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和所有食品届的朋友畅所欲言,共同探讨,一起进步!
HACCP管理体系在北京奥运餐饮安全管理中的运用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7-06-23 10:07:12 / 个人分类:食品安全管理
查看( 672 ) /
评论( 6 )
相关阅读:
- 肉类食品的金属检测 (gulixiang, 2007-4-24)
- 日本《残留農薬等暫定基準案(最終案)》的中文版 (gulixiang, 2007-5-22)
- 过氧乙酸的问题 (gulixiang, 2007-5-29)
- 熟肉制品 ISO22000认证中关键限值提出的依据 (gulixiang, 2007-6-04)
- 表面样品检测-清洁消毒的验证 (gulixiang, 2007-6-07)
- 搜集产品召回程序及相关表格,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gulixiang, 2007-6-13)
TAG: 食品安全管理
-
gulixiang 发布于2007-06-23 09:53:41
-
4.建立和完善我国餐饮安全标准体系的需要
虽然在1997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了有关食品加工、经营的卫生安全准则,但却不能杜绝所有食品安全的隐患。尤其是我国目前餐饮业沿用至今的卫生防疫制度和餐饮业“五•四卫生制”,已经滞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一些卫生标准和一些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品质,仍未制定严格的标准,尤其是在餐饮业中有关安全卫生方面的检测方法与标准还很不完善,根本无法为行业监督和行政执法提供技术依据,直接影响到监督检测的法律效力。 HACCP管理体系对餐饮安全加工、食品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这些标准和要求都将成为制定餐饮、食品工艺和品质标准的动力和依据。由此看来,借北京奥运会之机,全面推行HACCP管理体系,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餐饮业与食品加工业安全标准体系与质量标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的步伐。
四、HACCP在亚州及我国台湾地区的运用情况
由于国际组织对HACCP管理体系的认可与推广,在美国、欧洲国家已广泛运用。在亚洲的日本、韩国、伊朗、新加坡及中国的台湾、香港等地区也已经广泛推广应用。
1995年5月日本在修订相关的法规中,将HACCP管理制度纳入食品管理的新增条例中,并制定了《综合卫生生产过程认证制度》,并首先从乳、肉及其加工产品予以实施。
我国台湾省的卫生管理部门在公布的《食品卫生管理法》中,把HACCP正式称为食品安全管制系统,并以此积极指导食品企业实施HACCP管理系统与推动国际食品的相互认证,以确保食品安全。由于HACCP管理制度是一项可以自主的管理制度,所以,近年来在台湾地区又将HACCP管理制度运用到餐饮安全卫生管理中,并制定了相关管理法案,在餐饮业、饭店业、快餐及烘焙企业中实施HACCP认证制度。
目前,世贸组织(WTO)的有关食品管理部门,是遵守联合国食品标准委员会(FAO/WHOCodexAlimentinsCommission,简称Codex)的规定,该委员会是积极推动 HACCP管理制度为食品管理的世界规范。同时,APEC也正式推动HACCP管理制度为该组织基本的食品相互认证工作。
事实证明, HACCP管理制度不仅适合于食品加工工业的安全管理,而且适合于所有食品行业的食品安全卫生的监督管理。近几年来,不仅在我国的台湾地区将HACCP管理制度运用于餐饮、酒店业,世界许多国家也在制定将HACCP管理制度运用于餐饮、酒店业安全管理的计划,并且实施HACCP认证制度。因此,在餐饮、酒店、快餐、烘焙等食品加工业实施HACCP管理制度是势在必行的事情。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在肉类、水产、饲料等行业推广 HACCP管理制度以来,已经取得了明显效果,这不仅是企业自身利益和发展的需要,也是食品加工业与世界生产标准接轨的需要。但目前在我国的餐饮、酒店等行业还未引起足够的认识和重视。中国的餐饮业,特别是快餐业要在未来的发展中走向世界,在生产管理中实施HACCP管理制度,建立以HACCP管理体系为核心的认证制度是势在必行的。而借助北京奥运会全面推广应用HACCP管理制度应该说是个非常好的机会。
2002年4月,汇源山东工厂正式通过了HACCP国际认证,由此成为我国国内较早获得HACCP认证的浓缩果汁生产的企业之一。据专家认为,汇源山东工厂取得HACCP认证,对汇源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为产品进入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拓宽销售渠道提供了直接的保证。
五、HACCP管理体系的基本程序
奥运餐饮食品生产的安全卫生控制体系,必须建立在以下的基本理念之上:“有良好的操作规范(GMP)”为基础,并通过制定和实施“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计划和HACCP计划来分别预防、消除或降低奥运餐饮食品安全的危害。
简单地说,“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HACCP)”对于奥运会餐饮食品的加工生产而言,它仅仅是一种卫生安全的控制体系,是一种如何生产安全食品的普通方法。它通过判别可能的危害途径,建立适当的预防措施,并且能够保持在餐饮食品加工生产的全过程始终处于有效监控、记录中,当问题发生时,能及时找出原因并立即改正。
HACCP管理体系是一种评估制度,可以用于判别、用以监控、用来管理包括奥运餐饮在内的食品加工生产的安全风险。HACCP管理体系就其运营过程来说,基本上包括七大程序,也称为七大步骤。见下图所示。
步骤一:危害分析
所谓危害分析,就是判别潜在性菜点安全危害的过程。
所谓危害是指任何可能有损消费者健康上的风险,包括因遭受污染、微生物生长及其所分泌的代谢物,以及影响菜点安全或造成有毒成分的残留。这里所说的风险,就是指潜在的菜点中的安全隐患,如可能造成食物中毒等危害发生的可能性因素。
在进行危害分析时,要做到一切从严,不使任何细小的环节被遗漏,包括对原材物料、生产加工、成品传递及使用目的等。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检查菜单和标准菜谱;2.检查工作人员;3.询其他方面的问题;4.温度测量;5.进行必要的理化检验;6.核实有关部记录。
所谓危害性评估是根据对菜点危害的分析,对其可能存在的危害性进行评估,就是判断某种菜点可能导致危害发生的几率。但这种评估并不是万无一失的,因为食物中毒在任何地方都可能发生,危害性分析不可能对所有的危害完全控制。
步骤二:判断确定关键控制点
在步骤一的基础上,对所有可能存在危害的点,如某个步骤、某个环节、某一温度点、某个加工程序等,确定为关键控制点,以便在运用中对其进行重点注视,并针对可能发生的危害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控制点是指能够预防、排除或降低菜点危害的一个点、一个环节、一个步骤等。它可以包含加热、加工、预防污染的作业措施、工作人员的卫生操作程序等。
在判断确定菜点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中,应重视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检查一切重点项目;2.检查作业程序中潜在的危害;3.菜点制作工艺流程中的检查;4.关键控制点控制的原则。
步骤三:建立控制界限
当关键控制点确定后,就可以建立控制界限的具体标准和要求,以降低或排除潜在的危害。
控制界限就是在关键控制点(CCP)上的每一个预防性措施必须达到的标准和要求。
控制界限是基于预防性的措施而制定的量化内容,必须规格化。主要项目有:1.时间;2.温度;3.酸碱度(PH值);4.水分。
步骤四:对关键控制点实施监控
实施监控的过程,需要每个餐厅或厨房都必须安排专门人员,负责对关键控制点的监控工作,当任何一菜点或工艺环节没有达到控制标准时,应立即进行有效纠正,并制定防止重复发生的控制措施。
1.监控的主要目的。监控的主要目的不外乎以下三个方面:(1)跟踪作用;(2)测量作用;(3)提供证据。
2.对关键控制点实施监控,必须注意以下两点:(1)指派专门监控人员;(2)建立监控程序与项目。
步骤五:建立纠错与防止再发生措施
HACCP管理体系,是为食品安全控制而设计的管理方法之一,主要是为了判别食品中对人体健康上所存在的潜在性的危害因素,并建立有效的预防危害发生的措施或发生时的处理方法。但是,这并不等于就可以确保菜点就不会再出现安全问题。因此,当有问题发生时,就必须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并且能迅速制定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的有效措施。
[ 本帖最后由 gulixiang 于 2007-6-23 09:56 编辑 ]
-
gulixiang 发布于2007-06-23 09:54:21
-
1.纠正问题与防止同类问题再发生的措施:(1)决定有问题的菜点是否应该进行丢弃处理。(2)彻底解决或改善问题发生的因素,清除根本因素。(3)对全过程要有记录,并将其完整无缺地保存起来。
2.建立一套有效地操作规程来立即处理问题。当监控的评估报告或是实际上已有问题出现时,就说明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的管理体系未能按预期的目标达到控制标准,表示有问题发生,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有效地操作规程来立即处理问题,这个规程就是“纠错与防止再发生措施”。
步骤六:建立记录档案
监控运行过程中,监控人员每天都要对所有关键控制点监控的过程进行记录,并建立档案,便于工作人员了解整个的监控过程,并根据记录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与纠正。
建立有效的记录保存与定期检查记录的制度,是确保HACCP正常、有效运行的重要步骤之一。也是为日后的机构确认提供可靠的资料。
步骤七:对HACCP系统的评估确认
对HACCP管理系统的评估确认,其实应分为自我检查与机构确认两个环节。目前国内对饲料加工、饮料加工、水产品加工等食品价格企业已经有了专门的认证机构,餐饮业实行HACCP管理体系也可以在这些认证机构进行认证。但认证前必须先经过自我检查。无论是自我检查还是机构确认,对检查后的整体情况都要形成一份完整的总结报告。
六、HACCP管理体系在餐饮食品生产中的运行案例
实际上,HACCP管理系统的运行是一种灵活的管理模式,它没有统一的标准、程序,在实施运行中每个餐饮企业可以自行根据情况设定标准、确定关键控制点、制定纠正与防止再发生措施等等。下面就以“炸鸡块”为例,来介绍HACCP管理系统的运行过程。
首先熟悉炸鸡块的菜谱,然后进行步骤一。
炸鸡块
原料:净鸡胸或鸡腿肉,面粉,牛奶,精盐,白胡椒,鲜鸡蛋液。
做法:1.将面粉、精盐、白胡椒合在一起混合均匀。2.将鸡蛋液与牛奶混合拌均匀。3.把鸡肉放入蛋奶调和的液体中,滚沾均匀后,再放面粉内裹上一层面粉。4.然后,将鸡肉投入190℃的油锅中炸4分钟,捞出控净油。5.将鸡块放入烤盘内,放入预热至190℃内的烤箱内,烤约20分钟至熟。6.取出鸡块即可供食,也可冷却放置,供餐前复加热至74℃。
进入HACCP步骤一:判别炸鸡块是否属于潜在性危害的菜肴
(一)检查潜在危害的项目:
下列食品原料属于有潜在性危害:1.加热过或生的动物性食品,如畜肉、牛奶、鱼类、贝类、禽肉,或含有以上原料的菜肴。2.加热过的蔬菜或淀粉类菜点。3.生的芽菜类。
(二)炸鸡块是否属于潜在性危害的菜肴?
答案:是。
(三)列出炸鸡块菜谱中,属于潜在性危害的食品原料(包括鸡肉、鸡蛋、牛奶三种原料)。
进入HACCP步骤二:确定炸鸡块的关键控制点(CCP)
根据炸鸡块菜谱规定的烹制工艺过程与制作方法,绘制出从原料的来源、加工到供餐的全过程9个步骤的工艺流程图(每种食品工艺流程步骤的多少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在炸鸡块的工艺流程图中标出关键控制点(CCP)。如下图所示:
进入HACCP步骤三:建立对炸鸡块的控制程序,确保菜肴安全
(一)对炸鸡块工艺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标写出控制程序。
——验收原料——鸡肉、鸡蛋、牛奶;
——原料的储存;
——混合与浸液环节;
——油炸后菜肴及生原料的处理(油炸时的交叉污染);
——油炸后菜肴的保存(时间/温度);
——烘烤后的菜肴中心温度;
——冷却的时间/温度;
——复加热的时间/温度;
——供餐前的保存温度;
——工作人员安全卫生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