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蛋白
饮料在
生产过程中的成功决窍,可以概括为:严格把握“pH值”、“杀菌”、“温度”和“时间”四大要素。
生产蛋白饮料,都要进行“调配”,除了调整料液的浓度,添加乳化稳定剂和甜香味剂等外,重要的一项操作是调整pH值。
蛋白质分子由若干氨基酸分子以多肽键连接而成,分子表面分布有许多极性基团。这些极性基团与水分子之间的吸引力,使蛋白质分子在水中高度水化,在其他子周围形成水化膜,形成稳定的蛋白质胶体溶液。然而,溶液的pH值直接影响着蛋白质的水化作用。在蛋白质的等电点附近,水化作用最弱,溶解度最小;愈远离等电点则水化作用愈强,溶液越稳定。
多数蛋白质等电点的pH值在4~6之间,有的到pH6.5左右,甚至接近pH7。为提高蛋白质的水化能力,保证饮料的稳定性,在不影响风味和口感的前提下,乳状液的pH值应远离植物蛋白的等电点。一般中性乳饮料的pH值选6.8~7.0;酸性乳pH值选3.7~3.9为宜。如果不了解和重视这一点,可能永远做不好稳定的植物蛋白饮料。因此可以说,pH值是其第一要素。
第二要素是“杀菌”,它不仅仅指饮料的后杀菌,而且应包括
设备的杀菌,
原料的杀菌,包装物的杀菌,甚至也包括生产场地、人员等的清洁
卫生工作。
植物蛋白饮料本身即是优良的
微生物培养基。据有人试验,灭菌豆奶暴露在空气中20分钟后,细菌即可达无法计数。由此可见,无论哪个生产环节没有做好严格的杀菌工作,都可能导致饮料的劣变:如pH值下降,分层沉淀,腐败变质等。
人们往往不重视设备、容器、管道的严格消毒灭菌工作,在使用后、停产前仅用热水甚至冷水冲洗。我们认为,蛋白饮料最好连续生产。如要中断生产,在24小时以内,可分别在停机后和开机前用沸水将所有接触料液部分浸没冲洗10分钟以上;超过24小时,必须用65℃、2%烧碱水冲洗5分钟以上(如有结垢,应在洗净碱水后,再用2%硝酸液清洗5分钟以上),再用开水冲洗10分钟后备用。
包装容器的杀菌清洗也至关重要。特别是玻璃瓶,往往是回收的,其内壁残存蛋白饮料,细菌无法计算。必须用65℃、2%浇碱水浸泡冲洗5~10分钟,或用5%常温烧碱水浸泡20分钟以上。
总之,必须杜绝任何细菌可能进入饮料的通道,方能制得合格产品。有人认为,反正最后要进行高温杀菌,生产过程中可以马虎一些。须知:饮料在生产过程中细菌已无法计数了,高温杀菌也不可能做到绝对无菌,这样饮料保存一段时间后细菌超标就不可避免了。
理解了杀菌的重要性,温度和时间的重要性就很好理解。控制温度和时间,其目的都为了控制
微生物的滋生,防止饮料在生产过程中的变质。在生产过程中,料液如已经微生物超标,则将难以保证最终产品的
质量和保质期。我们可以通过控制温度和时间,以确保生产过程中微生物不至大量繁殖。
微生物生长的最适温度在25~35℃左右,温度的升高,将使微生物的繁殖受到抑制`;高温可导致大部分细菌“热致死”。
在70℃以上可以杀灭大部分嗜冷菌和嗜温菌,嗜热菌的活性也受到抑制。因此,在生产过程中 ,尽早将料液的温度提高到70℃以上,并一直维持在70℃以上,这应当作为我们对生产温度的基本要求;由于时间越长,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性越大,因此生产过程时间越短越好,饮料从磨浆至进入杀菌锅不应超过一小时,这应作为我们对生产操作时间的基本要求。
有的
企业生产设备不配套,前工序的设备小而杀菌锅太大,因此料液要经长时间搁置才能装满一锅,造成时间延长,温度下降,所以饮料总是做不好。建议加强设备配套,批量宜小,节奏要快,温度要高,才能做出好的植物蛋白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