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事在怀为极乐,有长可取不虚生”
心理边界:暗藏的陷阱[转]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8-04-22 08:33:33
/ 个人分类:内心世界
心理学上有句名言:性格决定心理,心理决定命运。由此观之,心理边界的存在是企业和
企业家永远无法摆脱的约束。
作为企业的灵魂人物,企业家性格不可避免地会外化为企业的性格。所以,作为经济契约和心理契约的集合,企业同样有着自己的性格,有着自己的心理边界;而企业家心理边界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企业健康的基础,关系着企业的兴衰!
追求成功永远是企业不变的心理期许。难以想象身心疲惫,少有笑脸的企业家能够创造出生机勃勃的
企业文化;也难以想象心理失衡、终日困于重重压力下的企业家能够打造出一个具有恒久价值的百年企业。
但是,在我们面对的现实中,很多企业家被迫龟缩在自我的“蚕房”里,难解万般愁绪——SOHO中国有限公司总裁
潘石屹说自己有时会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北京绿创环保集团总裁姜鹏明说吃不下饭还是小事,有时他会在深夜无人的大街上四处游荡;当压力来袭时,
张裕集团
总经理周洪江喜欢去海边暴走……
耀眼的光环已遮盖不住企业家深藏背后的焦虑、孤独和苦闷:自杀者有之,杀人者有之,发疯者有之,逃遁者有之,犯罪者有之,郁闷者有之。
是谁在考验着这些企业家的心理边界?主要是他们自己。中国企业家带着获利的冲动,千方百计地利用各种机会去获取
利润。而患得患失的心理作用却破坏了他们原本敬业和慎独的选择,使得企业家个人的心理反应更烦躁、不安,甚至产生种种怪诞的臆想。
选择了做企业家,便意味着选择与压力、竞争、劳累、焦虑结伴而行的宿命,当这一宿命所产生的自我高压超过企业家所能承受的心理边界极限时,他们就会面临坠入深渊的危险——陷入膨胀、忧郁、困惑、偏执、多疑,乃至信仰洪荒。
这些年,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考验着我们的企业家,他们要去面对的不仅仅是自己内心的征战,外界无数个利益相关者对其存在的价值评判——或是鲜花与掌声,或是口诛与笔伐,也让他们背负上巨大的包袱。
“我非常清楚,社会生活的内容不能通过纯心理学的因素——个人意识的状态来解释……我们必须考察的是社会的性质,而不是个人的性质。”西方社会学的奠基人迪尔凯姆说这话时,正值西方经济起飞过程中的社会巨大变动时期,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这段时期何其相似!
对于企业家群体,人们总是喜欢将众多极富“欢颜”与“悦心”的辞藻往他们身上堆砌。然而,被华丽的辞藻密密匝匝包围着的企业家是否扛得住如此众多的溢美之辞?面对客户挑剔的眼光,面对优胜劣汰的
市场竞争,面对“社会精英”的角色期望,不少企业家往往载不动许多情愁,心理不堪重负。
所以,从更理性的角度审视,将企业家的心理边界问题放在我们正在经历的中国亘古未有之大变迁的背景下认真审视,是必要的,这也是我们文章所希望达到的目标。
导入论坛
收藏
分享给好友
推荐到圈子
管理
举报
TAG: