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巢考察团没到株洲
目前托管太子奶的湖南株洲高科奶业曾高调披露与雀巢接洽一事,称双方已经过五轮谈判,签约在即。株洲高科奶业董事长文迪波还透露,7月6日,雀巢将派出一支考察团前往湖南株洲,就全面合作与高科奶业进行洽谈,并考察太子奶相关业务和资产。
然而,记者致电文迪波询问有关雀巢考察团的情况时,他的态度与之前大不相同,甚至一问三不知。文迪波表示,不知道雀巢考察团的事,不知道株洲考察一事,也不知道下一步双方是否再约见面时间。同样,株洲市政府工作人员也十分谨慎地以“不了解情况”回应。
不过,记者从其他渠道获悉,原定于上周一要和太子奶集团所有者株洲市政府进行接洽的雀巢代表团并未如期现身。
复杂包袱吓住雀巢?
据报道,雀巢暂停收购计划“或许是迫于舆论压力”。但知情人士告诉记者,真正原因不在舆论压力,而是雀巢担心扛不动太子奶的复杂包袱。
据透露,政府急于卖出太子奶主要有三点考虑,“首先,把太子奶出手后其原来的债权债务就会转移;第二,可以解决当地就业问题;第三,如果雀巢接盘,可以增加当地的税收,这也是政府急于出手的最重要原因”。因此,株洲市政府对雀巢本次收购提出了一些“比较高的要求”,如债务全包、全员接收等。目前太子奶大约有20亿元债务。“这将是一次很不轻松的收购。”
一位在2007年就参与了太子奶项目建设的承建商表示,太子奶内部问题重重,“李途纯用一个漂亮的外壳(全国各地的多个基地)来掩饰企业内部的千疮百孔,用高速发展来抹平前期发展留下的各种矛盾。”
这位至今仍有数百万元债权在太子奶的承建商还痛陈太子奶三大弊病:第一,太子奶最大的失误在于决策失误,一味扩张产能,市场没跟上,导致资金链断裂。“去年年中的时候,和太子奶财务总部的一位员工聊这些话题,她也很纳闷李的决策。”第二,太子奶最缺的是人才,从上到下,很少能看到真正有能力而且敢担当的人。太子奶的裙带关系是路人皆知的,一直以来就没有走出家族企业一步。第三,太子奶市场应该说到了一个很混乱的程度,同一种产品在同一区域有三个总代,只是换瓶不换内容。这么多年,就从来没有推出过什么新的像样的产品,乳酸菌没有突破,但跟主业无关的童装、其他食品却花了不少精力,最后落个两头空。
用时间换得议价空间
尽管收购太子奶压力不小,但国内知名乳业专家王丁棉还是认为,暂停只是缓兵之计。雀巢既然已经努力了3年,什么压力都不在话下。“现在雀巢突然说要暂时中止合作,不过是想以冷处理方式赢得对太子奶谈判的更大优势。”
高科奶业强势介入太子奶事件后,株洲官方就表示:“太子奶集团找到战略投资者接手,或资产负债率达到良性指标后,官方将退出”。
王丁棉分析,株洲政府要甩包袱,卖是肯定的,只有把太子奶卖掉才能转移债务,也只有大规模恢复生产才有理由说服债主们慢慢等待逐步偿还。宣布破产不可能,只能出卖。
上述承建商也认为,太子奶不会申请破产。太子奶破产首先偿还的是工资、福利、债务,最后才是股东权益。以现在太子奶约20亿的债务规模来看,如果全部资产变现,李途纯抵押给高科奶业的61.6%的股权将所剩无几。
据王丁棉了解,虽然还有其他意向性企业,但真正和太子奶有实质性接触的只有雀巢。“雀巢是最有可能的买家,也是唯一有可能的买家,它只是要争取一个自认为更合适的价钱。”反过来对株洲政府也一样,太子奶如今已局部恢复产能,等一等,或许能卖个更好的价钱。
太子奶曾想“嫁”蒙牛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太子奶其实早在一年前就曾经“思春出嫁”,而当时心仪的对象正是上星期才刚刚“卖身”给中粮和厚朴基金的蒙牛集团。
“在2007年的时候,太子奶的资金压力已经很大了。如果太子奶在2008年6月前上不了市,就会被卖掉,当时设想的最理想的出售对象是蒙牛。”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太子奶当时的计划是基于风险投资商的退出考虑的。
公开资料显示,2007年初,李途纯引进英联4000万美元、摩根士丹利1800万美元、高盛1500万美元三家投行共计7300万美元风险资金,成立“中国太子奶(开曼)控股有限公司”。该人士说,李途纯当初可能就看到了风险投资的潜在危险,并把化解风险的希望全都押宝在上市上。如果不能自己上市,就打算先拉蒙牛来收购,再通过蒙牛的增发间接上市,让风险投资得以退出。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2008年底,整个乳品行业受三聚氰胺的影响,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蒙牛自身难保,太子奶被蒙牛收购就成了泡影。再加上全球金融危机,风险投资商也有点自身难保,导致了整个局势的错综复杂,失去控制。
有意思的是,受到太子奶属意的蒙牛自己也被风险投资对赌协议弄得焦头烂额,最终难逃卖出股份失去大股东地位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