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新日志

  • 想回家了

    sbl 发布于 2009-08-03 09:46:28

        想回家了,感觉好久没回家了.对家的感觉有点陌生了,当我看到我的朋友回家了,听了他的家乡的趣事时,才知道我对家的感觉不是陌生,而是因为生活的烦琐事封了家的感觉.不过现在主请假很难.

     很想回到那个宁静的地方,每天早上到田野看还带着露珠的青青的禾苗,伴随朝阳的升起。割草喂鱼,看鱼儿吹泡泡;去种胡萝卜,看着小苗慢慢长大;看夕阳西沉,晚霞满天,听妈妈说说日常的趣事,然后在漫天星斗和微凉的晚风的陪伴下安静入眠.....

    在大都市里飘荡久了,心很容易累,睡梦中常常出现我小时在家里玩耍的时光,真的很美好,不管现在生活有多无奈,但梦到家乡的趣事,梦里笑脸一定是很甜的,

             简单,淳朴,在这种环境中你不用想太多的尔虞我诈,那是最真的你。

             也许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到自然的环境享受这种美好,但希望的是每个人都在心底给自己留一个私人农场,给自己休憩,感受生命中的各种美好...一切顺其自然

  • 新产品开发、上市工作流程

    白云爱上糖 发布于 2009-08-03 10:59:57

    新产品开发、上市工作流程

     

    一、项目的提出

    研发中心、市场部、销售公司根据本部门对市场的调研和了解,以《项目提出建议书》的形式提出项目建议。

    各部门所提出的项目应结合公司近、中、远期的发展规划,并对产品进行初步定位,包括为公司未来发展方向建议的技术储备项目。

    所有提出的项目应于每月10日前交研发部汇总、筛选,并由研发副总在每月13日的研发会议上,组织各部门对提出的项目进行可行性讨论,并确定该项目的废、立,以及是否由市场部进行前期的市场调研再行决定。

    二、项目调研

    市场部依据研发会议的决议,对拟进行市场调研的项目制定调研方案。市场调研方案包括调研的方法、时间、地点等方面的内容。调研方案经企划副总批准后,由市场部组织实施调研工作。

    研发中心、销售公司可根据本部门的工作需要,进行相应的市场调研,其调研方案必须经过本部门主管领导签字确认后执行。如需要市场部或其他部门协助进行时,应及时沟通,并提供相应的市场调研方案。

    三、调研结果确认

    市场部根据调研方案中规定的推进计划,将调研结果以调研报告的形式交企划副总审核,由企划副总提出调研结论。

    四、立项的确认

    通过研发会议决议或市场部调研结论同意立项的项目,由研发部汇总,并制定相应的项目研发推进计划,呈报总经理批准执行。如项目不能通过立项,则停止运作。

    五、项目开发

    研发中心将总经理批准执行的项目研发推进计划,下发各相关部门,各部门根据推进计划中的时间安排制定本部门的工作计划。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研发中心将在必要时向相关部门通报项目进行情况。如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研发中心将以书面形式通知各相关部门。项目的实施可采取自行研发、购买专利、技术合作等多种形式。

    (一)产品小试阶段

    1.通过技术资料的搜集,设计新产品的试验方案,试验方案包括:试验配方、工艺过程等内容。

    2.新产品使用的原辅料原则上以公司现有的原辅料优先选择,若为公司内部没有的原辅料,可联系厂家索取样品。必要时,可请综合计划部协助解决。

    3.新产品经过反复试验和改进后,可将认为满意的产品在研发中心内部进行品尝。研发中心品尝通过后,进行集团公司内部品尝。

    4.公司内部品尝前,应依据新产品不同的特点,设定相应的通过标准,超过评定标准时,则视为新产品小试通过。如内部品尝未能通过,则应对新产品继续进行试验和改进。

    5.在新产品研制过程中,如遇到技术方面或其他方面不能逾越的困难时,可通过购买专利、技术合作等多种途径寻求解决办法。

    6.小试通过的新产品必须通过研发总工程师的合格鉴定,方可进行中试申请。

    (二)中试准备

    1.新产品小试通过后,即进行相关技术文件的编写工作。技术文件包括:原辅材料采购标准、原辅材料检验标准、生产加工工艺、成品检验标准。技术文件须经研发总工程师、研发副总核准。

    2.进行中试申请,在申请中应明确中试的时间、地点、目的、生产数量等内容,并附所需原辅材料及包装物明细。中试申请经研发总工程师、研发副总、生产副总批准后,由综合计划部协调安排备料、生产等相关事宜,应在1个月内安排中试的具体时间。

    3.研发人员在中试前一天到达中试现场,进行技术文件的下发和生产工艺、操作要点等相关内容的培训。参加培训人员应包括:生产部经理、车间主任、相关班组长、品控部经理、工艺员及质检员。

    (三)新产品中试

    1.新产品中试的全过程由生产部人员按工艺进行操作,品控人员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记录,研发人员现场跟踪指导,及时了解和处理新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2.中试产品计入生产产品中,研发部不需申领任何原辅材料和包装物。中试产品采用简易包装物进行包装,并在产品外包装箱上粘贴标签,注明产品名称和中试时间。中试产品由研发人员与生产部共同办理入库手续,并在交接记录上签字确认。

    3.中试进行后,分公司总经理及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应及时填写《中试成果确认/验证记录》。如中试进行顺利,则签字确认中试成功;如存在技术或工艺方面的问题,则须在上对存在问题进行阐述,说明原因,并签字确认。

    4.如中试进行三日后,分公司总经理及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仍未完成《中试成果确认/验证记录》,则视为分公司确认新产品中试成功。

    5.中试结束后,收回下发的全部技术文件。依据生产过程所反映的情况,对原辅材料采购标准、原辅材料检验标准、生产加工工艺、成品检验标准进行修订,由研发总工程师核准。核准后的技术文件交副董事长和研发中心存档。

    (四)产品上市前的相关工作

    1.产品通过中试后,研发人员将产品说明、包装尺寸提供给市场部,市场部根据情况通知广告包装部开始进行产品包装设计。研发中心将《中试成果确认/验证记录》的复印件交综合计划部,产品开发工作完成。

    2.研发中心提供产品配方给财务部,由财务部对产品进行定价。如销售部不能认同试销产品的定价,可由财务部、研发中心、综合计划部协调解决。

    3.市场部根据情况,安排对新产品进行品尝、调研。

    4.研发中心可根据市场部品尝、调研情况反馈的信息,对产品工艺和配方进行微调,对相关的技术文件进行修改,并将修改后的工艺文件下发。

    (五)其他

    通过技术合作等方式运作的项目,由研发中心按公司规定和需求对合作方进行筛选,签订合作合同,并对该项目进行监控。

    六、产品上市后

    产品上市后,研发部可根据市场部的市场调研结论和销售部门的反馈意见,不断完善新产品加工工艺和风味特色。

  • 九种美德------如果你能做到 向你致敬

    dingao 发布于 2008-11-23 17:30:48

    1);如果钱还宽裕,别养二奶,偷偷养几个贫困山区的学生。别让人家知道你是谁,要不然见面了多尴尬,多不好意思。但是你心里一定会觉得舒坦,比包二奶提心吊胆的要好得多。如果真想包也可以包一个,好事坏事一起做。人吗,本来就复杂。

    (2);遇到夜里摆地摊的,能买就多买一些,别还价,东西都不贵。家境哪怕好一点,谁会大冷天夜里摆地摊。

    (3);遇到学生出来打工的、勤工俭学的,特别是中学生、小姑娘。她卖什么你就买点,如果她不是家庭困难,出来打工也需要勇气的,鼓励鼓励她吧。

    (4);捡到钱包就找找失主,如果你实在缺钱就把现金留下。打电话告诉失主就说你在厕所里捡到的。把信用卡、身份证、驾驶执照还给人家,一般人家也不会在乎钱了。把人家的地址记在你的笔记本上,以后发达了去找人家道个谦,把钱还给人家。

    (5);遇到迷路的人打听某个地址,碰巧你又知道,就主动告诉一声。别不好意思,没有人笑话你。

    (6);遇到迷路的小孩和老头老太太,能送回家送回家,不能送回家的送上车、送到派出所也行,如果有电话的替老人或小孩打个电话就走,反正你也不缺那两个电话费。

    (7);雨雪的时候、天冷的傍晚或者是雪天的傍晚,遇到卖菜的、卖水果的、卖报纸的剩的不多了又不能回家,能全买就全买,不能全买就买一份,反正吃什么也是吃,看什么也是看,买下来让人早点回家。

    (8);上车遇到老弱病残、孕妇:让座的时候别动声色,也别大张旗鼓。站起来用身体挡住其他人留出空位子给需要的人,然后装作下车走远点。人太多实在走不远,人家向你表示谢意的时候微笑一下。

    (9);遇到乞讨者:遇到要钱的就给他(她)点饭,遇到要饭的就给他(她)点钱。

    (10);如果时间还宽裕,而且碰巧觉得我说的在理,那就顶一下我的贴子,总比去顶看了没什么收获的贴子舒服。时间宽裕不少就请把这几句话多转几个地方,毕竟好人多了咱们心里也舒坦。

  • 【转载】三本书改写美国食品安全史

    风眼 发布于 2008-11-01 07:09:36

    2007年7月25日,《南方周末》发表了钱霄峰撰写的《三本书改写美国食品安全史》。今天看来,《南方周末》很有先见之明。关于食品安全,这两天有太多人发表了太多意见,我个人觉得不妨看看美国的食品安全史,思考一下美国何以能够强有力地保护公共食品和药品的安全。别人靠三本书改变历史,我们已经付出了如此之多的生命,也应该前进一点了。

    《三本书改写美国食品安全史》
    作者:钱霄峰

    卫生是食品安全最直观最基本的衡量标准。今天的中国人每天向食品投去怀疑眼光的时候,可曾想到美国在进入大工业化食品生产之初,也曾经历过一段非常不光彩的历史?

    在美国食品安全一百年来走过的路中,三本书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们的出版引起巨大的社会舆论,推动了美国政府与公众的良性互动,促成美国食品安全状况不断迈上新台阶。
    《屠场》食品卫生和FDA
    “工厂把发霉的火腿切碎填入香肠;工人们在肉腚上走来走去并随地吐痰;毒死的老鼠被掺进绞肉机;洗过手的水被配制成调料……”
    这样令人作呕的场景,是美国作家厄普顿·辛克莱(Upton Sinclair)100年前的小说《屠场》的片段,描绘的是芝加哥某肉类食品加工厂。
    传说当时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在白宫边吃早点边读这本小说。读到这里时,罗斯福大叫一声,跳起来,把口中尚未嚼完的食物吐出来,又把盘中剩下的一截香肠用力抛出窗外。
    揭开食品安全问题冰山一角的正是辛克莱。他到芝加哥的肉联厂里和工人们一起生活了七周,亲眼目睹和听说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和细节。这本小说以立陶宛来美移民日格斯一家在肉联厂打工的悲惨生活为主线,揭露了肉联厂工人们的非人道的劳动状况。
    令辛克莱没有想到的是,小说出版后,对现实的影响远远大于其艺术贡献。他后来曾就此调侃,“我想打动公众的心,不料却击中了他们的胃”。
    1906年2月,这本扒粪文学的先驱之作甫一问世,美国国内肉类食品的销售量急剧下降,欧洲削减一半从美国进口的肉制品,美国整个畜牧业陷入一片恐慌。而书中暴露的美国肉品加工行业的种种内幕,在新生的城市中产阶级中,引发了对食品安全和卫生的强烈反应。
    罗斯福看过此书后,专门约见了作者辛克莱,并责令美国农业部调查肉联厂的情况。调查的结论是“食品加工的状况令人作呕”。
    在舆论的强大压力下,当年6月美国国会即通过了两部联邦法律:食品和药品法案以及肉类检查法案,并建立了以化学家威利博士(Dr. Wiley)为首,共11名专家学者组成的班子,形成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ederal Drug and Food Administration,FDA)的雏形。
    辛克莱肯定无法料到,他早年写就的为劳工权利呐喊的小说,居然直接促成了日后在美国食品安全方面扮演守护神角色的FDA的成立。
    《寂静的春天》环境安全和EPA
    任何食品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天然生长和被生产的,环境安全与食品安全密切相关,但是美国人也不是从一开始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告诉人们这一真理的正是英年早逝的女科学家卡森。
    卡森在大学里学习生物专业,后进入研究生院继续学习海洋生物学,成为当时凤毛麟角的女生物学家,并供职于美国渔业和野生动物服务局。早在1945年,卡森就接触到了大量有关合成化学农药DDT副作用的记录。她比常人更早地了解到:到1958年,全美已有超过100万英亩的土地被喷洒了强杀虫剂Dieldrin和Heptacblor(两种有机氯农药)。
    1958年1月,卡森接到一封女友的来信。朋友在信中描述了一个小镇的春天如何异乎寻常的安静,听不到了鸟鸣,感觉不到任何自然的气息。她坚定了写这本书的决心,经过4年的大量准备,书稿终于在1962年完成。
    和《屠场》的命运类似,没有出版社愿意出版这本书。在朋友的帮助下,最初从1962年2月份开始在《纽约客》(Newyorker)杂志上连载,直到同年10月才正式以书的形式出版。
    书中以扎实的数据和资料,严肃地指出人类不加选择的滥用农药、杀虫剂和除草剂等化学合成制剂,将会危害鸟类和其他野生生物,并通过污染食品、空气和水,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她还提出了人类如何认识和处理与自然的关系的大话题。意识到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以及技术进步的局限性,她试图从生态学的角度提供解决方案,而不是一味地陈述问题。
    即便如此,这本日后被誉为“现代环境保护主义的基石”的书一出版就引起了极大的争议。五六十年代的美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今天大众普遍接受的环境保护的理念在当时还属于“惊人之语”。加之她主张减少化学合成制剂的使用,直接触及了化工巨头的利益。他们不惜花费数十万美元雇用科学家发表文章,猛烈批评、挖苦和嘲笑卡森的见解,诋毁她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一些文章甚至还大肆渲染她一直独身的事实,对作者进行人身攻击。
    激烈争议中,该书得到了当时的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的重视。卡森于1963年出席了国会的听证会。肯尼迪在国会上讨论了这本书,并授意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PSAC)对杀虫剂问题展开专门调查。
    结果,卡森关于杀虫剂潜在危险的警告被确认,一些企业和官僚被起诉。美国国会开始重视起来,成立了第一个农业环境组织。
    书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相关立法得以通过,从而禁止美国国内再生产和使用农药DDT(但是仍然可以在海外销售)。DDT在土壤和食物中的残留性很强,即使是在美国禁用多年后,仍不时有报道说在某些动物体内甚至人体器官中检测到它的存在。
    197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环境政策法案(the National Environmental Policy Act),成立了美国环境保护署(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简称EPA)使环境保护不仅有法可依,也有了执行这一使命的实体。
    实际上,这本书直接推动了美国民间的环保运动,扩大了公众知情权概念的普及。她去世6年后,环保人士发起了地球日(Earth day)。每年的4月22日,全世界的环保组织会筹划各种形式的活动增强人们的环境意识。
    《快餐王国》食品健康和构想中的食品安全局
    经过一百多年的时间,美国食品安全的问题表面上得到较好解决。但一个不能忽略的事实是,美国三分之一的成人超重和三分之一的儿童肥胖。
    在今天的美国,食品问题一步步演化为突出的公共健康问题。转基因食品、荷尔蒙和其他各种添加剂开始出现。诱人、漂亮的外形下面,食品安全,仍然是一个问号。
    出版于2001年的《快餐王国》一书充分继承了扒粪新闻写作的传统。作者艾瑞克·世洛舍的核心观点是,《屠场》一书发表近一个世纪过去,但大工业化食品生产改变甚小,甚至随着垄断程度的加深,工业化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全书详细讲述了麦当劳成功的神话。以麦当劳为代表的美国快餐文化最初伴随美国西部开发、高速公路网的延展和大工业农业的发展而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1979年,麦当劳公司的主席弗里德·特纳灵感凸显,发明了无骨的麦乐鸡(McNuggets),一改过去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鸡而且过程繁琐的缺点,使吃鸡成为一件方便快捷的事情。
    麦当劳在该产品推出市场后迅速成为美国第二大鸡肉购买者,仅次于专门销售鸡肉产品的肯德基公司。很快,1987年美国禽肉消费量第一次超过牛肉和猪肉成为第一大肉类,近几年禽肉占到肉类总消费量的44.2%,居各种肉类的首位。
    如果说辛克莱的书促使人们关注禽肉动物如何被屠宰和加工的环节,到了《快餐王国》的当代,食品的大工业化生产冲向了新的高度。快餐文化成为美国文化的代表,美国人平均将90%以上的食品开支花在购买加工过的食品上。
    在美国,看似简单的“吃什么”问题背后,隐藏着巨额的利益博弈。快餐食品的低价完全不反映真实成本,它将对健康、环境和廉价劳工的成本都外在化,转由整个社会来承担。由此带来的肥胖和各种心血管疾病给公共健康带来了很大危害,使美国公共医疗和保险体系不堪重负。
    但食品生产巨头们为维护利益,不惜花费巨资砸在各种广告和公关活动上,甚至日益将目光投向消费力渐涨的未成年人身上,诱发其冲动型购买。美国政府对玉米、大豆等少数经济作物的高额补贴,使得少数食品加工公司控制美国的整个农业。美国对转基因食品的标注和限制,也因为这些大公司的阻挠,从未像欧洲和日本那样进入立法程序,更遑论在现实中贯彻了。
    考虑到转基因食品等新领域落入农业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环境保护署的“三不管地带”,艾瑞克在书中建议:美国国会应该成立一个新机构,赋予它足够的权威,全权负责和统领食品安全的各个方面,捍卫公众健康。
    《快餐王国》的出版,引发了美国公众对食品安全和快餐文化的深刻反思。近年来日益普及的有机食品风潮,正在引导着美国公众向更健康的饮食结构转化,推动美国的食品安全迈上更高台阶。
    综观美国食品安全走过的世纪之路,这几本书宛若珍珠,在每一个关节点上绽放理性和社会关怀的光辉。而更值得嘉许的是美国公众舆论与政府及立法机构的良性互动。虽然新问题不断出现,但美国人至少不再像我们那样,整天为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而发愁了。

     

  • 换位思考带来的质量零缺陷(转自克劳士比质量学院)

    tokyoirish 发布于 2008-10-14 21:02:09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美国生产的降落伞的安全性能不够,虽然在厂商的努力下,合格率已经提升到99.9%,但还差一点点。军方要求产品的合格率必须达到100%。可是厂商不以为然,他们强调,任何产品都不可能达到绝对100%的合格,除非出现奇迹。 

          但是,降落伞99.9%的合格率,就意味着每一千个跳伞的人中有一个人会送命。后来,军方改变了检查质量的方法,决定从厂商前一周交货的降落伞中随机挑出一个,让厂商负责人背着这个伞,亲自从飞机上跳下。 

          这个方法实施后,奇迹出现了,不合格率立刻变成了0! 

          在现实工作中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感叹:现在的顾客越来越会挑剔了!有时提出的一些要求,在企业看来简直有些过分。其实,应该说顾客提出的任何要求都是合理的,如果我们不理解或认为不合理,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处在顾客的位置上。想一想上面的故事中,那位厂商负责人起先对军方的要求不以为然,但当那千分之一的死亡威胁降临到自己的头上时,他就没有任何强调的理由了。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换位思考”是实现满足顾客需求的一个好办法。“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是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第一项原则,顾客是每个组织存在的基础,组织应把顾客的要求放在第一位。每个企业对自己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都会有自我评价,可对于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应该说顾客最具有发言权,因为顾客是产品的使用者,是服务的享用者,他们对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感受最深,顾客的期望和需求,是促进企业发展,推动企业前进的强大动力,对于企业最有意义。故事中,如果没有厂商负责人的角色转换,就很难出现不合格率为0的奇迹,我们每位从事与质量有关的工作者,都应善于学会使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在设计产品和生产产品的时候,心中要时刻装着顾客,假如我是顾客我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在策划服务和提供服务的时候,应多替顾客想一想,假如我是顾客我要求什么样的服务?始终保持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这样的工作效果肯定是积极的、主动的和负责的;这样的质量水平或服务水平,肯定会令顾客信任、满意和放心,从而得到顾客信赖,实现企业与顾客双赢。只要真正站在顾客的角度和利益上,真心想顾客之所想,急顾客之所急,那么,满足顾客的需求,办法总会有的,奇迹也不是不会出现的! 

           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追求质量是永无止境的,正所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持续改进是每个组织永恒的追求、永恒的目标、永恒的活动,组织应不断改进其产品或服务质量,以满足顾客日益增长和不断变化的需求与期望,只有坚持持续改进,组织才能不断进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产品质量与服务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

          纵观国内外,每一个长盛不衰的知名企业,其产品或服务,都离不了过硬的质量。人们说: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的灵魂,这是对质量的重要性的高度提炼和浓缩。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千方百计致力于提高质量,但要切记:提高质量不存在一个“止”字,追求质量没有极限,不说99.9%,即便是100%的合格率或满意率,也不应满足,因为这是局限于现有条件和标准的,要不断创新和超越,追求更新、更高的目标。企业惟有不懈追求,永不满足,方能立于不败之地,才有希望处于领先之列!

  • 简单易学的领带打结方法

    tujiu7230 发布于 2007-12-25 15:21:49

    穿正规西服时,再系一条漂亮的领带,既美观大方,又给人以典雅庄重之感,然而,象征着文明的领带,却是从不文明中演变而来的。

    传说领带是英国妇女的发明,它经历了漫长而有趣的发展过程,英国原来是一处长期落后的国家,在中世纪,英国人以猪、牛、羊肉为主食,而且进食时不用刀叉或筷子,而是用手抓起一大块捧在嘴边啃。由于那时尚无刮胡子的工具,成年男子都蓄着乱蓬蓬的大胡子,进食时,弄脏了胡子就用衣袖去擦抹。妇女们经常要为男人洗这种沾满油垢的衣服。在不生其烦之后,她们想出了一个对策,在男人的衣领下挂一块布,可随时用来揩嘴,同时在袖口上钉几块小石块,每当男人们再按老习惯用衣袖擦嘴时,就会被石块划伤。日久天长,英国的男人们改掉了以往不文明的行为,而挂在衣领下的布和缀在袖口的小石块自然也就成为英国男式上衣的传统的附属物。后来,就演化为受人欢迎的装饰品──系在脖子上的领带和缀在袖口的钮扣,并逐渐成为世界流行的式样。

    对于打领带的方法,我把最常用的几种介绍给大家,也希望大家都能学会哦!

    1.单结:领带结的古典形式。这是最常用的一种结法。打结和解结都非常容易。对大部分的领带和几乎所有的衬衫领都非常适合。

    2.双单结类似单结:它们的不同在于前者有两个结,即两圈。
    这种结适合个子矮小的男士,它适合意大利领和稍细的领带且简单易做

    3.由Windsor:公爵引起潮流的Windsor结是种非常英国式的漂亮领带结法。
    它体积大,因此适合系在分得很开的衣领上(例如意大利衣领)和很细的领带上。这种结要非常对称地打才能成功。操作起来有点复杂。

    4.半Windsor:Windsor结稍薄,做起来也更容易。它非常适合细领带、优质的丝织品和敞开的衣领

    5.小结:如其名看起来小,因此适合厚的领带(例如丝织品)和紧扣的衣领。
    注意别忘记将领带的一部分翻转180度(看以下的图表)
    这种结做起来非常容易。

    6.交叉结:适用于小领带,很漂亮但打起来很麻烦

     

    最后,为了打好单结,提醒大家需要注意的:
    -
    领带结需要与衬衫领和谐搭配。它应该不太紧,也不太松地系在衬衫领上
    -
    领带的最宽部分(即在“最宽点”前)应位于腰带

     

  • [论坛] 中国家长身上藏的十把刀

    moshu217 发布于 2007-09-18 16:37:44

    第一刀:砍去民主种下家长**的种子<br />
    <br />
        在传统的中国式家庭里,家长说一不二,强行决定孩子应该怎么样,不能怎么样。现在的孩子不用下跪了,但在家庭生活中我们有没有做到最基本的民主呢?比方说涉及孩子利益的事情,家长有没有征求过孩子的意见?当家庭内部出现争执的时候,无论有没有道理,家长总是习惯于用简单粗暴的办法,以“都是为了你好”的名义来代替孩子做出决定。而这种行为就是一刀砍去了孩子脑子里的民主意识,而让他觉得强权就能战胜一切。<br />
    <br />
        第二刀:砍去爱心种下自私的种子<br />
    <br />
        当你为如何抚养年迈的父母而与你的兄弟撕破脸皮,为分父母的那点遗产与你的姐妹大打出手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有一双惶恐的眼睛正疑惑地看着你的表演?<br />
    <br />
        当你看到小偷在撬邻居家的门,而你拉着儿子匆忙离去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儿子的另一只手握成了拳头?当女儿告诉你小区花园的水龙头坏了,你是提上工具去修理或者立即给物业打电话,还是告诉她别多管闲事?你假装没有看见公共汽车上站不稳的老人,当孩子想起身让座的时候,你却用眼神去制止他。你的这些表现是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的一部分,你的每一个行为都在一刀刀砍去孩子的爱心,而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自私的种子。<br />
    <br />
        第三刀:砍去诚实种下说谎的种子<br />
    <br />
        孩子一旦明白说谎就可以不挨揍、不挨骂,或者可以让皮肉之痛迟一些来临的时候,他就可能慢慢变成说谎专家。小孩子说谎都是被逼出来的。如果我们说实话可以得到实惠,那谁还愿意冒险去说谎呢?很多的孩子都有一个困惑——为什么大人可以说谎,而小孩就不能呢?小孩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说明他已经发觉了大人是经常说谎的。我们给孩子的解释往往在辩解说我们的谎言是“善意”的。但对孩子来讲,善意的也好,恶意的也罢,那都是谎言!<br />
    <br />
        第四刀:砍去冒险种下平庸的种子<br />
    <br />
        孩子要下河游泳,成人不是教会他怎样在水中保护自己,而是简单地拒绝——理由当然是危险。孩子要登高也不被允许,当然也是由于安全的原因。<br />
    <br />
        孩子都十多岁了,还不敢一个人到门口去买东西,因为大街上是危险的。不会自己削苹果,因为刀子是危险的。二十岁的孩子还不会开火做饭,因为煤气是危险的。<br />
    <br />
        是啊!现在的社会有些乱,出门有危险,在家也不安全。但就这样一直抱着,他们又如何能长大呢?一点点危险都不能经历的孩子肯定是平庸的。危险处处存在,躲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教会孩子识别危险,处理危机。<br />
    <br />
        第五刀:砍去守纪种下违法的种子<br />
    <br />
        孩子自己过马路很少会去闯红灯。孩子骑车也会规规矩矩地在自行车道里行驶。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就背“红灯停,绿灯行”的口诀。可是当他们跟父母一起上街的时候,总是被大人拉扯着不走人行横道,不走地下通道,也不走人行天桥,而是翻栏杆、横穿马路。大人的借口是我忙,赶时间。殊不知这一刀让孩子体会到:规则是可以不遵守的,自己的利益大于规则的严肃性。很多人开车时带着孩子,脑子里没有交通规则,眼睛里没有交通标志,在街上横冲直撞,非得看到警察叔叔才收敛一些。这就教会了孩子:人治大于法制。在法规的执行者看不见的情况下,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肆意践踏法规。<br />
    <br />
        第六刀:砍去善良种下恶行的种子<br />
    <br />
        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不愿意带着孩子去为灾区捐献衣物,因为我们交过税了,那是政府的事。我们不给街角的乞丐一点施舍,因为他们肮脏。<br />
    <br />
        当孩子想给交不起学费又体弱多病的同学捐款时,你问,是不是学校规定必须这样做的?还会问,规定最少捐多少?你在一点一点砍去孩子善良的本性。买东西时别人多找了钱,你拖着孩子快速离开。同事得罪了你,你指使孩子偷偷拔掉他自行车的气门芯。家里做饭少几棵大葱,你不去找邻居借,而是叫孩子到走廊去“拿”几根。你又一点点地在孩子身上播种着恶行的种子。<br />
    <br />
        第七刀:砍去自然种下破坏的种子<br />
    <br />
        在公园游玩时你带着孩子去攀枝摘花。离开的时候,孩子要带走垃圾,你说不用管,有清洁工干。为了让孩子高兴,违反规定向笼中的猴子投喂食物。喝完饮料,你随手扔瓶子,抽完烟,随地扔烟头。孩子的天性是热爱自然、喜欢动物的。我们却当着孩子的面杀掉了他喜欢的鱼,杀掉了他喜欢的鸡鸭。让伤心的孩子再也不愿意吃这些动物了。<br />
    <br />
        我们在劝说孩子的时候用的是“万物为我所用”的逻辑。告诉孩子的是为了人类自己的生存,可以戕害一切生灵。<br />
    <br />
        第八刀:砍去创新种下机械的种子<br />
    <br />
        我们可怜的孩子在学校和家长的双重压力下,已经不懂得什么是创新了。当孩子多问几个为什么的时候,我们或许会因为自己工作的劳累而懒得回答,或许因为他问的问题已经超出了我们的知识范围而敷衍。我们惯用的伎俩就是:“等你长大了就懂了!”“这个不要求掌握,你记住就行了!”“这个是不会考的!没有为什么!”等等自以为聪明的说辞。殊不知这会让孩子慢慢变成考试动物,脑子机械化了,不会思考了。几十年应试教育的恶果,使我们在为孩子选择学校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就是它的升学率。不管学到了什么知识,只要能上清华、北大就好!<br />
    <br />
        第九刀:砍去欣赏种下嫉妒的种子<br />
    <br />
        孩子小的时候总会毫不掩饰对一个人或者一件东西的欣赏,会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喜爱。孩子告诉家长某某同学多么优秀时,家长总是拿孩子的短处跟他崇拜的人比较,要么说看人家多聪明,多努力啊!哪像你这么懒!要么说要向他学习啊,给父母争光!这种批评式的比较很容易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影响孩子的自尊心。<br />
    <br />
        最初,孩子会说:“我要比他还棒。”可当一次次地超越不了自己欣赏的对象,又被父母奚落之后,孩子那良好的欣赏的心态就会变成糟糕的嫉妒心了。嫉妒,这个人生的一大公害就被天真的孩子学会了!<br />
    <br />
        第十刀:砍去竞争种下仇恨的种子<br />
    <br />
        竞争本来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一个没有竞争的社会将失去向上的冲劲儿。人都是在这个竞争的环境中生存的。人类本身就是在动物的竞争中优胜出来的,所以人天生就有竞争意识。一个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就是,失败者要学会握着优胜者的手真心地向他表示祝贺。<br />
    <br />
        我们都可能会在单位被同事超越,在生意场上被对手打败。回到家里,我们不是客观地分析失败原因,争取下次胜利,更多的是找客观理由,辱骂竞争对手。别以为你的孩子还小,听不懂大人的事情。他已经从你的身上学会了仇恨超越他的人。我们每个做家长的人都应该反思。在我们指责社会的不公,指责教育的失败、指责别人道德沦丧的时候,我们自己又是在怎样培养孩子?收起你手里的刀,让我们的孩子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保留他们天生的优良品质,给社会以希望.
  • 职业生涯的关键是前五年!

    zlh880 发布于 2007-09-12 21:40:35

    多高的墙多深的基,职业发展的关键前五年。针对成功经理人的调查发现,他们中近87.1%的职业生涯呈现这样的轨迹:前2—4年处在基层职位,第5—6年初任主管,第7—9年出任经理或高级经理,第10—12年任总监或副总,第13—20年间坐上总经理的位置。

      根据职业生涯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此为你指出前五年工作的主要任务。

      工作第一年——初入职场,褪尽青涩

      告别校园,如何由学生转型为独立的职业人,这是工作第一年的首要任务。作为职场新人,需要克服个人想像与社会、公司实际情况的落差所带来的不安全感,以适应企业软硬环境,握工作的规则和程序;在听从上司、同事指导与管理的同时,获得公司及他人的认同。这好比蛹蜕变为蝶的历练,工作第一年的心路发展过程是艰辛的,但结果却是美好的!

      工作第三年——明确定位,术业有专攻

      工作若干年后,你便成为独立的职业人,应该在公司内部找到成为某一方面专才的定位。如果说,大学毕业选择的第一份工作有其偶然性与盲目性;工作两、三年后,你应该能够根据自我认识、发展潜能重新评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方向。如果在这一阶段,你发现自己不适合当前的职业或对现有的工作没有兴趣,及早转换职业是上上策。

      工作第五年——专家vs管理,孰轻孰重?

      时光荏苒,你已成长为主管,由一个“劳力者”转变为“劳心者”,不再拘泥于“二传手”的角色;主要任务是培训他人,提出建议,与企业内其他部门接触,领导、管理项目小组工作。

      但调查结果显示,近70.4%的职业人跌倒在“职业长跑”的第五、六圈中,因为这个阶段需要学会为他人负责,从他人的成功中获得满足。在这个阶段,如果你不能承担管理角色的话,应该确立作为某个领域专业人士的角色,并从横向发展中获得机会。

      的确,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扮演好管理者的角色,就像本色演员与性格演员一样,两种角色的差异常常令“贪心”者两头不讨好。
      
      综合上述发展规律,我认为:在选择长期、稳定发展的职业生涯时,你不仅需要知道自己想从事什么工作、能从事什么工作,更重要的是需要知道以什么策略、手段实现职业生涯的进步。
  • 鸡是怎么飞起来的

    东海钓夫 发布于 2007-05-31 21:15:09

    某君和某君为了减肥,开始天天打羽毛球,由于现在产品质量太差,基本两天打坏一只。

    如此一来二往,光羽毛球橡皮托攒了一堆。

    久而久之,两人商量,充分利用攒下的橡皮托,买一只鸡来拔毛自造羽毛球。

    这样一来,鸡苦不堪言,发牢骚说:隔三差五拔我毛,不如直接打我!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两君一听正合心意,省了整天拔毛做球了。

    鸡没想到一句牢骚惹来一身祸,这抽来拍去能受到了嘛!

    一个回合下来,鸡乖了,一见球拍来,马上使出全身力气反向忽闪翅膀。

    久而久之,鸡学会了飞。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