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辐照食品”为何遮遮掩掩?

发布: 2009-6-30 09:55 | 作者: 网络转载 | 来源: 羊城晚报 | 查看: 68次

 

  位于番禺区钟村的广州辐照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记者 朱文海 摄

  今日点看

  □辐照食品安全仍存争议

  □辐射二字企业讳莫如深

  □相关产品包装鲜见标注

  □职能部门被指疏于检查

  什么是“辐照食品”

  辐射灭菌

  好处不少

  食品辐照技术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种灭菌保鲜技术,以辐射加工技术为基础,运用x射线、γ射线或高速电子束等电离辐射产生的高能射线对食品进行加工处理,达到杀虫、杀菌、抑制生理过程、提高食品卫生质量、保持营养品质及风味、延长货架期的目的。

  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组织的辐射食品卫生安全联合专家委员会上世纪80年代初认定,在10kGy(1兆拉德)剂量以内辐射任何食品,大量卫生安全实验证明,辐射后的食品安全可供食用,不会引起营养和微生物方面的问题。

  辐照杀菌的最大优点是能彻底消灭微生物,防止病虫危害。射线穿透力强,可在不打开包装的情况下进行消毒。此外,辐照杀菌还能延长食品和农产品的保存时间,如辐照后的粮食3年内不会生虫、霉变;土豆和洋葱经过辐照后能延长保存期6到12个月;肉禽类食品经辐照处理,可全部消灭霉菌、大肠杆菌等病菌。

  据2003年的统计,全球已有38个国家和地区批准了548种食品和调味品可用辐照处理,其中1986 年以后辐照食品被批准的总数达到392 种。

  1983年,FAO/WHO 的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正式颁发了《辐照食品通用法规》,从法律上消除了辐照食品国际贸易上的障碍。

  我国“辐照”食品

  曾居世界第一

  事实上,我国辐照食品的数量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已迅速增加,目前辐照技术大多应用在脱水蔬菜、香辛料、宠物食品、花粉、熟畜禽肉、速溶茶等食品中。“2002年我国经过辐照处理的食品已过10万吨,位居世界第一。”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一位食品专家接透露。

  用放射性元素的辐射作用进行杀菌消毒的“辐照食品”,我国多部法规要求在外包装上必须明示。但本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有些企业所使用的部分调味料包都涉嫌经过辐照处理,但未在包装上作任何标注。更让人震惊的是,有业内人士透露,部分企业甚至将一些即将过期食品或细菌超标的产品送去辐照灭菌,然后继续上架销售

  辐照食品的真面目到底如何?有没有安全隐患?对于这一处理食品的特殊技术,为什么“敢用不敢说”?本报记者对此展开了深入调查。

  记者调查 两大方便面品牌 都是“辐照食品”?

  在网上搜索“辐照食品”,结果达数万条,其中位于广州番禺的广州辐照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大名鼎鼎。据该中心网站介绍,辐照技术的原理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钴-60放出的伽玛射线作为灭菌加工手段,“伽玛射线有极强的穿透力,能够穿过产品的外包装迅速杀灭产品内部的各种微生物、病毒、病虫害等。”

  哪些产品可以应用辐照技术?该中心提供的服务项目包括:药品、食品、珠宝、化妆品、玩具等。其中应用最广泛的辐照食品,品种包括脱水食品(洋葱粉、八角粉、虾粉、青葱、辣椒粉、蒜粉、虾仁等);保健品(减肥茶、洋参、花粉、灵芝制品、袋泡茶、口服美容保健食品);冻品(冻鱿鱼、冻虾仁、冻蟹肉、冻蛙腿等);延长货架期的食品(月饼、袋装肉制品、果脯等)和病人食用的无菌食品。

  记者调查发现,该中心“生意兴隆”。当记者提出想现场参观一下生产流程时,该中心工作人员表示整个生产流程和生产线都是封闭式的,即使是客户也不能在旁观看。

  为进一步了解情况,记者以食品企业人员的身份致电该中心咨询,接电话的一位女负责人介绍,公司的客户包括“统一”、“康师傅”等知名方便面企业的调味包供应商。她强调,采用辐照技术杀菌消毒过的食品是安全的,不会出现残留,而且“暂时还无法检测出来(用过辐照技术)”。

  而另一位自称专门负责“统一”、“康师傅”等大客户的卢先生(音)也告诉记者,统一、康师傅、华龙日清等方便面所使用的脱水菜、高丽菜、萝卜粒、青葱以及辣椒粉等,一直都在该中心进行辐照技术处理。

安全争议 法律认同专家认可 还是有人惴惴难安

  “利用钴-60伽玛射线对食品进行灭菌的技术,不存在放射物残留的现象。”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一位食品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但他也提醒说,处理后可能会使食品发生品质变化,比如辐照处理会加速肉制品中脂肪的氧化,过氧化值升高等。不过总体而言,食品经适当剂量的辐照处理,不存在安全问题。

  另外,有专家指出,每种食品都有不同的辐照剂量标准,只要执行合理的剂量标准,辐照食品中的营养物质几乎不会受到破坏。在蒸煮、煎炒等烹调过程中极易破坏失效的生育酚和硒,辐照处理后保留率可高达90%以上。

  国际上关于食品辐照安全性论证和试验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开始,经过长期的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验证明,在一定剂量照射下的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不产生放射性和有毒物质,对营养价值没有影响。

  虽然已有科学证据表明,辐照杀菌过的食品不具有放射性危险,但近年一些民间环保组织不断组织反辐照抗议活动,呼吁人们不要食用辐照杀菌食品。

  美国食品跟踪调查组织“食品和饮用水观察”成员韦诺娜·豪特是《辐照杀菌与食物之死》的作者。她认为,辐照杀菌食品可能诱发癌症、未成年死亡和体重过轻。她在书中引用了一些动物实验结果显示,长期食用辐照食品会造成体重减轻。

  “这项技术本身是为商家减少成本、增加盈利而设计,它实际上并不能把脏食物变干净,”豪特说,“每当我们听说大规模食物中毒事件时,总有人提倡辐照杀菌,但它对肉制品清洁确实没什么好处,对生菜、西红柿等蔬菜更是完全不起作用。”

  反对者列举的辐照杀菌食物另一大罪状是:辐照会破坏食物品质。“你不可能对水果或蔬菜做真正的辐照处理,以达到杀菌目的,除非你想把食物变成一堆浆糊。”豪特说。

  有法不依 法规要求标注辐照 踏遍市场难觅其踪

  可能正因为辐照食品的特殊性,我国对辐照食品一直有严格的规定。

  早在1986年,我国就出台了《辐照食品卫生管理规定(暂行)》,并陆续发布了粮食、蔬菜、水果、肉及肉制品、干果、调味品等6大类允许辐照食品名录及剂量标准。1996年4月5日又颁布了《辐照食品卫生管理办法》,规定辐照食品必须严格控制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和限定的剂量标准内,如超出允许范围须事先提出申请,批准后方可进行生产。其中第十九条规定,辐照食品在包装上必须贴有卫生部统一制定的辐照食品标识(标识为圆形、白底绿色,图案上方标中文“辐照食品”,下方标英文“IRRADIATEDFOOD”)。

  此外,强制性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04)中也明确要求,经电离辐射线或电离能量处理过的食品,应在食品名称附近标明“辐照食品”。《辐照香辛料类卫生标准》(GB 14891.4-1997)中也列明,辐照香辛料的包装上应注明“辐照香辛料”字样,最小包装上要统一粘贴辐照食品标志。

  然而,记者连日来走访了市内多家超市和卖场,基本上没看到标注有“辐照食品”的产品。针对广州市辐照中心所提供的信息,记者仔细查看了统一、康师傅等品牌的多款方便面,发现无论是产品外包装还是里面的料包包装上均没有标注任何“辐照食品”的字样。

  既然法规已经明确可以对食品采用辐照处理,而且做出了要求明确标识的规定,为何辐照食品仍然要冒着违法的风险隐于市场?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食品业内人士指出,背后的原因是大多数企业都有着“说不出口的担心”:“目前国内外对于辐照食品都是认可的,暂时也没出现因食用辐照食品导致人体健康出问题的个案。但毕竟是使用了放射性物质作为食品的加工手段,一般消费者对此可能会心存疑虑,比如担心放射物残留的问题。许多生产辐照食品的企业正是因为害怕会因此影响销售,所以都讳莫如深。”

  质疑监管

  未闻违规企业被罚

  谁来保障“知情权”

  “即便辐照食品是百分百安全的,企业也不应该欺瞒消费者。”在记者在广州所作的随机调查中,不少市民如是回答。身为一家大型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汪先生则干脆表示,这等同剥削了消费者自由选择的权利。

  对此,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副秘书长江列华也认为,法律法规已经明确企业必须对辐照食品进行标注,如果企业故意隐瞒,就已经构成了侵害消费者知情权的事实。“消费者根本不知道自己吃的是辐照食品,更别说选择了。”

  多位市场人士向记者透露,虽然我国对辐照食品有各项明确的规定,但从没听说过有执法机构对此进行检查,更没有听说过“有谁处理过哪家违规企业”。

  于是,便不难理解这种现象:那些在国内市场玩“潜伏”的辐照食品,一旦进入了出口环节,就都老老实实按规定进行标注。“主要是出入境检验检疫的检测手段比较高,企业一般不敢违反规定。”向本报报料的食品业内人士说。

TAG: 辐照食品 遮遮掩掩

字号: | 推荐给好友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sec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