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把作业于3月25日至4月25日完成。作业写在页面右上角的“留言”一栏中,只留下学号即可。

武汉病毒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微生物考试大纲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1-21 10:55:22 / 个人分类:考试复习资料

 

中国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微生物学》考试大纲    一、大纲性质
      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是高等院校生物类专业及农学、林学等相关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为了帮助考生明确复习范围和报考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微生物学方向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
 二、考试内容:
 一、纯培养和显微技术 1、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
1.1 无菌技术1.2 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1.3 用液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
1.4 单细胞(孢子)分离1.5 选择培养分离1.6 二元培养物2、显微镜和显微技术2.1 显微镜的种类及原理2.2 显微观察样品的制备 

二、微生物类群与形态1、真细菌1.1 一般形态及细胞结构
1.2 放线菌1.3 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1.4 粘细菌, 蓝细菌,古生菌2、真核微生物2.1 霉菌2.2 酵母菌
三、微生物的营养1、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
1.1 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1.2 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1.3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2、    培养基2.1 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2.2 培养基的类型及应用3、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3.1 扩散3.2 促进扩散3.3 主动运输3.4 膜泡运输
四、微生物的代谢1、生物产能代谢1.1 生物氧化 1.2 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1.3 自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1.4 能量转换2、微生物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2.1 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2.2 次级代谢的调节
五、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1、生物生长的测定1.1 以数量变化对微生物生长情况进行测定1.2 以生物量为指标测定微生物的生长2、细菌的群体生长繁殖.1 生长曲线2.2 同步培养2.3 连续培养3、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控制3.1 控制微生物的化学物质3.2 控制微生物的物理因素六、病毒1、概述
1.1 病毒的发现和研究历史1.2 病毒的特点和定义1.3 病毒分类与命名1.4 病毒的宿主范围1.5 病毒的培养和纯化2、毒粒的形态结构和化学组成3、病毒的复制3.1 病毒的复制周期3.2 病毒感染的起始3.3 病毒大分子的合成.4 病毒的装配与释放4、病毒的持续性感染5、病毒与肿瘤6、病毒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6.1疫苗的概念和种类6.2抗病毒药物和抗病毒药物筛选7、Prion
七、微生物遗传1、遗传的物质基础
1.1 DNA作为遗传物质1.2 RNA作为遗传物质1.3 朊病毒
2、微生物的基因组结构2.1 微生物与人类基因组计划:.2 微生物基因组结构的特点:
3、质粒和转座因子3.1 质粒的分子结构3.2 质粒的主要类型
4、基因突变及修复4.1 基因突变的特点4.2 几种常见的微生物突变类型
4.3 诱变剂与致癌物质——Ames试验
5、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5.1 细菌的接合作用5.2 细菌的转导5.3 细菌的遗传转化5.4 基因定位和基因组测序
6、菌种保藏6.1 菌种的衰退与复壮6.2 防止衰退的措施6.3 菌种保藏 
八、微生物基因表达调控与基因工程1、微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的关系
2、微生物与基因工程工具酶2.1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2.2 DNA连接酶2.3 其它工具酶
3、微生物与克隆载体3.1 质粒克隆载体
3.2 λ噬菌体克隆载体3.3 柯斯质粒载体
3.4 M13噬菌体载体3.5 噬菌粒载体
3.6 真核生物的克隆载体3.7 人工染色体
4、微生物作为克隆载体的宿主4.1 宿主的基本要求与性质
4.2 常用的基因工程宿主5、基因工程的常用技术和方法
5.1 PCR的原理和应用5.2 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举例
九、微生物的生态1、自然界中的微生物
1.1 空气中的微生物1.2 水体中的微生物
1.3 土壤中的微生物1.4 工农业产品上的微生物
1.5 极端环境下的微生物1.6 不可培养的微生物
2、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3、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十、微生物的进化、系统发育与分类鉴定
1、进化的测量指征
1.1  进化指征的选择1.2  RNA作为进化的指征
1.3  rRNA和系统发育树2、细菌分类
1.1 分类单元及其等级1.2 微生物的命名
3、细菌分类鉴定的特征和技术
3.1 形态学特征3.2 生理生化特征
3.3 核酸的碱基组成和分子杂交
4、伯杰氏手册
十一、感染与免疫1、感染的一般概念
1.1 感染的途径与方式1.2 微生物的致病性1.3 传染的类型
2、宿主的非特异免疫2.1 生理屏障2.2 细胞因素2.3 体液因素2.4 炎症
3、宿主的特异性免疫3.1 特异性免疫的一般概念3.2 抗原和抗体.3 免疫应答三、考试要求考生应全面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掌握不同分类群微生物的形态、结构、菌落特征、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等规律特征,考生也应具备完整的微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掌握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生态分布、传染免疫、分类鉴定以及微生物与其他生物的相互关系及其多样性,并具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工、农、医、环境等方面问题的能力。第一章  纯培养和显微技术
熟练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进行微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技术,包括无菌技术、纯种分离技术、培养技术和显微技术。
第二章    微生物类群与形态
掌握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古生菌和真核微生物的基本结构特点和生活特性。掌握原核微生物(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蓝细菌等;古生菌)的细胞壁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壁以内的构造(如细胞质和内含物)以及以外的构造(糖被和鞭毛等);原核微生物的菌落特征等。
掌握真菌和酵母的形态构造,菌落特征,繁殖方式和生活史,真菌的分类概况。了解霉菌的形态、构造、分类,霉菌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
第三章   微生物的营养
微生物营养类型的特点及多样性,以及根据不同微生物各自的营养要求,配制相应的培养基对微生物培养的理论知识。微生物的营养要求及营养类型划分,包括六种营养要素,微生物的四种营养类型,培养基分类与设计培养基的配制原则,培养基的类型及应用;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机制(包括初级主动和次级主动运输,基团转位,Na+/K+-ATP酶系统)。
第四章   微生物的代谢
了解微生物代谢类型的特点及多样性微生物的产能代谢(生物氧化,异养微生物和自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特征,能量转换),掌握微生物的耗能代谢(重点为二氧化碳的固定和同化,生物固氮,肽聚糖的合成等)以及微生物代谢的调节。
第五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
      理解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规律,掌握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及各种物理、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细菌的个体生长及细菌的群体生长繁殖规律,真菌的生长与繁殖,环境对生长的影响及生长的测定,微生物(特别是有害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控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第六章   非细胞型生物——病毒
     了解病毒,包括噬菌体、动植物病毒等的生活周期,掌握反映病毒生长繁殖规律的一步生长曲线的原理和实验方法,及有关病毒非增殖性感染特别是噬菌体溶原性反应基本概念 病毒的定义和特点,分类与命名,毒粒的性质(形态结构、化学组成)。熟练掌握病毒的复制,病毒的非增殖性感染,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了解病毒与肿瘤的关系。了解亚病毒,病毒与实践(尤其是病毒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抗病毒药物和抗病毒药物筛选
第七章   微生物遗传
了解细菌的染色体基因组及染色体外的遗传因子(质粒和转座子)的结构和基本特点,掌握微生物基因突变、遗传的基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了解微生物菌种保藏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方法。理解遗传的物质基础,微生物的基因组结构特点,质粒和转座因子,基因突变及修复,细菌基因转移及重组(接合、转导和转化)。了解真核微生物的遗传学特性(丝状真菌的准性生殖),灵活运用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在育种方面的应用。
第八章   微生物基因表达调控及基因工程
了解微生物学在基因工程技术的建立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了解并掌握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技术。深入了解转录水平的调控,转录后调控(反义RNA调控,细菌蛋白质的分泌调控),基因工程概述,微生物与克隆载体,微生物与基因工程工具酶,掌握和理解微生物作为克隆载体的宿主(宿主的基本与性质)。
第九章   微生物的生态
了解微生物在自然分布的特点及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掌握微生物与其生活在一起的其它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角色,微生物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态环境中的微生物与环境保护。了解微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真细菌的多样性,古生菌的多样性,真核微生物的多样性。
第十章     微生物的进化、系统发育和分类鉴定
了解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建立的有关生物进化和系统发育的理论,掌握微生物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理解进化的测量指征,系统发育树与三界生物的主要特征,细菌分类单元及命名,微生物分类的特征和技术。  
第十一章          传染与免疫
       了解人体的免疫系统与病原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有关免疫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
了解感染的一般概念,掌握宿主的非特异性免疫,宿主的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具体机制,抗体的结构和功能),免疫病理反应。理解免疫学的基本方法及其应用。 
四、试卷结构(一)       名词解释,微生物学名(含中文、拉丁文互译)(二)       选择填空,是非判断(三)     简答题(四)       综合论述题 
五、主要参考书
1、《微生物学》 沈萍 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微生物学教程》 周德庆 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普通病毒学》 谢天恩,胡志红主编,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TAG: 大纲 硕士研究生 微生物 武汉 入学考试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