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交流,共同进步

肉制品加工工艺要点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3-04 21:05:49 / 个人分类:专业资料

滚揉又称按摩,是通过翻滚、碰撞、挤压、摩擦来完成的,它是块状类西式肉制品生产中最关键的一道工序,是机械作用和化学作用有机结合的典型。对产品的切片性、出品率、口感、色泽都有很大影响。

(1) 滚揉的作用:

A 破坏肉的组织结构,使肉质松软。因为腌制后、滚揉前的肉块特征为:质地较硬,(比

腌制前还要硬),可塑性差,肉块间有间隙,黏结不牢。滚揉后,原组织结构受破坏,部分纤维断裂,肌肉松弛,质地柔软,可塑性强,肉块间结合紧密。

B 加速盐水渗透和发色:滚揉前肌肉质地较硬,在低温下很难达到盐水的均匀渗透,通过滚揉,肌肉组织破坏,非常有利于盐水的渗透。

C 加速蛋白质的提取和溶解:盐溶性蛋白的提取是滚揉的最重要目的。在前面讲过肌肉纤维中的蛋白质-盐溶性蛋白(主要指肌球蛋白)具有很强的保水性和黏结性,只有将它们提取出来,才能发挥作用。尽管我们在盐水中加入很多盐类,提供了一定离子强度,但只是极少数的小分子蛋白溶出,而多数蛋白分子只是在纤维中溶解,但不会自动渗透肉体。通过滚揉才能快速将盐溶性蛋白提取出来。

(2) 滚揉过度与滚揉不足:

滚揉不足:因为滚揉时间短,肉块内部肌肉还没有松弛,盐水还没有被充分吸收,蛋白质萃取少,以致肉块里外颜色不均匀,结构不一致,粘合力、保水性和切片性都差。

滚揉过度:滚揉时间太长,被萃取的可溶性蛋白出来太多,在肉块与肉块之间形成一种

黄色的蛋白胨。滚揉过度会影响产品整体色泽,使肉块黏结性、保水性变差。黄色的蛋白胨是变质的蛋白质。

(3) 滚揉好的标准和要求:

A 肉的柔软度: 手压肉的各个部位无弹性,手拿肉条一端不能将肉条竖起,上端会自动倒垂下来。

B 肉块表面被凝胶物均匀包裹,肉块形状和色泽清晰可见。肌纤维破坏,明显有“糊”状感觉,但糊而不烂。

C 肉块表面很粘,将两小块肉条粘在一起,提起一块,另一块瞬间不会掉下来。

D 刀切任何一块肉,里外颜色一致。

(4) 滚揉的技术参数

A 滚揉时间:滚揉时间并非所有产品都是一样的,要根据肉块大小,滚揉前肉的处理情况,滚揉机的具体情况分析再制定。下面介绍一般滚揉时间计算方式:

U×N×T=L 即 T=L/(U×N)

U 表示滚揉筒的周长,U=∏R, R:滚揉筒直径;

N 表示转速,即每分钟转数;

L 表示滚揉筒转动的总距离,L一般为10000米—15000米;

N 表示总转动时间(有效时间),不包括间歇时间。

B 适当的载荷:滚揉机内盛装的肉一定要适当,过多过少都会影响滚揉效果。一般设备制造厂都给出罐体容积。建议按容机的60%装载。

C 滚揉期和间歇期:在滚揉过程中,适当的间歇是很有必要的,使肉在循环中得到“休息”。一般采用开始阶段10—20分钟工作,间歇5—10分钟,至中后期,工作40分钟,间歇20分钟。根据产品种类不同,采用的方法也各不相同。

D 转速:建议转速5—10转/分钟。

E 滚揉方向;滚揉机一般都有正、反转功能。在卸料前5分钟反转,以清理出滚筒翅片背部的肉块和蛋白质。

F 真空:“真空”状态可促进盐水的渗透,有助于清除肉块中的气泡,防止滚揉过程中气泡产生,一般真空度控制在0.7—0.8bar。真空度太高会起反作用,肉块中的水会被抽出来。

G 温度控制:较理想的滚揉间温度为0℃—4℃。当温度超过8℃时,产品的结合力、出品率和切片性等都会显著下降。在滚揉过程中,由于肉在罐内不断的摔打、摩擦,使罐内肉品的温度比滚揉间温度高3℃—5℃。

H 呼吸作用:有些先进的滚揉机还具有呼吸功能。就是通过间断的真空状态和自然状态转换,使肉处于松弛和收紧,达到快速渗透的目的。

(5) 滚揉机分类:立式滚揉机和卧式滚揉机。

9.绞制

肉的绞制是利用绞肉机将相对较大的肉块,绞切成符合加工要求的小块或肉粒。

操作要领:

(1) 绞肉机的检查:选择合适的刀具和金属绞眼板。

A 用来绞冻肉和鲜肉的刀具要区分,筛眼板大小要根据工艺要求选择;

B 刀具和筛眼板要吻合,不得有缝隙(刀和筛眼板应定期由专人研磨)。

绞肉机使用前后要清洗。

(2) 原料准备:精肉和肥膘要分开绞制,一般先绞肥膘后绞精肉,绞制前要切成适当大小的肉块,并保证肉温低于5℃。

(3) 绞制方法:绞肉机如果是三段式绞肉机,一般可一次性完成。如果不是这种绞肉机,又要求肉粒较小,可分级多次绞制。先用大绞眼板绞制再用小绞眼板绞制。一次投料不要太多、太快。绞制完的肉温不应超过10℃.

10.斩拌

斩拌顾名思义,斩切、拌合。是通过斩拌机来完成的,在肉糜类(肠类)产品 加工中,斩拌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 斩拌的作用:

A 破坏结缔组织薄膜,使肌肉中盐溶性蛋白释放出来,从而提高吸收水分的能力。

B 乳化作用,增加肉馅的保水性和出品率,减少油腻感,提高嫩度。

C 改善肉的结构状况,使瘦肉和肥肉结合更牢固,防止产品热加工时“走油”。

(2) 斩拌原理

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具有结构的丝状蛋白体,外面由一层结缔组织摸包裹着,不打开这层膜,这层蛋白就只能保持本体的水分,不能保持外来水分。因此斩拌就是为了打开这层膜,使蛋白质游离出来,这些游离出来的蛋白质吸收水分,并膨胀形成网状蛋白质胶体。这种蛋白质胶体又具有很强的乳化性,能包裹住脂肪颗粒,又达到了保油的目的。

(3) 斩拌顺序:

原料肉适当细切或绞制(温度0℃-2℃) 瘦肉适当干斩 加斩拌助剂和少量冰水溶解的盐类 1/3冰屑或水控制温度 斩至肉具有粘性添加肥膘添加乳化剂、冰屑或冰 若斩拌机有搅拌功能以后可只用拌合功能 加淀粉

香料香精和其它 加剩余冰屑或水。

斩拌结束肉馅温度不得超过15℃(一般要求8℃左右)。

(4) 检验斩拌程度的方法:

斩拌是一项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工作,在某种程度上说,含有很多经验性成分。比如斩拌速度的调整,各种成分添加的时机等。

检验方法:如果用手用力拍打肉馅,肉馅能成为一个整体,且发生颤动,从肉馅中拿出手来,分开五指,手指间形成良好的蹼,说明斩拌比较成功。

斩拌时各种辅料的添加要均匀的撒在锅的周围,以达到拌合均匀的目的。

(5) 影响斩拌质量的因素:

A 设备因素:斩拌机的速度(转速);斩拌机的刀锋利程度;刀与锅间距离,要求只有一张牛皮纸厚的间隙。

B 装载量:合理的装载量是所有的材料添加完后,即最终肉馅至锅边沿5厘米距离。

C 斩拌细度:包括瘦肉和脂肪

D 斩拌温度

E 水和脂肪的添加量:水的添加量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肉的情况,增稠剂的添加情况。若不考虑其它因素,一般水的添加量占精肉的15%-25%,脂肪占精肉20%-30%。

在乳化的过程中,适量的脂肪并非是“被动”的成分拌入蛋白质网络中,它自己在稳定蛋

白质-水-脂肪这一体系中也起着积级的作用。在热加工时脂肪能防止蛋白质网络受热过分收

缩。所以适当添加脂肪对肉的保水性有一定的积级作用。脂肪的添加,一要适量,二不能斩得太细,以免不能完全被蛋白质所包裹。

(6)斩拌机的性能:转速;真空与否;时间和温度的显示和控制;安全保护;拌合功能(不斩只拌)。

(7)斩拌刀:刀的锋利程度是影响斩拌效果的一个很大因素。锋利程度直接影响斩拌温度、时间、肉组织破坏及乳化效果。斩拌刀应由专业技术人员定期研磨。安装时对称的刀重量应一致。

11.搅拌

(1) 搅拌的目的:

A 使原料和辅料充分混合、结合;

B 肉馅通过机械的搅拌达到最佳乳化效果。

未经斩拌的原料,通过搅拌可起到乳化效果,达到有弹性目的。搅拌肉使用脂肪,也要先使瘦肉产生足够的粘性后,再添加脂肪。

(2) 搅拌时各种原辅料的添加顺序与斩拌相同,温度同样控制在15℃以下,各种辅料添加时应均匀撒在叶片的中央部位。

(3) 搅拌注意的问题:

A 转速和时间:搅拌要根据肉块的大小和要达到的目的不同,合理地调整转速和时间;

B 温度:搅拌时因机械的作用,肉馅的温度上升很快,应采取措施降低温度,并控制在15℃以下。

搅拌机有真空搅拌机和非真空搅拌机。真空搅拌机能有效地控制气泡的产生,在采用真空搅拌机时,在最后阶段应保持适当真空度,在真空状态下进行搅拌。

肉制品加工工艺要点

      滚揉又称按摩,是通过翻滚、碰撞、挤压、摩擦来完成的,它是块状类西式肉制品生产中最关键的一道工序,是机械作用和化学作用有机结合的典型。对产品的切片性、出品率、口感、色泽都有很大影响。

    (1) 滚揉的作用:

      A 破坏肉的组织结构,使肉质松软。因为腌制后、滚揉前的肉块特征为:质地较硬,(比腌制前还要硬),可塑性差,肉块间有间隙,黏结不牢。滚揉后,原组织结构受破坏,部分纤维断裂,肌肉松弛,质地柔软,可塑性强,肉块间结合紧密。

      B 加速盐水渗透和发色:滚揉前肌肉质地较硬,在低温下很难达到盐水的均匀渗透,通过滚揉,肌肉组织破坏,非常有利于盐水的渗透。

      C 加速蛋白质的提取和溶解:盐溶性蛋白的提取是滚揉的最重要目的。在前面讲过肌肉纤维中的蛋白质-盐溶性蛋白(主要指肌球蛋白)具有很强的保水性和黏结性,只有将它们提取出来,才能发挥作用。尽管我们在盐水中加入很多盐类,提供了一定离子强度,但只是极少数的小分子蛋白溶出,而多数蛋白分子只是在纤维中溶解,但不会自动渗透肉体。通过滚揉才能快速将盐溶性蛋白提取出来。

    (2) 滚揉过度与滚揉不足:

      滚揉不足:因为滚揉时间短,肉块内部肌肉还没有松弛,盐水还没有被充分吸收,蛋白质萃取少,以致肉块里外颜色不均匀,结构不一致,粘合力、保水性和切片性都差。

      滚揉过度:滚揉时间太长,被萃取的可溶性蛋白出来太多,在肉块与肉块之间形成一种

      黄色的蛋白胨。滚揉过度会影响产品整体色泽,使肉块黏结性、保水性变差。黄色的蛋白胨是变质的蛋白质。

    (3) 滚揉好的标准和要求:

      A 肉的柔软度:手压肉的各个部位无弹性,手拿肉条一端不能将肉条竖起,上端会自动倒垂下来。

      B 肉块表面被凝胶物均匀包裹,肉块形状和色泽清晰可见。肌纤维破坏,明显有“糊”状感觉,但糊而不烂。

      C 肉块表面很粘,将两小块肉条粘在一起,提起一块,另一块瞬间不会掉下来。

      D 刀切任何一块肉,里外颜色一致。

    (4) 滚揉的技术参数

      A 滚揉时间:滚揉时间并非所有产品都是一样的,要根据肉块大小,滚揉前肉的处理情况,滚揉机的具体情况分析再制定。下面介绍一般滚揉时间计算方式:

            U×N×T=L 即 T=L/(U×N)

            U 表示滚揉筒的周长,U=∏R, R:滚揉筒直径;

            N 表示转速,即每分钟转数;

            L 表示滚揉筒转动的总距离,L一般为10000米—15000米;

            N 表示总转动时间(有效时间),不包括间歇时间。

      B 适当的载荷:滚揉机内盛装的肉一定要适当,过多过少都会影响滚揉效果。一般设备制造厂都给出罐体容积。建议按容机的60%装载。

      C 滚揉期和间歇期:在滚揉过程中,适当的间歇是很有必要的,使肉在循环中得到“休息”。一般采用开始阶段10—20分钟工作,间歇5—10分钟,至中后期,工作40分钟,间歇20分钟。根据产品种类不同,采用的方法也各不相同。

      D 转速:建议转速5—10转/分钟。

      E 滚揉方向;滚揉机一般都有正、反转功能。在卸料前5分钟反转,以清理出滚筒翅片背部的肉块和蛋白质。

      F 真空:“真空”状态可促进盐水的渗透,有助于清除肉块中的气泡,防止滚揉过程中气泡产生,一般真空度控制在0.7—0.8bar。真空度太高会起反作用,肉块中的水会被抽出来。

      G 温度控制:较理想的滚揉间温度为0℃—4℃。当温度超过8℃时,产品的结合力、出品率和切片性等都会显著下降。在滚揉过程中,由于肉在罐内不断的摔打、摩擦,使罐内肉品的温度比滚揉间温度高3℃—5℃。

      H 呼吸作用:有些先进的滚揉机还具有呼吸功能。就是通过间断的真空状态和自然状态转换,使肉处于松弛和收紧,达到快速渗透的目的。

    (5) 滚揉机分类:立式滚揉机和卧式滚揉机。

      9.绞制肉的绞制是利用绞肉机将相对较大的肉块,绞切成符合加工要求的小块或肉粒。

      操作要领:

    (1) 绞肉机的检查:选择合适的刀具和金属绞眼板。

      A 用来绞冻肉和鲜肉的刀具要区分,筛眼板大小要根据工艺要求选择;

      B 刀具和筛眼板要吻合,不得有缝隙(刀和筛眼板应定期由专人研磨)。 

      绞肉机使用前后要清洗。

    (2) 原料准备:精肉和肥膘要分开绞制,一般先绞肥膘后绞精肉,绞制前要切成适当大小的肉块,并保证肉温低于5℃。

    (3) 绞制方法:绞肉机如果是三段式绞肉机,一般可一次性完成。如果不是这种绞肉机,又要求肉粒较小,可分级多次绞制。先用大绞眼板绞制再用小绞眼板绞制。一次投料不要太多、太快。绞制完的肉温不应超过10℃.

      10.斩拌顾名思义,斩切、拌合。是通过斩拌机来完成的,在肉糜类(肠类)产品 加工中,斩拌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 斩拌的作用:

      A 破坏结缔组织薄膜,使肌肉中盐溶性蛋白释放出来,从而提高吸收水分的能力。

      B 乳化作用,增加肉馅的保水性和出品率,减少油腻感,提高嫩度。 

      C 改善肉的结构状况,使瘦肉和肥肉结合更牢固,防止产品热加工时“走油”。

    (2) 斩拌原理:

      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具有结构的丝状蛋白体,外面由一层结缔组织摸包裹着,不打开这层膜,这层蛋白就只能保持本体的水分,不能保持外来水分。因此斩拌就是为了打开这层膜,使蛋白质游离出来,这些游离出来的蛋白质吸收水分,并膨胀形成网状蛋白质胶体。这种蛋白质胶体又具有很强的乳化性,能包裹住脂肪颗粒,又达到了保油的目的。

     (3) 斩拌顺序:

      原料肉适当细切或绞制(温度0℃-2℃) 瘦肉适当干斩 加斩拌助剂和少量冰水溶解的盐类 1/3冰屑或水控制温度斩至肉具有粘性添加肥膘添加乳化剂、冰屑或冰 若斩拌机有搅拌功能以后可只用拌合功能 加淀粉香料香精和其它 加剩余冰屑或水。斩拌结束肉馅温度不得超过15℃(一般要求8℃左右)。

     (4) 检验斩拌程度的方法:

      斩拌是一项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工作,在某种程度上说,含有很多经验性成分。比如斩拌速度的调整,各种成分添加的时机等。

      检验方法:如果用手用力拍打肉馅,肉馅能成为一个整体,且发生颤动,从肉馅中拿出手来,分开五指,手指间形成良好的蹼,说明斩拌比较成功。斩拌时各种辅料的添加要均匀的撒在锅的周围,以达到拌合均匀的目的。

     (5) 影响斩拌质量的因素:

        A 设备因素:斩拌机的速度(转速);斩拌机的刀锋利程度;刀与锅间距离,要求只有一张牛皮纸厚的间隙。

        B 装载量:合理的装载量是所有的材料添加完后,即最终肉馅至锅边沿5厘米距离。

        C 斩拌细度:包括瘦肉和脂肪

        D 斩拌温度

        E 水和脂肪的添加量:水的添加量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肉的情况,增稠剂的添加情况。若不考虑其它因素,一般水的添加量占精肉的15%-25%,脂肪占精肉20%-30%。在乳化的过程中,适量的脂肪并非是“被动”的成分拌入蛋白质网络中,它自己在稳定蛋白质-水-脂肪这一体系中也起着积级的作用。在热加工时脂肪能防止蛋白质网络受热过分收缩。所以适当添加脂肪对肉的保水性有一定的积级作用。脂肪的添加,一要适量,二不能斩得太细,以免不能完全被蛋白质所包裹。

    (6)斩拌机的性能:转速;真空与否;时间和温度的显示和控制;安全保护;拌合功能(不斩只拌)。

    (7)斩拌刀:刀的锋利程度是影响斩拌效果的一个很大因素。锋利程度直接影响斩拌温度、时间、肉组织破坏及乳化效果。斩拌刀应由专业技术人员定期研磨。安装时对称的刀重量应一致。

      11.搅拌

    (1) 搅拌的目的:

       A 使原料和辅料充分混合、结合;

       B 肉馅通过机械的搅拌达到最佳乳化效果。

       未经斩拌的原料,通过搅拌可起到乳化效果,达到有弹性目的。搅拌肉使用脂肪,也要先使瘦肉产生足够的粘性后,再添加脂肪。

     (2) 搅拌时各种原辅料的添加顺序与斩拌相同,温度同样控制在15℃以下,各种辅料添加时应均匀撒在叶片的中央部位。

     (3) 搅拌注意的问题:

       A 转速和时间:搅拌要根据肉块的大小和要达到的目的不同,合理地调整转速和时间;

       B 温度:搅拌时因机械的作用,肉馅的温度上升很快,应采取措施降低温度,并控制在15℃以下。

      搅拌机有真空搅拌机和非真空搅拌机。真空搅拌机能有效地控制气泡的产生,在采用真空搅拌机时,在最后阶段应保持适当真空度,在真空状态下进行搅拌。

http://www.cnfe.net/article/article.php/445


TAG: 肉制品 蒜制品 要点 工艺 加工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