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到责任格外重大”——中国农大食品学院罗云波教授回忆中南海讲解食品安全(图)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7-05-09 02:24:31 / 个人分类:食品安全
I{V!`Y D@l$~{?y0( 2007-5-2)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专稿]2007年4月27日作者陈卫国食品伙伴个性空间mN3^ KKm2s
从10年前完成博士后研究走上讲台开始,中国农业大学罗云波教授主讲食品已经多年,可是在这样的场合讲食品安全知识还是第一次——在中央政治局第41次集体学习中,他和农科院叶志华研究员一起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介绍国内外农业标准化和食品安全知识。
“我深深体会到党和国家对民生问题的关注”,4月24日,罗教授在办公室里这样回忆最近的事情。
一
事情从一个多月前说起。刚刚从外地回到北京的罗云波接到邀请:中央领导有意安排一次集中学习,学习主题是食品安全,请他到中南海去讲课。
如此重大的任务怎么会落在自己头上?直到从中南海讲课回来,罗云波心里还是没有解开这个“谜”。
或
许是因为中国农大在食品安全方面做出的成绩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关注:中国农大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是全国第一个食品专业重点学科,专业在同类院校中最
为齐全,具有同类院校中唯一的食品生物技术及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拥有农业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农业部转基因生物安全检验评价机构等国内顶级食品检测机
构。这些机构以及在这里工作的罗云波本人和他的同事胡小松、范志红、侯彩云、沈群等人在承担食品质量检测、维护食品安全等方面做了一系列的工作,引起了社
会广泛关注。
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罗云波想的更多的是:怎样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客观、全面地介绍食品安全有关知识,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作决策参考;同时像其他进中南海的专家一样,结合自己科研教学工作中的实践和研究心得,提出一些建议。
在一个多月的准备时间里,罗云波主要精力都放在这件事情上。今年3月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大党委书记瞿振元在政协联席小组会议上向温家宝总理所作的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思路的汇报,学校在“3•15消费者权益日”前夕举办的食品安全高层论坛,都给罗云波以启发,进一步完善了他对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的构想。
二
在怀仁堂会议室,罗云波发现,党和国家领导已经在中央圆桌会议就座,多个政府职能部门的领导也都列席。他们的位置安排在胡锦涛总书记的对面。
罗云波教授对当时的情形记得非常清楚:胡锦涛总书记进入会议室以后,握着他的手微笑解释,食品安全是我们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也是和人民群众关系很大、很重要的事情。今天请两位专家来来给我们讲讲这方面的知识,增加大家的了解。胡总书记还亲切地说:“谢谢您,罗教授。”
一
种感动从罗云波教授心底暖暖流过:“首长好。近些时间我们在学习中有一些新的想法,非常荣幸能向首长汇报。”他的这句话发自内心:在科研工作和下基层调查
中,他了解到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和食品企业,并没有足够重视食品安全,这种意识往往带来食品不安全的隐患;而部分不负责任的媒体为追求轰动效应夸大事实,造
成公众食品消费的恐慌。党和国家领导人专门安排这样的活动,是对关系民生的食品安全的重视,对我国食品行业规范、有序、健康发展将带来深远影响。
时间指向三点整。在胡锦涛总书记的主持下,食品安全讲解正式开始。
这
次集中学习的主题是我国农业标准化和食品安全问题。农业标准化涉及的内容很多,专家发言则主要介绍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标准化。罗云波和叶志华有个大致的分
工:罗云波主要介绍国外农业标准化和食品安全状况,叶志华则围绕我国农业标准化和食品安全现状发言,两人在内容上也有穿插。
围绕食品安全这个话题,罗云波讲解了国外对农业标准化、食品安全的界定与概况,全球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及其带来的影响。他介绍说,鉴于食品安全对于公众健康、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和国家形象都构成重要影响,各国政府都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有针对性地调整和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罗云波分析了以德国和加拿大为代表,以及以美国、日本和法国为代表的不同管理模式。而国外食品安全管理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有什么基本特点,罗云波教授也一一为在座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做了详细介绍。
与罗云波介绍的内容相互补充,叶志华重点介绍了我国农业标准化和食品安全工作的进展,存在的问题和管理中面临的主要矛盾。两位专家还就加强我国农业标准化和食品安全工作提出了加强源头治理、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健全食品安全支撑体系等建议。
在讲解过程中,罗云波注意到:在座的领导人都听得非常认真,还不时地记录笔记。
三
不知不觉,一个半小时就过去了,罗云波和叶志华的介绍结束了。集中学习进入提问和讨论交流阶段。
有
领导关切地问起食品安全管理机制方面的问题,罗云波一听立刻明白,这个问题敏锐地抓住了食品安全管理中最核心的、也最挠头的地方。略一思忖,他回答说:
“在食品安全监管问题上,容易出现‘一个部门管不了、多个部门管不好’的情况。世界各国选择不同的模式,有的采用单一部门管理的模式,政府设置独立的食品
安全管理机构,全权负责食品安全事务;有的是多部门管理的模式,将食品安全管理职能分设在几个政府部门,其中又有分类管理和分段管理的不同。”
罗
云波分析说,这些国家选择的管理模式取决于本国的历史传统、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等因素。我国食品安全涉及面很广,部门、种类、行业、企业都很多,借鉴国际
经验,他建议,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应统一协调、相对集中,同时责任要明确,不要有灰色地带,这样既避免人力、机构的重复和资源的浪费,又可以有效地落实责任
制和责任追究制。
不
同部门如何协调?罗云波建议说,我国设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时,就希望这个机构承担起制定食品安全有关法规和标准、综合协调、监督执法和追究责任的职
能。但由于现实多种因素的制约,食品药品监管局没有把这个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他进一步建议,可以把食品药品监管局作为国务院协调委员会的工作部门,承担制
定法规、追究责任、监督执法和在不同部门责权争执时进行协调的职能。
如
何让老百姓吃得放心?是社会大众关心的问题,也是国家领导非常关注的事情。罗云波认为,许多人有食品不安全的意识,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信息不对称。他说,我
们国家食品安全很多方面仍不容乐观,但总体上在好转。由于现在资讯非常发达,人们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容易被媒体放大,而我们又没有权威的声音出来说话,造
成了很多人的心理恐慌。他以前一段时间媒体上报道的“嗑药的多宝鱼”为例来说明:其中施用的硝基呋喃,也就是痢特灵的主要成分。根据检测数据,食用300公斤的多宝鱼摄入的硝基呋喃,仅相当于一粒痢特灵,这样的摄入量才会对人体发生作用,还不能说有多大的害处。由于不负责任的哄传,结果造成我国经济损失40多亿元。
“食
品安全要实行以风险评估为基础的科学管理”,罗云波补充说,这是食品安全管理实践中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而以往这方面我们国家还“缺位”。他说,未来的食
品安全应该是建立在风险评估基础上的预防性管理体系,我国也应该有专门部门进行食品安全预警,评估危害及程度,并向媒体和公众发布权威信息。让人欣慰的
是,我国风险评估机制和体系已经开始建设。
四
“谢
谢两位专家”,下午五时左右,主持学习的胡锦涛总书记谦和的话语结束了提问、交流,并就集中学习活动作了一个小时的重要讲话。他说,实施农业标准化,保障
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任务,“我们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以对人
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提高对实施农业标准化和保障食品安全重大意义的认识,扎扎实实做好工作,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总书记的讲话非常透彻”,罗云波认为,这是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和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立场,高屋建瓴地揭示了农业标准化和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意义,也为食品学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对
人民群众高度负责”,胡锦涛总书记讲话中的这句话将让罗云波终生难忘。食品安全关系民生,食品安全也牵动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心。作为一个多年从事食品行业
的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我感到责任格外重大”,罗云波说,“不仅是我,从事食品行业的每一个人能感受到这种重担。”
农大教授罗云波:农业标准化保障食品安全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4月30日
“苏丹红”之后有“孔雀绿”,“大头娃娃”的余震未了,又暴出潲水油、毒大米……近几年,食品安全事件频频暴光,每一个事件都昭示着食品安全触目惊心的内幕,以至人们感叹:我们还能放心吃什么?
百姓对食品安全状况不满,相关部门也疲于监管、整治,总是这边的大火尚未扑灭,那边的火头又已经熊熊燃起。个中症结何在?不只是百姓,政府部门和学界也一直在争论。
据
悉,这次集体学习持续了三小时,其中,一半的时间是由两位受邀专家进行专题讲课。据新华社报道,两位专家分别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
所所长叶志华、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专家围绕农业标准化、食品安全现状、国内外对比及政策建议,提出了建议。
政治局集体学习食品安全是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