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交流 共同发展

发布新日志

  • 销售冠军

    2007-11-07 13:41:47

    暂无
  • 食品香精调香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2007-04-26 14:40:09

    历史上,大多数食品调香师都没有接受过如何调配香精的训练,而是怀着强烈的学习欲,通过观察、反复实验来学习的。这种学习方式耗时伤财,效率也不高。1965年版的GRASIII包含了1125种食品香料物质,到了GRAS20食品香料物质达到4023种,这个数字还未算上很多天然植物来源的成分。如果不借助于某种工具或组织体系,利用品种如此繁多的组分将会困难重重。前言食品香精调香涉及两个要求:原料品种选择和原料用量选择。调香师通过下列途径实现这些需求:—修改现有的配方—利用以前的经验—阅读文献—香气评估—听取供应商或同行的建议然而,这些方法都不能完全保证成功,因为每一种方法都是有利有弊的。

    1.借助现有配方或经验来选择原料成分我们知道这个配方以前行之有效,而且能提供一种快速完成项目的途径,所以它是可用的。很多时候,一个快速的修改配方已足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它还可以减少,也可能完全消除反复实验和失败的风险。但是,由于选择了和从前相同的原料,可能会导致香气风格与老配方雷同。这种做法也限制了使用新原料的自由和创造性。

    2.通过阅读文献选择原料成分自20世纪50年代起,分离与识别技术的进步对人类关于食品香气成分的认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已经使得FEMA/GRAS批准了许多新的化合物。通过辨识食品中的化学物质,香精的质量得到了很大改善。然而,食品中辨识出的化学物质数量有时会过多。依据从特定食品中发现的大量化学物质来配制香精,我想所有的调香师都有过这方面不成功的尝试。而且,很多公司并不提供这种途径的资源。

    3.根据香气选用原料:由于这是一种快速评估原料的方法因而被采用,但它有许多局限,并且会产生误导现象。其中一个局限是许多原料的口味与它们的香气相似,而香气却不能替代口味。根据香气选用原料也不能提供香料的口味情况或在不同使用量下提供真正的原料香味强度。有着强烈香气的原料并不一定有着相应的香味强度,例如乙醛和异戊醇。不过,用香气进行随后的香味评估筛选是十分有效的,整个过程能省去许多反复实验。4.根据供应商和同行推荐选择原料成分我们大多数从贸易组织的推广介绍了解到的新原料,原料供应商大都可提供。GRAS新原料在市场上出现的时间通常较晚,因为需求是一个不确定的变量。人们无法根据化学结构预测感官性质。有些在GRAS18中公布的化学品无法购买,而且GRAS20去年才刚刚公布。在化学品来源协会的会议上,调香师们很难选择自己希望供应商们提供的化学品,因为他们不知道这些化学品的味道如何。GRAS的原料成分有很多来源———其中一些化学品可以用作调香原料,另一些化学品可能由于其他原因由GRAS命名,比如GRAS化学反应中的起始物质或反应产物。大型香料公司可对原料成分进行GRAS认定,但这些原料在一、两年内并不公开,这给了他们很大的优势。对调香师而言,在调香时能得到所有已批准的原料是再理想不过的了。除供应商之外,同行对于特殊用途情况下选择原料成分的建议可能也是有帮助的。这些是香原料成分唯一的来源(自产自用的原料除外)。是的,供应商很容易犯错,他们总是试图卖掉产品,但是对调香师而言供应商也是有价值的原料来源。此外,某些调香师会帮助同事,这对于缺乏公司内部调香训练的人是非常有帮助的。

    4.依据香味(味道)评估选择原料成分这是调配香精时最可靠和最准确使用香原料的方法。通过香味评估能深刻了解每一种成分在不同用量水平时的香味特征变化,度量使用的把握,减少实验反复次数,提供较好的用量水平评估,这也是全面确定某个成分作为香精原料的较好途径。成分评价指标理所当然的是,原料在评估前应当满足特定的纯度指标。化学品应当是列入FCC表中,或是满足FCC技术规格的。如果查不到FCC的技术规格,化学品不应含有未被批准在食品中使用和会使香精变味的杂质或污染物。众所周知,类似醛一类的功能团非常容易氧化,会发生各种能显著影响化学品或原料的香气描述的反应。熟化过程会极大地降低成分的香气强度,然而极少有供应商在送样时会标有制造日期的信息。另外,使用新鲜的实验室原料和过期产品也会产生显著不同的结果。在重复或比较来自不同作者、实验室和文献的感官结论时,原料的纯度和熟化程度是相当重要的因素。感官评估是先主观设定一些,然后再在评估过程中加入一些变量,它可能会使评估结果难以理解且难以重复。食品香料成分量化感官评估行业内评估食品香料有多种方法。典型的是,在几个不同的ppm级水平上感受(闻和尝)原料成分并在一个或几个水平上对其进行描述。原料在不同用量水平上的香气强度差异可能相当大,对于在配方中如何使用原料以及在何种含量水平上使用,原料的香气强度值可以提供非常有用的附加信息,也便于人们深刻理解。这里着重指出的是,定量的强度值加上在所选择的ppm水平上的定质的香气描述提供了选择成分和成分用量水平的准确途径。这个途径极大地减少了反复实验次数。香气强度的确定在我的公司,我们把香气强度范围设定成从1到10,其中10为最强。我们在阈值用量水平至高强度用量水平之间感受和描述原料成分 换句话说,一直到特强的程度(出现化学烧伤、发苦感等)。值得注意的是香气往往不是在ppm水平最高时最强。根据被评估的原料,评估的ppm范围一般在0.1,0.5,1.0,2.5,5.0,7.5和10的水平上。所确定的强度应从阈值到超出香精配方使用水平的高强度用量水平。对某些原料要扩展ppm的范围以适应香气非常强的原料,比如硫化物等。在感受香原料成分时,根据实际感受可将阈值定于0.1~0.5之间。一般认为,6以上的香气强度比对食品香精而言过强,除非该原料成分是特征化合物。强度值的可重复性强度范围(从1到10)是一个相对的范围,它是相对于食品香气而言的。

    例如,牛奶的香气强度值大约为3,蓝纹奶酪约为6.5,香蕉约为4。大多数食品的香气强度不高,而水果由于含果酸具较高的香气强度。平均而言,食品的相对香气强度值大约为4.5。最近刚刚完成了一项关于香气强度值重复性的工业实验。来自三家香料公司的13人参加了这项实验。每一位参加者被要求描述三种香料成分并且在选定的ppm用量水平上确定它们的强度。结果表明,尽管是第一次让他们确定香气的强度值,参加者们之间也表现出了良好的重复性。作者在文中已表明强度值的重复性在10%之内。强度值比原料香气描述具有更好的重复性。感受是一个主观的过程,三个人可以在感受一件物品后作出不同的描述,而表达的是相同的感觉。请看T 1(2,4 癸二烯醛)和T 3(乙基丁基酮)中的香气描述,你可以看到一系列的描述,这反映出了不同的人在尝试着对同一原料作出描述,其中一人还使用了“Playdoh”一词。那些有孩子的人可能会理解这一描述,而那些从未闻到过这种物质的则可能无法辨识。一般而言,人们根据文化修养和品尝各种食品的经验来描述香气,强度值是一种比较容易掌握的度量,因为它是相对的,而且不依赖大量的描述词汇或感受经验。强度特征曲线香气强度可以用强度值对应于ppm用量水平绘制成图。某些成分,如己醛(hexanal),用量范围很窄,而另一些成分,比如香兰素或甲基苯基缩水甘油酸乙酯(草莓酯)用量范围则较宽。很多低链醇和酯也属于这种类型。显然,所有的原料可以划分为4种香气强度类型。原料用量范围较窄的一个例子是2,4癸二烯醛(FEMA3135,FCC,Bedoukian)。T 1所示为2,4 癸二烯醛的感官评估值与香气强度值结果,是由上述工业实验的参加人员评估出的。香气描述前的数字反映的是对该原料做出相同描述的参加者的人数。并不是每一位参加者在每一个ppm用量水平上都给予了描述。



    F 1表明的是2,4 癸二烯醛的用量范围有些高于0.1ppm。香气强度范围在0.1ppm以内为可用的用量范围。在配方中使用该原料时要小心行事。这也表明含有此成分的香精用量如有变化,该成分所起的作用可能与预定的效果不同。1.T 2所示为由业内测试者提供的真实的香气强度值。在确定香气强度值过程中(参加者的)经验会改进结果,应用所得结果的平均值绘制成了F 3所示的曲线。T 3提供了一种具有较宽用量范围的香气强度范围的成分———乙基丁基酮的情况。F 2中是该原料的香气强度曲线。T 4是乙基丁基酮的强度值。香气强度稳定,不会随用量逐渐变强的一个原料例子是2 甲氧基 4 丙基苯酚。F 3和T 5分别描述了这种原料的强度特征和各用量水平的香气强度值。香气强度在达到峰值后下降的原料例子是柠檬油(加利福尼亚型)(F 4)。该原料的用量水平与香气强度值见T 6。香气强度特征小结所有的香原料可划分成4类香气特征。幸运的是,已评估过的原料中大部分属于ppm范围较宽的类型,例如乙基丁基酮。这些曲线可以分为: 2,4 癸二烯醛———急剧变化的香气强度 2 甲氧基 4 丙基苯酚———强度随用量变化至某一点达到最大,之后不再随用量变化 柠檬油———强度达到峰值后下降 乙基丁酮———强度逐渐增加为食品香料应用将香原料归类1995年,FrankFischetti发表了一篇通过香精功能来分配香原料的文章。他定义了3个功能,用于对所选香精如何使用原料来进行分类。根据Fischetti的观点,特征化的化合物的定义为感觉上(嗅和尝)像某种特定食品香气的原料。例如苯甲醛的香气像樱桃,而邻氨基苯甲酸甲酯的香气像葡萄。辅助化合物的定义为只能辅助形成某一香气特征的原料。例如,丁酸乙酯可以辅助形成葡萄、樱桃等香精,而己醛可以辅助形成香蕉、草莓香精等等。差别化合物的定义为能够改变香精的香气特征使之变得独特的原料。在一个特定的香气目标范围内,发现这类化合物有创造性的用途,作用并不明显。差别化合物也可以是用于低于阈值(sub threshold)水平上的原料。评估和书面表达定性感官评估数据与量化强度值的步骤是:1.在ppm范围内感受(嗅和尝)原料成分,这一范围从阈值到高强度水平2.书面表达每个ppm水平上的香气描述和强度值3.指出各香精应该使用何种原料及该原料的使用方式(作为特征原料,辅助原料,差别原料)



      使用定性的感官数据和量化的强度值配制香精使用关注于要点的方法调配香精有很多好处。例如,T 7给出一个用食品调香软件生成的樱桃汁香精配方。T 7中的配方由一个骨架配方生成,该骨架配方由基于先前对原料成分的感官评估中被认为有“樱桃”香气的原料组成。配方中的原料ppm用量水平是从一份原料一览表中选取的,每种原料都列有定性感官数据和量化强度数据,便于调配香精时参考。配方表右列的感官和强度数据用于选择原料成分和配方中ppm用量水平。

    T 7中的香精配方并未在高用量水平上使用特征香气成分,这些成分可能使香精具有比较简单的香气特征。通过使用强度数据所产生的配方有较为平衡、更为自然的香气。这种配置方法为所有香精提供了一种快速、灵活和准确的方式来选择原料品种和用量水平。根据调香师的经验,大多数人可以在1 3次的尝试后完成香精配方工作。另外,所有香精都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调配,即使是以前从未配制过的。原料感官数据库是唯一的标准。基于香精用量为0.1%来选择原料ppm用量水平。然而,由于加和作用和协同作用,香精在水中的用量通常在0.05 0.1%之间。似乎配方中含有的成分数量越多,用量水平就相应越低。为了确认这一点,还需要做更多的研究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可能需要更高的用量水平。评估应在0.1%浓度下在水溶液中进行,或在0.15%浓度下在加0.03%柠檬酸的水溶液中进行。结论重复前文中的要点,使用定性的感官数据和量化的香气强度数据的优点是: 减少重复试验次数 调配香精所用时间比传统方法短 更准确地选用原料 更精确地决定原料的用量 更深刻地理解原料 调配出更高质量的香精 增加原料的使用范围 减少无关原料的使用 简化配方 潜在缩短生产时间 潜在减少库存 一个极好的训练工具每一位调香师都有他/她自己的配制香精的途径。然而,无论何种途径都必须选择香原料的品种和用量以调配出香精。使用定性的感官数据和量化强度数据可以深入认识香原料的使用,并且提供一个有效的和高效的调配香精的途径。
  • 西瓜香精的调配技术

    2007-04-26 14:22:57

    西瓜别名寒瓜,味道甜美、汁多味纯、解暑养颜,是夏天不可缺少的休闲解暑佳品。西瓜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我国各地均有种植。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对食品的要求也趋于多样化。西瓜除鲜食外,还可制作西瓜酱、西瓜饮料和西瓜糖果等系列食品。但由于西瓜食品的香味在加工过程中有所挥发和分解,造成产品风味不佳,所以需要一种人工配制的对人体无害的香味替代品西瓜香精以弥补其不足之处,从而满足社会大众化的需求。

    1 西瓜香气的成份分析

    食用西瓜香精是赋于西瓜食品天然风味的食品添加剂。西瓜的香味强度很小,且有瓜皮和瓜瓤两种气味,香味有甜、青间于甜瓜和黄瓜中间。西瓜的香味成份主要是醇、醛和酯。已知的有30余种,但还未全部鉴定出[4]。西瓜香气的主要成份如下:醇类:甲醇、乙醇、丁醇、戊醇、3 已烯醇、2 辛烯醇、壬醇、反式 2 壬烯醇、顺 6 壬烯醇、3 壬烯醇、2.6 壬二烯醇、苄醇醛类:乙醛、异戊醛、已醛、反 2 已烯醛、反 2 庚烯醛、反 2 辛烯醛、壬醛、反2 壬烯醛、顺 6 壬烯醛、2.6 壬二烯醛、反 2 癸烯醛、柠檬醛、3.6 壬二烯醛酯类:乙酸异丙酯、戊酸甲酯、癸酸乙酯、乙酸苄酯、苯甲酸甲酯酮类:丙酮、乙位紫罗兰酮、覆盆子酮

    2 西瓜香精的香气分析及香韵分路

    2.1 香气分析调配西瓜香精首先考虑要用瓜果香料,再辅以青香和甜香类原料。用一些果香类原料以及一些天然香料来丰富和衬托整个香精的香韵和香气,起到圆润和修饰作用。根据西瓜的香气成份,把西瓜香精主要分成为四大香韵即特征西瓜瓜青香、果香、稍带油气的青香和甜瓤香[5]。

    2.2 香韵分路[1]

    (1)头香:人们嗅觉首先感触到香味。要具有西瓜的特征瓜果香,很清很爽的头香中需用青香原料,还应有果瓤的味道,但果香决不能盖住青香,应将二者协调在一起,再和体香原料连接,使香精香气连贯畅通,无脱节态。
    (2)体香:西瓜香精的中段以甜清的瓜瓤果香为主,淡淡的甜味加上很青的瓜青香构成了西瓜香精的主体香气,使人想到了瓜瓤的味道
    。(3)基香:西瓜香精的底香带有青甜的瓜果香。选用柠檬路的天然果甜,玫瑰甜的酮甜,再加以比较厚实的果香路原料,使之带有瓜瓤的感觉,略加油气,可使整个香精显出自然丰满的感觉,并能保持香气的持久性。经过分析各段香气大致组成,确定西瓜香精中头香占15%~30%,体香占60%~70%,基香占10%~25%。2.3 香气分路西瓜香气分路为瓜青香、青香、果香、油青气、甜香和柑橘香。
    (1)瓜青香选用了黄瓜味和甜瓜味的五个原料。黄瓜醇,黄瓜醛,顺 6 壬烯醇,顺 6 壬烯醛。持久性从差到中至强。黄瓜醛具有极强烈,极扩散,青药草样的香气,在稀释液中有甜韵愉快,蔬菜青的香气。黄瓜醇只有在稀释溶液中才有黄瓜和紫罗兰叶的青香,顺 6 壬烯醇和顺 6 壬烯醛,同样带西瓜青香,而甜瓜醛则带甜的瓜青气,和协圆润,把它们适量的协调在一起,可使西瓜青香贯穿于整个发香体中。
    (2)青香:西瓜香精以叶青、果蔬青为主,并夹有瓜皮的青香,所以配方中采用了代表叶青香的原料即叶醇,乙酸叶醇酯,已酸叶醇酯等。代表果蔬青香的原料有:辛炔羧酸甲酯、庚炔羧酸甲酯、反 2 已烯醛、反 2已烯醇及果皮味的乙酰乙酸乙酯等。反 2 已烯醛和反 2 已烯醇都具有强烈的果青香和刺激的蔬菜样的香气,稀释后有愉快的果香和新鲜的青香,而叶醇以及其它更具有强烈草青香和叶青香,但果香差些。辛炔羧酸甲酯具有强烈而扩散的青香,较庚炔羧酸甲酯精细而少辛辣气息,留香尚持久,高度稀释后有果蔬样的青香味。似成熟的香蕉和新鲜的桃子及黄瓜皮的香气。选用这些原料并使其协调可以使整个西瓜香气透发,产生清爽可口的效果。
    (3)果香:西瓜香精调配时,果香是必不可少的,是用来协调青香和甜果香的主要选用似香蕉、苹果的青果香原料。如:乙酸乙酯、乙酸异戊酯、丁酸乙酯、乙酸丁酯等。稀释后具有愉快的明显新鲜果实香。丙二酸二乙酯,丁二酸二乙酯,癸二酸二乙酯等它们具有淡的,愉快的酒果实样的香气,甜而柔和,特别是癸二酸二乙酯类似甜瓜香,很适合用于调配西瓜香精中。为了增加整个香韵香气厚度,少许添加点内酯类原料,例:r 十二内酯、r 十一内酯,属脂肪香会使香气圆润丰满。
    (4)油青气:西瓜香精中用了已醛、壬醛、十一醛、已醇、壬醇,这些原料因为它们都略带油脂气,且含有果香,比较适合加入配方中。如已醛具有强烈渗透、油酯青草的气息,在高度稀释后更似刚割下的草和未成熟的果香(类似苹果和莓),壬醛具有特有的玫瑰———橙子香气,微带油酯味橙子样的苦味。
    (5)甜香:西瓜本身所含糖分比较多,所以调配西瓜香精时,选用甜香路一类原料是必不可少的。可用甲位或乙位 紫罗兰酮、香兰素、覆盆子酮、乙基麦芽酚、麦芽酚等。做为甜香路的原料,适当的加入甜香原料,可以使香精中隐约闻到一点清中带甜的气味。
    (6)柑桔香:选用柑桔基料,是为了使调配香精有新鲜感和天然感,同时可以掩盖香精的化学气息。

    3 实验方法[3]

    (1)使香精的香气尽量稳定,前后香气不要变化太大,但也不能过于平淡,在每一路香气选择中要考虑到头、体、底香三段香气的衔接,使之紧密相连,散发自然。
    (2)配制的香精是食用型香精,为确保对人体无害,故要求所用原料均符合FEMA标准。总之,调香时,应寻求组成构型的各种香味特征之间的平衡,同时要注意香味顶部和在口内的持久性能,并且要防止不适或不协调的香味产生。不断地进行所配香精构型的解剖和改进香精配方。通过香味辨别,决定哪些部分要减弱,哪些部分要增强。从而需要加深或剔除一些不适宜的成份,并通过应用试验直达到予期目标为止。

    4 香精的调和与结果调配西瓜香精力求整个香精香气和谐圆润贯通,现将典型的配方加以讨论。分析配方一香精有明显的焦糖样香气甜腻的感觉,甜香原料用量太多瓜青香太重,瓜香一类原料用量太多,无西瓜的特征香气,蔬菜一路及叶青气不足,总体上的感觉是给人一种甜瓜一路的香味。故适当的修改配方,调整蔬菜青香,果甜香、油青气、瓜瓤气、甜香,特殊香气的比例。配方二香精的整体香气较好,有清甜愉快的感觉,头香中的特征香气也如西瓜一样清甜,透发;体香比较丰满醇厚,香气逼真。但青果香和蔬菜果香还不太协调,对甜气产生干扰和影响,故整体感觉类似黄瓜样香气。核对配方二,再将比例适当调整见配方三。成型配方整体香气协调清爽,有一种西瓜清凉的感觉。头香、体香、基香十分协调既饱满,又清甜爽心,是调香设计中较成功的香精配方。由于在此配方中加入了少量乙酸薄荷酯作为修饰剂,给西瓜香精头香中带来冰凉的感觉,做成饮料后,给人一种美妙的享受。



    5 讨论比较配方一、配方二、配方三所用各路香韵的单体原料可以得出:

    (1)从瓜青气和果甜气来比较:配方一中,瓜青一路原料用量多,例:甜瓜醛及黄瓜醛所用总量比在配方二、配方三中要多的多,使得香精带瓜油青气重。果甜气一路香原料,例乙酸丁酯用量也多,和配方二、配方三相比,它的果甜香韵原料用得单一,因此在整个配方中果甜气一路香韵和瓜青一路原料不协调。而配方二、配方三中分别采用多种同一香路果甜气的单体原料来调配香精,增加它的果香香韵。如:分别加了癸二酸二乙酯、癸酸乙酯、丁酸乙酯、乙酰乙酸乙酯、十四酸乙酯等果甜气来协调瓜青气,这样香精中体现了西瓜的果肉气息。
    (2)从青香一路原料比较:配方一中已醇、叶醇、乙酸叶醇酯、反 2 已烯醛等及蔬菜一路原料,例:辛炔羧酸甲酯、庚炔羧酸甲酯用量较在配方二,配方三中用得少,有的甚至没有用。这就显得瓜青一路香韵气息不足,严重影响了西瓜的瓜青清爽一路的香韵,使得瓜、果、甜、清组合配方中少一路香韵,显得不协调。而配方二、三中适当增加青香一路的原料及蔬菜气息一路的单体香料,使得香精香味甜中带青,有较好的香味及口感。特别是配方三,青香及蔬菜气和瓜果、甜协调得很好。
    (3)从浆果甜一路的原料来比较:配方一中只有乙基麦芽酚和覆盆子酮二种单体原料,显得甜香有点单调少香韵,而在配方二及配方三中,增加了β 紫罗兰酮,就显得瓜甜有醇厚、丰满、圆润的感觉。
    (4)从带油气原料来比较:配方二、三中分别增加了少量壬醇、壬醛、癸醛、十一醛、异戊醛等若干带油气原料,使得成型配方三的香精增加了香韵,丰满了西瓜香精的头香香气。
    (5)通过对典型的三个配方的讨论可以看出配方中选用单体原料种类多少对香精香气、香味有很大影响:香精中,同一类香路的香韵所用的原料品种越多,香味越丰满、越多韵、厚实。再者调香是一门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工作,它是香精香料工业生产中的最基础的一环。调香技术是要从长期实践中积累经验、知识和工作方法,特别是对香原料各种理化性质、香气特点及应用方法要熟练掌握,又具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才能在调香实践中达到成熟和融会贯通的境界。
  • 伊利营养舒化奶——创造健康饮奶新潮流

    2007-04-25 09:56:24

    2007年3月28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第一届全球乳业大会上,伊利集团凭借其高水解率低乳糖奶-伊利营养舒化奶,在来自16个国家的90多个产品系列中脱颖而出,勇夺“高度推荐大奖”,成为中国品牌比肩国际乳业巨头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在本次大会上载誉而归的伊利营养舒化奶,是2007年刚刚在国内上市的伊利新品,是中国第一款可有效解决饮奶过程中“乳糖不耐受①”问题的牛奶,不仅解决了不能喝牛奶的人可以喝上奶的愿望,更为那些经常喝奶的人带来了更细化的营养,更易吸收,伊利以自身的企业责任为公众带来了新的健康饮奶体验,并把来自中国的创见实现全球共享。



        营养舒化奶,解决健康饮奶生活常识

        “我奶奶一辈子都不能喝牛奶,闻到牛奶味都会觉得恶心”;“喝伊利营养舒化奶,是否真能解决那些不舒服的症状”;“乳糖酶是什么?对喝奶有什么好处”;围绕“健康饮奶”的话题,没想到一杯牛奶也会带来这么多疑问。公众的“健康饮奶”意识由模糊到清晰地发展,是营养舒化奶在公众中不断普及健康饮奶知识过程中得到的结果。

        生活中,很多人在饮用牛奶后有过类似的经历:肠鸣、腹泻、腹胀等,但没有人清楚不适的来源,其中一部分人群不得不因此放弃牛奶这种营养丰富的食品,被迫成为“不喝牛奶的人”。而营养专家们的“不空腹喝奶”、“少量多次”等建议,似乎也不能带来明显的改善。

        2007年,伊利正式推出经过4年试验研究出来的营养舒化奶,解决了很多人喝牛奶时乳糖不耐受、不易吸收、胃部不适的问题。据调查,中国至少有50%以上的人存在“乳糖不耐受”症状。伊利率先推出这款牛奶,不仅填补了国内在这项技术领域的空白,还能真正让所有因乳糖不耐受而不能喝牛奶的中国人都喝上牛奶。该产品首次采用国内领先的“UHT后无菌添加”工艺以及国际先进的“LHT乳糖水解”技术,将乳糖的90%以上水解成为半乳糖和葡萄糖,解决了困扰绝大多数亚洲人饮奶时“乳糖不耐受”的难题,在饮奶向“更健康”发展上率先表态。

        “我原来是因为身体无法吸收乳糖才不能喝牛奶,一直以为是牛奶的问题,误会了很多年啊!”一位尝试了伊利营养舒化奶的消费者感慨。这种对饮奶常识的误解,使伊利营养舒化奶的出现更显重要,打破牛奶禁区,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梦想;让每个人都能喝上牛奶,也不再只是一个口号。

        推动健康饮奶新潮流

        从“有奶喝”到“喝好奶”,国内大众的选择趋向多元,面对货架上品种日益丰富的乳制品,“健康饮奶”成为人们挂在嘴边的重要话题。

        耗时四年研发最终问世的“伊利营养舒化奶”,在将乳糖高度水解后,仍然不破坏牛奶中原始的色、香、味、口感,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真正做到了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开怀畅饮,同时又保证了牛奶营养全面吸收。

        根据中国人的体质差异,针对不同人群,伊利营养舒化奶细心准备了全脂和低脂两款产品,体现更多产品价值。全脂产品添加被称为“第七营养素”的膳食纤维,以利于营养吸收。低脂产品除含膳食纤维之外,又添加了胶原蛋白。当前,饮奶已成为人们的日常习惯,如何更科学地饮奶、更健康地饮奶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伊利营养舒化奶的推出,契合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为推动健康饮奶的潮流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当然,并非所有乳品企业与产品都可以轻言“健康”二字,其背后若没有如伊利强大的技术研发、品牌、渠道、奶源、科技水平来支撑,任何一个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和衔接,都可能影响着乳品的最终质量。对于整个中国乳业来说,业内人士认为,伊利体现了一个行业领跑者的影响力,作为2006年“最佳企业公民”获得者,伊利充分实践了社会责任感,从健康饮奶意识上为中国“乳糖不耐受”人群解惑,真正打破了牛奶禁区,响应了国家在公众健康饮奶上的政策和方向。

        为使更多消费者走出对牛奶常识的误区,使更多消费者可以健康饮奶,伊利集团启动了中国首个面对普通大众开放的大规模“乳糖不耐受”免费检测公益活动。报名网站(http://yyshhn.yili.com)开通短短数小时,报名人数已逾万人,公众关注饮奶的热情甚至超出主办方的预期。陆续在全国12个城市进行的公益检测活动,更是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广泛参与。

        扎根于中国市场,解决了困扰中国人乳糖不耐受难题的同时,伊利营养舒化奶也得到了全球乳业同行们的赞赏,刚刚获得的“高度推荐大奖”,就是世界对伊利的高度赞誉和认同。以“好奶要全球分享”的姿态,伊利营养舒化奶把在中国市场上的创举,带到国际舞台上“翩翩起舞”,为不能饮奶的更多的人群带来了新的希望。

        相关链接

        ①“乳糖不耐受”

        “乳糖”,是哺乳动物乳汁中特有的糖类,它的分解产物——葡萄糖和半乳糖是婴幼儿大脑发育的必需物质,还能有效促进人体对钙、铁、锌的吸收。但是,乳糖必须经过一种叫“乳糖酶”的物质分解才能被人体吸收。在人体乳糖酶缺乏的情况下,乳糖不能被吸收,结肠的乳糖程度会增加,主要是厌氧菌会产酸、产气,从而引起腹胀、肠鸣、腹痛甚至腹泻。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乳糖不耐受症”。乳糖不耐受通常分为“乳糖不耐受症”和“乳糖吸收不良”。其中,“乳糖吸收不良”的人群饮奶后没有明显不适症状,但实际上并不能有效吸收牛奶的营养成分。

        乳糖不耐受是一种广泛存在的世界性问题,其发病率与种族有关,其中亚洲人,特别是日本人和中国人表现尤为明显。中国营养学会副秘书长杨月欣教授等人的研究发现,3-5岁、7-8岁、11-13岁组儿童中,“乳糖不耐受发生率”分别为12.2%、32.2%、29.0%;“乳糖酶缺乏发生率”分别为38.5%、87.6%、87.8%。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调查也显示,我国北京、上海、广州等地3-13岁儿童“乳糖酶缺乏发生率”最高达87%。随着年龄的增长,乳糖酶缺乏率也在增长。临床医学专家肖玉桦教授等人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健康成人的“乳糖吸收不良率”高达92%。  
  • 今日

    2007-04-24 10:32:27

      现在终于找到了自己喜爱的行业,以后就要好好混了。为中华食品工业发展效力。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1215
  • 日志数: 6
  • 建立时间: 2007-04-24
  • 更新时间: 2007-11-07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