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新日志

  • 第二个机会

    2008-04-05 11:32:01

    在网投了将近一个月后,终于又收到了一个面试的电话。这次是一个外资的香精厂,是做食用香精和日化香精的,招聘食品感官鉴定技术员。4月1号去他们在张江的工厂面试,张江高科真大,可能是非上下班时间,马路上很空旷,马路上就我一个人在走,还有来来往往的taxi,还看到一个老外蹬着滚轴溜冰鞋一路飞驰在马路上。

    香精厂的HR很客气,说话也很得体。我的第一轮面试持续了二十分钟左右,不算太长,HR问了些类似诸如工作经历、学历背景、为什么离职的问题。总的来说她的问题不是很多,倒是我问了她不少关于那个工作的问题。那里的培训体系听起来很不错,末了我问了她要了张卡片,HR和部门领导商量是否有第二轮的面试,我要耐心等待了。

    从大学走出来已经两年了,现在找工作和两年前太不同了。现在的公司,人际关系虽然很和睦,没有钩心斗角,太适合养老。老板不来管你,甚至连工作方向也不会给你。如果没有些觉悟,日久天长,就会像在被慢慢加热的水里沐浴的青蛙,慢性自杀。我很希望到有个有像样培训体系的公司去工作,学习一些系统的工作方法。

     

  • 工作不好找

    2008-03-25 22:20:35

    今天去了一家纤体机构面试营养师,他们的营养师经理接待了我。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我自己后,那位营养师经理也向我介绍了一下那里营养师的情情况,和我讲了那里营养师的主要工作是客户咨询。大概谈了半小时后,开始互动式提问,我感觉那里的营养师是不负责销售的,只是负责客户咨询方面的工作,算比较“纯”。入职后开始有三个月的培训,但似乎没有什么后续的培训,营养师的级别也比较单一,除了负责咨询营养师之外,再上一级就是营养师经理。出差当然是没有的。每周一天半假期,忙季需要加班,加班工资全按1.5算。谈到最重要的薪水时,给我一个惊讶,给出的只是毕业时找工作的水平,且没有佣金。

    谈到工资的时候心理已经有数了不会去的,毕竟要讨生活,本科生工作两年才给两千多块估计没有多少人会考虑的。不过还是拿了那个人的名片,说会考虑一下。

    感觉铺天盖地宣传今后将成为高薪职业和最紧缺人才的营养师,从薪水,发展前途上还是一片混沌。智联和51上查到的营养师招聘大多和销售、市场有关。其实,薪水不高并不是最主要的问题,问题是,作为一个营养师,从初级到中级,从没有经验到资历深厚,应该经过怎样一个学习工作的过程,该从哪些基础工作做到哪些高级工作,不像其他已经成熟的行业,有比较清晰的规划给你参考。不知道我在这个供餐公司再呆两年三年后具备怎么样的竞争力,或是在那个纤体机构里面做了营养师若干年后会有什么发展。我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那些铺天盖地宣传营养师将成为21世纪黄金职业的培训机构,是对求职者的误导。

    工作还是要找的,现在我给自己定了两条道路。一是,继续寻找与营养有关的职位。二,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找质控和安检方面的职位,毕竟学的是食品科学工程,我不想放弃以前学过的东西。

  • 食物相克 Food Contradiction

    2008-03-09 23:10:35

    常常听到身边的人说诸如这个和那个不能一起吃之类的话,比如柿子和蟹,小葱和豆腐。除去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说法之外,其实食物相克还是有原理和规律可依的。最近在看一本书《食物相克和饮食搭配》,摘录了一些其中的原理。

    通常的食物相克,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   代谢拮抗: 食物间所含的营养物质在吸收代谢过程中发生拮抗作用者互相排斥,一方阻碍另一方的吸收或存留。久而久之,导致某些营养物质缺乏。

    2.   有害的分解化合: 食物间在消化吸收或代谢过程中进行不利于集体的分解、化合,产生有害物质或毒物者,如维生素C或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与河虾同食,使河虾体中本来无毒的五价砷,还原为有毒的三价砷,而引起中毒。

    3.   破坏机体平衡: 食物同食后,从中医角度讲,在机体内共同产生寒凉或温热效应,破坏了机体胜利的动态平衡者,如同属寒凉之性或同属温热之性,同属滋腻之性或同属火燥之性的食物。食后令人生热,生寒,起燥或多痰。

  • 想跳槽了

    2008-03-04 21:31:27

    在这个公司已经呆了两年快了,觉得工作的激情一点点在消退,感觉公司的管理愈发随着人员的变动而更加混乱,领导层对于员工培训也不重视。

    我们的公司是是供餐业,可以说是个低门槛的行业——没有太大的技术含量,所以相对而言管理的好坏就很重要。而就我感受而言,领导不重视底层员工,没有培训,付的是各行业中低薪资,领导也不会重视员工的职业规划和发展。用从前我们人事经理的话说,就是“人怕找不到吗”。这个环境很让人心冷,自己经常会想自己的付出是否能得到回报。

    想跳槽啦,再呆下去就是浪费时间了。不想再找供餐行业了,这个行业竞争太激烈,工资不高,福利也不好。不过这两天投出去的简历总不见回音。哎,营养师找工作也是一个难字哦~!!

  • 反式脂肪

    2007-11-01 23:13:00

    反式脂肪 Trans-Fat

     

    反式脂肪酸是什么?

    脂肪酸是最简单的油脂或脂肪,他们由424个碳原子组成的链。这些脂肪酸分子可以是饱和的,即所有碳原子由单键相互连接,饱和的分子室温下是固态。当链中碳原子以双键连接时,脂肪酸分子就是不饱和的。当双键形成时,这个链存在两种形式:顺式和反式(如右图)。顺式(cis)键看起来象U型,反式 (trans)键看起来象线形。顺式键形成的不饱和脂肪酸室温下是液态如植物油,反式键形成的不饱和脂肪酸室温下是固态。

     

    反式脂肪酸的来源?

    食物中反式脂肪酸的主要来源是氢化植物油。氢化植物油是普通植物油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加氢催化的产物。因为它不但能延长保质期,还能让糕点更酥脆;同时,由于熔点高,室温下能保持固体形状,因此广泛用于食品加工。 


    反式脂肪酸对健康的危害

    脂肪酸的结构发生改变,其性质也跟着起了变化。许多人知道,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红花油、玉米油、棉子油可以降低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但是当它们被氢化为反式脂肪酸后,作用却恰恰相反,反式脂肪酸能升高LDL(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其水平升高可增加患冠心病的危险),降低HDL(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其水平升高可降低患冠心病的危险),因而增加患冠心病的危险性。

    我国对氢化植物油的使用尚无明确标准。如果在配料表上注有“氢化植物油”、“植物奶油”、“起酥油”、“人造奶油”等字样,就意味着食品中含有反式脂肪酸。另外,咖啡伴侣的主要配料“植脂末”也是“氢化植物油”。
     
     

    哪些食物中含有反式脂肪?

    反式脂肪酸在一些天然食物中很少见。人们平时食用的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基本上来自含有氢化植物油的食品,如高温油炸食品炸薯条、炸鸡快,洋葱圈,西式糕点、奶油蛋糕,巧克力派、咖啡伴侣、冰激凌等。

    一般包装食品的配料表上都不会直接写该食品的配料中含反式脂肪酸,而是标注为“植物起酥油”等。

     

    以下是在食品加工中常用的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添加剂:

    食品类别

    含反式脂肪酸的添加剂

    烘烤食品(如饼干)

    起酥油

    奶油蛋糕、西式糕点

    人造奶油、人造黄油、麦淇淋、植物奶油

    咖啡伴侣

     方便面

    植脂末

    精炼植物油

     

    也就是说,避免摄入过多的反式脂肪酸,就先避免过多地吃这些食物开始吧

     

  • 『转贴加评论』调查显示:北京、上海等人均食用油远超过了标准

    2007-09-29 23:42:07

    据了解,大多数心脏病与食用油选择不当和进食过量有关。中秋佳节刚过,又迎来“十一”黄金周。人们在欢度佳节时,免不了做上几道美味佳肴与亲朋好友共享。为了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让大家过一个健康的节日,《市场报》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洪昭光教授告诉记者:“预防慢性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病应该从合理膳食开始,尤其应该从科学使用食用油开始。”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专家建议成年人每人每天摄取的油脂别超过25克。而有关调查显示,目前北京、上海等城市人均食用油都超过了80克,远远超过了标准。

      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副教授于康说,食用油选择不当或进食过量都会增加心脏病发病风险。尽管很多老百姓知道平衡膳食的理论,但能坚持做到却很难,有多少人能做到每天食用油总量不超过25克呢?油不仅吃得过多,而且食用上还存在一些误区。

      洪昭光教授指出,国外研究也认为食用油摄入量每天在25克左右比较合理,而中国现在食用油量就多了,而且比例也不太合理,油中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偏少。另外,烹炸时油的温度过高,油温越高,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氧化越快,有些脂溶性维生素被破坏,营养成分流失也就越多。

      那么,每天油脂的摄取量不超过25克,也就是只有半两,在饮食追求多样的今天是不是有点不现实呢?

      洪昭光教授解释道,烹调的方式很重要,比如凉拌菜就很容易避免用油过量,有的菜采用煮、蒸、煲的方式根本就不需要油,广东人煲汤是很少用油的,盐也用得少,所以不妨用凉拌、蒸、煮、煲来调理。还有,油不能反复用,反复使用高温油,很多成分都变了,会产生很多致癌物质,像我们吃的水煮鱼,如果那些油是再利用的,对身体的危害就更大。另外,科学合理用油还体现在尽可能选择或搭配食用高端食用油,如核桃油、山茶籽油、橄榄油等,它们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对降低血脂、防治动脉硬化很有好处,但摄入量也应控制在25克左右。高端食用油的价位比普通食用油要高,不过懂得健康理念的人应该明白,花点钱投入预防,总比将来得心肌梗死花钱治病要划算得多,还免去了受罪。因此,科学合理的饮食还需要正确的科学消费引导。

      25克油的用量怎么把握?据于康副教授介绍,如果把25克食用油放到喝汤用的白瓷勺里,刚好是两勺半。此外,我们也可以选择带有刻度的量壶当油壶,这样可以时时提醒自己不要用油过量。

      记者到超市了解,各品牌容量为5升的大桶油最畅销,可见人们摄入超量食用油的不在少数。为了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北京市政府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向居民免费发放限量油壶。届时,北京每户家庭将陆续收到一个限量油壶,初步计划规格为530毫升,油量够一个3口之家吃一周,帮助市民控制食用油摄入量。

      专业人士建议市民,把大油壶换成小油壶,或者使用有刻度的油壶,提醒自己注意食用油的摄入量。

    我觉得还有一种统计家庭油摄入量的方法,对于家庭操作起来更方便。一个家庭如果是三口之家,工作日在家开一次饭,双休日开两次,那么一个月按照每人每日25g油的标准来算,考虑到午饭和晚饭的比例应该是4:3,应该摄入(11g/d*22d+25g/d*8d)*3=1326g,那么一桶5L的油应该用3个半月左右,每次去超市买油的时候就可以留意下两次采购油的间隔符不符合算出来的,如果小于这个周期,那烧菜的时候就要注意油量了,或者要改变一些烹饪习惯。

  • 空间开张~

    2007-09-28 21:28:54

    在大学二年级就开始关注这个网站和论坛了。我在上海念大学,生命学院食品专业的人挺少,一个年级才一个班,如果比起通讯、计算机、国商这些大学院,我们算是挺不起眼的了。发现这个地方的时候,才知道原来投身于食品业的同志们还不少,论坛规模和人气都超出我的想象。可能是由于上海这个城市比较商业化的关系,选择专业和职业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偏向经济、商业方面,而我从小就喜欢自然科学。虽然大学上了四年学了也忘了大部分,但每当人家问我,侬读的是什么专业,我回答我是生命科学院的时候,I feel pretty cool~~(臭美一下...)

    潜水潜到现在,总算在这里开了个空间。打算写写于自己专业和职业的东西,和大家分享共勉,同时也是对自己职业历程的记录。

     

我的栏目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1349
  • 日志数: 7
  • 书签数: 2
  • 建立时间: 2007-09-28
  • 更新时间: 2008-04-05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