显降低了占人口87%的中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水平,他们微薄的收入增加早就被物价的上涨冲销得一干二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如果不能够让全民共享改革成果,或者反过来,要让中低收入阶层为此付出降低生活水平的代价,那么,GDP再怎么大幅度地攀升,老百姓也难以认同。

    即使在中国经济最发达、社会最繁荣的广州,也出现经济发展与群众生活水平不能同步提高现象。全国人大代表倪惠英在广州专题调研中提到,近年来广州经济发展很快,GDP不断翻番,但市民却没能享受到经济增长的实惠,“市民收入只增长了一半不到”。 如果经济高速增长并不能惠及百姓,这种经济增长对老百姓而言就是“画饼充饥”。

    诚然,各地秉承“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路,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本无可指责,只是不能滑入唯GDP是从的泥沼,而把民生问题置之度外。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各地在出台的“十一五”规划中,各项经济指标详尽到小数点后几位,而居民的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要达到的目标和水平,却语焉不详。而这,恰恰是政府通过二次分配手段,实现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的主要措施。老百姓的愿望很朴素,那就是“工资多涨点,物价少涨点”,这与经济发展并不矛盾和对立,甚至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目标之一。只要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坚持“执政为民”,各级政府都不难做到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民生问题的改善。

    毋庸讳言,这年月,肉价一天一个样,油价直翻跟头,粮价扶摇直上,菜价全面飘红,房价如同脱缰野马,教育收费、医疗收费你追我赶,连那青菜萝卜都展开了涨价竞赛。在“涨声一片”里,今年上半年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达到7.9%,严重超过国际公认的3%警戒线,物价正由结构性上涨向全面通货膨胀发展。物价的上涨让不仅是弱势群体也让普通百姓难堪重负,如果各级政府对他们的生存状况不甚了解,或者听之任之,麻木不仁,将留下可怕的隐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这显示‘防过热、防通胀、重民生’继续成为今后经济工作的主调和基点。能否实现百姓期盼的“工资多涨点,物价少涨点”愿望,各级政府任重而道远。

 

TAG: 涨价

字号: | 推荐给好友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sec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