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沙干粉制品微生物指标控制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6-08-01 15:49:41 / 天气: 晴朗 / 心情: 高兴

查看( 365 ) / 评论( 8 )
嘿嘿,既然答应了,就要尽可能实现----栀子来也.

没怎么去措辞润色,因为手边事情现在看还是比较乱,压的栀子喘的很.抱歉啦,老大和格格.栀子的帖子质量好象一篇不如一篇了

希望各位朋友高举斧头,给栀子点修正意见吧.谢谢先!

豆沙干粉的微生物控制.doc
(2006-8-1 15:45:31, Size: 32.5 kB, Downloads: 0)


TAG: 食品新闻

大海的天堂 shyboy520 发布于2006-08-02 10:37:44
嘿嘿!

给你鼓励!加油!
格格巫的个人空间 格格巫 发布于2006-08-06 22:49:00
这个豆沙干粉不是最终消费品吧?我应该没见过这种东西,有点想象不出来。质量控制指标都是企业标准吗?
栀子的个人空间 栀子 发布于2006-08-08 17:00:23
1、对于本企业来说,可以说是最终产品啦。

2、其中的技术指标的确执行的是企标:)

3、直接将内容贴了出来,不过,产品工艺流程图有点不太对头。如果与附件不符,请以附件为准。

[ 本帖最后由 栀子 于 2006-10-14 11:09 编辑 ]
虚静斋 糊涂虫 发布于2006-10-31 09:23:56
栀子,这个“被主要顾客几次的抱怨”,你想这个主要客户不是简单的消费客户吧
栀子的个人空间 栀子 发布于2006-11-07 16:07:25
主要顾客是指应用豆沙干粉的企业.

其实,这个干粉是属于工业原料的类,可以做冷饮原料----红豆雪糕绿豆雪糕的一种原料.当然,我们日常吃的豆沙包里面的豆沙馅也是用干粉加糖粉后加工出来的.
公孙夏的个人空间 公孙夏 发布于2006-12-04 13:58:16
在体例和行文上有部分修改(附件红色标记),请指正
豆沙干粉的微生物超标的调查分析和整改措施
行业:豆制品
产品:豆沙干粉
背景:
行业和产品的背景。
本案例涉及的公司成立于1996年11月,主营业务为粮食精深加工。产品线从最初的2类13种逐步发展为目前的5大类98种;生产规模也从最初的2个车间发展到目前的5个独立车间。企业管理方面也从最初的粗放型管理逐步转变为目前的系统化管理,并对不同类别产品采取了不同的体系管理策略。
豆沙制品作为该企业的传统产品之一,在企业经营中一直占有很重要的角色,而且微生物指标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这也是该产品倍受关注的很重要的原因。

质量事件:
豆沙干粉制品的微生物指标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尤其是大肠菌群超标比较明显)。公司对此也曾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课题研究,一直也没有得到让人满意的结论。而且,由于豆沙干粉制品的微生物指标屡被抱怨,生产任务逐步减少,给微生物指标控制的研究工作带来一定的困扰。
最后,由技术副总挂帅,于2005年4月初由研发员、微生物检验员、生产部技术人员、具体岗位操作者组成了课题小组,在2005年4到2005年10月期间终于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并在2006年2月得到最终定论。

工艺流程:
原料验收→投料→清洗→水煮→研磨(胶体磨)→烘干→研磨←→筛理→磁选→定量包装→成品

调查与分析:
因为生产任务比较少,为了充分利用每次研究的机会,由技术副总在每次生产前召开课题小组碰头会,针对当前的天气状况(因为生产过程中物料在溜管里靠风力流动,而该车间空气净化程度非常有限)、前次生产时控制的方式,讨论当次生产的控制计划。然后,由微生物检验员实施现场监控操作。对于检验结果,则交由研发员进行分析。
以前的分析方法是对几个工序进行微生物指标检测,并将监测结果进行横向对比,而没有做同工序前、后的横向、纵向对比,因此,数据的积累以及数据连贯性、可对比性都比较差,思路比较简单。鉴于此,本次课题小组采用了步步为营的策略:对每一道工序进行开始前和结束后的对比性留样检验,然后将数据按照工序进行分组,用鱼骨图针对人、机、料、法、环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几次的分析讨论后,控制难点集中在烘干和筛理两道工序上了。
但是,因为在烘干前物料处于粘稠的类胶质状态,无法采用添加消毒药剂的方法对物料进行直接消毒,而烘干后物料必须控制水分,烘干后研磨和筛理所用设备的消毒难度比较大。并且,筛理工序的筛上物料要重新进行研磨和再次筛理。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交叉污染的风险。
问题取得突破性进展是对掺兑回料前后的对比试验结束。实验结果表明,如果将回料随时掺兑完毕的话,对结果影响很小,基本可以接受。而且,通过近10次的实验已经证明:当生产达到8小时左右,微生物指标开始出现明显升高,夜班生产的产品大肠菌群指标结果偏高。

整改措施:
针对这两个现象,课题小组提出整改措施:
1.生产8h左右,正是员工倒班的时候,这时候是原料等待工人来加工,接班者对洗手消毒难免出现潦草、敷衍心理。对此,应责成各位班长、跟班检验员加强督导。
2.生产8h以后,设备上粘挂的物料逐渐增加,又没有停机处理,造成物料堆积,微生物繁殖明显,然后在生产的时候高危险的物料就对合格物料形成了交叉污染。对此,课题小组要求每生产4h进行一次停机处理、消毒。并责成跟班检验员对消毒用酒精进行浓度监控,必须符合文件规定的要求:72-75%(课题小组曾随机抽查过5次酒精浓度,结果在88-95%之间,完全不符合72-75%的要求)。
3.空气净化
3.1采用100-150ppm二氧化氯溶液进行喷洒消毒,提高消毒效果。消毒液的配制由跟班检验员完成。消毒次数增加一倍。
3.2 采用高强度换气扇和安装自制高密度纱窗,取代原有的普通换气风扇和普通纱窗。
4.对生产员工的着装,采用喷洒75-100ppm 二氧化氯溶液进行表面消毒,降低交叉污染的几率。
5.强化班前会议对员工进行质量意识和卫生意识的培训,强化对产品卫生控制的参与能力。
改进措施提出以后,通过后续追踪验证,微生物指标合格率得到很大改善,尤其是大肠菌群指标已经基本合格。
工作体会:
本案例的质量问题从组建课题小组得到基本解决,经历了近一年的时间。笔者认为:
1.对于空气净化的难题,课题小组最后采用了加大空气消毒频次、增加高强度换气扇和安装自制高密度纱窗的办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该车间空气洁净度超标程度。但是,对于空气中湿度比较大的问题并没有完善的解决办法。如果高频率生产的话,生产环境容易出现霉变。需要公司领导层进一步评估该产品的市场生命力,以决策是否有必要进行整体车间改造。
2.本次技术改造能够初步成功,纠其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2.1本次挂帅的是本公司领导层中最具有震慑力的技术副总,其工作态度、专业水平、沟通技巧等等给本次技术改造提供里很多便利。(所谓“领导作用”)
2.2本次能够找到问题的根源,与大家的团结一致、共同开动脑筋想办法直接相关(专题讨论会大家各抒己见,辩论的面红耳赤,各不相让),再次验证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所谓“全员参与”)
2.3正确的决策的前提是事实,事实真相来源于对翔实数据的统计、分析,数据分析的前提是数据收集到位,提供的数据真实可信。课题小组每次策划实施后,都及时进行了数据的统计和适当的分析,以便必要时候调整工作方向,并在下一次工作开展前进行必要的论证。(P→D→C→A,所谓“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和“系统的方法”)
2.4最关键的一点是这次技术改造在内外双重压力下,坚持了下来,没有像以往一样虎头蛇尾,草草了事。
由此可见,任何好办法,要想得到好结果,必须要得到全体相关人员的共同参与和全力配合,并且必须持之以恒。没有什么事情是一蹴而就。

豆沙干粉的微生物控制[2].doc
(2006-12-04 13:58:16, Size: 32.5 KB, Downloads: 4)

栀子的个人空间 栀子 发布于2006-12-09 18:43:02
谢谢,公孙斑竹辛苦了.

豆沙干粉的微生物控制[2][2]完.doc
(2006-12-09 18:43:02, Size: 33 KB, Downloads: 6)

公孙夏的个人空间 公孙夏 发布于2006-12-11 16:17:12
辛苦楼主了:)
楼主要是觉得本稿可以定稿了  可以在一楼标题处写上定稿
我没有修改意见了
我来说两句

(可选)

日历

« 2024-05-15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30787
  • 日志数: 19
  • 图片数: 4
  • 商品数: 5
  • 文件数: 2
  • 建立时间: 2006-04-24
  • 更新时间: 2010-01-09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