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涩的初吻
望了望窗外树木苍劲的枝干,最后一片叶子也不知去向了,冬日终于在整个杨凌“安营扎寨”了。
这与我第一次所见的杨凌是全然不同的。那时的杨凌沐浴着六月的阳光,穿一身苍翠的“礼服”,安静得像个“甜点”。那时的我,刚刚经历了高考,满心欢喜地期待着即将到来的
大学生活。“西农是所不错的大学,分数线不高,离家又近,你考虑考虑!”周围的人都是这么说的,于是我就这么做了。所以确切地说,我期待在西农的大学生活。
爱上西农,倒不如说爱上杨凌
时光荏苒,两年飞也似地过去了。在这两年中,我总是脚步匆匆,但终未能将西农的美景看尽,因为这里既是人文渊薮,又是花木繁盛的园林。今朝看了杨柳抽新,明朝又有傲菊迎霜,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秒都是流动的。最让人咋舌的是,即使你看遍了西农的花花草草,杨凌还有大片大片的美景等待着你去发掘。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杨凌和西农本身就是一体的,它们拥有彼此、不分彼此。所以长久以来,“看遍西农”都是萦绕在每一个西农学子心头的梦。但这梦美得离奇,竟没有一个人愿意醒来。
杨凌很小,的士起价三元,用不了五元就可以从城这头走到另一头;西农很大,从城这头走到另一头都走不出去,打的那是常有的事。在这个既是大学,又是城镇的地方,没有主题公园,取而代之的是“长池碧波”——经常举办各类赛事的水上运动中心;少了争先恐后出现的百货公司,占领“市场”的主角通通换作科技园、博览园、新天地农业设施示范园、昆虫博物馆、国际节水科技博览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
中国克隆动物基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拥有大名鼎鼎的克隆羊的克隆动物基地。那只被克隆的黑山羊“青青”已经被做成标本陈列在馆里,圈里头的“阳阳”则是从它耳朵上取下来的细胞培育而成的。如此分身之术,岂止有趣?此外,与北京科技周、
上海工博会、深圳高交会并称的国家级四大科技盛会之一——“农高会”每年都会在这里举办,这一影响力波及全国甚至亚洲的盛会,又为杨凌增光添彩,将杨凌这座我国目前惟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
技术产业示范区,中国向亚太经合组织(APEC)开放的十大科技工业园区之一,推向世界!同时也让西农这所“本分”的高校在农业院校中享有盛誉!
高校的精神往往托生于它所在的城市,西农的精神当然和杨凌不可分割,更何况这二者本身就没有什么明显的界定。杨凌市拥有十五万人口,据说在街上走的三个人中会有两个是教授呢!至于这些教授的归宿,那当然是西农喽!
杨凌,它不是中国最牛的城市,但它的地位绝对不能忽视。所以爱上西农,倒不如说爱上杨凌。
英俊的代言人,帅气的化身
我经常回家,但在家中却不住地思念杨凌的灵秀。它的空气,它的柔风,还有那承载着知识的三道塬。这三道塬是南北走向,有三种气候、三种植被、三种昆虫类别,非常适合开展农业和林业研究教学。1934年,独具慧眼的辛亥革命元老——于右任,在此建立国立西北农林高等专科学校,从此科教的种子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生根发芽。199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同处杨凌的原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
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农业科学院、陕西省林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等七所科教单位合并组建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从而使其成为我国第一所由高校和科研单位合并组建,以农、林、水学科为主,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研究型大学。
现在的西农,在杨凌可谓“遍地开花”,所以不能笼统地说它有几个校区,只能说主要从事本科教学的校区有南北之别。
素有“大自然”之称的北校区位于三道塬上,我就住在这里。与其接触久了才发现,这里的古朴与现代是如此的相得益彰:岁月的“皱纹”虽爬上青砖砌成的墙头,但却为花草树木注入青春的活力,它们盘根错节,舒展着双臂,不高的建筑是注定要被它们遮挡住的,所以总给人以略显“羞涩”的感觉。高大挺拔的松柏最是养眼,据说它们是70年前建校时栽下的,其“年龄”之大,数量之集中,也算是难得;楼前的白玉兰则是树中“娇后”,婷婷玉立、高洁儒雅;还有碧桃、樱花、丁香等异彩纷呈的花朵,更是西农校园中的一大景致,让人忍不住就想多看几眼,多呆几分钟。但是无论树有多高,花有多繁茂,总有两栋建筑它们是挡不住的,一栋是3号楼,一栋是8号楼。
从北校区南下不过两公里,就到了南校区。
南校区在二道塬,是原西北林学院所在地,新建设施较多,纯属“豪华型”,其气势恢宏的国际交流中心就是最好的例证。国际交流中心是一组群楼,南边是图书馆,北边是实验楼,中间则是行政楼。三个部分相互交错呈倒“工”字形正对着校门,给人以开阔、大气之感。除此之外不能不提的就是投资9000万,正在建设中的室内体育馆。它与国际交流中心面对面,二者之间仅相隔一条街。我们这帮傻妞总是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在里边打个网球啊什么的,其实有这种幻想的又何止我们!
没有最牛的专业,只有最牛的人
其实一开始我也不大懂什么叫“西农与杨凌合二为一”,直到真正理解了西农。作为我国第一所由高校和科研单位合并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研究型大学,西农在教学基地、试验田、试验农场、林场方面显得尤为“奢侈”,仅校内就有“农业与生命科学实验园区、动物
生产教学实验园区”等好几处,校外的更是遍及全国16个省(市),共260余个。杨凌镇周边都是西农的教学实验园区,所以西农与杨凌之间范围的界定也就很好解释了。不过当初我报考西农,可并不是单单因为它的基础设施好,强势院系才是我“进攻”的重点。
西农的优势学科多倒是多,但争议也颇多。排名第一的是植物生产类新专业,据说到目前为止只有6所大学开设此科,而西农的该专业仅次于浙大,在国内排名第二!此外,在所有院系中,生命科学学院威望最高,它下设的专业和葡萄酒学院、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的专业都是近几年报考的热点。尤其是生物技术,该专业在国内都是数一数二的,但是它和同属生科院的生物科学都是科研性很强的专业,本科生程度找
工作有点困难,当然研究生程度那就另当别论了。比较起来,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和动物科技学院的学生工作就好找得多了。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表现最出色,刚毕业的月工资就在2500元以上,而且这已经不算什么新闻了。动物科技学院的动物医学也不得不提,因为强呗,而且其研究生还堪称“最强”。要问它出来干什么,最直接的就是做兽医嘛。别看这个
职业听起来不怎么样,但它确实藏有“一桶金”。要知道在
美国收入最高的就是“兽医司”!而且所有的兽医都必须考取资格证,可见其重要性与严格程度。西农的动物医学专业虽然每年的志愿都报不满,但是其就业率却是最高的,这也印证了该行业“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就算将来不从事兽医行业,我们也应该看到,国际上许多搞生物科研的大家、最火爆的胚胎技术的名人都是兽医出身。
当然,看一个学校的专业优势,不在规模大小,主要看它的学科水平和教学
质量。西农的文科专业有几十年的办学历史,如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办的农业经济
管理专业就是校级重点学科。想当年的农经专业毕业生,各用人单位是“蹲点守候”,就业后统统步步高升,在各自的岗位上尽展才华!那些辉煌的时代虽然一去不复返了,但老的传统还在。有前辈就曾这样说过:“这个专业学生在学校的时候,直到毕业也没感觉到学到什么东西,但毕业了,到社会上了,觉得自己懂得确是不少,什么都能干,别提多让人羡慕了!”呵……西农真的是十分重视文科专业的发展,其人文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外语系三大院系的八大专业,在校专业的总量中占了七分之一,专业设置及教学内容也努力配合整个大农业市场。此外有文理兼收的专业,如工商管理,对文科生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一个劲地说“好”,大家还是不能深刻地理解,那就来看看前辈的业绩好了。西农有个外号——“县长专业”,原因是西北地区几乎每个县的领导班子里都有西农学子的身影。如陕西韩城县,5大领导班子的一把手全是从西农走出去的。此外,令所有西农人自豪的是校友中先后走出两院院士14名;省部级领导干部30多人;300多人在厅、局级领导岗位上工作;绝大多数毕业生成为各行业的骨干。如林学系72级毕业生、人事部副部长陈存根,台湾校友会会长康有德教授,在危急时刻挽救了白水苹果的刘炳辉,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生态学家赵士洞等一大批名流学者都是西农名人榜上的闪亮之星。
所以不管怎么样,西农人坚信的只有一句话:没有最牛的专业,只有最牛的人。
博大的胸怀,绚烂的舞台
知道“发明狂人”岳冬冬吗?他现在是我们学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一名研究生,2001年考入西农后就不断挑战自己、突破自己: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科技创新,先后申请了8项国家专利,其中有5项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授权证书,成为西农的“大大大大大红人”啊!
不是我往我们学校的脸上贴金,但是不能不说的是,岳冬冬能取得如此大的成绩,学校功不可没。学校每年都会拿出100多万元来支持学生参加“挑战杯科技创新大赛”和“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大赛上优秀作品不断涌现,获奖人数比比皆是。为了勉励学生,西农每年还拿出2000余万元作为奖、助学金(包括各种减免),这样的力度在陕西恐怕是找不出第二家了。除专业奖学金外,西农现有国家奖学金、西部开发助学工程、朱英龙贫困助学金等各类社会奖学金20余项。加之助学贷款、勤工俭学,西农学子可谓“高枕无忧”!
此外还有院系、班级内部的活动。西农的周围是农村,利用这个条件,西农16个学院中有15个都分别与学校周边的村子建立了长期合作协议。平日里下乡活动的时间、地点有限,所以寒暑假下乡才是重头戏。尤其是去年暑假,西农的“百名博士访三农”就办得非常成功,影响极大,引得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学校为大家提供的各种机会固然诱人,但真正能将学生吸引到课堂的还是那些拥有魅力的老师。如昆虫博物馆馆长、80岁高龄的国际院士周尧教授,扎根西北,献身农业,在近60年的教书生涯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桃李满天下。而资源环境学院的李光录老师又有另一种魅力。他十分尊重学生,每次上课前都会鞠躬并说同学们好,而且讲课重点突出,条理明确,很受学生的欢迎。即使其所带的工程力学比较难,但在他的努力和同学们的配合下,整个专业的考试通过率都比较高。当然,像这样具有个人魅力的老师,西农还有很多,如有60年土壤侵蚀、水土保持和国土整治方面研究工作经验的土壤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显谟;旱地农业与作物抗旱生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仑;植保学院教授、我国植物免疫学教学和小麦锈病研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的李振岐院士;还有农学院的邢宏宜老师,葡萄酒学院的李华教授等一批有经验的深受学生爱戴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同时,西农也十分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每年花3000多万元专门用于引进人才。仅去年一年就有包括蔬菜遗传育种专家方智远,地衣真菌学家魏江春在内的6名院士加入了西农的师资队伍。真是有魄力!
爱情未完成
高大的梧桐没有挽留最后一片叶子,而任寒风卷着它们滑过我的窗前。窗内是另一番洞天,暖暖的室温很适合泡一壶好茶,懒懒地看本小说。不过现在不能太悠哉,时光不等人!与大多数同学一样,我将潜下心来学习,忙忙碌碌生活,在这恬静的校园中,在这冬日的阳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