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新日志

  • “多种因素可以解释”热带森林变化

    2008-03-26 12:41:47

    科学家说,热带森林生长和物种组成上的变化无法用全球环境变化来完全解释。

    最近对亚马逊雨林的研究表明,诸如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参见  二氧化碳可能改变森林生长模式)和其它如营养沉积、温度、干旱频率和光照等因素正在日益增加森林的生产力和生物质。

    此外,研究也发现了植物物种构成上的变化——速生物种比慢生物种更占优势。然而,在其它热带雨林中进行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上述理论并不适合它们。

    这项新的研究发表于本月(34日)出版的《公共科学图书馆·生物学》杂志上,它发现过去的人类和自然干扰以及可用资源的变化也导致了森林的变化。

    科学家分析了非洲、美洲和亚洲热带地区的数据,这项研究历时20年,涵盖了10个大型地区中的200万棵树和400公顷土地。

    他们发现地上生物质只在10块地区中的7块得以增加,在其中一半地区中,慢生物种相对速生物种占据了绝对优势。

    巴拿马史密森热带研究所的Helene Muller-Landau是该研究的作者之一,她说,尽管诸如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等环境因素和其它人类影响几乎一定会让一些物种比另一些占据优势,它们并非影响这些特定区域的热带森林的唯一因素。

    她告诉本网站说:“过去和现在的当地人的活动,以及当地自然影响也能导致一些物种比另一些占据了优势。这个故事要复杂得多。”

    Muller-Landau补充道,慢生物种也能繁荣发展这一发现“不应该作为让我们(对环境的影响)一切照旧的证据。”

    “毫无疑问,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化是个问题。”她说,“这项研究的建议是,我们需要更加注意到热带森林在其各自范围内彼此不同,它们受到的地方和全球性的人类活动变化的影响也各自不同。”

    链接到《公共科学图书馆·生物学》的论文全文
  • 血液病“可以抵御严重贫血”

    2008-03-26 12:39:14



    Red_blood_cells_flickr_ethan_hein1

    科学家发现了一种贫血症如何确实能够保护儿童不会患上由疟疾引起的更严重贫血。这种称为alpha型地中海贫血症的遗传病在全世界许多疟疾流行的地区常见,特别是非洲和东南亚。患有这种病的人的红细胞比正常人的更小——这导致了一种轻微的贫血——但是红细胞水平异常地高。

    20世纪90年代科学家发现了alpha型地中海贫血症和防御疟疾——特别是防御急性疟疾性贫血(SMA)——之间的联系。患有特定类型该病的儿童(纯合型的alpha型地中海贫血症)在患疟疾后出现急性疟疾性贫血的可能性要低60%

    发表在本周(318日)的《公共科学图书馆·医学》杂志上的这项新发现提示了这种保护是如何运作的。

    病人患上疟疾后,疟原虫会进入人体红细胞并破坏它们,导致红细胞数量锐减,让病人患上贫血。在本研究中,科学家分析了90年代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北部沿海地区超过800名儿童参与的研究的数据,该地区alpha型地中海贫血症影响了大约70%的人口。他们发现,在疟疾发作期间,一名儿童典型地会失去30%-40%的红细胞。

    然后他们对疟疾攻击正常儿童和患有alpha型地中海贫血症的儿童的效果建立了模型。模型显示患有纯合型alpha型地中海贫血症的儿童需要失去比正常儿童更多的红细胞才能患上急性疟疾性贫血。

    这组科学家说这些儿童似乎拥有“纯合优势”——由于他们最初拥有更多的红细胞,在疟疾发作的时候,尽管失去了大量的红细胞,他们的血红蛋白储量仍然保持在一个安全的水平上。

    该研究的作者之一、纽约大学医学中心医学寄生虫学科的负责人Karen Day说:“贫血防止贫血是非常令人吃惊的。”她说,急性疟疾性贫血对疟疾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显著贡献。她告诉本网站说:“急性疟疾性贫血是每升血液中少于50克血红蛋白。alpha型地中海贫血症可能在疟疾发作时让儿童(的血红蛋白)高于那个危险的水平。”

    论文的另外一名作者、英国斯旺西大学儿科学讲师Stephen Allen说 该研究凸显了研究遗传性血细胞异常与疟疾的关系的重要性。他希望该研究将鼓励进一步的研究。他还说目前并没有明显、直接的新型干预途径用于保护或者治疗。 “未来的研究需要评估对贫血的保护作用可能如何影响到疟疾的其他严重表现,而且还需要评估其他有可能出现在这些儿童身上的保护机制。”

    链接到《公共科学图书馆·医学》的论文全文

  • 牛奶营养的真相(转)

    2008-02-26 13:02:10

    日本厚生省主任医师和美国研究饮食与疾病关联的权威医师John McDougall的调查报告,请耐心细细读完
    在临床行医生涯里,经常容易遇见幼儿过敏、气喘、过敏性鼻炎、扁桃腺肿大、皮肤发疹、成年人关节炎、腰背酸痛、免疫系统失调 等病例,我通常会建议他们-「暂时停止摄取牛奶或乳类制品」,多数的人最初都是投以惊讶疑惑的眼神,或驳斥道:「牛奶乃极端完整的食物,欧美人士长得高大壮硕,就是从小摄取牛奶代替茶水饮用。你这位医师到底有没有搞错?


    一.牛奶及人奶成份比较


    蛋白质:牛奶的蛋白质,主要以酪蛋白(Casein)为主,人奶以白蛋白为主。在矿物质方面,牛奶缺乏碘、铁、磷、镁,人奶含量丰富。人奶含有二种物质成份, 此乃牛奶所缺乏者,一者卵磷质(Lecithin),属於磷脂质,一者Taurine,属於一种胺基酸,这二种物质参与婴儿脑部发育,人奶中另有二种胺基酸,其含量为 众奶之上,其成分为Cystine及Tryptophan,他们提供婴儿极佳的营养分。

    观察小牛与小婴儿成长的差异,小牛出生后饮用牛奶,促使其骨骼及身体重量的急速发育,每个月增加一倍,(出生后前三个月均如此),但脑部发育少且慢; 相对地,人类小婴儿却需要六个月时间,体重才会增加为出生时的一倍大。婴儿的发育,身体成长成熟度缓慢,但脑部却以最快速发育,超越所有的动物。
    小牛肢体骨骼的快速成长,故需要大量蛋白质;相对地,婴儿脑部成长胜过肢干,故需要卵磷质及Taurine等特别物质的辅助。现代的小孩子发育极好,高大的躯干,呈现早熟的徵兆。常见如十二岁的外表,却仅有八岁的智能内涵,此乃牛奶等高蛋白质的赏赐,但相对地脑部发育,智力 启发却大不如矣! 此时应当提醒父母,停止使用乳类制品,开始餵食固体食物。如果仍旧继续使用牛奶,将会埋藏许多痛苦的病兆。牛奶所含 的蛋白质中,大多数是酪蛋白(Casein),酪蛋白是一种大型、坚硬、致密、极困难消化分解的凝乳(curds)。
    牛有四个胃,『酪蛋白』适合含有四个胃结构的牛,利用不断反刍消化分解,方能完全消化。母奶蛋白质成分单位相当小,属於性质柔软的凝乳, 即使消化系统尚在发育中的新生儿,均很容易就能消化。

    牛奶进入胃后,会自然形成凝乳,凝乳会形成一种把胃中残存食物包围起来的作用,这种隔离现象,造成孤立状态,会阻碍其他食物之消化,直 到凝乳被消化为止。从牛奶与人奶成分分析中,显示新生儿至六个月间,最好以人奶哺乳,如此在脑部发育, 免疫系统及营养状况才能健全。六 个月以上至幼齿长成期间,可以牛奶替代。三岁以上,或幼齿长齐则应放弃牛奶的摄取,而以天然谷物及豆类、蔬果等取代之。



    二.摄取牛奶无法阻止骨质疏松 !

    多喝牛奶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症」,「每天喝三大杯牛奶,健康营餐不缺了」,这种耳熟能详的广告辞,早已奉为圭皋,并且天天力行实践。坦白说,每当我对医学研究报告读得越多越仔细越深入后,越感到夸大不实,虚伪广告对众生的残害。以讹传讹,错误观念,美国研究 饮食与疾病关联方面权威之一的麦都果医师A John McDougall),曾做过一个全世界各地区人民摄取钙质与骨质疏松症的大型研究计划-历经多年的研究调查,提出几个事实,以资参考。

    摄取蛋白质越多,骨质中流失的钙质也越多。血液中钙的浓度,不能代表骨骼钙质流失的程度。 改变饮食内容,减少每天摄取蛋白质的量,却不是增加钙质之摄取。

    从世界各地所收集的资料显示,亚洲及非洲社会,在工业大事发展前,牛奶乃 非常罕见的食品,当时他们都具有坚强的骨骼及坚固的牙齿,如非洲斑图(Bantu)的妇女,他的健康状况乃很好例证,在她们的日用饮食里,从来没 有见过牛奶,他们钙质的来源取自蔬菜,每日提供二五○到四○○毫克钙质,他们钙质吸收量不及西方社会妇女的一半。 对全世界做广泛研究后, 显示骨质疏松症最常见之国家为美国,英国,瑞典,芬兰,他们也正是乳类制品消耗最多量的国家。相对地,骨质疏松症极少见於乳制品消耗量最低 的国家,如亚洲及非洲。 换言之,倘若蛋白质摄取愈多,钙质流失就愈厉害,骨质就愈脆弱疏松。4.人类应当尽早放弃乳类制品之理由商业性现代化便利又方便的牛奶及乳类制品,对我们人体有极大危害,今列举四点理由说明之。


    (1)目前牛奶消毒法的害处

    目前使用的巴斯德高温瞬间消毒法,使得一向牛奶或羊奶由生奶变成熟奶,虽然有利於保存及减少伤寒菌感染等,但是加热后的牛奶或乳酪等、 改变酵素性质,酵素及蛋白质、脂肪的结构成分,加热后会形成不稳定物质,且牛奶加热至170℉(约摄氏62℃)会破坏牛奶中活性酵素系统, 诸如Cystine, Tryptophan, Lactase等。其他维生素,矿物质,也大多数摧毁殆尽。即使小牛,假设餵食消毒过的牛奶后,在其成熟成壮牛前就 会死亡,都算是偏酸性食物,理应避免。假使真的要摄取,则可使用少量生的,无添加盐分的乳制品。

    (2)均质化乳制品破坏人类的动脉管壁

    所谓牛奶均质化(Homogenization)是打断牛奶中的脂肪球,破坏后令其解散的一种制作法。虽然在乳制工业中,此乃一种新的制作过程,但是均质化乳会破坏人类的动脉管壁,对於发展均质化乳,实为致命一击。 Kurt Oster医师研究最为精辟,他发现有一种酵素(Xanthin Oxi Dase) 简称XO,可存於牛奶脂肪中,正常饮用非均质化乳时,XO只会存於肠道间,不会被回吸收入血液循环中。但是牛奶若经过均质化之后,这个均质 化过程会减少乳化脂肪,造成XO大量释放出来,进而造成血液再回收。因此摄取均质化牛奶,吾辈血中XO浓度平均很高。相反地,饮用非均质化 牛奶或不喝牛奶者,其XO浓度均低。 XO被视为血管壁瘢痕化的原因,血管壁失去原有的平滑性,会诱发脂肪物质沉淀,凝聚血小板或崩解的血 球等,进一步造成瘢痕,粥状化,最后形成血管硬化,管腔狭窄。Ostcr及哈佛大医学院Esselbacher共同提出-摄取均质化牛奶是美国人罹患心脏病 的最主要原因。世界上其他国家,如芬兰,他们的乳制品也是全面采用均质化过程,故心脏病发生率亦极高。又法国极少用均质化制乳,其心脏病比率 较美国、芬兰明显降低。

    (3) 奶牛饲料中添加物

    现代畜牧业与过去完全不同,已不采野外自由放牧而是限地集中管理。且於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及杀虫剂,为了促进肉质肥美,乳汁增产,故自 主的添加生长促进剂及贺尔蒙,如此无法确知的化学品,添加剂亦会流入牛奶中,残存的毒性物质,随著人类摄食又进入人体。畜养方式的改变, 饲料取代牧草,牛群的生态环境及生理现象也会改变。在有一次参观牧场的经验中,发现牛眷里牛只所排出的粪便稀松,不成型,犹如腹泻般, 缺乏小时候在乡间所见所闻,那阵阵泛著草香,晒乾后可以整团捡回家当燃料。脂肪含量增加(因为牛群饱食终日,缺乏活动),破坏性脂肪远 比建设性脂肪为多,造成心脏血管疾病及生殖系统癌病变的增加。

    (4)合成维生素D的添加

    何以要添加维生素D呢?以前畜牧业以野外放牧方式为主,牛羊们一年到头在户外吃草,天然的维生素D及胡萝卜素,可以透过阳光照射在体内 自然合成。现在,随著野外放牧时间减少,吃野草机会减少,曝晒日光机会缩短,维生素D合成量减低,最后制乳业者只得添加色素及放射性D 以补其不足。具放射性的D是一合成维生素,与自然形成的维生素在结构上有些不同。在食物中并无法摄取完整的且天然的维生素D,因此吾人 在临床上常见关节炎病患,其产生问题通常都是钙质的利用有所障碍,原因是添加的合成性维生素D。
  • HACCP和ISO22000的区别

    2008-02-21 19:55:56

        HACCP作为一个系统化的方法,是现代世界确保食品安全的基础,其作用是防止食品生产过程(包括制造、储运和销售)中食品有害物质的产生。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为了给宇航员提供安全食品,美国宇航局(NASA)和食品生产企业PILLSBURY共同开发HACCP,到20世纪后期,HACCP已经得到持续发展。HACCP系统已经从最初的三个原理,即危害识别、确定关键控制点和控制任何危害、建立监视系统,发展到目前的五个初始步骤和七个原理,这五个初始步骤是:建立HACCP小组,描述产品及其销售特性,描述产品预期用途及产品用户,绘制过程流程图,验证过程流程图;七 个 原 理是:对危害进行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CCP),建立关键限值,建立关键控制点的监视体系,当监视体系显示某个关键控制点失控时确立应当采取的纠正措施,建立验证程序以确认HACCP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建立文件化的体系。

        HACCP不是依赖对最终产品的检测来确保食品的安全,而是将食品安全建立在对加工过程的控制上,以防止食品产品中的可知危害或将其减少到一个可接受的程度。

        ISO22000:2005标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对食物链中任何组织的要求》于2005年9月1日已经正式发布。ISO22000是基于CAC法典委员会在《食品卫生通则》附件中《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及实施指南》为原理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该标准的颁布将取代目前各国存在的大多数食品安全管理标准,中国正在将ISO22000直接转化为国家标准。该标准也将使目前存在过多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统一到一个标准之下。

        由于贸易的国际化和全球化,基于HACCP原理,开发一个国际标准也成为各国食品行业的强烈需求。   
        ISO22000:2005标准的开发主要是要达到目标:
        -符合CAC的HACCP原理;
        -协调自愿性的国际标准;
        -提供一个用于审核(内审、第二方审核、第三方审核)的标准;
        -构架与ISO9001:2000和ISO14001:2004相一致;
        -提供一个关于HACCP概念的国际交流平台。

        因此,ISO22000:2005不仅仅是通常意义上的食品加工规则和法规要求,而是寻求一个更为集中、一致和整合的食品安全体系,为构筑一个食品安
    全管理体系提供一个框架,并将其与其他管理活动相整合,如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等。

        ISO22000:2005是按照ISO9001: 2000的框架构筑的,同时,它也覆盖了CAC关于HACCP的全部要求,并为HAC CP“先决条件”概念制定了“支持性安全措施”(SSM)的定义。ISO22000:2005将SSM定义为“特定的控制措施”,而不是影响食品安全的“关键控制措施”,它通过防止、消除和减少危害产生的可能性来达到控制目的。依据企业类型和食品链的不同阶段,SSM可被以下活动所替代,如:良好操作规范(GMP)、先决方案、良好农业规范(GAP)、良好卫生规范(GHP)、良好分销规范(GDP)和良好兽医规范(GVP)。ISO22000:2005将要求食品企业建立、保持、监视和审核SSM的有效性。
  • 真假蜂蜜的鉴别(转)

    2008-02-15 15:20:02

      一:闻味  单花蜜有本植物特有的花香味,混合蜜有天然的花香味气息,假蜂蜜有的是蔗糖味、有的是香料味。

      二:眼观

      1.看蜜的浓度,取一根筷子插入蜜中,垂直提起。浓度高的蜂蜜往下淌的慢,粘性大可拉丝,断后可收缩成蜜球。假蜂蜜或浓度低的蜂蜜则反之,即便能拉长丝,断丝也没弹性,不会收缩成蜜珠。

      2.可取一滴蜂蜜滴在报纸上,浓度高的纯蜂蜜是半球状、不易浸透报纸,浓度低的或假的蜂蜜容易浸透报纸。

      3.取一杯水,加入少许蜂蜜。真正的蜂蜜会很快沉入杯底,不易融化,用筷子慢慢搅动时,会有丝丝连连的现象。如果是假蜜,则很快就会溶到水里。

      4.看结晶,蜂蜜的结晶与其植物的种类和温度有关,一般纯天然的蜂蜜在13--14摄氏度时容易结晶。能够全部结晶的蜂蜜一般含水分低、浓度高,不容易变质,所以是优质蜜。结晶的纯的蜂蜜用手搓捻,手感细腻,无沙粒感。假的蜂蜜,不易结晶,或者沉淀一部分,沉淀物是硬的,不易搓碎。

      三:口感  纯正天然的蜂蜜,味道甜润,略带微酸,口感绵软细腻,爽口柔和,喉感略带辣味,余味清香悠久。搀假的蜂蜜味虽甜,但夹杂着糖味或香料味道,喉感弱,而且余味淡薄短促。

      总之,鉴定蜂蜜的真假,单用一种方法有可能出现某些误差,你可同时应用多种方法去鉴定一种蜂蜜,一般情况下,便可断定蜂蜜的真假。

      市场上出售的蜂蜜可分为几十个种类,产地、颜色都不同。怎样才能买到真正的蜂蜜?这里我们教你识别的方法。

      观:各种蜂蜜有固定的颜色,如椴树蜜为浅琥珀色清澈半透明,向日葵蜜为琥珀色,杂花蜜的颜色不固定,一般为黄红色。

      闻:真蜜甜香,假蜜无任何气味,掺有香料的蜜有异常香味。

      尝:优质蜂蜜芳香甜润、入口后回味长。掺假的蜂蜜没有花香味,有的假蜜有熬糖味,细品有白糖水味。

      化学检验:掺有淀粉的蜂蜜加入碘液颜色会变蓝,掺有饴糖的蜂蜜加入高浓度乙醇后出现白色絮状物,掺有其他杂质的蜂蜜,用烧红的铁丝插入蜜中,铁丝上附有粘物。
  • 高压液相色谱HPLC培训教程(转载)

    2008-01-29 16:24:22

    二、塔板理论

    1.塔板理论的基本假设

        塔板理论是Martin和Synger首先提出的色谱热力学平衡理论。它把色谱柱看作分馏塔,把组分在色谱柱内的分离过程看成在分馏塔中的分馏过程,即组分在塔板间隔内的分配平衡过程。塔板理论的基本假设为:

    1) 色谱柱内存在许多塔板,组分在塔板间隔(即塔板高度)内完全服从分配定律,并很快达到分配平衡。
    2) 样品加在第0号塔板上,样品沿色谱柱轴方向的扩散可以忽略。
    3) 流动相在色谱柱内间歇式流动,每次进入一个塔板体积。
    4) 在所有塔板上分配系数相等,与组分的量无关。

        虽然以上假设与实际色谱过程不符,如色谱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很难达到分配平衡;组分沿色谱柱轴方向的扩散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塔板理论导出了色谱流出曲线方程,成功地解释了流出曲线的形状、浓度极大点的位置,能够评价色谱柱柱效。

    2.色谱流出曲线方程及定量参数(峰高h和峰面积A)

        由色谱流出曲线方程可知:当t=tR时,浓度C有极大值。Cmax就是色谱峰的峰高。因此:①当实验条件一定时(即σ一定),峰高h与组分的量C0(进样量)成正比,所以正常峰的峰高可用于定量分析。②当进样量一定时,σ越小(柱效越高),峰高越高,因此提高柱效能提高HPLC分析的灵敏度。

        由流出曲线方程对V(0~∞)求积分,即得出色谱峰面积A。可见A相当于组分进样量C0,因此是常用的定量参数。把Cmax=h和Wh/2=2.355σ代入上式,即得A=1.064×Wh/2×h,此为正常峰的峰面积计算公式。

    三、速率理论(又称随机模型理论)

    1.液相色谱速率方程

        1956年荷兰学者Van Deemter等人吸收了塔板理论的概念,并把影响塔板高度的动力学因素结合起来,提出了色谱过程的动力学理论--速率理论。它把色谱过程看作一个动态非平衡过程,研究过程中的动力学因素对峰展宽(即柱效)的影响。

        后来Giddings和Snyder等人在Van Deemter方程(后称气相色谱速率方程)的基础上,根据液体与气体的性质差异,提出了液相色谱速率方程(即Giddings方程).

    2.影响柱效的因素

    1)涡流扩散(eddy diffusion)。由于色谱柱内填充剂的几何结构不同,分子在色谱柱中的流速不同而引起的峰展宽。涡流扩散项A=2λdp,dp为填料直径,λ为填充不规则因子,填充越不均匀λ越大。HPLC常用填料粒度一般为3~10μm,最好3~5μm,粒度分布RSD≤5%。但粒度太小难于填充均匀(λ大),且会使柱压过高。大而均匀(球形或近球形)的颗粒容易填充规则均匀,λ越小。总的说来,应采用细而均匀的载体,这样有助于提高柱效。毛细管无填料,A=0。

    2)分子扩散(molecular diffusion)。又称纵向扩散。由于进样后溶质分子在柱内存在浓度梯度,导致轴向扩散而引起的峰展宽。分子扩散项B/u=2γDm/u。u为流动相线速度,分子在柱内的滞留时间越长(u小),展宽越严重。在低流速时,它对峰形的影响较大。Dm为分子在流动相中的扩散系数,由于液相的Dm很小,通常仅为气相的10-4~10-5,因此在HPLC中,只要流速不太低的话,这一项可以忽略不计。γ是考虑到填料的存在使溶质分子不能自由地轴向扩散,而引入的柱参数,用以对Dm进行校正。γ一般在0.6~0.7左右,毛细管柱的γ=1。

    3)传质阻抗(mass transfer resistance)。由于溶质分子在流动相、静态流动相和固定相中的传质过程而导致的峰展宽。溶质分子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中的扩散、分配、转移的过程并不是瞬间达到平衡,实际传质速度是有限的,这一时间上的滞后使色谱柱总是在非平衡状态下工作,从而产生峰展宽。液相色谱的传质阻抗项Cu又分为三项。

        ①流动相传质阻抗Hm=Cmd2pu/Dm,Cm为常数。这是由于在一个流路中流路中心和边缘的流速不等所致。靠近填充颗粒的流动相流速较慢,而中心较快,处于中心的分子还未来得及与固定相达到分配平衡就随流动相前移,因而产生峰展宽。

        ②静态流动相传质阻抗Hsm=Csmd2pu/Dm,Csm为常数。这是由于溶质分子进入处于固定相孔穴内的静止流动相中,晚回到流路中而引起峰展宽。Hsm对峰展宽的影响在整个传质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固定相的颗粒越小,微孔孔径越大,传质阻力就越小,传质速率越高。所以改进固定相结构,减小静态流动相传质阻力,是提高液相色谱柱效的关键。

        Hm和Hsm都与固定相的粒径平方d2p 成正比,与扩散系数Dm成反比。因此应采用低粒度固定相和低粘度流动相。高柱温可以增大Dm,但用有机溶剂作流动相时,易产生气泡,因此一般采用室温。

        ③固定相传质阻抗Hs=Csd2fu/Ds(液液分配色谱),Cs为常数,df为固定液的液膜厚度,Ds为分子在固定液中的扩散系数。在分配色谱中Hs与df的平方成正比,在吸附色谱中Hs与吸附和解吸速度成反比。因此只有在厚涂层固定液、深孔离子交换树脂或解吸速度慢的吸附色谱中,Hs才有明显影响。采用单分子层的化学键合固定相时Hs可以忽略。

        从速率方程式可以看出,要获得高效能的色谱分析,一般可采用以下措施:①进样时间要短。②填料粒度要小。③改善传质过程。过高的吸附作用力可导致严重的峰展宽和拖尾,甚至不可逆吸附。④适当的流速。以H对u作图,则有一最佳线速度uopt,在此线速度时,H最小。一般在液相色谱中,uopt很小(大约0.03~0.1mm/s),在这样的线速度下分析样品需要很长时间,一般来说都选在1mm/s的条件下操作。⑤较小的检测器死体积。

    3.柱外效应

        速率理论研究的是柱内峰展宽因素,实际在柱外还存在引起峰展宽的因素,即柱外效应(色谱峰在柱外死空间里的扩展效应)。色谱峰展宽的总方差等于各方差之和,即:

        σ2=σ2柱内+σ2柱外+σ2其它柱外效应主要由低劣的进样技术、从进样点到检测池之间除柱子本身以外的所有死体积所引起。为了减少柱外效应,首先应尽可能减少柱外死体积,如使用"零死体积接头"连接各部件,管道对接宜呈流线形,检测器的内腔体积应尽可能小。研究表明柱外死体积之和应<VR/。其次,希望将样品直接进在柱头的中心部位,但是由于进样阀与柱间有接头,柱外效应总是存在的。此外,要求进样体积≤VR/2。

        柱外效应的直观标志是容量因子k小的组分(如k<2)峰形拖尾和峰宽增加得更为明显;k大的组分影响不显著。由于HPLC的特殊条件,当柱子本身效率越高(N越大),柱尺寸越小时,柱外效应越显得突出。而在经典LC中则影响相对较小。
  • 高压液相色谱HPLC培训教程(转载)

    2008-01-29 16:16:53

    II.基本概念和理论

    一、基本概念和术语

    1.色谱图和峰参数

    色谱图(chromatogram)--样品流经色谱柱和检测器,所得到的信号-时间曲线,又称色谱流出曲线(elution profile)。

    基线(base line)--经流动相冲洗,柱与流动相达到平衡后,检测器测出一段时间的流出曲线。一般应平行于时间轴。

    噪音(noise)--基线信号的波动。通常因电源接触不良或瞬时过载、检测器不稳定、流动相含有气泡或色谱柱被污染所致。

    漂移(drift)--基线随时间的缓缓变化。主要由于操作条件如电压、温度、流动相及流量的不稳定所引起,柱内的污染物或固定相不断被洗脱下来也会产生漂移。

    色谱峰(peak)--组分流经检测器时响应的连续信号产生的曲线。流出曲线上的突起部分。正常色谱峰近似于对称形正态分布曲线(高斯Gauss曲线)。不对称色谱峰有两种:前延峰(leading peak)和拖尾峰(tailing peak)。前者少见。

    拖尾因子(tailing factor,T),用以衡量色谱峰的对称性。也称为对称因子(symmetry factor)或不对称因子(asymmetry factor)。《中国药典》规定T应为0.95~1.05。T<0.95为前延峰,T>1.05为拖尾峰。

    峰底-基线上峰的起点至终点的距离。

    峰高(peak height,h)-峰的最高点至峰底的距离。

    峰宽(peak width,W)-峰两侧拐点处所作两条切线与基线的两个交点间的距离。W=4σ

    半峰宽(peak width at half-height,Wh/2)-峰高一半处的峰宽。Wh/2=2.355σ

    标准偏差(standard deviation,σ)-正态分布曲线x=±1时(拐点)的峰宽之半。正常峰的拐点在峰高的0.607倍处。标准偏差的大小说明组分在流出色谱柱过程中的分散程度。σ小,分散程度小、极点浓度高、峰形瘦、柱效高;反之,σ大,峰形胖、柱效低。

    峰面积(peak area,A)-峰与峰底所包围的面积。

    2.定性参数(保留值)

    死时间(dead time,t0)--不保留组分的保留时间。即流动相(溶剂)通过色谱柱的时间。在反相HPLC中可用苯磺酸钠来测定死时间。

    死体积(dead volume,V0)--由进样器进样口到检测器流动池未被固定相所占据的空间。它包括4部分:进样器至色谱柱管路体积、柱内固定相颗粒间隙(被流动相占据,Vm)、柱出口管路体积、检测器流动池体积。其中只有Vm参与色谱平衡过程,其它3部分只起峰扩展作用。为防止峰扩展,这3部分体积应尽量减小。V0=F×t0(F为流速)

    保留时间(retention time,tR)--从进样开始到某个组分在柱后出现浓度极大值的时间。
    保留体积(retention volume,VR)--从进样开始到某组分在柱后出现浓度极大值时流出溶剂的体积。又称洗脱体积。VR=F×tR

    调整保留时间(adjusted retention time,t'R)--扣除死时间后的保留时间。也称折合保留时间(reduced retention time)。在实验条件(温度、固定相等)一定时,t'R只决定于组分的性质,因此,t'R(或tR)可用于定性。t'R=tR-t0

    调整保留体积(adjusted retention volume,V'R)--扣除死体积后的保留体积。
    3.柱效参数

    理论塔板数(theoretical plate number,N)--用于定量表示色谱柱的分离效率(简称柱效)。
    N取决于固定相的种类、性质(粒度、粒径分布等)、填充状况、柱长、流动相的种类和流速及测定柱效所用物质的性质。在一张多组分色谱图上,如果各组分含量相当,则后洗脱的峰比前面的峰要逐渐加宽,峰高则逐渐降低。

    用半峰宽计算理论塔数比用峰宽计算更为方便和常用,因为半峰宽更易准确测定,尤其是对稍有拖尾的峰。

    N与柱长成正比,柱越长,N越大。用N表示柱效时应注明柱长,如果未注明,则表示柱长为1米时的理论塔板数。(一般HPLC柱的N在1000以上。)

    若用调整保留时间(t'R)计算理论塔板数,所得值称为有效理论塔板数(N有效或Neff)。

    理论塔板高度(theoretical plate height,H)--每单位柱长的方差。实际应用时往往用柱长L和理论塔板数计算。

    4.相平衡参数

    分配系数(distribution coefficient,K)--在一定温度下,化合物在两相间达到分配平衡时,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中的浓度之比。

        分配系数与组分、流动相和固定相的热力学性质有关,也与温度、压力有关。在不同的色谱分离机制中,K有不同的概念:吸附色谱法为吸附系数,离子交换色谱法为选择性系数(或称交换系数),凝胶色谱法为渗透参数。但一般情况可用分配系数来表示。

        在条件(流动相、固定相、温度和压力等)一定,样品浓度很低时(Cs、Cm很小)时,K只取决于组分的性质,而与浓度无关。这只是理想状态下的色谱条件,在这种条件下,得到的色谱峰为正常峰;在许多情况下,随着浓度的增大,K减小,这时色谱峰为拖尾峰;而有时随着溶质浓度增大,K也增大,这时色谱峰为前延峰。因此,只有尽可能减少进样量,使组分在柱内浓度降低,K恒定时,才能获得正常峰。

        在同一色谱条件下,样品中K值大的组分在固定相中滞留时间长,后流出色谱柱;K值小的组分则滞留时间短,先流出色谱柱。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分配系数相差越大,越容易分离,因此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分配系数不同是色谱分离的前提。

        在HPLC中,固定相确定后,K主要受流动相的性质影响。实践中主要靠调整流动相的组成配比及pH值,以获得组分间的分配系数差异及适宜的保留时间,达到分离的目的。

    容量因子(capacity factor,k)--化合物在两相间达到分配平衡时,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中的量之比。因此容量因子也称质量分配系数。

        容量因子的物理意义:表示一个组分在固定相中停留的时间(t'R)是不保留组分保留时间(t0)的几倍。k=0时,化合物全部存在于流动相中,在固定相中不保留,t'R=0;k越大,说明固定相对此组分的容量越大,出柱慢,保留时间越长。

        容量因子与分配系数的不同点是:K取决于组分、流动相、固定相的性质及温度,而与体积Vs、Vm无关;k除了与性质及温度有关外,还与Vs、Vm有关。由于t'R、t0较Vs、Vm易于测定,所以容量因子比分配系数应用更广泛。

    选择性因子(selectivity factor,α)--相邻两组分的分配系数或容量因子之比。α又称为相对保留时间(《美国药典》)。

        要使两组分得到分离,必须使α≠1。α与化合物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性质、柱温有关,与柱尺寸、流速、填充情况无关。从本质上来说,α的大小表示两组分在两相间的平衡分配热力学性质的差异,即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差异。

    5.分离参数

    分离度(resolution,R)--相邻两峰的保留时间之差与平均峰宽的比值。也叫分辨率,表示相邻两峰的分离程度。R=。当W1=W2时,R=。当R=1时,称为4σ分离,两峰基本分离,裸露峰面积为95.4%,内侧峰基重叠约2%。R=1.5时,称为6σ分离,裸露峰面积为99.7%。R≥1.5称为完全分离。

        中国药典规定R应大于1.5。

        提高分离度有三种途径:①增加塔板数。方法之一是增加柱长,但这样会延长保留时间、增加柱压。更好的方法是降低塔板高度,提高柱效。②增加选择性。当α=1时,R=0,无论柱效有多高,组分也不可能分离。一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改变选择性:a. 改变流动相的组成及pH值;b. 改变柱温;c. 改变固定相。③改变容量因子。这常常是提高分离度的最容易方法,可以通过调节流动相的组成来实现。k2趋于0时,R也趋于0;k2增大,R也增大。但k2不能太大,否则不但分离时间延长,而且峰形变宽,会影响分离度和检测灵敏度。一般k2在1~10范围内,最好为2~5,窄径柱可更小些。
  • 高压液相色谱HPLC培训教程(转载)

    2008-01-29 16:12:16

    I.概论

    一、液相色谱理论发展简况

        色谱法的分离原理是:溶于流动相(mobile phase)中的各组分经过固定相时,由于与固定相(stationary phase)发生作用(吸附、分配、离子吸引、排阻、亲和)的大小、强弱不同,在固定相中滞留时间不同,从而先后从固定相中流出。又称为色层法、层析法。

        色谱法最早是由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Tswett)在1906年研究用碳酸钙分离植物色素时发现的,色谱法(Chromatography)因之得名。后来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

        液相色谱法开始阶段是用大直径的玻璃管柱在室温和常压下用液位差输送流动相,称为经典液相色谱法,此方法柱效低、时间长(常有几个小时)。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在经典液相色谱法的基础上,于60年代后期引入了气相色谱理论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它与经典液相色谱法的区别是填料颗粒小而均匀,小颗粒具有高柱效,但会引起高阻力,需用高压输送流动相,故又称高压液相色谱法(High 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又因分析速度快而称为高速液相色谱法(High Speed Liquid Chromatography,HSLP)。也称现代液相色谱。

    二、HPLC的特点和优点

    HPLC有以下特点:
    高压-压力可达150~300Kg/cm2。色谱柱每米降压为75 Kg/cm2以上。
    高速-流速为0.1~10.0 ml/min。
    高效-可达5000塔板每米。在一根柱中同时分离成份可达100种。
    高灵敏度-紫外检测器灵敏度可达0.01ng。同时消耗样品少。
    HPLC与经典液相色谱相比有以下优点:
    速度快-通常分析一个样品在15~30 min,有些样品甚至在5 min内即可完成。
    分辨率高-可选择固定相和流动相以达到最佳分离效果。
    灵敏度高-紫外检测器可达0.01ng,荧光和电化学检测器可达0.1pg。
    柱子可反复使用-用一根色谱柱可分离不同的化合物。
    样品量少,容易回收-样品经过色谱柱后不被破坏,可以收集单一组分或做制备。

    三、色谱法分类

        按两相的物理状态可分为:气相色谱法(GC)和液相色谱法(LC)。气相色谱法适用于分离挥发性化合物。GC根据固定相不同又可分为气固色谱法(GSC)和气液色谱法(GLC),其中以GLC应用最广。液相色谱法适用于分离低挥发性或非挥发性、热稳定性差的物质。LC同样可分为液固色谱法(LSC)和液液色谱法(LLC)。此外还有超临界流体色谱法(SFC),它以超临界流体(界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一种物相)为流动相(常用CO2),因其扩散系数大,能很快达到平衡,故分析时间短,特别适用于手性化合物的拆分。

        按原理分为吸附色谱法(AC)、分配色谱法(DC)、离子交换色谱法(IEC)、排阻色谱法(EC,又称分子筛、凝胶过滤(GFC)、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和亲和色谱法,此外还有电泳。按操作形式可分为纸色谱法(PC)、薄层色谱法(TLC)、柱色谱法。
    四、色谱分离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法按分离机制的不同分为液固吸附色谱法、液液分配色谱法(正相与反相)、离子交换色谱法、离子对色谱法及分子排阻色谱法。

    1.液固色谱法 

        使用固体吸附剂,被分离组分在色谱柱上分离原理是根据固定相对组分吸附力大小不同而分离。分离过程是一个吸附-解吸附的平衡过程。常用的吸附剂为硅胶或氧化铝,粒度5~10μm。适用于分离分子量200~1000的组分,大多数用于非离子型化合物,离子型化合物易产生拖尾。常用于分离同分异构体。

    2.液液色谱法 

        使用将特定的液态物质涂于担体表面,或化学键合于担体表面而形成的固定相,分离原理是根据被分离的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中溶解度不同而分离。分离过程是一个分配平衡过程。

        涂布式固定相应具有良好的惰性;流动相必须预先用固定相饱和,以减少固定相从担体表面流失;温度的变化和不同批号流动相的区别常引起柱子的变化;另外在流动相中存在的固定相也使样品的分离和收集复杂化。由于涂布式固定相很难避免固定液流失,现在已很少采用。现在多采用的是化学键合固定相,如C18、C8、氨基柱、氰基柱和苯基柱。

        液液色谱法按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极性不同可分为正相色谱法(NPC)和反相色谱法(RPC)。

        正相色谱法 

        采用极性固定相(如聚乙二醇、氨基与腈基键合相);流动相为相对非极性的疏水性溶剂(烷烃类如正已烷、环已烷),常加入乙醇、异丙醇、四氢呋喃、三氯甲烷等以调节组分的保留时间。常用于分离中等极性和极性较强的化合物(如酚类、胺类、羰基类及氨基酸类等)。

        反相色谱法 

        一般用非极性固定相(如C18、C8);流动相为水或缓冲液,常加入甲醇、乙腈、异丙醇、丙酮、四氢呋喃等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以调节保留时间。适用于分离非极性和极性较弱的化合物。RPC在现代液相色谱中应用最为广泛,据统计,它占整个HPLC应用的80%左右。

        随着柱填料的快速发展,反相色谱法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现已应用于某些无机样品或易解离样品的分析。为控制样品在分析过程的解离,常用缓冲液控制流动相的pH值。但需要注意的是,C18和C8使用的pH值通常为2.5~7.5(2~8),太高的pH值会使硅胶溶解,太低的pH值会使键合的烷基脱落。有报告新商品柱可在pH 1.5~10范围操作。

    正相色谱法与反相色谱法比较表
                                  正相色谱法                   反相色谱法
    固定相极性                      高~中                       中~低
    流动相极性                      低~中                       中~高
    组分洗脱次序                 极性小先洗出                 极性大先洗出

    从上表可看出,当极性为中等时正相色谱法与反相色谱法没有明显的界线(如氨基键合固定相)。

    3.离子交换色谱法 

        固定相是离子交换树脂,常用苯乙烯与二乙烯交联形成的聚合物骨架,在表面未端芳环上接上羧基、磺酸基(称阳离子交换树脂)或季氨基(阴离子交换树脂)。被分离组分在色谱柱上分离原理是树脂上可电离离子与流动相中具有相同电荷的离子及被测组分的离子进行可逆交换,根据各离子与离子交换基团具有不同的电荷吸引力而分离。

        缓冲液常用作离子交换色谱的流动相。被分离组分在离子交换柱中的保留时间除跟组分离子与树脂上的离子交换基团作用强弱有关外,它还受流动相的pH值和离子强度影响。pH值可改变化合物的解离程度,进而影响其与固定相的作用。流动相的盐浓度大,则离子强度高,不利于样品的解离,导致样品较快流出。

    离子交换色谱法主要用于分析有机酸、氨基酸、多肽及核酸。

    4.离子对色谱法 

        又称偶离子色谱法,是液液色谱法的分支。它是根据被测组分离子与离子对试剂离子形成中性的离子对化合物后,在非极性固定相中溶解度增大,从而使其分离效果改善。主要用于分析离子强度大的酸碱物质。

        分析碱性物质常用的离子对试剂为烷基磺酸盐,如戊烷磺酸钠、辛烷磺酸钠等。另外高氯酸、三氟乙酸也可与多种碱性样品形成很强的离子对。

        分析酸性物质常用四丁基季铵盐,如四丁基溴化铵、四丁基铵磷酸盐。

        离子对色谱法常用ODS柱(即C18),流动相为甲醇-水或乙腈-水,水中加入3~10 mmol/L的离子对试剂,在一定的pH值范围内进行分离。被测组分保时间与离子对性质、浓度、流动相组成及其pH值、离子强度有关。

    5.排阻色谱法 

        固定相是有一定孔径的多孔性填料,流动相是可以溶解样品的溶剂。小分子量的化合物可以进入孔中,滞留时间长;大分子量的化合物不能进入孔中,直接随流动相流出。它利用分子筛对分子量大小不同的各组分排阻能力的差异而完成分离。常用于分离高分子化合物,如组织提取物、多肽、蛋白质、核酸等。
  • [论坛] 抗氧化营养素的作用浅谈

    2007-12-01 12:29:48

    一、维生素AVA,亦称视黄醇)

    VA是人体必需的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也是我国人民膳食生活中最容易缺乏的维生素之一。近年来,VA与人体健康以及VA与自由基的生成和脂质过氧化的相互关系已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

    (一)VA的生理功能及缺乏表现

       VA在体内主要是参与膜的结构与功能。它与视觉,细胞增殖和分化,生殖,免疫,防癌抗癌等有关。如果膳食中VA长期供给不足,就有可能会出现VA缺乏症状。

    1.对视觉功能的影响。

    VA长期供给不足时首先是暗适应能力下降。VA摄入长时间不足,将可能会患夜盲

    2.粘膜、上皮的改变。

    VA缺乏时上皮组织分化不良,主要表现在:皮肤粗糙(特别是臂、腿、肩及下腹部)、干燥、鳞状等角化改变。口腔、消化道、呼吸道粘膜失去滋润、柔软性,使细菌易于侵入而感染疾病,特别是儿童易致支气管肺炎等严重疾病。

    3.生长发育受阻。

    VA在胚胎发育期和人体的一生中对多种组织细胞的增生和分化都有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来说,VA缺乏首先影响骨骼发育,齿龈增生与角化,影响牙釉质细胞发育,使牙齿停止生长。

    4.对生殖的影响。

    VA缺乏影响雄性动物精子的形成,使雌性动物雌激素分泌的周期性变化消失,阴道、子宫、输卵管及胎盘上皮角化,不能受孕和怀胎,或导致胎儿畸形和死亡,发生流产或胎儿的收缩。与VA有关的一部分酶是合成类固醇所必须的。

    5.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VA缺乏者或处于亚临床VA缺乏者,其机体对职业及环境因素负荷的耐受和适应能力降低,使机体的免疫功能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下降。VA对机体免疫功能有很大的影响。

    6.防癌抗癌作用。

    VA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物质,保护机体免受过氧化物的损伤。

    (二)VA中毒和参考摄入量(DRIs

    由于VA是脂溶性维生素,因此,如果大量摄入人体,可因体内蓄积而引起中毒。VA中毒的发生,一般是由于一次或多次连续摄入大剂量的VA,常常是大于成人推荐量的100倍,或大于儿童推荐量的20倍。其症状有:恶心、呕吐、头疼、厌食等。一般由食物中摄入的VA量不会引起中毒。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是处于VA摄入不足状况。

    参考摄入量(μg/d),RNI为:14岁以上,男性800,女性700UI定为:4-17200018岁以上3000,孕妇为2400

    (三)VA食物来源

    VA的食物来源主要有两类:一是来自动物性食物的VA,多以酯的形式存在于动物的肝脏、奶及奶制品(未脱脂)及禽蛋等中;一类是来源于植物性食品的各种类胡萝卜素即VA原,如深绿色蔬菜类、红黄色蔬菜类及水果。

    二、维生素EVE、生育酚)

    VE具有多种生理功能,长期以来,被视为促生育药而应用于临床,又名生育酚,是所有具有α-生育酚活性的生育酚和三烯生育酚及其衍生物的总称。属脂溶性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

    20世纪80年代证实不能正常吸收脂肪的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和患某疾病的病人,可能会发生VE的缺乏。近年来,随着自由基化学及其临床研究的迅速发展,为VE抗氧化作用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揭示了VE对预防心血管疾病、肿瘤等慢性病的作用,以及延缓衰老等作用。

    (一)VE的生理功能与缺乏表现

    1.抗氧化作用。

    VE是一种抗氧化剂,在动物组织细胞膜中,保护细胞膜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细胞骨架及其他蛋白质的巯基及细胞内的核酸免受自由基的攻击。

    VE抗脂质过氧化的机制主要是: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单线态氧等活性氧;阻断自由基链式反应的扩散。VE作为抗氧化剂,也能防止VAVCTP的氧化,保证它们在体内的功能。

    2.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VE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减少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形成,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形成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一个关键机制。VE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在人体或动物实验都证明,VE可抑制血小板在血管壁的聚集作用,因此,可减少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减少血管栓塞造成的危害。

    3VE与癌。

    VE的抗癌作用与其抗氧化性相关,其可能机制是:阻断致癌的自由基反应,降低诱发突变物质的活性,抑制强致癌物质亚硝胺的合成,抵御过氧化物对细胞膜的攻击,保护DNA免受损伤,提高免疫功能等。

    (二)毒性与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VE与其他脂溶性维生素相比,口服VE是相对无毒的,大剂量VE可引起短期的胃肠道不适。儿童可能对各种毒副作用更为敏感,大剂量摄人VE常可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明显增加。

    美国各年龄组UL13200mg48300mg913600mg1418800mg

    (三)主要食物来源


       VE
    主要存在于各种油料种子及植物油中。谷类、坚果类和绿叶菜中也含有一定量。肉蛋奶及鱼肝油中也含有。我国居民以植物性食物为主,VE的摄入量普遍较高,近70%来自植物油。

  • 膳食纤维的好处(转载)

    2007-11-19 17:19:31

     

    益处:

    ◇保持消化系统健康
    ◇增强免疫系统
    ◇降低胆固醇和高血压
    ◇降低胰岛素和三酸甘油脂
    ◇通便、利尿、清肠健胃
    ◇预防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以及其它疾病
    ◇平衡体内的荷尔蒙及降低与荷尔蒙相关的癌症
    功效:

    一、防治便秘:膳食纤维体积大,可促进肠蠕动、减少食物在肠道中停留时间,其中的水份不容易被吸收。另一方面,膳食纤维在大肠内经细菌发酵,直接吸收纤维中的水份,使大便变软,产生通便作用。

    二、利于减肥:一般肥胖人大都与食物中热能摄入增加或体力活动减少有关。而提高膳食中膳食纤维含量,可使摄入的热能减少,在肠道内营养的消化吸收也下降,最终使体内脂肪消耗而起减肥作用。

    三、预防结肠和直肠癌:这两种癌的发生主要与致癌物质在肠道内停留时间长,和肠壁长期接触有关。增加膳食中纤维含量,使致癌物质浓度相对降低,加上膳食纤维有刺激肠蠕动作用,致癌物质与肠壁接触时间大大缩短。学者一致认为,长期以高动物蛋白为主的饮食,再加上摄入纤维素不足是导致这两种癌的重要原因。

    四、防治痔疮:痔疮的发生是因为大便秘结而使血液长期阻滞与瘀积所引起的。由于膳食纤维的通便作用,可降低肛门周围的压力,使血流通畅,从而起防治痔疮的作用。

    五、降低血脂,预防冠心病:由于膳食纤维中有些成分如果胶可结合胆固醇,木质素可结合胆酸,使其直接从粪便中排出,从而消耗体内的胆固醇来补充胆汁中被消耗的胆固醇,由此降低了胆固醇,从而有预防冠心病的作用。

    六、改善糖尿病症状:膳食纤维中的果胶可延长食物在肠内的停留时间、降低葡萄糖的吸收速度,使进餐后血糖不会急剧上升,有利于糖尿病病情的改善。近年来,经学者研究表明,食物纤维具有降低血糖的功效,经实验证明,每日在膳食中加入26克食用玉米麸(含纤维91.2%)或大豆壳(含纤维86.7%)。结果在 28—30天后,糖耐量有明显改善。因此,糖尿病膳食中长期增加食物纤维,可降低胰岛素需要量,控制进餐后的代谢,要作为糖尿病治疗的一种辅助措施。

    七、改善口腔及牙齿功能:现代人由于食物越来越精,越柔软,使用口腔肌肉牙齿的机会越来越少,因此,牙齿脱落,龋齿出现的情况越来越多。而增加膳食中的纤维素,自然增加了使用口腔肌肉牙齿咀嚼的机会,长期下去,则会使口腔得到保健,功能得以改善。

    八、防治胆结石:胆结石的形成与胆汁胆固醇含量过高有关,由于膳食纤维可结合胆固醇,促进胆汁的分泌、循环。因而可预防胆结石的形成。有人每天给病人增加20-30克的谷皮纤维,一月后即可发现胆结石缩小,这与胆汁流动通畅有关。

    九、预防妇女乳腺癌:据流行病学发现,乳腺癌的发生与膳食中高脂肪、高糖、高肉类及低膳食纤维摄入有关。因为体内过多的脂肪促进某些激素的合成,形成激素之间的不平衡,使乳房内激素水平上升所造成。
    什么食物中含膳食纤维最多 
     糙米和胚牙精米,以及玉米、小米、大麦、小麦皮(米糠)和麦粉(黑面包的材料)等杂粮;此外,根菜类和海藻类中食物纤维较多,如牛蒡、胡萝卜、四季豆、红豆、豌豆、薯类和裙带菜等。

      膳食纤维是植物性成分,植物性食物是膳食纤维的天然食物来源。膳食纤维在蔬菜水果、粗粮杂粮、豆类及菌藻类食物中含量丰富。部分常见食物原料中膳食纤维的含量状况为:小白菜0 .7%、白萝卜0 .8%、空心菜1. 0%、茭白1 .1%、韭菜1. 1%、蒜苗1. 8%、黄豆芽1. 0%、鲜豌豆1 .3%、毛豆2 .1%、苦瓜1 .1%、生姜1 .4%、草莓1. 4%、苹果1. 2%、鲜枣1 .6%、枣(干)3 .1%、金针菜(干)
    6. 7%、山药0 .9%、小米1. 6%、玉米面1 .8%、绿豆4 .2%、口蘑6 .9%、银耳2 .6%、木耳7 .0%、海带9 .8%。随着人们对膳食纤维与人体健康关系的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些高纤维食品越来越受到青睐,菌藻、果蔬在膳食结构中的比例逐渐增加。在现代食品工业中,以米糠、麦麸、黑麦、燕麦、豆渣等富含膳食纤维的原料,经过系列加工制取相应的食物纤维产品,既可开发出直接口服的食疗型纤维制品,又可用作食品添加剂,诸如作为品质改良剂及膳食纤维强化剂添加到酸奶等发酵食品、面包等焙烤食品之中。

      在众多的地方菜肴中,有些菜肴以其荤素搭配且富含膳食纤维,以及具有地方特色而享有盛名,进而成为地方名菜。富含膳食纤维的传统名菜,粤菜中有“雪花酿竹荪”、“翡翠映玉环”、“七彩鸡丝”、“碧绿三拼鲈”等;苏菜有“葱蒸干贝”、“香芋烧竹鸡”、“冬菇笋炖老豆腐”、“翡翠蹄筋”等;鄂菜有“腊肉菜苔”、“泥蒿炒腊肉”、“莲藕煨排骨”、“沔阳三蒸”,并有新潮名菜“霉豆渣煨鲢鱼”、“霉豆渣烧五花肉”等;鲁菜中有“葱烧海参”、“荠菜鱼卷”、“鱼包三丝”、“韭菜炒蛏子”等;川菜中有“鱼香肉丝”、“开水白菜”、“水煮肉片”、“肉末豇豆”等。
  • 木糖醇的知识(转载)

    2007-11-19 17:16:36

     

    木糖醇是一种具有营养价值的甜味物质,也是人体糖类代谢的正常中间体。一个健康的人,即使不吃任何含有木糖醇的食物,血液中也含有0.03---0.06毫克/100毫克的木糖醇。在自然界中,木糖醇广泛存在于各种水果蔬菜中,但含量很低。商品木糖醇是用玉米芯、甘蔗渣等农业作物中,经过深加工而制得的,是一种天然健康甜味剂

            木糖醇白色晶体,外表和蔗糖相似,是多元醇中最甜的甜味剂,味凉、甜度相当于蔗糖,热量相当于葡萄糖。是未来的甜味剂,是蔗糖和葡萄糖替代品。

            木糖醇是白色晶体,外表和味觉都与蔗糖很像。从食品级来说,木糖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为碳水化合物,狭义为多元醇。因为木糖醇仅仅能被缓慢吸收或部分被利用。热量低是它的一大特点:每克2.4卡路里,比其他的碳水化合物少40%。木糖醇从60年代开始应用与食品中。在一些国家它是很受糖尿病人欢迎的一种甜味剂。在美国,为了某些特殊目的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不受用量限制的加入食品中。

            木糖醇是防龋齿的最好甜味剂,已在25年的时间内,不同情况下得到认证。木糖醇可以减少龋齿这一特性,在高危险率人群(龋齿发生率高、营养低下、口腔卫生水平低)和低危险率人群(利用当前所有的牙齿保护措施保护牙齿,牙洞产生率低)中均为适用。

            以木糖醇为主要甜味剂的口香糖糖果已经得到六个国家牙齿保健协会的正式认可。

    【木糖醇的功能】

            1. 木糖醇做糖尿病人的甜味剂、营养补充剂和辅助治疗剂:木糖醇是人体糖类代谢的中间体,在体内缺少胰岛素影响糖代谢情况下,无需胰岛素促进,木糖醇也能透过细胞膜,被组织吸收利用,供细胞以营养和能量,且不会引起血糖值升高,消除糖尿病人服用后的三多症状(多食、多饮、多尿),是最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营养性的食糖代替品。

            2. 木糖醇改善功能:木糖醇能促进肝糖元合成,血糖不会上升,对肝病患者有改善肝功能和抗脂肪肝的作用,治疗乙型迁延性肝炎,乙型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有明显疗效,是肝炎并发症病人的理想辅助药物。

    3. 木糖醇的防龋齿功能:木糖醇的防龋齿特性在所有的甜味剂中效果最好,首先是木糖醇不能被口腔中产生龋齿的细菌发酵利用,抑制链球菌生长及酸的产生;其次它能促进唾液分泌,减缓PH值下降,减少了牙齿的酸蚀,防止龋齿和减少牙斑的产生,可以巩固牙齿。

            4. 木糖醇的减肥功能:木糖醇为人体提供能量,合成糖元,减少脂肪和肝组织中的蛋白质的消耗,使肝脏受到保护和修复,消除人体内有害酮体的产生,不会因食用而为发胖忧虑。可广泛用于食品、医药轻工等领域。

    【木糖醇的应用范围】

         1、 木糖醇在体内新陈代谢不需要胰岛素参与,又不使血糖值升高,并可消除糖尿病人三多(多饮、多尿、多食),因此是糖尿病人安全的甜味剂、营养补充剂和辅助治疗剂。

         2、 食用木糖醇不会引起龋齿,可以适用于作口香糖、巧克力、硬糖等食品的甜味剂。

         3、 由于其独特的功能,与其它糖类、醇类调和食用,可作为低糖食品的甜味剂。

         4、 木糖醇口感清凉,冰冻后效果更好,可用在爽心的冷饮甜点牛奶咖啡等行业。也可使用在健康饮品、润喉药物、止咳糖浆等方面。

         5、 为了身体健康,可用于家庭做蔗糖的代用品,以防止蔗糖食用过多引起的糖尿病肥胖症。

         6、 木糖醇是一种多元醇,可作为化妆品类的湿润调整剂使用,对人体皮肤无刺激作用。例如:洗面乳、美容霜化妆水等。

         7、 木糖醇具有吸湿性、防龋齿功能,并且液体木糖醇具有良好的甜味,所以可以代替甘油烟丝、防龋齿牙膏、漱口剂的加香、防冻保湿剂等。

         8、 液体木糖醇可用在蓄电池极板制造上,性能稳定,容易操作,成本低,比甘油更佳。

    【木糖醇的健康作用】

    1、 常温下甜度与蔗糖相当,低温下甜度达到蔗糖的1.2倍。

    2、 易溶于水,在溶解时吸收大量热,食用时口腔感觉特别清凉。

    3、 不被口腔内细菌发酵利用,能抑制细菌生长及酸的产生,可防止龋齿。

    4、 食用木糖醇后血糖值不会上升。

    5、 生物稳定性好。

    6、 吸湿性好。

    【木糖醇的防龋作用】

            笑容是留给别人的最好的第一印象。而很多人却因为牙齿不够洁白,对自己的笑容也失去了信心。随着木糖醇防龋知识的推广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木糖醇的健齿功效,选择木糖醇口香糖作为防龋健齿的好帮手。

            木糖醇是独特的多羟基化合物,它可以单独地禁止链球菌突变异种的增长,从而减轻龋齿的感染率。木糖醇不会被蛀牙菌发酵产酸腐蚀牙齿,同时木糖醇的清新甜味还能促进唾液的分泌,补充唾液中的磷和钙,促进牙齿的自然修复。由芬兰TURKU(土尔库)大学木糖醇研究方面的权威人士MAKINEN教授的临床实验,WHO(世界卫生组织)的各地研究成果均证明了木糖醇的防蛀效果。在最近这一领域的实验之一是Belize(佰利兹)在1989-1993进行了长达4年临床实验,也是第一个直接比较木糖醇口香糖和山梨糖醇口香糖的研究调查。实验表明:“木糖醇组”的儿童患龋齿的危险性比“无口香糖组”的儿童低70%,比“山梨糖醇组”的儿童患龋齿率低65%。同时,研究证实木糖醇口香糖在促进牙齿再矿化的作用明显优于山梨糖醇口香糖。这项有划时代意义的研究认可了木糖醇出众的护齿效果。

            既然木糖醇口香糖有这么好的防龋作用,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木糖醇口香糖获得防龋的最佳效果呢?其实,这里边还真有些学问。

            首先,选择木糖醇口香糖时要看木糖醇的含量。因为口香糖中木糖醇的含量不同,防龋效果也不一样。一般而言口香糖中木糖醇的含量越多,预防效果就越好。在欧洲一些国家牙医学会—包括瑞典牙医会、芬兰牙医会、英国牙医会、荷兰牙医会等都积极推荐木糖醇,作为木糖醇产品的推荐条件是木糖醇含量必须占糖份的50%以上。在亚洲国家,如日本韩国也已经开始食用并推荐木糖醇含量在50%以上的口香糖。

            其次,在使用木糖醇口香糖时要掌握好咀嚼次数和咀嚼时间。如果咀嚼木糖醇含量50%以上的口香糖,通常每次饭后和吃完零食以后及临睡前各咀嚼一块木糖醇口香糖,便可以达到防龋的效果。饭后和吃完零食之后马上咀嚼效果最佳。即使是吃了含有砂糖的食品(巧克力等),吃完之后如果马上咀嚼木糖醇口香糖的话,能迅速改善口腔环境,使酸性的口腔环境恢复为中性,减弱酸对牙齿的腐蚀作用。并且通过嚼木糖醇口香糖可以有助于牙齿的再矿化。在连续摄取木糖醇两周到一个月左右就会出现效果。

            第三,早晚刷牙,用含氟牙膏,用保健牙刷,并且坚持每天饭后、睡觉前和吃零食后咀嚼木糖醇口香糖,会产生多重效果,防龋的效果会大大提高,达到最佳状态。这既是实验研究证实的结果,同时也是全国牙防组建议并推荐的最佳口腔保健方式。

            在“美丽到了牙齿”的今天,可以说选择了木糖醇就意味着选择了健康的牙齿和灿烂的笑容。


    木糖醇(Xylitol?也叫戊五醇)是一种五碳糖醇?它的分子式为C5H12O5,是木糖代谢的正常中间产物,外形为结晶性白色粉末,广泛存在于果品、蔬菜、谷类、蘑菇之类食物和木材、稻草、玉米芯等植物中。它可用作甜味剂、营养剂和药剂在化工、食品、医药等工业中广泛应用。

    木糖醇作为一种功能性甜味剂,能参与人体代谢,进入血液后,不需胰岛素就能透入细胞而且代谢速度快,不会引起血糖升高,是最适合于糖尿病患者食用的营养型食糖替代品。~~~~


    但是木糖醇和葡萄糖一样都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碳水化合物,木糖醇在代谢初始,可能不需要胰岛素参加,但在代谢后期,就需要胰岛素的促进。因此,木糖醇不能替代葡萄糖纠正代谢紊乱,也不能降低血糖、尿糖、改善临床症状。临床实践表明木糖醇并不能治疗糖尿病,而且木糖醇吃得过多,血中甘油三酯升高,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因此,糖尿病人不宜多食木糖醇。
    木糖醇和普通的砂糖相比,具有热量低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牙齿的清洁度,但是过度的食用也有可能带来腹泻等副作用,这一点也不可忽视。
  • 维生素c(转载)

    2007-11-01 21:19:44

    维生素C又叫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

    英文名称:Vitamin C ,Ascorbic Acid

    性质
    分子式:C6H8O6;分子量:176.12u;CAS号:50-81-7;酸性,在溶液中会氧化分解。

    物理性质
    外观:无色晶体;熔点:190 - 192℃;沸点:(无);紫外吸收最大值:245nm;荧光光谱:激发波长-无nm,荧光波长-无nm;

    维生素性质
    溶解性:水溶性维生素;推荐摄入量:每日5克;最高摄入量:引起腹泻之量;
    缺乏症状:坏血病;过量症状:腹泻;主要食物来源:柑桔类水果、蔬菜等

    维生素C主要生理功能 

    1、 促进骨胶原的生物合成。利于组织创伤口的更快愈合;
    2、 促进氨基酸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代谢,延长肌体寿命。
    3、 改善铁、钙和叶酸的利用。
    4、 改善脂肪和类脂特别是胆固醇的代谢,预防心血管病。
    5、 促进牙齿和骨骼的生长,防止牙床出血。;
    6、 增强肌体对外界环境的抗应激能力和免疫力。

    药物作用

    维生素C在体内参与多种反应,如参与氧化还原过程,在生物氧化和还原作用以及细胞呼吸中起重要作用。从组织水平看,维生素C的主要作用是与细胞间质的合成有关。包括胶原,牙和骨的基质,以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的接合物。因此,当维生素C缺乏所引起的坏血病时,伴有胶原合成缺陷,表现为创伤通难以愈合,牙齿形成障碍和毛细血管破损引起大量瘀血点,瘀血点融合形成瘀斑。

    维生素C和坏血病有一段很长的历史渊源。希波克拉底是第一个提到坏血病的人。他描述当时士兵牙床溃烂、牙齿脱落。。。;早期的海上旅行引起了人们对坏血病的重视,船队离开港口3—4个月,船员往往会因此患上坏血病,人们开始发现这是由于海上旅行缺乏新鲜蔬菜和水果的缘故。1932年英国军医从柠檬汁中离析出具有抗坏血病的晶状物质,1933年瑞士科学家合成了维生素C,又叫做抗坏血酸。近代研究表明VC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1.胶原蛋白的合成需要维生素C参加,所以VC缺乏,胶原蛋白不能正常合成,导致细胞连接障碍。人体由细胞组成,细胞靠细胞间质把它们联系起来,细胞间质的关键成分是胶原蛋白。胶原蛋白占身体蛋白质的1/3,生成结缔组织,构成身体骨架。如骨骼、血管、韧带等,决定了皮肤的弹性,保护大脑,并且有助于人体创伤的愈合。

    2.坏血病。血管壁的强度和VC有很大关系。微血管是所有血管中最细小的,管壁可能只有一个细胞的厚度,其强度、弹性是由负责连接细胞具有胶泥作用的胶原蛋白所决定。当体内VC不足,微血管容易破裂,血液流到邻近组织。这种情况在皮肤表面发生,则产生淤血、紫癍;在体内发生则引起疼痛和关节涨痛。严重情况在胃、肠道、鼻、肾脏及骨膜下面均可有出血现象,乃至死亡。

    3.牙龈萎缩、出血。健康的牙床紧紧包住每一颗牙齿。牙龈是软组织,当缺乏蛋白质、钙、VC时易产生牙龈萎缩、出血。

    4.预防动脉硬化。可促进胆固醇的排泄,防止胆固醇在动脉内壁沉积,甚至可以使沉积的粥样斑块溶解。

    5.是一种水溶性的强有力的抗氧化剂。可以保护其它抗氧化剂,如维生素A、维生素E、不饱和脂肪酸,防止自由基对人体的伤害。

    6.治疗贫血。使难以吸收利用的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促进畅道对铁的吸收,提高肝脏对铁的利用率,有助于治疗缺铁性贫血。

    7.防癌。丰富的胶原蛋白有助于防止癌细胞的扩散;VC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抵御自由基对细胞的伤害防止细胞的变异;阻断亚硝酸盐和仲胺形成强致癌物亚硝胺。曾有人对因癌症死亡病人解剖发现病人体内的VC含量几乎为零。

    8.保护细胞、解毒,保护肝脏。在人的生命活动中,保证细胞的完整性和代谢的正常进行至关重要。为此,谷胱甘肽和酶起着重要作用。

    谷胱甘肽是由谷氨酸、胱氨酸和甘氨酸组成的短肽,在体内有氧化还原作用。它有两种存在形式,即氧化型和还原型,还原型对保证细胞膜的完整性起重要作用。VC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其本身被氧化,而使氧化型谷胱甘肽还原为还原型谷胱甘肽,从而发挥抗氧化作用。

    酶是生化反应的催化剂,有些酶需要有自由的琉基(-SH)才能保持活性。VC能够使双硫键(-S-S)还原为-SH,从而提高相关酶的活性,发挥抗氧化的作用。

    从以上可知,只要VC充足,则VC、谷胱甘肽、-SH形成有力的抗氧化组合拳,清除自由基,阻止脂类过氧化及某些化学物质的毒害作用,保护肝脏的解毒能力和细胞的正常代谢。

    9.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白细胞含有丰富的VC,当机体感染时白细胞内的VC急剧减少。VC可增强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和变形能力,提高杀菌能力。

    促进淋巴母细胞的生成,提高机体对外来和恶变细胞的识别和杀灭。

    参与免疫球蛋白的合成。

    提高CI补体酯酶活性,增加补体CI的产生。

    促进干扰素的产生,干扰病毒mRNA的转录,抑制病毒的增生。

    10.提高机体的应急能力。人体受到异常的刺激,如剧痛、寒冷、缺氧、精神强刺激,会引发抵御异常刺激的紧张状态。该状态伴有一系列身体,包括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髓质和皮质激素分泌增多。肾上腺髓质所分泌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是有酪氨酸转化而来,在次过程需要VC的参与。

    进入人体的维生素C很快分布于个组织器官,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维生素C库为1500毫克。多余的大部分随尿排出,少部分随大便、汗及呼吸道排出。但是在感染情况下,人体所需的为平时的20---40倍之多,而且所有的药物都会破坏体内的VC。所以在人体有状态的情况下补充VC是非常有益的。美国著名营养学家戴维斯问过对营养学有研究的医生,是否应将VC当作家中常备药品,以便任何疾病初期都可以服用。大多数医生都说:“当然比任何阿司匹林安全多了”,第一次使用足够的量比连续使用小剂量有更好的效果。

    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其水溶液呈酸性)化学式为C6H8O6,人体缺乏这种维生素C易得坏血症,所以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维生素C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在新鲜的水果、蔬菜、乳制品中都含维生素C,如新鲜的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500mg/L左右

    维生素C有防病作用

    一项调查表明,每天稍增加一些水果与蔬菜的摄入,就可能起到防病作用。

    维生素C可能对若干慢性疾病有保护作用。然而,从前瞻性的研究结果来看,维生素C与心血管病或癌症的关系,并非始终如一。为了评估血浆维生素C的水平与所有原因(心血管病、缺血性心脏病和癌症)死亡率之间的关系,英国剑桥大学临床医学院Khaw等,对19496名45~79岁成人,进行了4年的前瞻性调查。(Lancet 2001,357∶657)

    纳入的研究对象填写一份健康和生活方式的问卷调查表,并接受身体检查。研究者随访4年,追踪死亡原因。这些人按性别特异的血浆维生素C5分位值加以划分。研究者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确定维生素C与其它危险因素对死亡率的影响。

    结果显示,血浆维生素C浓度,与男女两性所有原因(包括心血管病和缺血性心脏病等)的死亡率呈负相关。位于维生素C最高5分位组的死亡危险,为最低5分位组的一半(P< 0.0001)。整个维生素C浓度分布,与死亡率连续相关。血浆维生素C浓度每上升20μmol/L(约相当于每天增加水果或蔬菜摄入量50克),所有原因死亡危险下降约20%(P< 0.0001),且不受年龄、收缩压、血胆固醇、吸烟习惯、糖尿病和补充剂应用等的影响。在男性中,维生素C水平与癌症死亡率呈负相关;但在女性则不然。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3983
  • 日志数: 12
  • 建立时间: 2007-11-01
  • 更新时间: 2008-03-26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