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28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第一届全球乳业大会上,伊利集团凭借其高水解率低乳糖奶-伊利营养舒化奶,在来自16个国家的90多个产品系列中脱颖而出,勇夺“高度推荐大奖”,成为中国品牌比肩国际乳业巨头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在本次大会上载誉而归的伊利营养舒化奶,是2007年刚刚在国内上市的伊利新品,是中国第一款可有效解决饮奶过程中“乳糖不耐受①”问题的牛奶,不仅解决了不能喝牛奶的人可以喝上奶的愿望,更为那些经常喝奶的人带来了更细化的营养,更易吸收,伊利以自身的企业责任为公众带来了新的健康饮奶体验,并把来自中国的创见实现全球共享。
营养舒化奶,解决健康饮奶
生活常识 “我奶奶一辈子都不能喝牛奶,闻到牛奶味都会觉得恶心”;“喝伊利营养舒化奶,是否真能解决那些不舒服的症状”;“乳糖酶是什么?对喝奶有什么好处”;围绕“健康饮奶”的话题,没想到一杯牛奶也会带来这么多疑问。公众的“健康饮奶”意识由模糊到清晰地发展,是营养舒化奶在公众中不断普及健康饮奶知识过程中得到的结果。
生活中,很多人在饮用牛奶后有过类似的经历:肠鸣、腹泻、腹胀等,但没有人清楚不适的来源,其中一部分人群不得不因此放弃牛奶这种营养丰富的
食品,被迫成为“不喝牛奶的人”。而营养专家们的“不空腹喝奶”、“少量多次”等建议,似乎也不能带来明显的改善。
2007年,伊利正式推出经过4年试验研究出来的营养舒化奶,解决了很多人喝牛奶时乳糖不耐受、不易吸收、胃部不适的问题。据调查,中国至少有50%以上的人存在“乳糖不耐受”症状。伊利率先推出这款牛奶,不仅填补了国内在这项
技术领域的空白,还能真正让所有因乳糖不耐受而不能喝牛奶的中国人都喝上牛奶。该产品首次采用国内领先的“UHT后无菌添加”工艺以及国际先进的“LHT乳糖水解”技术,将乳糖的90%以上水解成为半乳糖和葡萄糖,解决了困扰绝大多数亚洲人饮奶时“乳糖不耐受”的难题,在饮奶向“更健康”发展上率先表态。
“我原来是因为身体无法吸收乳糖才不能喝牛奶,一直以为是牛奶的问题,误会了很多年啊!”一位尝试了伊利营养舒化奶的消费者感慨。这种对饮奶常识的误解,使伊利营养舒化奶的出现更显重要,打破牛奶禁区,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梦想;让每个人都能喝上牛奶,也不再只是一个口号。
推动健康饮奶新潮流
从“有奶喝”到“喝好奶”,国内大众的选择趋向多元,面对货架上品种日益丰富的乳制品,“健康饮奶”成为人们挂在嘴边的重要话题。
耗时四年研发最终问世的“伊利营养舒化奶”,在将乳糖高度水解后,仍然不破坏牛奶中原始的色、香、味、口感,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真正做到了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开怀畅饮,同时又保证了牛奶营养全面吸收。
根据中国人的体质差异,针对不同人群,伊利营养舒化奶细心准备了全脂和低脂两款产品,体现更多产品价值。全脂产品添加被称为“第七营养素”的膳食纤维,以利于营养吸收。低脂产品除含膳食纤维之外,又添加了胶原蛋白。当前,饮奶已成为人们的日常习惯,如何更科学地饮奶、更健康地饮奶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伊利营养舒化奶的推出,契合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为推动健康饮奶的潮流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当然,并非所有乳品企业与产品都可以轻言“健康”二字,其背后若没有如伊利强大的技术研发、品牌、渠道、奶源、科技水平来支撑,任何一个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和衔接,都可能影响着乳品的最终质量。对于整个中国乳业来说,业内人士认为,伊利体现了一个行业领跑者的影响力,作为2006年“最佳企业公民”获得者,伊利充分实践了社会责任感,从健康饮奶意识上为中国“乳糖不耐受”人群解惑,真正打破了牛奶禁区,响应了国家在公众健康饮奶上的政策和方向。
为使更多消费者走出对牛奶常识的误区,使更多消费者可以健康饮奶,伊利集团启动了中国首个面对普通大众开放的大规模“乳糖不耐受”免费检测公益活动。报名网站(http://yyshhn.yili.com)开通短短数小时,报名人数已逾万人,公众关注饮奶的热情甚至超出主办方的预期。陆续在全国12个城市进行的公益检测活动,更是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广泛参与。
扎根于中国市场,解决了困扰中国人乳糖不耐受难题的同时,伊利营养舒化奶也得到了全球乳业同行们的赞赏,刚刚获得的“高度推荐大奖”,就是世界对伊利的高度赞誉和认同。以“好奶要全球分享”的姿态,伊利营养舒化奶把在中国市场上的创举,带到国际舞台上“翩翩起舞”,为不能饮奶的更多的人群带来了新的希望。
相关链接
①“乳糖不耐受”
“乳糖”,是哺乳动物乳汁中特有的糖类,它的分解产物——葡萄糖和半乳糖是婴幼儿大脑发育的必需物质,还能有效促进人体对钙、铁、锌的吸收。但是,乳糖必须经过一种叫“乳糖酶”的物质分解才能被人体吸收。在人体乳糖酶缺乏的情况下,乳糖不能被吸收,结肠的乳糖程度会增加,主要是厌氧菌会产酸、产气,从而引起腹胀、肠鸣、腹痛甚至腹泻。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乳糖不耐受症”。乳糖不耐受通常分为“乳糖不耐受症”和“乳糖吸收不良”。其中,“乳糖吸收不良”的人群饮奶后没有明显不适症状,但实际上并不能有效吸收牛奶的营养成分。
乳糖不耐受是一种广泛存在的世界性问题,其发病率与种族有关,其中亚洲人,特别是日本人和中国人表现尤为明显。中国营养学会副秘书长杨月欣教授等人的研究发现,3-5岁、7-8岁、11-13岁组儿童中,“乳糖不耐受发生率”分别为12.2%、32.2%、29.0%;“乳糖酶缺乏发生率”分别为38.5%、87.6%、87.8%。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调查也显示,我国北京、上海、广州等地3-13岁儿童“乳糖酶缺乏发生率”最高达87%。随着年龄的增长,乳糖酶缺乏率也在增长。临床医学专家肖玉桦教授等人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健康成人的“乳糖吸收不良率”高达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