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宁波检验检疫局WTO办公室对2008年上半年各国技术性贸易措施进行了汇总分析,并编辑了《2008年上半年各国技术性贸易措施报告》,详尽总结了2008年上半年各国在制定和实施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相关情况,以及中国出口产品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而被召回、扣留和通报的情况。
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中国出口的产品中,被境外通报为不合格的食品(含化妆品,下同)有1091批,非食品类产品仅美国和欧盟的通报就有584批。尽管在中国出口总量中的比例很低,但在各国(地区)的不合格产品通报中,依然占较大比重。
在被通报的食品中,美国、欧盟、韩国和日本的通报数量均超过百批,是通报量最多的四个国家(地区)。其中,美国FDA(食品药品管理局)通报量达到了434批,占到总数的近四成。食品类产品被通报的原因有:卫生状况不良、农兽药等残留超标、添加剂过量、重金属超标等。
在被通报的食品类产品中,涉及宁波企业的产品有9批,其中5批为细菌超标,另外4批分别为氯霉素超标、食品容器中有害化学物质超标、不符合美国FDA关于食品产品的相关注册备案和上市销售的要求。
被通报的非食品类产品中,2008年上半年,美国CPSC(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共发布128批中国产品的召回通报,相比去年同期增加10批;欧盟RAPEX(非食品快速预警系统)发布了456批中国产品的被扣留信息,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21批,增长了36.1%。其中,数量最多的是玩具和儿童用品,约占一半,通报原因则集中于重金属、有毒有害物质超标,以及产品设计缺陷。其次为电子电器产品,占三成多,通报的原因绝大部分在于电路设计和材料没有达到相应标准而被认为有导致触电、火灾和烧伤的危险。
据了解,在食品安全方面,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地区)在2008年上半年又针对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实施了一系列新法规,提出了更严格的限制要求和标准。而在非食品消费品安全方面,最引人关注的就是美国消费品安全法案立法在2008年取得的实质进展,它的出台和实施将对相关产品的进口、销售产生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