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食品管理》:中国乳制品大多被检出苯甲酸

发布: 2009-2-18 11:42 | 作者: foodspace | 来源: 新浪财经 | 查看: 140次

        新浪财经讯 国际期刊《食品管理》最新出版的期刊刊登了广州市食品工业卫生检测所戚平等研究人员题为《中国乳制品苯甲酸含量评估报告》的论文,指出包括婴幼儿配方奶粉在内的中国乳制品中大多检出了苯甲酸(benzoic acid),但含量不高。

  苯甲酸是食品工业中常见的一种防腐保鲜剂,但乳制品中是禁止添加的。一般情况下,苯甲酸被认为是安全的,但对包括婴幼儿在内的一些敏感人群而言,长期摄入苯甲酸也可能带来哮喘、荨麻疹、代谢性酸中毒、抽搐等不良反应。

  2006年10月至2007年1月期间,戚平等研究人员从广州的商店和超市购买了142份乳制品样本,其中包括24份巴氏消毒奶样本、45份超高温灭菌奶样本、31份普通奶粉样本和42份婴幼儿配方奶粉样本。然后对样本进行了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发现142份乳制品样本中有109份检出了苯甲酸,比例高达76.8%,含量从0.51毫克/千克到111毫克/千克不等。其中,情况最好的是巴氏消毒奶,24份产品仅有11份检出苯甲酸。而普通奶粉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检出率分别高达87.1%和85.7%。

  研究人员对苯甲酸检测限的设定分别为巴氏消毒奶和超高温灭菌奶0.2毫克/千克、普通奶粉和婴幼儿配方奶粉2毫克/千克。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的牛奶及奶制品中普遍检出苯甲酸,但含量不高。

  研究人员认为,中国乳制品中虽然普遍含有苯甲酸,但含量均不高,不会对普通人群造成影响,但对于婴幼儿及其他敏感人群而言可能会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对中国乳制品中苯甲酸含量进行评估是十分有必要的。

  同时,研究人员在论文中指出,巴氏消毒奶被检出苯甲酸的样本比例最低,这可能与各种乳制品的原料奶品质、加工技术及存储之间存在差异有关。(兴亚)

    附:原文

  Assessment of benzoic acid levels in milk in China

  Abstract

  Benzoic acid i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preservative in foodstuffs. Although benzoic acid is 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 (GRAS), adverse effects such as asthma, urticaria, metabolic acidosis and convulsions were observed at low doses in sensitive persons. Some weak clastogenic activity was noted in in vitro assays. The aim of our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levels of benzoic acid in milk samples consumed in the city of Guangzhou, China. In this study, 142 samples of pasteurized milk (24), ultra high temperature milk (UHT, n = 45), milk powder (n = 31) and infant formula (n = 42) were analyz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 (HPLC) with diode array detector (DAD) from October 2006 to January 2007. Benzoic acid was detected in 109 (76.8%) samples, ranging from 0.51 to 111 mg/kg. The LOD for benzoic acid was, respectively, 0.2 mg/kg in pasteurized and UHT milk, 2 mg/kg in milk powder and infant formula. The mean recoveries of spiked samples at 4 levels were 99.5 ± 3.1% in liquid milk, and 98.5 ± 4.3% in milk powder,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benzoic acid widely occurs in milk and milk products in China at the low levels. The levels found are not high, and should not affect the general public; however, it may affect the infants and/or sensitive persons.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assess the levels of benzoic acid in milk in China. Meanwhile,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e lowest percentage of positive samples in pasteurized milk probably results from the difference in the quality of raw milk, processing technical and storage condition of milk products。

TAG: 乳制品 中国 检出 苯甲酸 大多

字号: | 推荐给好友

最新评论

删除 引用 qpzsu   评论时间 2009-2-19 20:17:24
关于“中国奶制品大多被检出苯甲酸”报道的几点声明

1.关于乳品中检出苯甲酸的问题
苯甲酸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乳制品中一般都含有苯甲酸,只是含量高低的区别。早在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简明国际化学品评估文件26”(Concise International Chemical Assessment Documents 26)中对苯甲酸和苯甲酸钠进行了风险评估,文中指出:“自然界中许多动植物本身存在苯甲酸,因此可以认为苯甲酸是食品(包括牛奶)中的一种天然成分”,同时文中引用了“1989年Sieber的研究数据,给出了以下有代表性食物中苯甲酸的天然含量。
牛奶        痕量 – 6 mg/kg
酸乳酪        12–40 mg/kg
干酪        痕量– 40 mg/kg
水果(不包括 Vaccinium 品种)        痕量– 14 mg/kg
马铃薯,豆,谷物        痕量– 0.2 mg/kg
黄豆粉,坚果        1.2–11 mg/kg
正常的情况下,人体都会摄入苯甲酸。
此外,论文中的样品是在国内市场买到的样品,因此题目中使用的是“In China”,是一个地域概念,并不是“Of China”。因此,以“中国奶制品大多被检出苯甲酸”作为题目是对我文章不严谨也不负责任的翻译,会引起公众较大的误解,误认为乳制品中不得检出苯甲酸。
2.关于“研究人员表示,尽管苯甲酸含量尚未超过世界卫生组织的每日允许摄入量推荐值,但其对婴幼儿等特殊人群的健康影响值得关注。”和“不过,他同时指出,苯甲酸对婴幼儿等特殊人群的长期健康影响值得关注。”
文章中并没有这两句话,原文中我是强调需要对婴幼儿的苯甲酸摄入量进行评估,以确保他们的健康,这也是文章的一个目的。从研究结果看,乳制品中苯甲酸含量都比较低,正常食用,都远远低于JECFA(联合食品添加剂委员会)确定的苯甲酸及其钠盐的ADI值(每日允许摄入量),因此是安全的。
3.关于“对包括婴幼儿在内的一些特殊人群而言,长期摄入苯甲酸也可能带来哮喘、荨麻疹、代谢性酸中毒等不良反应”。
在我的文章中并没有这句话,原文是“对敏感人群,低剂量的苯甲酸会引起过敏反应”,“高剂量的摄入苯甲酸也可能带来哮喘、荨麻疹、代谢性酸中毒等不良反应”。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在“简明国际化学品评估文件26”(Concise International Chemical Assessment Documents 26)中的论述,而敏感人群是指类似于花粉过敏等体质敏感的人群,并不是指婴幼儿。
苯甲酸是食品工业中常见的一种防腐剂,各个国家对苯甲酸的使用范围和添加量都有规定,我国GB2760的规定中允许在冰棍类、风味饮料(果味、乳味等)、果蔬汁中的最大使用量是1000mg/kg,另外在GB2746-1999《酸牛奶》中非添加的限量也在:纯酸牛奶30 mg/kg,风味酸牛奶230 mg/kg,但不能添加在乳制品中,因此往往认为乳制品中不得检出苯甲酸。但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不得添加”并不意味“不得检出”,只有摸清乳品中苯甲酸的含量范围,可以正确判断哪些是不良厂商“非法添加”,哪些是本身具有的。

4.关于“此前,国外也有研究在液态奶中检测出苯甲酸。与之相比,中国液态奶的苯甲酸水平要高一些。”
文中我参考了1989年Sieber的研究数据:牛奶中苯甲酸的含量“痕量- 6 mg/kg”。在我的研究中,7%的样品中苯甲酸含量高于6 mg/kg。这是我的研究数据与Sieber的对比,是时间上的对比,不是中国液态奶和国外液态奶的对比。此外,苯甲酸的产生于人类活动也有很大关系,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简明国际化学品评估文件26”(Concise International Chemical Assessment Documents 26)中介绍到:汽车尾气中,甚至香烟中都监测到了苯甲酸。另外,苯甲酸酯类香料在光催化下也会分解产生苯甲酸。目前,已经在木材产品,铸造废水,市政焚毁炉灰中都监测到了苯甲酸。通常来说,在各种环境介质中,包括空气,雨水,雪,地表水,土壤中都存在着游离和非游离态的苯甲酸和苯甲酸钠。与30年前相比,由于人类作用,环境中苯甲酸的含量肯定会增高,因此即使乳制品中苯甲酸本底值升高也是可以理解的。

5.我的文章在2008年4月已经投稿,纯粹是一篇学术论文,其发表的时间不是我所能左右的。但由于目前中国乳制品深受各种事件困扰,文章刚好在这个敏感时期被发表,继而被人进行了不适当的报道和炒作,给公众带来了不必要的担忧。对于我的文章给消费者造成的不必要的困惑,我深表歉意。
食品安全是建立在客观和严谨的科学研究基础上的,不能捕风捉影或是断章取义,希望媒体能够以科学和客观的态度来报道相关事件,共同促进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查看全部评论……(共1条)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sec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